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三節 糖漿劑

一、糖漿劑的含義與特點

糖漿劑(syrup)系指含有原料藥物的濃蔗糖水溶液。糖漿劑中的糖和芳香劑(香料)主要為矯味劑,能夠掩蓋某些藥物的苦、澀等不適氣味,改善口感,因此深受兒童歡迎。并且其服用量小,吸收較快。但因其含糖量較高,在制備和貯存過程中極易被微生物污染,制備中需加入防腐劑,并且不適于糖尿病患者。

糖漿劑根據所含成分和用途,可分為以下幾類。

(1)單糖漿 為蔗糖的近飽和水溶液,其濃度為85.0%(g/mL)或64.71%(g/g)。不含任何藥物,除供制備含藥糖漿外,一般供矯味及用作不溶性成分的助懸劑。

(2)藥用糖漿 為含藥物或藥材提取物的濃蔗糖水溶液,具有相應的治療作用,其含糖量一般為45%(g/mL)以上。

(3)芳香糖漿 為含芳香性物質或果汁的濃蔗糖水溶液,主要用作液體制劑的矯味劑。

二、糖漿劑的制備

(一)制備工藝流程(圖5-2)

圖5-2 糖漿劑的制備工藝流程

(二)制備方法

原料藥的浸提與純化與合劑的方法一致,配制方法根據藥物性質的不同一般分為熱溶法、冷溶法和混合法三種。一般將原料藥經浸提、純化、濃縮至適當程度,選擇合適的配制方法加入蔗糖或單糖漿,還可根據情況適量加入防腐劑、矯味劑、著色劑(著色劑應先用適量水或乙醇溶解后再加入)等混勻,加水至全量,靜置,濾過,即得。

制備糖漿劑所用的蔗糖應符合《中國藥典》現行版四部的標準,應為無色結晶或白色結晶性的松散粉末;無臭,味甜。在水中極易溶解,在乙醇中微溶,在無水乙醇中幾乎不溶。藥液中加入蔗糖的方法有以下三種,可酌情選用。

1.熱溶法

將蔗糖加入沸水或藥材的浸提濃縮液中,加熱使其溶解,再加入可溶性藥物混合溶解后濾過,從濾器上加水至規定容量即得。

此法中蔗糖溶解速度快,糖漿易于濾過澄清。蔗糖中所含少量蛋白質可被加熱凝固而除去,同時也可殺死微生物,使糖漿利于保存。但此法加熱時間不宜過長(一般煮沸5min左右),溫度不宜超過100℃,否則蔗糖易水解轉化為葡萄糖和果糖,后者易被氧化而使成品顏色變深。故配制時最好在水浴或蒸汽浴上進行,溶解后立即趁熱過濾。本法適用于單糖漿、不含揮發性成分的糖漿、遇熱穩定的藥物糖漿和有色糖漿的制備,不適用于揮發性及遇熱不穩定的藥物。

2.冷溶法

將蔗糖在室溫下溶于水或藥材的浸提濃縮液中,待完全溶解后濾過即得。

此法制得的糖漿色澤較淺,轉化糖較少。但蔗糖溶解溫度低,耗時長,制備過程中易受微生物污染,故應在密閉容器中操作。此法適用于單糖漿和不宜用熱溶法制備的糖漿,如含揮發性成分或遇熱不穩定藥物的糖漿。

3.混合法

混合法系將藥物或藥物的液體制劑、浸出制劑的濃縮液等直接與單糖漿混勻而制得。中藥糖漿劑多用此法制備。根據藥物的性質有以下幾種混合方式。

(1)固體藥物 水溶性固體藥物可先用少量水制成濃溶液后再與單糖漿混勻;在水中溶解度較小的藥物可酌情加入適宜輔助劑使其溶解后再與單糖漿混勻;不溶性固體藥物應先粉碎成細粉后加入少量甘油或其他適宜稀釋劑,在研缽中研勻后再與單糖漿混勻。

(2)液體藥物 水溶性液體藥物可直接與單糖漿混勻,必要時過濾。水不溶性液體藥物,如揮發油,可先溶于適量乙醇等輔助劑或其他增溶劑溶解后再與單糖漿混勻。

(3)含醇制劑 酊劑及流浸膏劑與單糖漿混合時往往發生渾濁不易澄清,可加入適量甘油或其他適宜穩定劑,或加滑石粉等助濾劑濾凈即可。

(4)水浸出制劑 水浸出制劑因含蛋白質、黏液質等易致溶液發酵,或發生霉變,可先加熱煮沸5min,使其凝固濾去,濾液再與單糖漿混勻。必要時可將浸出液經濃縮后用醇沉法處理,回收乙醇后再加入單糖漿混勻。

