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節 建筑面積計算規則

要點

本節主要介紹建筑面積計算的作用與建筑面積計算規則,建筑面積計算規則在建筑工程工程量計算中經常使用,是必須要掌握的內容。

解釋

一、建筑面積計算的作用

建筑面積的計算主要有以下作用。

(1)建筑面積是一項重要的技術經濟指標。

(2)建筑面積是計算結構工程量或用于確定某些費用指標的基礎。

(3)建筑面積作為結構工程量的計算基礎,不僅重要,而且也是一項需要認真對待和細心計算的工作,任何粗心大意都會造成計算上的錯誤,不但會造成結構工程量計算上的偏差,也會直接影響概預算造價的準確性,造成人力、物力和國家建設資金的浪費及大量建筑材料的積壓。

(4)建筑面積與使用面積、輔助面積、結構面積之間存在著一定的比例關系。設計人員在進行建筑或結構設計時,都應在計算建筑面積的基礎上再分別計算出結構面積、有效面積及諸如平面系數、土地利用系數等經濟技術指標。有了建筑面積,才有可能計算單位建筑面積的技術經濟指標。

(5)建筑面積的計算對于建筑施工企業實行內部經濟承包責任制、投標報價、編制施工組織設計、配備施工力量、成本核算及物資供應等,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二、建筑面積計算規則

《建筑工程建筑面積計算規范》(GB/T 50353—2013)對建筑工程建筑面積的計算做出了具體的規定和要求,其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1)建筑物的建筑面積應按自然層外墻結構外圍水平面積之和計算。結構層高在2.20m及以上的,應計算全面積;結構層高在2.20m以下的,應計算1/2面積。

(2)建筑物內設有局部樓層時,對于局部樓層的二層及以上樓層,有圍護結構的應按其圍護結構外圍水平面積計算,無圍護結構的應按其結構底板水平面積計算,且結構層高在2.20m及以上的,應計算全面積,結構層高在2.20m以下的,應計算1/2面積。

(3)對于形成建筑空間的坡屋頂,結構凈高在2.10m及以上的部位應計算全面積;結構凈高在1.20m及以上至2.10m以下的部位應計算1/2面積;結構凈高在1.20m以下的部位不應計算建筑面積。

(4)對于場館看臺下的建筑空間,結構凈高在2.10m及以上的部位應計算全面積;結構凈高在1.20m及以上至2.10m以下的部位應計算1/2面積;結構凈高在1.20m以下的部位不應計算建筑面積。室內單獨設置的有圍護設施的懸挑看臺,應按看臺結構底板水平投影面積計算建筑面積。有頂蓋無圍護結構的場館看臺應按其頂蓋水平投影面積的1/2計算面積。

(5)地下室、半地下室應按其結構外圍水平面積計算。結構層高在2.20m及以上的,應計算全面積;結構層高在2.20m以下的,應計算1/2面積。

(6)出入口外墻外側坡道有頂蓋的部位,應按其外墻結構外圍水平面積的1/2計算面積。

(7)建筑物架空層及坡地建筑物吊腳架空層,應按其頂板水平投影計算建筑面積。結構層高在2.20m及以上的,應計算全面積;結構層高在2.20m以下的,應計算1/2面積。

(8)建筑物的門廳、大廳應按一層計算建筑面積,門廳、大廳內設置的走廊應按走廊結構底板水平投影面積計算建筑面積。結構層高在2.20m及以上的,應計算全面積;結構層高在2.20m以下的,應計算1/2面積。

(9)對于建筑物間的架空走廊,有頂蓋和圍護設施的,應按其圍護結構外圍水平面積計算全面積;無圍護結構、有圍護設施的,應按其結構底板水平投影面積計算1/2面積。

(10)對于立體書庫、立體倉庫、立體車庫,有圍護結構的,應按其圍護結構外圍水平面積計算建筑面積;無圍護結構、有圍護設施的,應按其結構底板水平投影面積計算建筑面積。無結構層的應按一層計算,有結構層的應按其結構層面積分別計算。結構層高在2.20m及以上的,應計算全面積;結構層高在2.20m以下的,應計算1/2面積。

