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最新章節

書友吧

第1章 0~1月新生寶寶營養大盤點

嬰兒篇0~1歲寶寶的營養

從那嘹亮的第一聲啼哭到周歲時的蹣跚學步,隨著寶寶一天天地改變,一天天地長大,他帶給我們的常常是意外的欣喜,如何能讓他健康快樂地成長?首先要做的是提前上堂營養課。

第一節 寶寶逐月成長檔案

一、寶寶生理發育特點

新生寶寶的體重

平時,我們所說的新生兒一般是指正常足月產的寶寶,正常體重在3~4千克之間,男寶寶通常比女寶寶略重一些。新生兒體重平均每天可增加30~40克,一個月內體重平均增加1千克左右。

新生寶寶的身高

正常足月產的新生兒一般身高在47.7~52厘米之間,平均為50厘米左右。男寶寶和女寶寶沒有明顯的差別,到滿月時男寶寶的身高平均約為54.5厘米,女寶寶的身高平均約為53.5厘米。

新生寶寶的頭圍

新生兒頭圍在33~35厘米之間。頭圍過大或過小的寶寶都要到醫院做進一步檢查,以排除一些異常情況,如腦積水、小頭畸形等。滿月時,寶寶的頭圍平均增加2~3厘米,此時可達36~38厘米。

育兒金點子

頭圍增長是否正常,反映著大腦發育是否正常。爸爸媽媽最好請有專業知識的醫護人員或醫生來進行測量,保證測量數值準確,才能根據數值正確分析。

新生寶寶的胸圍

新生兒的胸廓呈圓桶狀,即前后徑與左右徑幾乎相等。出生時,男嬰胸圍平均為32.3厘米,女嬰胸圍平均為32.2厘米。滿月時,男嬰胸圍平均為37.3厘米,女嬰胸圍平均為37厘米。

新生寶寶的囟門

正常情況下,新生兒的前囟門大約為1.5厘米×2厘米,外觀看上去前囟門平坦或稍稍有些凹陷,有時能看到脈搏跳動。在出生后的數月里,前囟門會隨著頭圍的逐漸增大而略微增大,滿月時前囟門約為2厘米×2厘米。

后囟門很小,一般不太引人注意,出生時為0~1厘米。部分嬰兒滿月時后囟門已閉合,而大多數嬰兒在出生后2~3個月時后囟門閉合。

新生寶寶的睡眠

早期新生兒每天睡眠時間比較長,一般可達20個小時以上;晚期新生兒每天睡眠時間會相對減少,一般為16~18個小時。隨著寶寶日齡的增長,睡眠時間會越來越短。

寶寶身體發育記錄卡

出生身高(厘米)出生胸圍(厘米)

出生體重(千克)出生前囟(厘米)

出生頭圍(厘米)出生后囟(厘米)

二、寶寶神經、心理發育特點

新生寶寶的視覺發育

新生兒一出生就有視覺能力,父母和寶寶對視是表達愛的重要方式。父母可以試著讓寶寶看自己的臉,因為寶寶的視聚調節能力差,所以最好的視聚距離是19厘米。還可以在20厘米處放一個紅色圓形玩具,然后上下或左右擺動玩具,寶寶會慢慢移動頭和眼睛追隨玩具。

新生寶寶的聽覺發育

1周以內的新生兒由于中耳鼓室尚未充盈空氣,加上外耳道有少量的羊水,會影響到聽力,所以在這段時間內,嬰兒的聽力相對差些。7天以后,以上的這些因素消失了,新生兒的聽覺敏感度就提高了。

育兒金點子

有聽力障礙的孩子,如果能被及早發現,及早得到治療和訓練,聽力可能會完全恢復。

在寶寶睡醒狀態下,距其耳邊10厘米處輕輕搖動有響聲的小玩具,寶寶的頭會轉向發出響聲的方向。寶寶喜歡聽媽媽的聲音,不喜歡聽過響的聲音和噪聲,如果聽到過響的聲音或噪聲,寶寶的頭會轉到相反的方向,甚至用哭聲來抗議這種干擾。媽媽在喂奶或護理時,只要寶寶醒著,就要隨時隨地用親切的話語和寶寶說話交談,還可以給寶寶播放優美的音樂。

新生寶寶的味覺發育

新生兒的味覺發育已很完善,可對不同味道產生不同的反應。出生第一天,新生兒就能對不同濃度的糖水在吸吮強度和吸吮量上作出不同的反應,對甜一點的水吸吮力較強,吸的量也多些,對咸、酸、苦等味道的水會有皺眉等不愉快的表情。

新生寶寶的嗅覺發育

新生兒的嗅覺比較發達,對于刺激性較強的氣味會做出本能的排斥反應,說明寶寶的嗅覺偏好與生俱來。并且,靈敏的嗅覺還能幫助寶寶分辨和尋覓長期聞到的味道,這也是寶寶在媽媽的懷抱中總能找到乳房位置的原因。

新生寶寶的觸覺發育

育兒金點子

胎兒在5~8周大的時候就已經開始有了觸覺,到出生時觸覺已發育得很好,尤其是眼、前額、口周、手掌、足底部位,如觸及新生兒的口唇即可引起吸吮動作。

新生兒從生命的一開始就已有觸覺。當你抱起他時,他喜歡緊貼著你的身體,依偎著你。當寶寶哭時,父母抱起他,并且輕輕拍拍他,這一過程充分體現了滿足新生兒觸覺安慰的需要。新生兒對不同的溫度、濕度、物體的質地和疼痛都有觸覺感受能力。就是說,他們有冷熱和疼痛的感覺,喜歡接觸質地柔軟的物體。嘴唇和手是觸覺最靈敏的部位,輕輕地碰一碰,他就會立即作出反應。

新生寶寶的運動能力

新生兒已經有一定的運動能力,如會把手放到嘴邊,有的會吸吮自己的小手;四肢會做一些伸屈運動;當你和寶寶說話時,他會隨音節有節奏地運動,表現為轉頭、手上舉、伸腿等舞蹈動作;還會對說話者皺眉、凝視、微笑等。這些運動和語言的韻律是協調的,有時寶寶的手試圖去觸摸母親說話的嘴,實際上他是在用運動的方式和成人交往。新生兒還有一些反射性活動,如扶起直立時會交替向前邁步,扶坐時頭可豎立1~2秒或以上,俯臥時有爬的動作,嘴有覓食的活動,手有抓握動作等。

