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節 工程造價的構成

要點

工程造價基本構成中,包括用于購買工程項目所含各種設備的費用,用于建筑施工和安裝施工所需支付的費用,用于委托工程勘察設計應支付的費用,用于購置土地所需的費用,也包括用于建設單位自身進行項目籌建和項目管理所花費的費用等。

解釋

一、我國現行工程造價的構成

我國現行工程造價的構成主要劃分為設備及工、器具購置費用,建筑安裝工程費用,工程建設其他費用,預備費,建設期貸款利息,鋪底流動資金等幾項。具體構成內容見圖1-1。

圖1-1 我國現行工程造價的構成

二、設備及工、器具購置費的構成及計算

1.設備購置費的構成及計算

設備購置費是指達到固定資產標準,為建設工程項目購置或自制的各種國產或進口設備及工器具的費用。它由設備原價和設備運雜費構成。

設備購置費=設備原價+設備運雜費  (1-8)

式中,設備原價指國產設備或進口設備的原價;設備運雜費指除設備原價之外的關于設備采購、運輸、途中包裝及倉庫保管等方向支出費用的總和。

(1)國產設備原價的構成及計算 國產設備原價一般指的是設備制造廠的交貨價或訂貨合同價。它一般根據生產廠或供應商的詢價、報價、合同價確定,或采用一定的方法計算確定。國產設備原價分為國產標準設備原價和國產非標準設備原價。

①國產標準設備原價。國產標準設備是指按照主管部門頒布的標準圖紙和技術要求,由設備生產廠批量生產的,符合國家質量檢驗標準的設備。國產標準設備原價一般指的是設備制造廠的交貨價,即出廠價。如設備是由設備成套公司供應,則以訂貨合同價為設備原價。有的設備有兩種出廠價,即帶有備件的出廠價和不帶有備件的出廠價。在計算設備原價時,一般按帶有備件的出廠價計算。

②國產非標準設備原價。國產非標準設備是指國家尚無定型標準,各設備生產廠不可能在工藝過程中采用批量生產,只能按一次訂貨,并根據具體的設計圖紙制造的設備。非標準設備原價有多種不同的計算方法,如成本計算估價法、系列設備插入估價法、分部組合估價法、定額估價法等。但無論采用哪種方法都應該使非標準設備計價接近實際出廠價,并且計算方法要簡便。按成本計算估價法,非標準設備的原價由以下各項組成:

A.材料費。其計算公式如下:

材料費=材料凈重×(1+加工損耗系數)×每噸材料綜合價  (1-9)

B.加工費。包括生產工人工資和工資附加費、燃料動力費、設備折舊費、車間經費等。其計算公式如下:

加工費=設備總重量(t)×設備每噸加工費  (1-10)

C.輔助材料費(簡稱輔材費)。包括焊條、焊絲、氧氣、氬氣、氮氣、油漆、電石等費用。其計算公式如下:

輔助材料費=設備總重量×輔助材料費指標  (1-11)

D.專用工具費。按A~C項之和乘以一定百分比計算。

E.廢品損失費。按A~D項之和乘以一定百分比計算。

F.外購配套件費。按設備設計圖紙所列的外購配套件的名稱、型號、規格、數量、重量,根據相應的價格加運雜費計算。

G.包裝費。按以上A~F項之和乘以一定百分比計算。

H.利潤。可按A~E項加第G項之和乘以一定利潤率計算。

I.稅金。主要指增值稅。計算公式為:

增值稅=當期銷項稅額-進項稅額  (1-12)

式中,當期銷項稅額=銷售額×適用增值稅率,銷售額為A~H項之和。

J.非標準設備設計費:按國家規定的設計費收費標準計算。

綜上所述,單臺非標準設備原價可用式(1-13)表達:

單臺非標準設備原價={[(材料費+加工費+輔助材料費)×(1+專用工具費率)×(1+廢品損失費率)+外購配套件費]×(1+包裝費率)-外購配套件費}×(1+利潤率)+銷項稅金+非標準設備設計費+外購配套件費  (1-13)

