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Allium sativum Linn.

【別 名】大蒜

【基 原】來源于石蒜科蔥屬蒜Allium sativum Linn. 的鱗莖入藥。

【形態(tài)特征】一年生草本,鱗莖球狀至扁球狀,通常由多數(shù)肉質(zhì)、瓣狀的小鱗莖緊密地排列而成,外面被數(shù)層白色至帶紫色的膜質(zhì)鱗莖外皮。葉寬條形至條狀披針形,扁平,頂端長漸尖,比花葶短,寬可達2.5 cm?;ㄝ銓嵭?,圓柱狀,高可達60 cm,中部以下被葉鞘;總苞具長7~20 cm的長喙,早落;傘形花序密具珠芽,間有數(shù)花;小花梗纖細;小苞片大,卵形,膜質(zhì),具短尖;花常為淡紅色;花被片披針形至卵狀披針形,長3~4 mm,內(nèi)輪的較短;花絲比花被片短,基部合生并與花被片貼生,內(nèi)輪的基部擴大,擴大部分每側(cè)各具1齒,齒端成長絲狀,長超過花被片,外輪的錐形;子房球狀;花柱不伸出花被外。花期7月。

【生 境】栽培。

【分 布】我國南北有栽培。原產(chǎn)西亞、歐洲。

【采集加工】春季采收鱗莖放于通風處陰干。

【性味功能】味辛,性溫。健胃,止痢,止咳,殺菌,驅(qū)蟲。

【主治用法】預(yù)防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治肺結(jié)核,百日咳,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細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腸炎,蟯蟲病,鉤蟲病。外用治陰道滴蟲,急性闌尾炎。用量9~15 g。外用適量。

【附 方】

1. 預(yù)防流行性感冒:大蒜搗爛取汁,加10倍水,滴鼻。

2. 預(yù)防流行性腦脊髓膜炎:(1)大蒜(去皮)5 g,15歲以下兒童減半,每天1次,在進餐時同服,連服3天。(2)大蒜15 g,搗爛加水40 ml,泡后取液,加入10%的白糖,分2次服,連服5天。

3. 治肺結(jié)核(蒜氣療法):(1)每次用紫皮大蒜60 g,放于玻璃瓶中(高約10~75 cm,底直徑約3~5 cm),用木棒搗成泥狀,使之分布于瓶壁及瓶底上,以增加大蒜氣的揮發(fā)面積。在均勻呼吸及深呼吸交替進行中用口吸其揮發(fā)氣。每日上下午各1次,每次2 h。(2)紫皮大蒜30 g,白及粉3 g。將紫皮大蒜去皮放入沸水中煮1~1.5 min撈出(以蒜表面熟,里面生為合適,過熟,則蒜有效成分被破壞;過生,則對胃腸有刺激,往往不能堅持下去),然后取小粘米30 g,放入煮蒜水中煮成稀粥,待粥已成,又將蒜重新放入稀粥內(nèi)攪勻即可食用。白及粉與大蒜粥同吃,或食粥后再服。以上為1次量,1日2次,各在早晚飯后服用。

4. 治百日咳:紫皮大蒜30 g,搗爛,加冷開水1小碗浸泡5~6 h,取出浸出液,加糖適量。3歲以下每服半匙,3~5歲每服1匙,每日3次。

5. 治細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大蒜9~15 g,搗爛用白糖水沖服或制成大蒜糖漿,每次服5~20 ml。亦可用5%的大蒜液保留灌腸。

6. 治急性闌尾炎:大蒜12頭,芒硝、大黃末各60 g,醋適量。將大蒜去皮洗凈,同芒硝搗成糊狀,先用醋在壓痛處涂搽,再將藥敷上,周圍以紗布圍成圈,以防藥液外流;2 h后去掉,以溫水洗凈,再用醋調(diào)大黃末敷12 h。

7. 治蟯蟲?。捍笏庵嗄c,取大蒜90 g,搗碎用冷開水浸24 h過濾取汁,每晚睡前用20~30 ml作保留灌腸,7天為一療程。

主站蜘蛛池模板: 辛集市| 泉州市| 禹州市| 南康市| 兴义市| 于都县| 青阳县| 宁远县| 新丰县| 达孜县| 田阳县| 大渡口区| 南郑县| 信阳市| 大庆市| 牙克石市| 阿城市| 广饶县| 抚松县| 高唐县| 横峰县| 临城县| 留坝县| 铅山县| 莆田市| 黑龙江省| 宁阳县| 固阳县| 西昌市| 蚌埠市| 行唐县| 石阡县| 龙井市| 南漳县| 淅川县| 大关县| 清涧县| 山东| 靖安县| 子洲县| 饶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