新生寶寶的心理發育

大多數人都認為:新生兒是個什么也不懂,只知道吃、喝、拉、撒、睡和哭鬧的小家伙。其實,新生兒是有自己的心理反應的。當寶寶把注意力集中在媽媽臉上的時候,寶寶的心跳會加快,還會突然擺動身體,嘴像魚嘴那樣動,這是寶寶試圖說話的最初表示。

新生兒會對如閃電等強光和巨大轟響作出皺眉頭、啼哭或停止活動等反應。鬧鐘響時,寶寶會仔細聽;寶寶會以啼哭來告訴父母他餓了或不舒服了;當寶寶被爸爸媽媽抱起、搖晃或者聽到親切的話語時,會安靜下來。

第二節 寶寶營養新觀念

一、母乳喂養

選擇合適的喂養方式

(1)母乳喂養

母乳(尤其是初乳)是嬰兒最理想的食品,所以最適合寶寶的喂養方式就是母乳喂養。給寶寶喂奶的時間不固定,一般每隔3個小時左右喂一次,每次喂15分鐘左右即可。初乳對于寶寶來說十分珍貴,應讓新生兒盡量多次吸吮。

(2)人工喂養

人工喂養主要指6個月以內的嬰兒由于各種原因母親不能親自哺喂時,采用其他動物乳或代乳品替代母乳喂養嬰兒的喂養方式。

在媽媽不能為寶寶提供健康的乳汁或出現特殊情況不能進行母乳喂養時,可采用經衛生部門許可出售的配方奶粉來喂養寶寶,按指定食用方法進行喂養即可。每天喂8次,每3小時左右喂一次。

人工喂養應使用嬰兒配方奶粉,而不是牛奶。嬰兒配方奶粉又稱母乳化奶粉,是以牛乳、其他動物乳或其他動植物成分為基本原料,并添加了適合嬰兒生長發育的營養素,可放心為寶寶選用;而牛奶中含有過多的鈉、鉀等礦物質,會給嬰兒的腎臟帶來負擔,而且牛奶中的蛋白以酪蛋白為主,不利于嬰兒的消化吸收。

(3)混合喂養

媽媽乳汁分泌較少,滿足不了寶寶的需求時,必須在新生兒日常的喂養中,添加動物奶(牛奶或羊奶補充)或其他代乳品,叫做混合喂養。

如果媽媽不能為寶寶提供充足的乳汁,可選用混合喂養的方式來喂哺寶寶。一般情況下,在喂母乳后可接著喂配方奶粉,也可在兩次喂母乳的間隔期喂奶粉。每天應保證喂三次以上母乳。

母乳喂養的優點(1)母乳營養豐富

母乳中鈣、磷比例適宜(2:1),有利于孩子對鈣的吸收;母乳中含有較多的脂肪酸、乳糖、礦物質和微量元素等,在初乳中微量元素鋅較高,這些都有利于促進小兒生長發育,為預防佝僂病打下了物質基礎。

(2)母乳有助于營養吸收

母乳中的脂肪球小,且含有多種消化酶,小兒在吸吮過程中,舌咽分泌的一種舌酯酶有利于對脂肪的消化。另外,母乳的緩沖力小,對胃酸中和作用弱,有助于營養物質的消化吸收。

(3)母乳中含有免疫物質

在母乳中含有各種免疫球蛋白,如IgA、IgG、IgM等,這些物質會增強小兒的抗病能力。特別是初乳,其中含有多種抗體和免疫細胞,這是牛乳中所缺少的。

(4)母乳是嬰兒的天然生理食品

從蛋白分子結構看,母乳喂養嬰兒,不易引起過敏反應。而在牛奶中,含有人體所不適應的異性蛋白,這種物質可以通過腸道黏膜被人體吸收,引起過敏。因此,有的嬰兒喝了牛奶以后,會發生過敏反應,引起腸道少量出血、嬰兒濕疹等。

(5)母乳方便衛生

母乳中幾乎沒有細菌,直接喂哺不易污染,且溫度合適,吸吮速度及食量可隨小兒需要增減,既方便又經濟。

(6)母乳喂哺可增進感情

母親哺喂嬰兒時對嬰兒的照顧、撫摸、擁抱、對視、逗引以及母親胸部、乳房、手臂等身體的接觸,都是對嬰兒良好的刺激,這樣嬰兒會感到心情愉快,有利于嬰兒身心健康,對嬰兒的成長有好處。

(7)母乳喂哺有助泌乳量

嬰兒的吸吮同時也會使母親泌乳量大增,對母親的子宮收縮、產后恢復也是極有好處的。

育兒金點子

新媽媽孕育和分娩的同時,乳房也經歷了乳汁自然生成的過程,分娩后將乳汁喂給嬰兒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在母乳充足的情況下,寶寶不需要其他食物,因此母乳喂養可以說既營養又安全,省錢又省力,一舉數得。

初乳是給寶寶最好的見面禮

物以稀為貴。媽媽的初乳不僅是因為少才珍貴,更重要的是,它含有非常重要的免疫成分。以前有一些媽媽嫌初乳臟甚至將其擠掉,直到現在人們才對初乳有了正確的認識。

越早吃到初乳對提高寶寶的免疫力幫助越大。寶寶出生后7天內媽媽的乳汁都是初乳,母親的初乳具有疫苗的作用,能極大地增強寶寶的免疫力,越早吃到初乳,寶寶的免疫屏障就能越早建立。

因為初乳富含免疫因子、生長因子及寶寶生長發育所必需的營養物質,是大自然提供給新生命最珍貴的初始食物。新生兒吃了初乳后,可提高免疫力、增強體質、抵御外界病原侵襲而健康成長。初乳可以影響初生生命甚至其一生的健康,因此世界衛生組織大力提倡母乳喂養。