(2)進口設備原價的構成及計算 進口設備的原價是指進口設備的抵岸價,即抵達買方邊境港口或邊境車站,且交完關稅等稅費后形成的價格。進口設備抵岸價的構成與進口設備的交貨方式有關。

①進口設備的交貨方式。進口設備的交貨方式可分為內陸交貨類、目的地交貨類、裝運港交貨類。

②進口設備原價的構成及計算。進口設備采用最多的是裝運港船上交貨價(FOB),其抵岸價的構成可概括為:

進口設備原價=貨價+國際運費+運輸保險費+銀行財務費+外貿手續費+關稅+增值稅+消費稅+海關監管手續費+車輛購置附加費  (1-14)

A.貨價。一般指裝運港船上交貨價(FOB)。設備貨價分為原幣貨價和人民幣貨價,原幣貨價一律折算為美元表示,人民幣貨價按原幣貨價乘以外匯市場美元兌換人民幣中間價確定。進口設備貨價按有關生產廠商詢價、報價、訂貨合同價計算。

B.國際運費。即從裝運港(站)到達我國抵達港(站)的運費。我國進口設備大部分采用海洋運輸,小部分采用鐵路運輸,個別采用航空運輸。進口設備國際運費計算公式為:

國際運費(海、陸、空)=原幣貨價(FOB)×運費率  (1-15)

國際運費(海、陸、空)=運量×單位運價  (1-16)

式中,運費率或單位運價參照有關部門或進出口公司的規定執行。

C.運輸保險費。對外貿易貨物運輸保險是由保險人(保險公司)與被保險人(出口人或進口人)訂立保險契約,在被保險人交付議定的保險費后,保險人根據保險契約的規定對貨物在運輸過程中發生的承保責任范圍內的損失給予經濟上的補償。這是一種財產保險。計算公式為:

   (1-17)   

式中,保險費率按保險公司規定的進口貨物保險費率計算。

D.銀行財務費。一般是指中國銀行手續費,可按式(1-18)簡化計算:

銀行財務費=人民幣貨價(FOB)×銀行財務費率  (1-18)

E.外貿手續費。指按對外經濟貿易部規定的外貿手續費率計取的費用,外貿手續費率一般取1.5%。計算公式為:

外貿手續費=[裝運港船上交貨價(FOB)+國際運費+運輸保險費]×外貿手續費率  (1-19)

F.關稅。由海關對進出國境或關境的貨物和物品征收的一種稅。計算公式為:

關稅=到岸價格(CIF)×進口關稅稅率  (1-20)

式中,到岸價格(CIF)包括離岸價格(FOB)、國際運費、運輸保險費等費用,它作為關稅完稅價格。進口關稅稅率分為優惠和普通兩種。優惠稅率適用于與我國簽訂有關稅互惠條款貿易條約或協定的國家的進口設備;普通稅率適用于與我國未訂有關稅互惠條款貿易條約或協定的國家的進口設備。進口關稅稅率按我國海關總署發布的進口關稅稅率計算。

G.增值稅。是對從事進口貿易的單位和個人,在進口商品報關進口后征收的稅種。我國增值稅條例規定,進口應稅產品均按組成計稅價格和增值稅稅率直接計算應納稅額。即:

進口產品增值稅額=組成計稅價格×增值稅稅率  (1-21)

組成計稅價格=關稅完稅價格+關稅+消費稅  (1-22)

增值稅稅率根據規定的稅率計算。

H.消費稅。對部分進口設備(如轎車、摩托車等)征收,一般計算公式為:

   (1-23)   

式中,消費稅稅率根據規定的稅率計算。

I.海關監管手續費。指海關對進口減稅、免稅、保稅貨物實施監督、管理、提供服務的手續費。對于全額征收進口關稅的貨物不計本項費用。其公式如下:

海關監管手續費=到岸價×海關監管手續費率  (1-24)

J.車輛購置附加費:進口車輛需繳進口車輛購置附加費。其公式如下:

