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催乳師從入門到精通(彩色圖解版)
- 馬水學
- 857字
- 2020-04-10 19:46:33
3.7 催乳配穴
1.正面配穴
催乳配穴,位于正面的穴位如下。
(1)中府。中府位于胸前正中線旁開6寸,第一肋間骨中。適當刺激該穴位,可緩解胸痛、咳嗽。
(2)云門。云門位于胸前正中線旁開6寸,鎖骨下窩凹陷處。適當刺激該穴位,可緩解咳嗽、哮喘。
2.背部配穴
催乳配穴,位于背部的穴位如下。
(1)風池。風池穴位于后頸部,后頭骨下,兩條大筋外緣陷窩中,相當于與耳垂齊平(或頭枕骨之下,與風府穴相平,胸鎖乳突肌與斜方肌上端之間的凹陷處)。
(2)大椎。大椎穴位于人體頸部下端,第七頸椎棘突下凹陷處。取穴時采用正坐低頭姿勢,若凸起骨不太明顯,可讓產婦活動頸部,不動的骨節為第一胸椎,約與肩平齊。
(3)肺俞。肺俞穴在背部。取穴時可以采用俯臥位,在第三胸椎棘突下,身柱(督脈)旁開1.5寸處取穴(左右旁開兩指寬處)。
(4)心俞。心俞穴位于背部第五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取穴時一般可以采用正坐或俯臥姿勢。
3.四肢配穴
(1)少澤。少澤穴也稱小吉穴、少吉穴,位于小拇指指甲根外下方1寸處,如下圖所示。適當刺激該穴位能生乳、催乳、通乳。產婦可以在每天13:00~15:00點用牙簽尖刺激兩側少澤穴2分鐘,催乳的同時還能促進營養吸收。
(2)合谷。合谷穴位于手背第一、第二掌骨之間,約平行于第二手掌骨中點線處,如下圖所示。
(3)曲池。曲池穴在肘橫紋外側端,尋找穴位時屈肘,于尺澤與肱骨外上髁連線的中點處取穴,如下圖所示。取該穴位時產婦應采用正坐、側腕的姿勢。
(4)勞宮。勞宮穴在手掌心,約第二、第三掌骨之間,偏于第三掌骨,當握拳屈指時,中指指尖處,如下圖所示。
(5)太沖。太沖穴在腳背大拇趾和第二趾結合的地方向后,腳背最高點前的凹陷處,如下圖所示。
(6)足三里。足三里位于腿外側,外膝眼下3寸,脛骨外側約一橫指處,適當刺激該穴位可緩解貧血,如下圖所示。
4.其他位置
(1)淵腋。取淵腋穴時,舉臂,在側胸部,腋中線上,腋下3寸,第四肋間隙中,如下圖所示。
(2)極泉。極泉穴位于腋窩頂點,腋動脈搏動處,如下圖所示。適當刺激該穴位可緩解心痛、咽干煩渴、脅肋疼痛、瘰疬、肩臂疼痛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