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ds Max 環境藝術創新設計技法
- 李強
- 3550字
- 2020-03-20 14:08:43
2.3 常用修改器建模方法
前面講解了創建基本模型的方法,本節將介紹如何利用修改面板中的編輯修改器對基本模型進行修改,從而得到更加復雜的模型。
修改器是3ds Max的核心部分,3ds Max 2012自帶了大量的編輯修改器,這些編輯修改器以堆棧方式記錄著所有的修改命令,每個編輯修改器都有自身的參數集合和功能。操作者可以對一個或多個模型添加編輯修改器,從而得到最終所需要的造型。修改器命令面板由上至下排列分為“名稱和顏色”“修改器列表”“修改器堆棧”和“當前編輯修改器參數”四個區域,如圖2.30所示。
圖2.30 修改器命令面板
利用二維圖形來制作三維模型的建模方法是以二維圖形為基礎,通過擠壓、車削和放樣等操作生成比較復雜的三維模型,是很實用的方法。雖然利用圖形創建工具也能產生很多的二維造型,但是這些造型變化不大,并不能滿足用戶的需要。所以通常是先創建基本二維圖形,然后通過編輯樣條線修改器對其進行編輯和變換,從而得到最終所需的圖形。
常用的二維編輯建模方法包括“車削”建模法、“倒角”建模法、“倒角剖面”建模法、“擠出”建模法和“放樣”建模法。
2.3.1 “車削”建模法
車削修改器是通過二維輪廓線繞一個軸旋轉從而生成三維對象。對于大多數中心放射的模型,如水杯、花瓶、陶瓷、水果甚至柱礎等模型都可以使用這種方法進行制作,如圖2.31~圖2.33所示。
圖2.31 用車削命令制作的蘋果
圖2.32 用車削命令制作的花瓶
圖2.33 用車削命令制作的柱礎
以花瓶制作為例,其操作步驟為:首先在視圖中繪制樣條線,如圖2.34所示,然后在“修改”命令面板中添加車削修改器,如圖2.35所示。在旋轉修改器的“參數”卷展欄中可以設置模型的參數。
此例是以Y軸為方向,對齊為最小。同一樣條線曲線按不同的方向與對齊方式可以旋轉出不同的造型,這一點需要大家通過練習加以理解并熟練掌握。
圖2.34 繪制花瓶的樣條線
圖2.35 車削命令完成后的花瓶效果
2.3.2 “倒角” 建模法
在邊界上加入直形或圓形倒角,使之形成帶有厚度和倒角的三維模型。此模型主要用于制作如三維桌面、立體文字造型等,如圖2.36、圖2.37所示。
圖2.36 倒角桌面
圖2.37 倒角文字
以字體制作為例,其操作步驟為:首先在視圖中創建二維字體,如圖2.38所示,再單擊“倒角”編輯修改器的“參數”卷展欄,如圖2.39所示。
圖2.38 創建二維字體
圖2.39 添加倒角命令
在倒角修改器的“參數”卷展欄中可以設置“倒角值”參數,得到的效果如圖2.40所示。
圖2.40 設置參數完成后的效果
① 起始輪廓:設置原始樣條線的外輪廓大小,如果數值為0,將以原始樣條線為基準進行倒角制作。增加數值會將原始樣條線放大后進行倒角操作。
② 級別:共提供了3個倒角級別,可以分別在模型的兩端和中間產生倒角效果。
③ 高度:設置倒角的高度。
④ 輪廓:設置倒角的輪廓大小。
2.3.3 “倒角剖面”建模法
“倒角剖面”修改器是一種用二維樣條線來生成三維實體的重要方式。在使用這一功能之前,必須事先創建好一個類似于路徑的樣條線和一個截面樣條線,然后進行建模,主要用于制作門窗套、畫框、吊頂角線等造型,如圖2.41所示。
圖2.41 利用倒角剖面制作的畫框(一)
以畫框為例,制作步驟如下。
① 在場景中創建放樣所需的兩個樣條線,一個作為放樣截面,一個作為放樣路徑,如圖2.42所示。
圖2.42 創建完成后的放樣截面和放樣路徑
② 選擇放樣路徑樣條線,然后在“修改”命令面選定其中一個造型單擊鼠標右鍵,在彈出的菜板中為其添加“倒角剖面”修改器,在其下“參數”卷單上選擇“轉化為可編輯樣條線”。展欄中選擇“拾取剖面”,在視圖中選擇放樣截面,建成畫框模型,如圖2.43所示。
圖2.43 利用倒角剖面制作的畫框(二)
2.3.4 “擠出”建模法
“擠出”修改器可以為樣條線增加厚度,使二維形體拉伸成為三維造型。由于它可以自動把附加結合到一起的內部封閉圖形看成孔洞,常用來制作帶窗口的墻壁或吊頂等造型。以吊頂造型為例,制作步驟如下。
① 在視圖中繪制代表吊頂造型截面的二維樣條線,如圖2.44所示。
圖2.44 創建矩形二維樣條線
② 在視圖中已繪制代表吊頂造型截面的二維樣條線框中建立圓形作為鏤空造型,如圖2.45所示。
圖2.45 鏤空圓形樣條線
③ 選定其中一個造型單擊鼠標右鍵,在彈出的菜單上選擇“轉化為可編輯樣條線”,如圖2.46所示。
圖2.46 轉化為可編輯樣條線
④ 選擇“修改”命令面板中的“附加”選項,在視圖中選定另一個圖形把兩個圖形結合到一起。
⑤ 在“修改”命令面板中為其添加“擠出”修改器,“擠出”數量為200,如圖2.47所示。