進口車輛購置附加費=(到岸價+關稅+消費稅+增值稅)×進口車輛購置附加費率  (1-25)

(3)設備運雜費的構成和計算

設備運雜費按設備原價乘以設備運雜費率計算,其公式為:

設備運雜費=設備原價×設備運雜費率  (1-26)

式中,設備運雜費率按各部門及省、市等的規定計取。

設備運雜費通常由下列各項構成。

①國產標準設備由設備制造廠交貨地點起至工地倉庫(或施工組織設計指定的需要安裝設備的堆放地點)止所發生的運費和裝卸費。

進口設備則由我國到岸港口、邊境車站起至工地倉庫(或施工組織設計指定的需要安裝設備的堆放地點)止所發生的運費和裝卸費。

②在設備出廠價格中沒有包含的設備包裝和包裝材料器具費;在設備出廠價或進口設備價格中如已包括了此項費用,則不應重復計算。

③供銷部門的手續費,按有關部門規定的統一費率計算。

④建設單位(或工程承包公司)的采購與倉庫保管費,是指采購、驗收、保管和收發設備所發生的各種費用,包括設備采購、保管和管理人員工資、工資附加費、辦公費、差旅交通費、設備供應部門辦公和倉庫所占固定資產使用費、工具用具使用費、勞動保護費、檢驗試驗費等。這些費用可按主管部門規定的采購保管費率計算。

一般來講,沿海和交通便利的地區,設備運雜費率相對低一些;內地和交通不很便利的地區就要相對高一些,邊遠省份則要更高一些。對于非標準設備來講,應盡量就近委托設備制造廠,以大幅度降低設備運雜費。進口設備由于原價較高,國內運距較短,因而運雜費比率應適當降低。

2.工具、器具及生產家具購置費的構成及計算

工具、器具及生產家具購置費,是指新建或擴建項目初步設計規定的,保證初期正常生產必須購置的沒有達到固定資產標準的設備、儀器、工卡模具、器具、生產家具和備品備件等的購置費用。一般以設備購置費為計算基數,按照部門或行業規定的工具、器具及生產家具費率計算。計算公式為:

工具、器具及生產家具購置費=設備購置費×定額費率  (1-27)

三、建筑安裝工程費用的構成及計算

1.建筑安裝工程費用項目組成

現行建筑安裝工程費用項目組成,根據住房城鄉建設部、財政部共同頒發的建標[2013]44號文件規定如下。

(1)建筑安裝工程費用項目組成(按費用構成要素劃分)建筑安裝工程費按照費用構成要素劃分:由人工費、材料(包含工程設備,下同)費、施工機具使用費、企業管理費、利潤、規費和稅金組成。其中人工費、材料費、施工機具使用費、企業管理費和利潤包含在分部分項工程費、措施項目費、其他項目費中,見圖1-2。

圖1-2 建筑安裝工程費用項目組成(按費用構成要素劃分)

①人工費:即按工資總額構成規定,支付給從事建筑安裝工程施工的生產工人和附屬生產單位工人的各項費用。包括以下幾種。

A.計時工資或計件工資:是指按計時工資標準和工作時間或對已做工作按計件單價支付給個人的勞動報酬。

B.獎金:指對超額勞動和增收節支支付給個人的勞動報酬。如節約獎、勞動競賽獎等。

C.津貼補貼:是指為了補償職工特殊或額外的勞動消耗和因其他特殊原因支付給個人的津貼,以及為了保證職工工資水平不受物價影響支付給個人的物價補貼。如流動施工津貼、特殊地區施工津貼、高溫(寒)作業臨時津貼、高空津貼等。

D.加班加點工資:是指按規定支付的在法定節假日工作的加班工資和在法定日工作時間外延時工作的加點工資。

E.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是指根據國家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因病、工傷、產假、計劃生育假、婚喪假、事假、探親假、定期休假、停工學習、執行國家或社會義務等原因按計時工資標準或計時工資標準的一定比例支付的工資。

