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為政第二

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子曰:“《詩》三百, 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 語譯-孔子說:“用道德去治理國家,自己就會像北極星那樣,安然處在自己的位置上,其他眾多的星辰都圍繞著它?!?/p>

孔子說:“《詩經》三百篇,用一句話去概括它,就是‘思想純正,沒有邪念’。”

孔子說:“用行政命令來領導人民,用刑罰來約束他們,人民便只會免于犯罪,但沒有羞恥心。用道德來引導人民,用禮教來規范他們,人民便不但有廉恥之心,而且自覺歸服?!?/p>

◎ 和解

1. 王爾德的藝術至上觀:“藝術家是美的作品的創造者……藝術家沒有倫理上的好惡……書無所謂道德不道德……藝術都是毫無用處的……藝術除了表現自身之外,不表現任何東西,它和思想一樣,有獨立的生命,而且純粹按自己的路線發展?!?/p>

2. 洛克、休謨等自由主義大師認為,國家在道德等事務方面必須要保持價值中立的立場。哈耶克說:“使一個國家變成人間地獄的東西,恰恰是人們試圖將其變成天堂?!?/p>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

樊遲御,子告之曰:“孟孫問孝于我,我對曰,無違?!狈t曰:“何謂也?”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

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

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于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

子曰:“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回也不愚。

子曰:“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子曰:“君子不器。

子貢問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從之。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 語譯-孔子說:“我十五歲時,開始有志于學習。到三十歲,能立身于世了。四十歲時,我對世事不再感到迷惑了。到五十歲,我明白了什么是天命。六十歲,凡我所聽到的一切,都能明白其義、判明是非了。到七十歲,我便隨心所欲,也不會違反規矩了?!?/p>

孟懿子問什么叫作孝。孔子說:“不違背禮儀?!?/p>

一天,樊遲為先生趕車,孔子便告訴他說:“孟孫向我請教孝道,我答復他說‘不違背禮儀’。”樊遲說:“這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說:“父母活著的時候,應按規定的禮節侍奉他們;父母過世了,應按禮的要求安葬他們、祭奠他們?!?/p>

孟武伯問孔子怎樣是孝道??鬃诱f:“讓做父母的只為子女的疾病擔心?!?/p>

子游向孔子請教孝道??鬃诱f:“現在的所謂孝道,認為能夠養活父母就行了。就是狗、馬也能夠得到人的飼養。沒有對父母的孝敬之心,那養活父母與喂養牲畜有什么區別呢?”

子夏向孔子請教孝道。孔子說:“子女在父母面前總是和顏悅色,是件很不容易的事。遇到事情,由子女去操勞;有好吃好喝的,讓父母先享受,僅僅這樣,難道就可以認為是孝嗎?”

孔子說:“我整天給顏回講學,他從不提出什么疑問,像個愚鈍的人。等他退下,我暗中觀察他的言行舉止,他對我的話很有發揮,可見顏回他不愚鈍呀?!?/p>

孔子說:“考察一個人的所作所為,再考察他的動機,再考察他做這件事時心情是安還是不安。那么,這個人的真面目哪里隱藏得住呢?這個人的真面目哪里隱藏得住呢?”

孔子說:“溫習以前學過的知識,能從中有新的發現、新的收獲,就可以去做別人的老師了?!?/p>

孔子說:“君子不能像一件器具,只有某一特定的用途?!?/p>

子貢問怎樣才能成為一個君子。孔子說:“對想說的話首先要付諸行動,然后再說出來。”

孔子說:“君子是用道義團結人,而不是結黨營私;小人是相互勾結,而不是團結。”

孔子說:“只知道讀書卻不思考,就會迷惘;只知道空想卻不讀書,就會疑惑不定。”

◎ 和解

1. 叔本華:“當心!不要使你的腦子作了他人的跑馬場。”

2. 托克維爾說:“在人心的所有惡中,專制最歡迎利己主義。只要被統治者不互相愛護,專制者也容易原諒被統治者不愛他。專制者不會請被統治者來幫助他治理國家,只要被統治者不想染指國家的領導工作,他就心滿意足了。專制使人們把互不關心視為一種公德……結社權是基本人權,破壞結社權就會損害社會本身;結社自由是反對專制政治的重要保障;結社可能會帶來暫時的政治不穩定,但從長遠看有利于社會穩定?!?/p>

子曰:“攻乎異端,斯害也已。

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子張學干祿。子曰:“多聞闕疑,慎言其余,則寡尤;多見闕殆,慎行其余,則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祿在其中矣。

哀公問曰:“何為則民服?”孔子對曰:“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

季康子問:“使民敬、忠以勸,如之何?”子曰:“臨之以莊,則敬;孝慈,則忠;舉善而教不能,則勸。

▲ 語譯-孔子說:“批判那些不正確的言論,禍害就可以消滅了?!?/p>

孔子說:“子路,我教導你怎樣求知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才是真正聰明的態度呀!”