圖2.47 添加“擠出”命令并設置“擠出”數量后的效果
還可以通過“擠出”的參數,設置卷展欄修改模型的參數。“參數”卷展欄可以對拉伸后的模型進行參數設置,如擠壓模型的數量、分段、是否加頂蓋、輸出類型等,如圖2.48所示。
圖2.48 “參數”卷展欄
2.3.5 “放樣”建模法
3ds Max中的放樣是通過建立一個放樣路徑,然后在路徑上插入各種截面來形成三維模型的一種建模方式。在進行放樣操作之前,首先要在場景中完成截面樣條線和路徑樣條線的制作。需注意的是,截面樣條線可以有多個,但是路徑樣條線只能有一條。放樣是復合建模中的方法,同時也是以二維造型為基礎,將其轉化為三維模型的方法,可用來制作室內的窗簾、柱子等模型。
放樣建模是比較傳統的建模方式,但與眾多的高級建模方法相比也是很重要的,需要熟練掌握。放樣可分為下面兩種來加以說明。
(1)單個截面放樣
① 在場景中創建放樣所需的兩個樣條線,一個作為放樣截面,一個作為放樣路徑。選中放樣路徑后單擊“創建”命令面板中的“幾何體”按鈕,然后在“創建對象類型”下拉列表中選擇“復合對象”選項,在“對象類型”卷展欄中單擊“放樣”按鈕,如圖2.49、圖2.50所示。
圖2.49 在“創建對象類型”下拉列表中選擇“復合對象”
圖2.50 “對象類型”卷展欄中的“放樣”命令
② 在“創建方法”卷展欄中單擊“獲取圖形”按鈕,在視圖中選擇放樣截面圖形完成放樣,獲取截面圖形如圖2.51所示。圖2.52是放樣完成后產生的三維形體。
圖2.51 獲取截面圖形
圖2.52 完成后的放樣效果
③ 也可以先在視圖中選擇放樣截面圖形,然后單擊“創建方法”卷展欄中的“獲取路徑”按鈕,在視圖中選擇路徑樣條線完成放樣。這與上一種方法得到的模型相同,只是生成模型的位置和顏色不同,如圖2.53所示。
圖2.53 用不同方法完成的放樣效果
(2)多個截面放樣
同一放樣路徑可以使用多個截面樣條線進行放樣操作,它們會共同控制放樣物體的外形和控制各個部分的比例。
多截面放樣的步驟如下。
① 在場景中創建放樣所需的路徑樣條線和兩個或多個截面樣條線。選中路徑樣條線,建立一條直線作為放樣路徑,另外分別建立方形、星形和圓形樣條線作為放樣圖形,如圖2.54所示。
圖2.54 放樣截面
② 在“創建”命令面板中單擊“幾何體”按鈕,在“創建對象類型”下拉列表中選擇“復合對象”選項,在“對象類型”卷展欄中單擊“放樣”按鈕,如圖2.55、圖2.56所示。
圖2.55 在“創建對象類型”下拉列表中選擇“復合對象”
圖2.56 “對象類型”卷展欄中的“放樣”命令
③ 展開“創建方法”卷展欄,單擊其中的“獲取圖形”按鈕,在視圖中選擇方形樣條線圖形,如圖2.57所示。
圖2.57 首次放樣后的效果
在“路徑參數”卷展欄中修改“路徑”為50.0,確認選擇“百分比”單選按鈕。再次在“創建方法”卷展欄中單擊“獲取圖形”按鈕,在視圖中選擇第二個樣條線圖形,就能得到一個放樣造型,如圖2.58、圖2.59所示。
圖2.58 設置“路徑參數”
圖2.59 二次放樣后的效果
④ 再次在“路徑參數”卷展欄中修改“路徑”為100.0,確認選擇“百分比”單選按鈕。再次在“創建方法”卷展欄中單擊“獲取圖形”按鈕,在視圖中選擇第三個樣條線圖形,就得到了一個放樣造型,如圖2.60所示。
圖2.60 三次放樣后的效果
(3)放樣變形
完成放樣操作后,還可以對放樣后的模型進行變形修改,從而得到更加復雜的模型。選中放樣模型后進入“修改”命令面板,在“變形”卷展欄中一共提供了5種變形方式,分別是縮放、扭曲、傾斜、倒角和擬合變形,如圖2.61所示。選擇放樣模型,單擊“縮放”按鈕后會彈出“縮放變形”對話框。
圖2.61 “變形”卷展欄
單擊“變形”卷展欄中的按鈕均可彈出相應的對話框,在對話框中通過調整控制線的形狀,可以得到不同的變形效果。控制線是樣條線曲線,代表放樣造型的路徑。利用插入角點按鈕和插入“Bezier”點工具可以在控制線上加點。利用“移動控制點”等工具可以調整放樣模型的形狀。以窗簾放樣為例,步驟如下。
① 在頂視圖創建兩條波浪形狀的線作為窗簾上下兩端的形狀。在前視圖中創建一條直線作為窗簾的路徑,如圖2.62所示。
圖2.62 創建放樣樣條線
選擇窗簾的路徑執行放樣命令,拾取上端形狀進行放樣,如圖2.63所示。
圖2.63 放樣完成后的效果
② 進入“修改”命令面板,在“路徑參數”卷展欄中將路徑值改為100.0,然后單擊“獲取圖形”按鈕,在視圖內拾取窗簾下端的形狀。這樣,窗簾上下兩端的形狀就不一樣了,如圖2.64所示。
圖2.64 二次放樣后的效果
③ 在窗簾中間添加束扎效果。在“變形”卷展欄中單擊“縮放”按鈕,確保“均衡”按鈕處于激活狀態,在線段上增加點并進行調節,使窗簾中間向內收縮,如圖2.65所示。
圖2.65 最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