②材料費:即施工過程中耗費的原材料、輔助材料、構配件、零件、半成品或成品、工程設備的費用。包括以下幾種。

A.材料原價:是指材料、工程設備的出廠價格或商家供應價格。

B.運雜費:是指材料、工程設備自來源地運至工地倉庫或指定堆放地點所發生的全部費用。

C.運輸損耗費:是指材料在運輸裝卸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損耗。

D.采購及保管費:是指為組織采購、供應和保管材料、工程設備的過程中所需要的各項費用。包括采購費、倉儲費、工地保管費、倉儲損耗。

工程設備是指構成或計劃構成永久工程一部分的機電設備、金屬結構設備、儀器裝置及其他類似的設備和裝置。

③施工機具使用費:即施工作業所發生的施工機械、儀器儀表使用費或其租賃費。

A.施工機械使用費:用施工機械臺班耗用量乘以施工機械臺班單價表示,施工機械臺班單價應由以下七項費用構成。

a.折舊費:指施工機械在規定的使用年限內,陸續收回其原值的費用。

b.大修理費:指施工機械按規定的大修理間隔臺班進行必要的大修理,以恢復其正常功能所需的費用。

c.經常修理費:指施工機械除大修理以外的各級保養和臨時故障排除所需的費用。包括為保障機械正常運轉所需替換設備與隨機配備工具附具的攤銷和維護費用,機械運轉中日常保養所需潤滑與擦拭的材料費用及機械停滯期間的維護和保養費用等。

d.安拆費及場外運費:安拆費指施工機械(大型機械除外)在現場進行安裝與拆卸所需的人工、材料、機械和試運轉費用以及機械輔助設施的折舊、搭設、拆除等費用;場外運費指施工機械整體或分體自停放地點運至施工現場或由一施工地點運至另一施工地點的運輸、裝卸、輔助材料及架線等費用。

e.人工費:指機上司機(司爐)和其他操作人員的人工費。

f.燃料動力費:指施工機械在運轉作業中所消耗的各種燃料及水、電等。

g.稅費:指施工機械按照國家規定應繳納的車船使用稅、保險費及年檢費等。

B.儀器儀表使用費:是指工程施工所需使用的儀器儀表的攤銷及維修費用。

④企業管理費:指建筑安裝企業組織施工生產和經營管理所需的費用。包括以下幾種。

A.管理人員工資:是指按規定支付給管理人員的計時工資、獎金、津貼補貼、加班加點工資及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等。

B.辦公費:是指企業管理辦公用的文具、紙張、賬表、印刷、郵電、書報、辦公軟件、現場監控、會議、水電、燒水和集體取暖降溫(包括現場臨時宿舍取暖降溫)等費用。

C.差旅交通費:是指職工因公出差、調動工作的差旅費、住勤補助費,市內交通費和誤餐補助費,職工探親路費,勞動力招募費,職工退休、退職一次性路費,工傷人員就醫路費,工地轉移費以及管理部門使用的交通工具的油料、燃料等費用。

D.固定資產使用費:是指管理和試驗部門及附屬生產單位使用的屬于固定資產的房屋、設備、儀器等的折舊、大修、維修或租賃費。

E.工具用具使用費:是指企業施工生產和管理使用的不屬于固定資產的工具、器具、家具、交通工具和檢驗、試驗、測繪、消防用具等的購置、維修和攤銷費。

F.勞動保險和職工福利費:是指由企業支付的職工退職金、按規定支付給離休干部的經費,集體福利費、夏季防暑降溫、冬季取暖補貼、上下班交通補貼等。

G.勞動保護費:是企業按規定發放的勞動保護用品的支出。如工作服、手套、防暑降溫飲料以及在有礙身體健康的環境中施工的保健費用等。

H.檢驗試驗費:是指施工企業按照有關標準規定,對建筑以及材料、構件和建筑安裝物進行一般鑒定、檢查所發生的費用,包括自設試驗室進行試驗所耗用的材料等費用。不包括新結構、新材料的試驗費,對構件做破壞性試驗及其他特殊要求檢驗試驗的費用和建設單位委托檢測機構進行檢測的費用,對此類檢測發生的費用,由建設單位在工程建設其他費用中列支。但對施工企業提供的具有合格證明的材料進行檢測不合格的,該檢測費用由施工企業支付。

