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養老護理員從入門到精通(彩色圖解版)
- 馬水學
- 993字
- 2020-04-10 19:51:16
2.6 不同狀況下的用餐護理
1.有上肢運動功能障礙老人的飲食護理
老人患有麻痹、攣縮、變形、肌力低下、震顫等上肢障礙時,自己攝入食物易出現困難,但有些老人還是愿意自行進餐,此時,可以自制或提供各種特殊的餐具,如老人專用的叉、勺等,其柄很粗,以便于握持,也可將普通勺,用紗布或布條纏上;有些老人的口張不大,可選用嬰兒用的小勺加以改造;使用筷子的精細動作對大腦是一種良性刺激,因此,應盡量維持老人的這種能力,可用彈性繩子將兩根筷子連在一起,以防脫落。
2.有視力障礙老人的飲食護理
對于有視力障礙的老人,做好單獨進餐的護理非常重要。護理員首先要向老人說明餐桌上食物的種類和位置,并幫助其用手觸摸,以便確認。要提醒老人注意粥湯等容易引起燙傷的食物,食物中的骨頭或魚刺應剔除。
有視力障礙的老人可能因看不清食物而引起食欲減退,因此,要特別注意食物的味道和香味,并給他們講點刺激食欲的話來調動食欲,也可以讓老人與家屬或其他老人一起進餐,營造良好的進餐氣氛以增進食欲。
幫助有視力障礙的老人用餐,應盡量讓他們自己吃,并盡量給他們提供用餐方便的食物,如三明治、面包、饅頭、包子、餃子等。為便于他們用餐,最好把食物的擺放位置固定下來。
比如,可以根據老人喜歡吃的程度,將食物按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擺放,也可以把米飯放在左邊,把流食放在右邊,并讓老人用手觸摸確認。
3.對吞咽困難老人的飲食護理
老人存在會厭反應能力低下、會厭關閉不全或聲門閉鎖不全等情況,吞咽能力低下的老人很容易將食物誤咽入氣管。尤其是臥床老人,舌控制食物的能力減弱,更易引起誤咽。因此,飲食護理要注意下圖所示的幾點。
(1)給老人提供容易下咽的食物。容易下咽的食物有酸奶、豆腐、雞蛋羹、面條、稀飯、粥等,而難以下咽的食物有年糕等黏性大的食物或水分少的面包、餅干、芋頭等。烹調時盡量把食物切細些、煮爛些,還可以用芡粉把食物做成糊狀。
(2)采取容易咽下的姿勢。一般采取坐姿或半臥位比較安全,偏癱的老人可采取側臥位,最好是臥于健康側。進食過程中應有護理員在旁觀察,以防發生事故。
(3)讓老人細嚼慢咽。喂飯時不能著急,要一點一點喂,并確認是否咽下。如果老人對進餐有恐怖感或厭惡感,應設法幫助老人消除這些精神障礙。
(4)餐前喝水濕潤口腔。隨著年齡的增加,老人唾液的分泌相對減少,口腔黏膜的潤滑作用減弱,因此,進餐前應先喝水濕潤口腔,對于腦血管障礙以及神經失調的老人更應該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