三、糖漿劑的質量檢查

(1)裝量 單劑量灌裝的糖漿劑,照下述方法檢查應符合規定。

檢查法:取供試品5支,將內容物分別倒入經標化的量入式量筒內,盡量傾凈。在室溫下檢視,每支裝量與標示裝量相比較,少于標示裝量的不得多于1支,并不得少于標示裝量的95%。

多劑量灌裝的糖漿劑,照《中國藥典》現行版四部通則“最低裝量檢查法”檢查,應符合規定。

(2)相對密度 照《中國藥典》現行版四部通則“相對密度測定法”測定,結果應符合各品種項下的有關規定。

(3)pH值 照《中國藥典》現行版四部通則“pH值測定法”測定,結果應符合各品種項下的有關規定。

(4)微生物限度 照《中國藥典》現行版四部通則“非無菌產品微生物限度檢查法”檢查,應符合規定。

四、舉例

例5-3:川貝枇杷糖漿(熱溶法)

【處方】川貝母流浸膏45mL,桔梗45g,枇杷葉300g,薄荷腦0.34g。

【制法】以上4味,川貝母流浸膏系取川貝母45g,粉碎成粗粉,用70%乙醇作溶劑,浸漬5天后,緩緩滲漉,收集初滲漉液38mL,另器保存,繼續滲漉,待可溶性成分完全漉出,續滲漉液濃縮至適量,與初滲漉液混合,繼續濃縮至45mL,濾過。桔梗和枇杷葉加水煎煮2次,第一次2.5h,第二次2h,合并煎液,濾過,濾液濃縮至適量,加入蔗糖400g及防腐劑適量,煮沸使溶解,濾過,濾液與川貝母流浸膏混合,放冷,加入薄荷腦和含適量杏仁香精的乙醇溶液,加水至1000mL,攪勻,即得。

【性狀】本品為棕紅色的黏稠液體;氣香,味甜、微苦、涼。

【功能與主治】清熱宣肺,化痰止咳。用于風熱犯肺、痰熱內阻所致的咳嗽痰黃等。

【用法與用量】口服。一次10mL,一日3次。

例5-4:橙皮糖漿(冷溶法)

【處方】橙皮酊12.5mL,蔗糖205g,枸櫞酸1.25g。

【制法】取橙皮酊、枸櫞酸與滑石粉4g置研缽內,緩緩加蒸餾水100mL,研勻后,反復濾過,至濾液澄清為止。將研缽與濾紙用蒸餾水洗凈,洗液與濾液合并,約達120mL,加蔗糖于濾液中,攪拌溶解后(不能加熱)用脫脂棉濾過,自濾器上添加蒸餾水適量,使成為250mL,搖勻,分裝即得。

【性狀】本品為淺褐色的黏稠液體,味甜,氣香。

【功能與主治】芳香矯味藥,亦有健胃、祛痰作用。

【用法與用量】口服。一次2~5mL,一日3次。

例5-5:百咳靜糖漿(混合法)

【處方】陳皮96g,麥冬48g,前胡48g,炒苦杏仁48g,清半夏48g,黃芩96g,蜜百部72g,黃柏96g,桑白皮48g,甘草48g,蜜麻黃48g,炒葶藶子48g,炒紫蘇子48g,炒天南星32g,桔梗48g,炒瓜蔞仁48g。

【制法】以上16味,炒紫蘇子、炒瓜萎仁粉碎成粗粉,裝入藥袋內,與陳皮等14味加水煎煮2次,第一次2h,第二次1h,合并煎液,濾過,靜置,取上清液,濃縮成相對密度為1.20(60℃)的清膏。另取蔗糖650g制成單糖漿,與上述清膏混勻,加入羥苯乙酯0.1g、香精1mL,攪勻,加水至1000mL,混勻,即得。

【性狀】本品為黑褐色的黏稠液體;氣香,味微苦澀。

【功能與主治】清熱化痰,止咳平喘。用于外感風熱所致的咳嗽、咳痰等。

【用法與用量】口服。1~2歲一次5mL;3~5歲一次10mL;成人一次20~25mL,一日3次。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兴区| 呼图壁县| 广平县| 瑞金市| 麦盖提县| 临武县| 运城市| 固镇县| 阳朔县| 岫岩| 武川县| 遂宁市| 上饶县| 乃东县| 成安县| 丰城市| 长顺县| 治多县| 手游| 宁阳县| 宜川县| 察哈| 长丰县| 海阳市| 枣庄市| 西和县| 泽普县| 黔东| 宁陕县| 潜江市| 福清市| 孟村| 小金县| 河津市| 六盘水市| 阳信县| 乌审旗| 汪清县| 宝兴县| 灌南县| 怀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