(11)有圍護結構的舞臺燈光控制室,應按其圍護結構外圍水平面積計算。結構層高在2.20m及以上的,應計算全面積;結構層高在2.20m以下的,應計算1/2面積。

(12)附屬在建筑物外墻的落地櫥窗,應按其圍護結構外圍水平面積計算。結構層高在2.20m及以上的,應計算全面積;結構層高在2.20m以下的,應計算1/2面積。

(13)窗臺與室內樓地面高差在0.45m以下且結構凈高在2.10m及以上的凸(飄)窗,應按其圍護結構外圍水平面積計算1/2面積。

(14)有圍護設施的室外走廊(挑廊),應按其結構底板水平投影面積計算1/2面積;有圍護設施(或柱)的檐廊,應按其圍護設施(或柱)外圍水平面積計算1/2面積。

(15)門斗應按其圍護結構外圍水平面積計算建筑面積,且結構層高在2.20m及以上的,應計算全面積;結構層高在2.20m以下的,應計算1/2面積。

(16)門廊應按其頂板的水平投影面積的1/2計算建筑面積;有柱雨篷應按其結構板水平投影面積的1/2計算建筑面積;無柱雨篷的結構外邊線至外墻結構外邊線的寬度在2.10m及以上的,應按雨篷結構板的水平投影面積的1/2計算建筑面積。

(17)設在建筑物頂部的、有圍護結構的樓梯間、水箱間、電梯機房等,結構層高在2.20m及以上的應計算全面積;結構層高在2.20m以下的,應計算1/2面積。

(18)圍護結構不垂直于水平面的樓層,應按其底板面的外墻外圍水平面積計算。結構凈高在2.10m及以上的部位,應計算全面積;結構凈高在1.20m及以上至2.10m以下的部位,應計算1/2面積;結構凈高在1.20m以下的部位,不應計算建筑面積。

(19)建筑物的室內樓梯、電梯井、提物井、管道井、通風排氣豎井、煙道,應并入建筑物的自然層計算建筑面積。有頂蓋的采光井應按一層計算面積,且結構凈高在2.10m及以上的,應計算全面積;結構凈高在2.10m以下的,應計算1/2面積。

(20)室外樓梯應并入所依附建筑物自然層,并應按其水平投影面積的1/2計算建筑面積。

(21)在主體結構內的陽臺,應按其結構外圍水平面積計算全面積;在主體結構外的陽臺,應按其結構底板水平投影面積計算1/2面積。

(22)有頂蓋無圍護結構的車棚、貨棚、站臺、加油站、收費站等,應按其頂蓋水平投影面積的1/2計算建筑面積。

(23)以幕墻作為圍護結構的建筑物,應按幕墻外邊線計算建筑面積。

(24)建筑物的外墻外保溫層,應按其保溫材料的水平截面積計算,并計入自然層建筑面積。

(25)與室內相通的變形縫,應按其自然層合并在建筑物建筑面積內計算。對于高低聯跨的建筑物,當高低跨內部連通時,其變形縫應計算在低跨面積內。

(26)對于建筑物內的設備層、管道層、避難層等有結構層的樓層,結構層高在2.20m及以上的,應計算全面積;結構層高在2.20m以下的,應計算1/2面積。

(27)下列項目不應計算建筑面積:

①與建筑物內不相連通的建筑部件;

②騎樓、過街樓底層的開放公共空間和建筑物通道;

③舞臺及后臺懸掛幕布和布景的天橋、挑臺等;

④露臺、露天游泳池、花架、屋頂的水箱及裝飾性結構構件;

⑤建筑物內的操作平臺、上料平臺、安裝箱和罐體的平臺;

⑥勒腳、附墻柱、垛、臺階、墻面抹灰、裝飾面、鑲貼塊料面層、裝飾性幕墻,主體結構外的空調室外機擱板(箱)、構件、配件,挑出寬度在2.10m以下的無柱雨篷和頂蓋高度達到或超過兩個樓層的無柱雨篷;