I.工會經費:是指企業按《工會法》規定的全部職工工資總額比例計提的工會經費。

J.職工教育經費:是指按職工工資總額的規定比例計提,企業為職工進行專業技術和職業技能培訓,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職工職業技能鑒定、職業資格認定以及根據需要對職工進行各類文化教育所發生的費用。

K.財產保險費:是指施工管理用財產、車輛等的保險費用。

L.財務費:是指企業為施工生產籌集資金或提供預付款擔保、履約擔保、職工工資支付擔保等所發生的各種費用。

M.稅金:是指企業按規定繳納的房產稅、車船使用稅、土地使用稅、印花稅等。

N.其他:包括技術轉讓費、技術開發費、投標費、業務招待費、綠化費、廣告費、公證費、法律顧問費、審計費、咨詢費、保險費等。

⑤利潤:是指施工企業完成所承包工程獲得的盈利。

⑥規費:是指按國家法律、法規規定,由省級政府和省級有關權力部門規定必須繳納或計取的費用。包括以下幾項。

A.社會保險費

a.養老保險費:是指企業按照規定標準為職工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

b.失業保險費:是指企業按照規定標準為職工繳納的失業保險費。

c.醫療保險費:是指企業按照規定標準為職工繳納的基本醫療保險費。

d.生育保險費:是指企業按照規定標準為職工繳納的生育保險費。

e.工傷保險費:是指企業按照規定標準為職工繳納的工傷保險費。

B.住房公積金:是指企業按規定標準為職工繳納的住房公積金。

C.工程排污費:是指按規定繳納的施工現場工程排污費。

其他應列而未列入的規費,按實際發生計取。

⑦稅金:是指國家稅法規定的應計入建筑安裝工程造價內的營業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以及地方教育附加。

(2)建筑安裝工程費用項目組成(按造價形成劃分)建筑安裝工程費按照工程造價形成由分部分項工程費、措施項目費、其他項目費、規費、稅金組成,分部分項工程費、措施項目費、其他項目費包含人工費、材料費、施工機具使用費、企業管理費和利潤,見圖1-3。

圖1-3 建筑安裝工程費用項目組成(按造價形成劃分)

①分部分項工程費:是指各專業工程的分部分項工程應予列支的各項費用。

A.專業工程:是指按現行國家計量規范劃分的房屋建筑與裝飾工程、仿古建筑工程、通用安裝工程、市政工程、園林綠化工程、礦山工程、構筑物工程、城市軌道交通工程、爆破工程等各類工程。