母親初乳中含有的免疫物質可吸附在病原微生物或毒素上,防止有害物質侵入呼吸道及腸道黏膜,避免寶寶患呼吸道及腸道疾病。其中的乳鐵蛋白可結合寶寶體內的鐵,抑制細菌生長,抵抗許多細菌性疾病。而免疫球蛋白可很好地發揮抗感染、中和毒素的作用,增強寶寶的抗病能力。

事實上,母親把初乳作為生命的第一份禮物送給了寶寶,為寶寶的免疫系統和生長發育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可以說,母親的初乳是寶寶健康的重要保證。

科學的哺乳方法

首先清洗雙手,用溫濕毛巾輕擦乳頭、乳暈,用手指肚輕輕按摩乳頭及整個乳房,只要幾分鐘,就可以使乳汁更充分。

選擇最適合的哺乳體位,一般是坐式。舒適地坐直,后背靠在椅子上(沒有扶手的矮椅比較理想),讓寶寶的嘴和乳頭在同一水平位置,偶爾前傾哺乳時,背不要彎曲,如有必要,可墊一個枕頭來抬高寶寶身體的高度。

側臥位哺乳也是常用的,特別是對于產后身體虛弱的媽媽,但一定要注意讓寶寶的頭高于他的身體,并防止媽媽睡著后乳房甚至身體壓在寶寶臉上造成窒息。不管取什么體位哺乳,都盡量使寶寶的一只手可自由活動,如觸摸乳房。

用手托起乳房(若乳汁過急,可用剪刀式手法控制),用乳頭輕掠寶寶的上、下唇,或輕擠乳暈后面部位,擠出乳汁滴到寶寶唇上,等寶寶嘴張大、舌向下的時候,迅速將乳頭和大部分乳暈送入寶寶口中。

寶寶吃奶時并非用吮吸,而是用兩頜抵壓乳暈底部的奶庫來“擠奶”的(只吮吸乳頭的話,寶寶根本吃不到奶,而媽媽也只會感到乳頭疼痛),所以當媽媽從她的角度觀察到寶寶兩頜張得很大,整張嘴被乳房占滿,顳部及耳朵有規律地蠕動時,說明小家伙已經在享受中了。

寶寶在一側乳房吃奶時,另一側乳房可能會產生反射而滲出乳汁,可用奶套或乳墊接住乳汁。等寶寶吃完一側的乳汁,再換另一側。下次喂奶時從另一側開始,輪流循環。

哺乳結束后,可將干凈的小指放入寶寶的小嘴與乳房之間,以防寶寶離開乳房時拉傷乳頭,并擠出少量乳汁涂在喂完奶的乳頭上,令其自然干燥,保護乳頭皮膚。

哺乳完畢后,要將寶寶抱直,輕拍其背,幫寶寶打嗝,以防溢乳。若寶寶已入睡,應取右側臥位,防止吐奶嗆入氣管,引起窒息。

每次哺乳后,應手工擠出或用器具吸出剩余的乳汁。

哺乳期間,媽媽最好每天給乳房做一次按摩,可以在睡前做。用手指肚輕輕捏住乳頭做輕柔按摩,使乳房放松即可。若乳頭凹陷,則需要更多精心按摩,并用吸奶器將乳頭輕輕拽出。

母乳喂養時要注意什么

在給新生兒授乳時,乳母應注意哪些問題呢?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點:

(1)乳母的體位要舒適

喂哺寶寶時可采取不同的姿勢,但一定要保證乳母舒適。體位舒適和全身肌肉放松有益于乳汁排出,同時乳母應心情愉快。

(2)母嬰必須緊密相貼

無論怎樣抱嬰兒,喂哺時嬰兒身體應與母親的身體相貼。嬰兒的頭和雙肩應朝向母親的乳房,嘴處于與乳頭相同水平的位置。

(3)防止嬰兒鼻部受壓

在授乳的過程中應保持嬰兒頭和頸略微伸展,以免嬰兒鼻部擠壓乳房而影響呼吸,同時也要防止嬰兒頭部與頸部過度伸展而造成吞咽困難和咬傷乳頭。

(4)母親手的姿勢要正確

母親應將拇指和其余四指分別放在乳房的上下方,托起乳房,用乳頭去觸動嬰兒下唇中間部位,另一只手托住嬰兒,讓嬰兒的嘴吮住母親的乳頭,并且要讓嬰兒吮至乳暈部位。當嬰兒開始吮吸時,牙齦擠壓充滿了乳汁的乳暈,舌頭擠壓乳房使乳汁流出,這樣嬰兒既可吮吸到乳汁,又不會使媽媽的乳頭因為牙齦摩擦而引起疼痛。

育兒金點子

如果不是由于奶流過急,嬰兒在吃奶時,母親就應避免用食指和中指剪刀式地夾擠乳房。因為這樣一來會反向推壓乳腺組織,阻礙嬰兒將大部分乳暈含入嘴中,不利于充分擠壓乳腺內的乳汁,而且嬰兒含入乳暈太少有可能使乳頭被咬傷。

“三早”是母乳喂養成功的關鍵

“三早”是指孩子出生后要早吸吮、早接觸、早開奶,這是母乳喂養成功的保證。

“三早”可在孩子娩出半小時內開始。處理好臍帶后將新生兒放在母親胸前,讓母親摟抱自己的寶寶并讓寶寶開始吸吮。盡早吸吮母親乳頭可及早建立泌乳反射和排乳反射,并增加母親體內泌乳激素和催產素的含量,加快乳汁的分泌和排出。

早開奶可以讓孩子盡早獲得營養補充,避免新生兒低血糖的發生,還可促進母乳喂養的成功。這時的初乳含有較多免疫物質IgA和具有殺菌作用的物質溶酶菌等,可使新生兒少生病。最早的初乳含有脂肪,盡管量不多,但足以起到幫助胎便排出,減少新生兒黃疸的作用。剛開始喂奶時,孩子每次可能吃5~10毫升母乳,媽媽乳房也不脹。但性急的家人往往會輕易地決定給孩子喂糖水或牛奶,生怕餓著自己的寶貝。殊不知寶寶天性很懶,只要不費力就能從奶瓶中吸到奶,就決不肯再費力地去吸吮母親的乳頭。此時最重要的是母親不必心焦,只要用正確的姿勢讓孩子多吸吮,用不了幾天乳汁就可以大量分泌了。

