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所染第三

子墨子言見染絲者而嘆,曰:染于蒼則蒼,染于黃則黃,所入者變,其色亦變,五入必,而已則為五色矣。故染不可不慎也!

非獨染絲然也,國亦有染。舜染于許由、伯陽,禹染于皋陶、伯益,湯染于伊尹、仲虺,武王染于太公、周公。此四王者所染當,故王天下,立為天子,功名蔽天地。舉天下之仁義顯人,必稱此四王者。夏桀染于干辛、推哆,殷紂染于崇侯、惡來,厲王染于厲公長父、榮夷終,幽王染于傅公夷、蔡公穀。此四王者,所染不當,故國殘身死,為天下僇。舉天下不義辱人,必稱此四王者。

齊桓染于管仲、鮑叔,晉文染于舅犯、高偃,楚莊染于孫叔、沈尹,吳闔閭染于伍員、文義,越勾踐染于范蠡、大夫種。此五君者所染當,故霸諸侯,功名傳于后世。范吉射染于長柳朔、王勝,中行寅染于籍秦、高強,吳夫差染于王孫雒﹑太宰嚭,知伯搖染于智國、張武,中山尚染于魏義、偃長,宋康染于唐鞅、佃不禮。此六君者所染不當,故國家殘亡,身為刑戮,宗廟破滅,絕無后類,君臣離散,民人流亡,舉天下之貪暴苛擾者,必稱此六君也。

凡君之所以安者,何也?以其行理也,行理性于染當。故善為君者,勞于論人,而佚于治官;不能為君者,傷形費神,愁心勞意,然國逾危,身逾辱。此六君者,非不重其國愛、其身也,以不知要故也。不知要者,所染不當也。

非獨國有染也,士亦有染。其友皆好仁義,淳謹畏令,則家日益,身日安,名日榮,處官得其理矣,則段干木、禽子、傅說之徒是也。其友皆好矜奮,創(chuàng)作比周,則家日損、身日危、名日辱,處官失其理矣,則子西、易牙、豎刀之徒是也。《詩》曰“必擇所堪,必謹所堪”者,此之謂也。

▲ 語譯-墨子看到染絲的就感嘆,說:白絲浸入青色染料中就成了青色,浸入黃色染料中就成了黃色。浸入的染料改變,絲的顏色也隨之改變。經過五次浸染,就變換了五種顏色。所以,染絲不能不慎重啊!

不但染絲是這樣,國君也會受到熏染。舜被許由、伯陽熏染,禹被皋陶、伯益熏染,湯被伊尹、仲虺熏染,武王被姜太公、周公旦熏染。這四位君王,所受的熏染得當,因而得以稱王天下,被擁立為天子,功績聲名傳揚四方。列舉天下仁義昭著的人,一定會稱道這四位君王。夏桀被干辛、推哆熏染,紂王被崇侯、惡來熏染,周厲王被厲公長父、榮夷終熏染,周幽王被傅公夷、公穀熏染。這四個君王,所受的熏染失當,因而國破身死,被天下人所恥笑。列舉天下不知仁義而蒙羞的人,一定會想起這四個君王。

齊桓公被管仲、鮑叔牙熏染,晉文公被舅舅子犯、高偃熏染,楚莊王被孫叔敖、沈尹莖熏染,吳王闔閭被伍子胥、文義熏染,越王勾踐被范蠡、大夫文種熏染。這五位君主所受的熏染得當,所以能夠成為諸侯的霸主,功績和名聲被后世傳揚。范吉射被長柳朔、王勝熏染,中行寅被籍秦、高強熏染,吳王夫差被王孫雒、太宰伯嚭熏染,智伯瑤被智伯國、長武子熏染,中山尚被魏義、偃長熏染,宋康王被唐鞅、佃不禮熏染。這六個君王所受的熏染失當,所以國破家亡,自身遭受刑戮,宗廟被毀壞,斷絕了后嗣,君臣分離失散,國人離家流落逃亡。列舉天下貪婪暴虐狠毒掠奪的,一定會想到這六個君王。

一般來說,君王安穩(wěn)享國的原因是什么呢?是因為能遵循正道,能夠遵循正道是因為所受的熏染得當。所以君王做得好的,在選拔人才上費盡心思,而在管理官員上就安心省力。做不好君王的人,費力勞心,憂慮疲憊,但是國家局勢更加危急,自己受到的恥笑也越多。這六個君王,并非不關心國家、愛惜自身,而是不知道要領。不知道要領的原因,是因為所受的熏染失當。