B.分部分項工程:指按現行國家計量規范對各專業工程劃分的項目。如房屋建筑與裝飾工程劃分的土石方工程、地基處理與樁基工程、砌筑工程、鋼筋及鋼筋混凝土工程等。

各類專業工程的分部分項工程劃分見現行國家或行業計量規范。

②措施項目費:是指為完成建設工程施工,發生于該工程施工前和施工過程中的技術、生活、安全、環境保護等方面的費用。包括以下幾種。

A.安全文明施工費

a.環境保護費:是指施工現場為達到環保部門要求所需要的各項費用。

b.文明施工費:是指施工現場文明施工所需要的各項費用。

c.安全施工費:是指施工現場安全施工所需要的各項費用。

d.臨時設施費:是指施工企業為進行建設工程施工所必須搭設的生活和生產用的臨時建筑物、構筑物和其他臨時設施費用。包括臨時設施的搭設、維修、拆除、清理費或攤銷費等。

B.夜間施工增加費:是指因夜間施工所發生的夜班補助費、夜間施工降效、夜間施工照明設備攤銷及照明用電等費用。

C.二次搬運費:是指因施工場地條件限制而發生的材料、構配件、半成品等一次運輸不能到達堆放地點,必須進行二次或多次搬運所發生的費用。

D.冬雨季施工增加費:是指在冬季或雨季施工需增加的臨時設施、防滑、排除雨雪,人工及施工機械效率降低等費用。

E.已完工程及設備保護費:是指竣工驗收前,對已完工程及設備采取的必要保護措施所發生的費用。

F.工程定位復測費:是指工程施工過程中進行全部施工測量放線和復測工作的費用。

G.特殊地區施工增加費:是指工程在沙漠或其邊緣地區、高海拔、高寒、原始森林等特殊地區施工增加的費用。

H.大型機械設備進出場及安拆費:是指機械整體或分體自停放場地運至施工現場或由一個施工地點運至另一個施工地點,所發生的機械進出場運輸及轉移費用及機械在施工現場進行安裝、拆卸所需的人工費、材料費、機械費、試運轉費和安裝所需的輔助設施的費用。

I.腳手架工程費:是指施工需要的各種腳手架搭、拆、運輸費用以及腳手架購置費的攤銷(或租賃)費用。

措施項目及其包含的內容詳見各類專業工程的現行國家或行業計量規范。

③其他項目費

A.暫列金額:是指建設單位在工程量清單中暫定并包括在工程合同價款中的一筆款項。用于施工合同簽訂時尚未確定或者不可預見的所需材料、工程設備、服務的采購,施工中可能發生的工程變更、合同約定調整因素出現時的工程價款調整以及發生的索賠、現場簽證確認等的費用。

B.計日工:是指在施工過程中,施工企業完成建設單位提出的施工圖紙以外的零星項目或工作所需的費用。

C.總承包服務費:是指總承包人為配合、協調建設單位進行的專業工程發包,對建設單位自行采購的材料、工程設備等進行保管以及施工現場管理、竣工資料匯總整理等服務所需的費用。

④規費:定義同(1)中的規費。

⑤稅金:定義同(1)中的稅金。

2.建筑安裝工程費用參考計算方法

(1)各費用構成要素可參考以下計算方法:

①人工費

人工費=∑(工日消耗量×日工資單價)  (1-28)

   (1-29)   

注:以上公式(1-28)、公式(1-29)主要適用于施工企業投標報價時自主確定人工費,也是工程造價管理機構編制計價定額確定定額人工單價或發布人工成本信息的參考依據。

人工費=∑(工程工日消耗量×日工資單價)  (1-30)

其中,日工資單價指施工企業平均技術熟練程度的生產工人在每工作日(國家法定工作時間內)按規定從事施工作業應得的日工資總額。

工程造價管理機構確定日工資單價需通過市場調查、根據工程項目的技術要求,參考實物工程量人工單價綜合分析確定,最低日工資單價不得低于工程所在地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所發布的最低工資標準的:普工1.3倍、一般技工2倍、高級技工3倍。

工程計價定額不能只列一個綜合工日單價,應根據工程項目技術要求及工種差別適當劃分多種日人工單價,確保各分部工程人工費的合理構成。

注:公式(1-30)適用于工程造價管理機構編制計價定額時確定定額人工費,是施工企業投標報價的參考依據。

②材料費

A.材料費

材料費=∑(材料消耗量×材料單價)  (1-31)

材料單價={(材料原價+運雜費)×[1+運輸損耗率(%)]}×[1+采購保管費率(%)]  (1-32)

B.工程設備費

工程設備費=∑(工程設備量×工程設備單價)  (1-33)

工程設備單價=(設備原價+運雜費)×[1+采購保管費率(%)]  (1-34)

③施工機具使用費

A.施工機械使用費

施工機械使用費=∑(施工機械臺班消耗量×機械臺班單價)  (1-35)

機械臺班單價=臺班折舊費+臺班大修費+臺班經常修理費+臺班安拆費及場外運費+臺班人工費+臺班燃料動力費+臺班車船稅費  (1-36)