新生兒各器官、系統均不夠成熟,功能也不完善,生活規律尚未形成,因此必須被格外耐心地哺喂。這一階段應該采取按需哺乳的方法:每當孩子要吃奶,每當媽媽感到奶脹想喂奶,都可以哺乳。這樣做,一定會有足夠的乳汁哺喂寶寶。但按需哺乳不等于孩子一哭就喂奶,尤其是出生1周后的孩子,剛喂完奶1小時就哭鬧,原因往往不是饑餓。

母乳喂養是一門要學習的技能,它是在不斷學習和實踐中逐漸完善的。要成功地實現母乳喂養還少不了家人的支持。就長達1~2年的母乳喂養而言,“三早”僅僅是母乳喂養成功的起點。新生寶寶應該按需哺乳出生的頭一兩個月內,嬰兒的哺喂可以不定時,按需即可。嬰兒的食量大小因人而異,不用拘泥于每天幾次,食量大的可以多喂幾次,也可以間隔時間短些;食量小的可以少喂幾次或間隔時間長些。

每次喂奶要讓孩子吃飽。如果孩子吃一小會兒就睡了,可以揉揉他的耳朵,撓撓他的腳心,逗醒孩子,或把乳頭撤出后再放進孩子嘴里,以保證他一次吃飽。沒有必要在規定時間內停止哺乳,有些孩子吃得慢,有些孩子吃得快,可以讓孩子自己決定何時停止吃奶。孩子吃飽了會停止吸吮,這時很容易就能從孩子嘴里抽出乳頭,不要讓孩子養成含乳頭睡覺的習慣。

有的媽媽奶水特別多,有時會嗆著孩子;還有的媽媽乳房比較大,在喂奶時可能會壓住孩子的鼻子。遇到上述情況,媽媽可以用食指和中指夾在乳暈的外周,即可避免危險情況的發生。

如何判斷寶寶是否吃飽了

由于寶寶無法直接用言語和父母溝通,爸爸媽媽就要通過觀察來判斷寶寶是否已經吃飽。寶寶吃完奶后,如果有以下情況中的任何一種,就表明寶寶已經吃飽了。

(1)喂奶前乳房豐滿,喂奶后乳房較柔軟。

(2)喂奶時可聽見吞咽聲(連續幾次到十幾次)。

(3)媽媽有下乳的感覺。

(4)尿布24小時濕6次及6次以上。

(5)寶寶大便軟,呈金黃色的糊狀,每天2~4次。

(6)在兩次喂奶之間,寶寶很滿足、很安靜。

(7)寶寶體重平均每天增長30~40克或每周增加200~300克。

一般來說,寶寶在出生后的頭兩天只吸2分鐘左右的乳汁就會飽,3~4天后可慢慢增加到20分鐘左右,每側乳房吸吮約10分鐘。

若實在不確定寶寶吃飽了沒有,還可以用手指點寶寶的下巴,如果他很快將手指含住吸吮則說明沒吃飽,應稍加奶量。

育兒金點子

在正常情況下,孩子吃飽后精神、情緒都會很好,很少哭鬧,睡得很好,睡醒后精神很愉快,體重增長也快,這說明喂養得比較好。

母乳充足有妙方

(1)樹立全母乳喂養的信心

信心對于堅持母乳喂養是非常重要的。貓媽媽從不擔心自己的奶水是不是夠小貓吃,牛媽媽也從不擔心小牛會不會餓肚子,結果,小貓、小牛都是吃媽媽的奶長大的,媽媽的奶水都夠吃。所以,媽媽和準媽媽們完全沒必要擔心自己的奶水是否充足,要相信,只要你當媽媽,就一定有奶水。

(2)孕期做好乳房護理

如果準媽媽有乳頭內陷的情況,需要提前矯正,即使乳頭正常的準媽媽,懷孕后期最好也每天輕輕地把乳頭拉長,有利于將來嬰兒的吮吸。

懷孕5個月后每天用溫水擦拭乳頭10~30下,目的是讓乳頭的皮膚變厚,以免將來嬰兒吮吸時疼痛。做時要量力而行,因為擦拭乳頭容易刺激子宮收縮,如果感覺到宮縮,要立即停止擦拭。但即使天天擦拭,將來仍然難以避免哺乳時的疼痛,權當是媽媽的甜蜜痛苦吧。

懷孕7個月后每天輕輕擠一下乳頭,促進乳腺暢通,此時有的媽媽已經可以擠出乳汁了。

(3)了解寶寶的生長周期

出生后的第3周、第6周、第3個月和第6個月是嬰兒的快速生長期,在這一階段,寶寶們就像鳥窩里的小鳥,一天到晚都張著嘴找吃的。很多寶寶從第3周到第6周都不停地吃奶,這并不能說明媽媽的奶水不足,這時嬰兒所需要的養分比較多,他就通過頻繁吸吮乳頭來刺激媽媽制造更多的乳汁。在這個時候,堅持勤喂幾天,一旦乳汁分泌量達到寶寶的要求,寶寶自然會降低吸吮的頻繁程度。所以這時不要給寶寶加奶粉,繼續讓他吃媽媽的奶,雖然媽媽辛苦一些,但是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將來的奶夠寶寶吃。

(4)奶水只會越吸越多,越攢越少

有的媽媽覺得自己的奶水不足,奶不脹,所以就給寶寶加一頓奶粉,希望下一頓把奶攢多了再喂寶寶。這種做法是極其錯誤的。奶水越吃越多,越攢越少。媽媽的乳房是為寶寶量身定做的,寶寶吸吮的次數多了,奶水的分泌量就會適應他的飯量而增加;吸吮的頻率低了,或者一次吸吮的時間短了,奶水的分泌量也隨之減少,就是老人說的“把奶靠回去了”。所以,千萬不要攢奶,一定要讓寶寶吃,而且不要因為怕寶寶吃不飽而急于添奶粉。