不只是國君會受到熏染,士也會受到熏染。一個人的友人都喜好仁義,樸實謹慎嚴守法令,那么他的封地會日益富庶,自身會日益安泰,聲譽會日益顯赫,這是因為居官得到了正道。如段干木、禽滑厘、傅說這些人就是如此。一個人的友人都傲慢自大、結黨營私,那么他的封地就會日益衰敗,自身會日益危急,聲譽也會日益折辱,這是因為居官偏離了正道。如子西、易牙、豎刀這些人就是如此。《詩經》中說“染物選水要認真,染物選水要謹慎”,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 和解

1. 《淮南子》引《蠶經》:“黃帝元妃西陵氏始蠶,即為先蠶。”考古發(fā)現(xiàn)證明,中國絲織技術最晚應出現(xiàn)于距今五六千年的新石器時期,而養(yǎng)蠶的歷史則可追溯到公元前三世紀。商代的絲綢生產就已經初具規(guī)模,發(fā)展出了復雜的織造工藝。周朝的時候中國已經設立了專門的蠶桑管理機構。到了西漢時期,張騫出使西域,開通了著名的絲綢之路,建立了通往中東和歐洲的通道。中國的絲綢和蠶桑養(yǎng)殖技術也逐漸隨著絲綢之路傳到了其他國家。

2. 莎士比亞《約翰王》:“國王們最不幸的事,就是他們的身邊追隨著一群逢迎取媚的奴才,把他們一時的喜怒當做了神圣的諭旨,狐假虎威地殺戮無辜的生命;這些佞臣們往往會在君王的默許之下曲解法律,窺承主上的意志,雖然也許那只是未經熟慮的一時的憤怒。”

3. 馬基雅維利《君主論》:“通選大臣,對于君主來說實在是一件重大的事情;他們是否良臣,取決于君主的明智。人們對于君主及其能力的最初印象,就是通過對他左右的人們的觀察得來的,如果左右的人們是有能力的而且是忠誠的,他就常常能夠被認為是明智的,因為他已經知道怎樣認識他們的能力并且使他們忠貞不渝。但是如果他們不是這樣的人,人們就往往會對他作出不好的判斷,因為他所犯的第一個錯誤就是出在此項選擇上。”

4. 顏之推《顏氏家訓·慕賢》:“人在少年,神情未定,所與款狎,熏漬陶染,言笑舉動,無心于學,潛移默化,自然似之;何況操履藝能,較明易習者也?是以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自芳也;與惡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自臭也。墨子悲于染絲,是之謂也。”

5. 朱光潛《談修養(yǎng)》:“一個人的性格形成,大半固然靠自己的努力,環(huán)境的影響也不可一筆抹煞。‘豪杰之士雖無文王猶興’,但是多數(shù)人并非豪杰之士,就不能不有所憑借。”

6. 柏拉圖《理想國》:“我們說過除非天分極高的人,不從小就在一個好的環(huán)境里游戲、學習,受到好的教養(yǎng),是不能成長為一個善人的。”

7. 亞里士多德《政治學》:“凡兒童在七足歲以下這個時期,訓導都在家庭中施行;這個時期容易熏染,任何卑鄙的見聞都有可能養(yǎng)成不良的惡習。”

8. 阮籍《詠懷·楊朱泣歧路》:“楊朱泣歧路,墨子悲染絲。揖讓長離別,飄飖難與期。豈徒燕婉情,存亡誠有之。蕭索人所悲,禍釁不可辭。趙女媚中山,謙柔愈見欺。嗟嗟涂上士,何用自保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白沙| 巴南区| 余江县| 夏津县| 曲阳县| 铁岭市| 璧山县| 大石桥市| 大新县| 临澧县| 新巴尔虎右旗| 健康| 金昌市| 潼南县| 绥滨县| 甘德县| 开江县| 电白县| 类乌齐县| 湄潭县| 大埔区| 皮山县| 咸宁市| 乐至县| 普定县| 南澳县| 怀安县| 阿拉尔市| 依安县| 尖扎县| 双桥区| 大悟县| 阿克陶县| 蓬安县| 宜城市| 安塞县| 申扎县| 宁晋县| 石首市| 尼木县| 卓资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