注:工程造價管理機構在確定計價定額中的施工機械使用費時,應根據《建筑施工機械臺班費用計算規則》并結合市場調查編制施工機械臺班單價。施工企業可以參考工程造價管理機構發布的臺班單價,自主確定施工機械使用費的報價,例如租賃施工機械,計算式為:施工機械使用費=∑(施工機械臺班消耗量×機械臺班租賃單價)。

B.儀器儀表使用費

儀器儀表使用費=工程使用的儀器儀表攤銷費+維修費  (1-37)

④企業管理費費率

A.以分部分項工程費為計算基礎

   (1-38)   

B.以人工費和機械費合計為計算基礎

   (1-39)   

C.以人工費為計算基礎

   (1-40)   

注:以上公式適用于施工企業投標報價時自主確定管理費,是工程造價管理機構編制計價定額確定企業管理費的參考依據。

工程造價管理機構在確定計價定額中企業管理費時,應以定額人工費或(定額人工費+定額機械費)為計算基數,其費率依照歷年工程造價積累的資料,輔以調查數據確定,列入分部分項工程和措施項目中。

⑤利潤

A.施工企業根據企業自身需求并結合建筑市場實際自主確定,列入報價中。

B.工程造價管理機構在確定計價定額中利潤時,應以定額人工費或(定額人工費+定額機械費)為計算基數,其費率依照歷年工程造價積累的資料,并結合建筑市場實際確定,以單位(單項)工程測算,利潤在稅前建筑安裝工程費的比重可按不低于5%且不高于7%的費率計算。利潤應列入分部分項工程和措施項目中。

⑥規費

A.社會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

社會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應以定額人工費為計算基礎,依工程所在地省、自治區、直轄市或行業建設主管部門規定費率計算。

社會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工程定額人工費×社會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費率)  (1-41)

式中,社會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費率可以每萬元發承包價的生產工人人工費和管理人員工資含量與工程所在地規定的繳納標準綜合分析取定。

B.工程排污費

工程排污費等其他應列卻未列入的規費應按工程所在地環境保護等部門規定的標準繳納,按實計取列入。

⑦稅金

稅金計算公式:

稅金=稅前造價×綜合稅率(%)  (1-42)

綜合稅率:

A.納稅地點在市區的企業

   (1-43)   

B.納稅地點在縣城、鎮的企業

   (1-44)   

C.納稅地點不在市區、縣城、鎮的企業

   (1-45)   

D.實行營業稅改增值稅的,按納稅地點現行稅率計算。

(2)建筑安裝工程計價可參考以下計算公式:

①分部分項工程費

分部分項工程費=∑(分部分項工程量×綜合單價)  (1-46)

式中,綜合單價由人工費、材料費、施工機具使用費、企業管理費和利潤以及一定范圍的風險費用組成(下同)。

②措施項目費

A.國家計量規范規定應予計量的措施項目,其計算公式為:

措施項目費=∑(措施項目工程量×綜合單價)  (1-47)

B.國家計量規范規定不宜計量的措施項目,計算方法如下:

a.安全文明施工費

安全文明施工費=計算基數×安全文明施工費費率(%)  (1-48)

計算基數應為定額基價(定額分部分項工程費+定額中可以計量的措施項目費)、定額人工費或(定額人工費+定額機械費),而由工程造價管理機構根據各專業工程的特點綜合確定其費率。

b.夜間施工增加費

夜間施工增加費=計算基數×夜間施工增加費費率(%)  (1-49)

c.二次搬運費

二次搬運費=計算基數×二次搬運費費率(%)  (1-50)

d.冬雨季施工增加費

冬雨季施工增加費=計算基數×冬雨季施工增加費費率(%)  (1-51)

e.已完工程及設備保護費

已完工程及設備保護費=計算基數×已完工程及設備保護費費率(%)  (1-52)