(5)多吃催奶食物

催奶湯水當然是必不可少的了,只要注意多喝催奶湯水,攝入足夠的水分,身體就會根據寶寶的飯量作出反應,分泌出更多的乳汁。

讓母乳更有營養的方法

母乳主要的營養成分就是蛋白質、脂肪和糖。母乳中的蛋白質大部分是易于消化的乳清蛋白,且含有代謝過程所需的酶以及抵抗感染的免疫球蛋白和溶菌素;母乳中含有較多不飽和脂肪酸,并且脂肪球較小,易于吸收母乳中所含的糖(主要是乳糖),在嬰兒消化道內變成乳酸,可以促進消化,有利于鈣、鐵、鋅等的吸收,也能促進腸道內乳酸桿菌的大量繁殖,增強消化道抗感染能力;母乳中鈣、磷含量不高,但比例恰當,易吸收。

媽媽所攝入的營養元素偏少時,母乳中所含的這些營養元素的含量也會相應降低;如果媽媽營養不良,雖然母乳分泌很多,但濃度會很低。因此,產后選擇母乳喂養的媽媽一定要多吃含蛋白質、脂肪以及糖類豐富的食物,以充分保證母乳的營養,如鯽魚、豬蹄、排骨、蓮子、桂圓等,都是增加母乳營養的好東西。

此外,有的媽媽在懷孕前為了防止發胖而服用減肥食品,但到了哺乳期,建議采用普通食譜。孕期服用復合維生素的習慣,在哺乳期應當繼續堅持。

乳頭皸裂后的喂奶方法

育兒金點子

哺乳時應盡量讓新生兒吸住大部分乳暈,乳暈下面是乳汁最集中的地方,新生兒吸起來也會比較省力,并能起到保護乳頭的作用,這是防止乳頭皸裂最有效的方法。

哺乳時先從疼痛較輕的一側乳房開始,以減輕對另一側乳房的吸吮力,并讓乳頭和一部分乳暈含在新生兒口內,以防乳頭皮膚皸裂加劇。

交替改變哺乳時的抱嬰姿勢,可以使新生兒的吸吮力分散在乳頭和乳暈四周。

哺乳的次數多一點,這樣有利于乳汁排空、乳暈變軟,也利于新生兒吸吮。

在哺乳后擠出少量乳汁涂在乳頭和乳暈上。乳汁具有抑菌作用,且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有利于乳頭皮膚的愈合。

如果乳頭疼痛劇烈或乳房腫脹,新生兒不能很好地吸吮乳頭時,可停止哺乳24小時,但應將乳汁擠出,用小杯或小勺喂養新生兒。

乳頭凹陷后的喂奶方法

首先準備一支20毫升的一次性注射器、一把剪刀、一個臉盆、一條毛巾和適量的溫開水。取下注射器針頭,在注射器1毫升標記處剪去注射器頭部。抽出注射器活塞,將注射器尾部緊扣媽媽乳頭,插入活塞。用左手持注射器,右手持活塞柄向后慢慢抽動活塞,這樣重復幾次后,乳頭便會自然突起。乳頭突起后,立即用溫熱毛巾擦洗乳頭。這樣處理后,新生兒即可吸吮。經新生兒多次吸吮,乳頭就不會再內陷。如果一次沒有成功,可每隔3~6個小時重復一次。

如何輕松應對晚上喂奶

夜晚是媽媽睡覺的時間,若晚上寶寶要吃奶,喂奶時媽媽在半夢半醒之間很容易發生意外。媽媽晚上給寶寶喂奶時掌握以下方法可以幫助順利喂奶。

(1)喂奶時坐起來

建議媽媽盡量像白天一樣坐起來喂奶,不要躺著喂,以免發生意外。

(2)開一盞光線較為柔和的燈

喂奶時,光線不要太暗,要能夠清晰看到寶寶皮膚的顏色,以免驚嚇到寶寶。

(3)保持安靜

在安靜的環境中喂奶,不要在寶寶吃奶時與之嬉鬧,以防止嗆咳。

(4)喂奶后不要立即入睡

喂奶后不要立即睡覺,仍要將寶寶豎立抱一會兒,并輕輕拍其背部,待打嗝后再放下。觀察一會兒,如安穩入睡即可休息。此外,寶寶睡覺的房間應保留一些暗一點的光線,以便溢乳時及時發現。

早產兒的科學喂養

早產兒是指胎齡未滿37周的活產嬰兒,體重一般小于2500克,身長少于46厘米。由于早產兒在生理上發育不夠完善,吸吮和吞咽能力差,容易發生嘔吐,因此需要給予特殊的喂養。

(1)把握喂奶的次數。因早產兒消化能力差,胃容量小,但每日所需要的熱能又不能少,所以只能采取分次哺喂的方法。體重低于1500克的早產兒,每隔兩小時哺喂一次;體重在1500克以上的早產兒,每隔3小時喂一次。

(2)把握喂奶的量。因早產兒消化能力弱,所以最好采用母乳喂養。初次喂奶量不可太多,如體重為1500克的寶寶,開始量為4毫升,如喂后反應較好,每次可增加2毫升,但每天喂奶總量最多增加16毫升。體重低于1500克或超過1500克的寶寶酌情增減。白天在兩次喂奶之間,應喂少量的葡萄糖水。需要注意的是每次喂完后,最好讓嬰兒側臥,避免吐奶時引起窒息。

(3)早產兒脂肪酶不足,對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較差,因此應該從出生10天后開始服用濃縮維生素A、維生素D,每日2次,每次1滴或遵醫囑。

育兒金點子

母乳喂養的早產兒應該經常稱體重,觀察早產兒體重的增加情況,這是判斷喂養是否合理的重要指標。一般足月新生兒在最初幾日內由于喂哺不足或大小便排泄的原因,體重略有減輕,這是正常現象。

雙胞胎寶寶的科學喂養

雙胞胎寶寶應爭取母乳喂養,因此,媽媽要有足夠的營養,并保證充分的休息。大多數媽媽都有足夠的母乳喂哺雙胞胎,兩個寶寶的吸吮,會促使乳汁分泌得更多。給雙胞胎寶寶喂奶,一般先給一個寶寶喂奶,然后再給另一個寶寶喂奶;兩個寶寶最好能交替輪流地吸吮兩側乳房,不一定要在固定的一側乳房吸吮,這樣使兩個乳房都得到很好的吸吮刺激,從而分泌更多的乳汁。如果乳汁不足,應采用混合喂養,先保證體質較弱的那個寶寶能得到母乳喂養。如果沒有乳汁,只好采用人工喂養,要掌握好奶液濃度,不可太濃,按需喂哺。