子張向孔子請教如何求得官職俸祿??鬃诱f:“多聽一聽別人的意見,把你覺得可疑的地方暫時放在一邊,其余可確定的再謹慎地談論,這樣就能減少過錯;多看一看別人的行事,有懷疑的地方加以保留,其余可確定的再謹慎地做,這樣就能減少懊悔。說話少過失,行動少懊悔,官職、俸祿就在這里面了。”

魯哀公問道:“要做些什么才能讓老百姓服從呢?”孔子答復說:“提拔使用正直的人,把他們安排在不正直的人上面,老百姓就服從了;把不正直的人提拔出來,放在正直的人上面,百姓就會不服從了?!?/p>

季康子問孔子:“要使老百姓恭敬、勤懇地做事,應該怎么辦呢?”孔子說:“你對百姓態度莊重認真,他們對你自然會敬重;你孝敬老的、慈愛幼小的,他們自然會忠誠你;你提拔任用正直善良的人,教導能力不足的人,百姓自然就會勤奮努力了。”

◎ 和解

1. 伏爾泰:“我堅決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p>

2. 茨威格《異端的權利》:“反思真正的異端是什么,我只找得到一個標準,便是:在與我們觀點不同的人眼里,我們大家全是異端……真理可以用以傳播,卻不能強加于人。教義不會由于狂熱而變得更正確,真理也不會因為狂熱而變得更真實;依靠行為的鼓噪亦不能提升教義或真理的價值。”

3. 亞里士多德:“城邦以正義為原則。由正義衍生的禮法,可以判斷(人間的)是非曲直,正義恰當正是樹立社會秩序的基礎。”

4. 羅爾斯說:“我認為,正義的概念就是由它的原則在分配權利和義務、決定社會利益的適當劃分方面的作用所確定的。而一種正義觀念則是對這種作用的一個解釋?!?/p>

或謂孔子曰:“子奚不為政?”子曰:“《書》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且酁檎?,奚其為為政?

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ní),小車無(yuè),其何以行之哉?

子張問:“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禮,所損益,可知也。其或繼周者,雖百世,可知也。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諂也。見義不為,無勇也。

▲ 語譯-有人對孔子說:“您為什么不去從政???”孔子說:“《尚書》上說:‘孝呀,只有孝敬父母,友愛兄弟,把這種風氣影響到政治上去。’這也就是參與了政治。為什么只有做官才算參與了政治呢?”

孔子說:“做人卻不講信譽,我不知道他還可做什么。就像大牛車沒有,小馬車沒有,這車怎么走得了呢?”

子張問孔子:“十代以后的禮儀制度,可以預知嗎?”孔子說:“殷朝沿襲夏朝的禮儀制度,廢除了哪些、增加了哪些,是可以通過考察知道的;周朝對殷朝禮儀制度的沿用,廢除了哪些、增加了哪些,也是可以知道的。將來繼承周朝的朝代,就是以后一百代,也是可以預知的呀!”

孔子說:“不是自己的祖先而去祭祀他,這是諂媚;本應挺身而出主持正義而沒有做,這是怯懦?!?/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佛坪县| 日土县| 泾阳县| 浦县| 镶黄旗| 文成县| 清新县| 乐都县| 新巴尔虎左旗| 于田县| 闵行区| 临朐县| 汤原县| 土默特左旗| 杨浦区| 夏河县| 左贡县| 延寿县| 屏东市| 宁明县| 宿州市| 涿州市| 喀喇| 河池市| 桦川县| 遵化市| 米易县| 太仆寺旗| 大新县| 曲阳县| 滨州市| 南开区| 濮阳市| 泗阳县| 澄迈县| 德阳市| 皋兰县| 辽源市| 冷水江市| 花莲县| 南皮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