⑦窗臺與室內地面高差在0.45m以下且結構凈高在2.10m以下的凸(飄)窗,窗臺與室內地面高差在0.45m及以上的凸(飄)窗;

⑧室外爬梯、室外專用消防鋼樓梯;

⑨無圍護結構的觀光電梯;

⑩建筑物以外的地下人防通道,獨立的煙囪、煙道、地溝、油(水)罐、氣柜、水塔、貯油(水)池、貯倉、棧橋等構筑物。

相關知識

建筑面積計算中常用術語

(1)建筑面積 建筑物(包括墻體)所形成的樓地面面積。

(2)自然層 按樓地面結構分層的樓層。

(3)結構層高 樓面或地面結構層上表面至上部結構層上表面之間的垂直距離。

(4)圍護結構 圍合建筑空間的墻體、門、窗。

(5)建筑空間 以建筑界面限定的、供人們生活和活動的場所。

(6)結構凈高 樓面或地面結構層上表面至上部結構層下表面之間的垂直距離。

(7)圍護設施 為保障安全而設置的欄桿、欄板等圍擋。

(8)地下室 室內地平面低于室外地平面的高度超過室內凈高的1/2的房間。

(9)半地下室 室內地平面低于室外地平面的高度超過室內凈高的1/3,且不超過1/2的房間。

(10)架空層 僅有結構支撐而無外圍護結構的開敞空間層。

(11)走廊 建筑物中的水平交通空間。

(12)架空走廊 專門設置在建筑物的二層或二層以上,作為不同建筑物之間水平交通的空間。

(13)結構層 整體結構體系中承重的樓板層。

(14)落地櫥窗 突出外墻面且根基落地的櫥窗。

(15)凸窗(飄窗) 凸出建筑物外墻面的窗戶。

(16)檐廊 建筑物挑檐下的水平交通空間。

(17)挑廊 挑出建筑物外墻的水平交通空間。

(18)門斗 建筑物入口處兩道門之間的空間。

(19)雨篷 建筑出入口上方為遮擋雨水而設置的部件。

(20)門廊 建筑物入口前有頂棚的半圍合空間。

(21)樓梯 由連續行走的梯級、休息平臺和維護安全的欄桿(或欄板)、扶手以及相應的支托結構組成的作為樓層之間垂直交通使用的建筑部件。

(22)陽臺 附設于建筑物外墻,設有欄桿或欄板,可供人活動的室外空間。

(23)主體結構 接受、承擔和傳遞建設工程所有上部荷載,維持上部結構整體性、穩定性和安全性的有機聯系的構造。

(24)變形縫 防止建筑物在某些因素作用下引起開裂甚至破壞而預留的構造縫。

(25)騎樓 建筑底層沿街面后退且留出公共人行空間的建筑物。

(26)過街樓 跨越道路上空并與兩邊建筑相連接的建筑物。

(27)建筑物通道 為穿過建筑物而設置的空間。

(28)露臺 設置在屋面、首層地面或雨篷上的供人室外活動的有圍護設施的平臺。

(29)勒腳 在房屋外墻接近地面部位設置的飾面保護構造。

(30)臺階 聯系室內外地坪或同樓層不同標高而設置的階梯形踏步。

主站蜘蛛池模板: 拉孜县| 五大连池市| 六盘水市| 东平县| 霍山县| 黑水县| 日土县| 朝阳县| 民丰县| 揭西县| 吴旗县| 游戏| 福建省| 万源市| 汤原县| 苏尼特右旗| 赞皇县| 高陵县| 新兴县| 洱源县| 平阴县| 赤壁市| 尼勒克县| 北流市| 甘南县| 临安市| 固镇县| 海城市| 宜宾市| 南通市| 淳化县| 萍乡市| 岗巴县| 卢龙县| 临江市| 余庆县| 苏尼特右旗| 中江县| 焉耆| 齐齐哈尔市| 崇礼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