哺乳媽媽增乳食譜

奶汁鯽魚湯

【原料】鯽魚2條,冬瓜、蔥、姜、精鹽各適量。

【制作】

①清洗干凈鯽魚,將蔥、姜、冬瓜各切小片。

②魚下冷水鍋,大火燒開,加入蔥、姜后,改小火慢燉。

③當湯汁顏色呈奶白色時,下入冬瓜片,然后加入適量的鹽,稍微煮一下即可。

【功效】鯽魚湯是補氣血、通乳汁的傳統食療方法,冬瓜具有利水的作用,同樣也利于乳汁分泌。但媽媽們需要注意的是,鯽魚湯不能太咸了,否則會使體內積存水分。

酸菜豬手煲

【原料】豬手1只,酸菜、花生及精鹽各適量。

【制作】

①將豬手斬開,放到開水中汆燙5分鐘,撈出瀝干;酸菜洗凈泡半個小時,如果是從市場上買的,最好用開水燙一下再泡。②在煲中加冷水,放入豬手、酸菜和花生,用大火煮30分鐘后,再改小火慢燉1小時。

③加入適量的鹽調味即可。

【功效】花生與豬手能夠補血和通乳,是產后滋補佳品。如果再加些酸菜,就會使這道菜的口感更加鮮美,有助于提高產后體弱媽媽的食欲。

鯽魚通草湯

【原料】鮮鯽魚1條,黑豆芽30克,通草3克,精鹽適量。

【制作】

①將鯽魚去鱗、鰓、內臟,洗凈;黑豆芽洗凈。

②鍋置火上,加入適量清水,放入魚,用小火燉煮15分鐘后,加入黑豆芽、通草、精鹽,等魚熟湯成后,去黑豆芽、通草,即可食魚飲湯。

【功效】通草有通乳汁的作用。通草與消腫利水、通乳的鯽魚、豆芽共煮制湯菜,具有溫中下氣、利水通乳的作用,對婦女產后乳汁不下及水腫等癥有輔助食療效果。

鯉魚催乳粥

【原料】活鯉魚500克,粳米或小米100克,精鹽少許。

【制作】

①將鯉魚洗凈,除去內臟,切成小塊,與粳米或小米一起熬煮。

②待粥熟后稍稍放一點兒精鹽調味即成。

【功效】鯉魚富含蛋白質,有開胃健脾、消除寒氣的作用,既能幫助產婦補身體,還能夠催生乳汁。

二、混合喂養和人工喂養

不宜母乳喂養的母親

患有嚴重心臟病、慢性腎炎、糖尿病的母親,為避免病情加重,不宜喂母乳;患有肝炎、結核病的母親也不宜喂母乳,以免傳染嬰兒;患有精神病和癲癇病的母親,若在喂奶時發作,會對嬰兒造成傷害,而且患病母親因為長期服用魯米那、安定等藥物,藥物可隨乳汁進入嬰兒體內,引起嬰兒嗜睡、虛脫、全身淤斑等等,因此不宜喂哺嬰兒;甲狀腺機能亢進的母親,在服藥期間也不要喂奶,以免引起嬰兒甲狀腺病變;患急性感染的母親,在服用紅霉素、氯霉素、磺胺等藥物治療期間,應停止給嬰兒喂奶數天,為了避免回奶,可將乳汁吸出來倒掉,待病好后再繼續哺乳;生下患乳糖血癥或苯丙酮尿癥患兒的母親,要停止用母乳喂養患兒,以免患兒智力受到損害;母親乳房患病,如乳頭凹陷、乳頭糜爛、乳腺炎等都不宜給孩子喂奶;母親服用避孕藥或注射鏈霉素時,也不給讓孩子喂母乳;母親患嚴重感冒或高燒時,也要暫時中止喂奶,等恢復之后再喂。不宜母乳喂養的母親,應該努力想辦法醫治自己的病患,病愈后盡快盡可能地滿足孩子的需要。

不宜母乳喂養的寶寶

寶寶如有代謝性病癥,如半乳糖血癥(癥狀為吃奶后出現嚴重嘔吐、腹瀉、黃疸、肝脾大等),不宜母乳喂養。明確診斷后確定為先天性半乳糖癥缺陷,應立即停止母乳及奶制品喂養,應給予特殊不含乳糖的代乳品喂養。

患嚴重唇腭裂而致使吮吸困難的寶寶不宜母乳喂養。

混合喂養全攻略

混合喂養宜首選配方奶粉。

(1)混合喂養方法一

育兒金點子

這里需要強調的是:其實只要能堅持并有正確的專業輔導,幾乎所有的媽媽都是可以哺乳的,所以不到萬不得已,別放棄母乳哺喂。

先吃母乳,續吃配方奶粉,奶量依月齡和母乳缺乏程度而定。開始可讓寶寶吃到滿意為止,經過幾天試喂,若寶寶大便次數及性狀正常,即可限定奶粉補充量。因每天哺乳次數沒變,乳房按時受到吸乳刺激,所以從理論上來說,這種喂養方法對泌乳沒有太大影響。但是,因為用奶瓶吸吮比吸吮母乳省力,所以習慣了用奶瓶的嬰兒容易養成惰性,不愿用力吸吮母乳。有的寶寶喝幾口母乳就停下來,只等著喝配方奶。這樣一來就會影響泌乳,浮汁少了之后寶寶吸起來更費力,從而形成惡性循環。對于此種喂養方法,還應謹慎選擇。

(2)混合喂養方法二

停哺母乳1~2次,以配方奶粉代哺。這是一種較為科學的混合喂養方法。這種方法,因喂哺母乳間隔時間延長,容易影響母乳分泌,因此應定時將母乳擠出,以刺激母乳正常分泌。

人工喂養全攻略

嬰兒在下面幾種情況下宜采用人工喂養。

(1)母子分離,即母子一方因病住院,另一方無法陪同。

(2)母親有病無法哺乳。這種情況多見于母親患有活動性肺結核病、重癥心腎疾病、急性傳染病或慢性疾病長期服藥,而該藥對嬰兒有影響等等。

(3)母親無奶或不愿意哺乳。

(4)公司給的產假太短或產假期間經濟損失太大,尤其是白領女性怕產后休假過長會失去現有的崗位等,也會影響這些母親選擇人工喂養。

我們提倡母乳喂養。對因主觀因素不肯喂母乳者,可通過健康教育,幫助母親重新選擇喂養方式;但對各種客觀因素造成母乳喂養失敗或只能人工喂養者,則要幫助母親接受現實,學習用科學正確的方法喂養。

奶瓶、奶嘴的選擇

(1)奶瓶的選擇

最好選用玻璃奶瓶,這種奶瓶內壁光滑,容易清洗和煮沸消毒,吃奶時容易觀察液面,可避免寶寶進食時奶頭部未充滿乳汁導致吸入過多空氣而引起漾奶。奶瓶最好帶帽,可避免消毒過后的奶瓶再次污染。

(2)奶嘴的選擇

①奶嘴的軟硬程度。選擇奶嘴的時候,橡皮奶頭不宜過硬或過軟。過硬,寶寶吸不動;過軟的奶頭會因吸吮時的負壓而粘在一起,吸不出奶。

②奶嘴的開口方式。市售的奶嘴有兩種開口方式,小洞洞和十字叉。奶嘴上留有一個洞口,給細菌的侵入開了方便之門;而十字叉的開口不用時處于封閉狀態,擋住了細菌的入侵。寶寶吮吸時,十字叉能依寶寶的吸吮量大小而開合,起到調節流量的作用。

③奶嘴孔的大小。奶嘴孔的大小以奶瓶倒立時,奶以滴狀連續流出為宜。喝水的奶嘴孔一般小于喂奶的奶嘴孔,使用時應區分清楚。過大的奶嘴孔在寶寶吸吮過急的時候會引起嗆奶,過小的奶嘴孔會讓寶寶在吃奶的時候費勁。

有些人工喂養的寶寶會對牛奶產生排斥。奶嘴上的開口過小、材質的軟硬程度不當等,都能成為人工喂養的寶寶不愛吃牛奶的原因。

不管怎么樣,要盡量選用與媽媽的乳頭相似的奶嘴,對不喜歡橡膠味道的寶寶,可以換成異戊二烯膠或硅膠做成的奶嘴。

人工喂養首選配方奶粉

配方奶粉營養豐富,添加了許多人體必需的脂肪酸、礦物質、維生素,是以牛奶或者大豆蛋白質為主要原料,按照母乳中含有的各種營養素成分標準來加工的理想食品。

育兒金點子

根據喂食效果來選擇配方奶粉。體重和身高等指標正常增長,睡得香,食欲也正常,食后無便秘、無腹瀉、無口氣、眼屎少、無皮疹,這樣的奶粉就是好奶粉。

配方奶粉中減少了牛奶中所含的部分酪蛋白,而增加了更適合新生兒的乳清蛋白;除去了大部分飽和脂肪酸,加入了主要含不飽和脂肪酸的植物油、DHA(俗稱腦黃金)、ARA等更適合寶寶生長發育的營養素;加入了乳糖,含糖量接近母乳;配方奶粉還降低了礦物質的含量,以減輕寶寶腎臟負擔;另外還添加了維生素和某些氨基酸等成分,使之更接近于母乳。

因此,如果媽媽母乳不足,應選擇適合寶寶的配方奶粉來滿足寶寶的需要,而不應選用牛奶來替代母乳。

給這個階段的寶寶添加配方奶粉,量的多少要根據媽媽的乳汁多少和寶寶的食量具體而定。

如何選購配方奶粉

(1)看成分

無論是罐裝或袋裝奶粉,其包裝上都會有配方、性能、適用對象、食用方法等文字說明。除考慮營養均衡外,還要看營養成分是不是能夠滿足自己孩子的需要,對于奶粉中所添加的特殊配方,也應有臨床實驗證明或報告。

(2)觀察包裝

查看產品說明、生產日期和保質期,以確保該產品處在安全使用期內,確保該產品符合自己的購買要求。還要注意包裝是否密閉,既不能鼓罐或鼓袋,也不能癟罐。

(3)查看有無漏氣、有無塊狀物體

為延長奶粉保質期,生產廠家通常會在奶粉的包裝物內填充一定量的氮氣。由于包裝材料的差別,罐裝奶粉密封性能比較好,氮氣不容易外泄,能有效抑制各種細菌的生長。在為寶寶選購袋裝奶粉的時候,一定要用雙手擠壓一下奶粉袋,看看是否漏氣,如果漏氣、漏粉或袋內根本沒有氣體,說明該袋奶粉可能存在質量問題。判斷有無塊狀物體可用搖動罐體的方式,在搖的過程中,如果有撞擊感則證明奶粉已經變質,不能食用。袋裝奶粉的辨別方法則是用手去捏,如手感松軟平滑,內容物有流動感,則為合格產品;如有凹凸不平并有不規則塊狀物,則為變質產品。

(4)看標識

外包裝標識應該清楚。避免買到那些標識不清的假冒偽劣或過期變質的產品。

盡量選擇品牌奶粉。在經濟許可的條件下,盡量選擇知名品牌的奶粉,知名品牌的奶粉商一般都有良好的售后服務和專業咨詢。

科學沖調配方奶粉的方法

剛出生的寶寶消化功能弱,不能消化濃度較高的奶粉,所以應該先喂濃度低一些的奶粉。也就是說,不能喂全奶,要喂1/3奶,3天后可喂1/2奶,1周后才能喂全奶。

全奶的配制方法是:1平勺奶粉加4勺(同樣大小的勺)水,奶粉恰好溶解成全奶。

1/2奶的配制方法是:1平勺奶粉加8勺水。

1/3奶的配制方法是:1平勺奶粉加12勺水。

不是每次配奶都這樣麻煩。比如1平勺奶粉加20毫升水配成了全奶,要配8勺奶粉的全奶,就加水160毫升;要配8勺奶粉的1/2奶,就加水320毫升;要配8勺奶粉的1/3奶,就加480毫升水,以此類推。

另外,媽媽在給寶寶沖調奶粉時要遵循下面的步驟。

(1)洗手

寶寶特別容易在吃奶過程中因為細菌的傳遞受到感染,所以媽媽在沖奶之前先用清水及香皂洗手,以保護寶寶免受病原菌的侵襲。

(2)奶粉裝入奶瓶

加入正確數量平匙的奶粉,奶粉要松松的,不可緊壓,再用筷子或刀子刮平,對準奶瓶將奶粉倒入。用專門的奶粉勺。配制過程一定要注意衛生,避免開罐過長時間造成污染。

(3)沖泡奶粉的水溫

泡奶時,溫開水保持在40~50℃最為適宜。不要用滾燙的開水沖泡奶粉,否則容易凝結成塊,造成寶寶消化不良。

(4)搖晃奶瓶

沖好水后套上奶嘴,輕輕搖勻。

(5)試奶水溫度

母體溫度是37℃,寶寶的腸胃也比較容易接受這個溫度。試溫時將奶瓶倒置,把奶滴到手背上,感覺溫度適宜即可。

人工喂養注意事項

人工喂養的寶寶每天需要多少奶,是不是和母乳喂養的寶寶一樣?完全人工喂養和混合喂養有什么區別?應該怎樣安排每天的奶量?這些問題往往讓父母頭疼,感到難以把握,有些父母甚至完全沒有概念。其實只要了解有關的知識就可以了。

(1)不必嚴格控制

傳統的計算方法有兩種:一種是根據體重來計算,寶寶每天每千克體重需要奶量100~120毫升;另一種是根據寶寶月齡和每次的食量來計算,用總量等分為5~6份喂給寶寶。現在的新觀點是,添加輔食以前的寶寶,只要每日吃奶的總量不超過1000毫升,那么每次喂哺寶寶時不必過分限制奶量,以讓他吃飽為準。如果寶寶每日需奶量達到1000毫升以上,則說明該給寶寶添加輔食了。

(2)不同階段不同對待

新生兒時期每天喂奶6~7次,兩周以內每次喂30~80毫升,兩周以后每次喂60~120毫升。

(3)正確的喂奶姿勢

適時調整奶瓶的角度,始終保證奶液充滿奶嘴,這樣可以避免寶寶吸入太多的空氣。若拿奶瓶的姿勢不正確,奶嘴中一半是奶、一半是空氣,寶寶吸奶時會連同空氣一起吸入,引起胃部膨脹,易導致溢奶。在寶寶吃完之后,要輕拍他的后背,讓他排出吸入的空氣。

(4)注意奶嘴孔的大小

新生寶寶吸吮的奶嘴孔不宜過大,一般以15~20分鐘吸完為宜,這是因為新生寶寶常常吃吃睡睡,食量較小。如果奶嘴孔過小,吸起來費力,寶寶就不愿意吸了;而奶嘴孔過大,容易吃嗆。隨著月齡的增加,可以適當加大奶嘴孔,使奶以合適的速度流出。

(5)排便和奶粉調配的關系

寶寶的大便正常與否和配方奶的調配有著密切的關系。如果奶中的脂肪過多,寶寶不僅大便增多,而且易出現不消化的奶瓣;如果奶中蛋白質過多,糖分過少,大便就易干燥或有奶塊;如果糖分過多,大便就會發酸而稀,且有泡沫和氣體。

(6)補充適量的水分

育兒金點子

寶寶之間存在個體差異,喝水量多少也不一樣,他們知道自己喝多少,不喜歡喝水或喝得少時父母都不要強迫。

人工喂養的寶寶必須在兩頓奶之間補充適量的水,一方面有利于寶寶對高脂蛋白的消化和吸收,另一方面可以保持寶寶大便的通暢,防止消化功能紊亂。有時寶寶的啼哭不是因為餓,而是因為渴,尤其是在炎熱的夏天,更要注意補充水分。

給奶具一個五星級的潔凈

(1)將準備消毒的奶具洗凈

首先把奶具沖洗后放入熱水中徹底洗過;再用瓶刷擦洗奶瓶內面,洗掉全部奶漬;用鹽擦拭奶嘴的里面,清除上面的奶漬;用自來水徹底沖洗奶瓶、奶嘴及其他有關的器皿。

(2)煮沸消毒

如果是玻璃奶瓶,可與冷水一起放入鍋中,以水面將奶瓶全部浸沒為宜,加蓋煮沸后再持續5~10分鐘;如果是塑料奶瓶,應該在冷水燒開后再放入,煮3~5分鐘即可。操作前應仔細閱讀產品說明書。奶嘴消毒時,應在水沸后放入,繼續煮2~3分鐘,取出奶嘴,放在已準備好的消過毒的碗中,稍作冷卻后連同消過毒的奶瓶一同蓋上清潔紗布備用。還應注意,已消毒的橡皮奶嘴在使用時不能用手隨便拿,應將手指捏住橡皮奶嘴的底部套在奶瓶上。千萬不能將手碰到寶寶要含在嘴里的奶嘴上,否則前功盡棄,必須重新消毒。

如果嫌奶瓶、奶嘴等用后每次消毒太煩瑣,可以多買幾個,如買4個奶瓶、5~6個奶嘴備用,一日只需消毒2次,另外準備1只消毒用的大鍋、洗奶瓶用的小瓶刷1把。

寶寶的奶具消毒也可以采用汽蒸法。每天將寶寶的奶具洗刷干凈后,放在蒸籠中,利用水蒸氣蒸10分鐘左右,可以起到殺菌的作用,汽蒸的殺菌效果要比水煮強一些。

上架時間:2015-12-28 14:08:04
出版社:電子工業出版社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已經獲得合法授權,并進行制作發行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崇明县| 宁武县| 万源市| 山东省| 汤原县| 邮箱| 长丰县| 申扎县| 凌海市| 祁阳县| 八宿县| 阿克陶县| 江川县| 叙永县| 南阳市| 礼泉县| 安顺市| 丰台区| 天峻县| 永福县| 游戏| 水城县| 涟源市| 荔波县| 松原市| 永济市| 会理县| 确山县| 如东县| 蓝山县| 夹江县| 杭锦后旗| 乐陵市| 昭通市| 沈阳市| 安丘市| 板桥市| 南漳县| 德格县| 莱阳市| 黑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