以上b~e項措施項目的計費基數應為定額人工費或“定額人工費+定額機械費”,而由工程造價管理機構根據各專業工程特點和調查資料綜合分析后確定其費率。

③其他項目費

A.暫列金額由建設單位依照工程特點,根據有關計價規定估算,施工過程中由建設單位掌握使用、扣除合同價款調整后若有余額,歸建設單位。

B.計日工由建設單位和施工企業按施工過程中的簽證計價。

C.總承包服務費由建設單位在招標控制價中依照總包服務范圍和有關計價規定編制,施工企業投標時自主報價,施工過程中按簽約合同價執行。

④規費和稅金

建設單位及施工企業均應按照省、自治區、直轄市或行業建設主管部門發布標準計算規費和稅金,不得作為競爭性費用。

(3)相關問題的說明

①各專業工程計價定額的編制及其計價程序,均按相關規定實施。

②各專業工程計價定額的使用周期原則上為5年。

③工程造價管理機構在定額使用周期內,應及時發布人工、材料、機械臺班價格信息,實行工程造價動態管理,若遇國家法律、法規、規章或相關政策變化以及建筑市場物價波動較大時,應適時調整定額人工費、定額機械費以及定額基價或規費費率,使建筑安裝工程費能反映建筑市場實際。

④建設單位在編制招標控制價時,應按照各專業工程的計量規范和計價定額以及工程造價信息編制。

⑤施工企業在使用計價定額時除不可競爭費用外,其余只作參考,由施工企業投標時自主報價。

3.建筑安裝工程計價程序

建筑安裝工程計價程序見表1-1~表1-3。

表1-1 建設單位工程招標控制價計價程序

表1-2 施工企業工程投標報價計價程序

表1-3 竣工結算計價程序

四、工程建設其他費用的構成

工程建設其他費用是指從工程籌建到工程竣工驗收交付使用止的整個建設期間,除建筑安裝工程費用和設備、工器具購置費以外的,為保證工程建設順利完成和交付使用后能夠正常發揮效用而發生的一些費用。

工程建設其他費用,按其內容大體可分為三類。第一類為土地使用費,由于工程項目固定于一定地點與地面相連接,必須占用一定量的土地,也就必然要發生為獲得建設用地而支付的費用;第二類是與項目建設有關的費用;第三類是與未來企業生產和經營活動有關的費用。

1.土地使用費

任何一個建設項目都固定于一定地點與地面相連接,必須占用一定量的土地,也就必然要發生為獲得建設用地而支付的費用,這就是土地使用費。它是指通過劃撥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權而支付的土地征用及遷移補償費,或者通過土地使用權出讓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權而支付的土地使用權出讓金。

(1)土地征用及遷移補償費 是指建設項目通過劃撥方式取得無限期的土地使用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等規定所支付的費用。其總和一般不得超過被征土地年產值的20倍,土地年產值則按該地被征用前3年的平均產量和國家規定的價格計算。其內容包括以下各項。

①土地補償費。征用耕地(包括菜地)的補償標準,按政府規定,為該耕地年產值的若干倍,具體補償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在此范圍內制定。征用園地、魚塘、藕塘、葦塘、宅基地、林地、牧場、草原等的補償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制定。征收無收益的土地,不予補償。

②青苗補償費和被征用土地上的房屋、水井、樹木等附著物補償費。這些補償費的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制定。征用城市郊區的菜地時,還應按照有關規定向國家繳納新菜地開發建設基金。

③安置補助費。征用耕地、菜地的,每個農業人口的安置補助費為該地每畝年產值的2~3倍,每畝耕地的安置補助費最高不得超過其年產值的10倍。

④繳納的耕地占用稅或城鎮土地使用稅、土地登記費及征地管理費等。縣市土地管理機關從征地費中提取土地管理費的比率,要按征地工作量大小,視不同情況,在1%~4%幅度內提取。

⑤征地動遷費。包括征用土地上的房屋及附屬構筑物、城市公共設施等拆除、遷建補償費,搬遷運輸費,企業單位因搬遷造成的減產、停工損失補貼費,拆遷管理費等。

⑥水利水電工程水庫淹沒處理補償費。包括農村移民安置遷建費,城市遷建補償費,庫區工礦企業、交通、電力、通信、廣播、管網、水利等的恢復、遷建補償費,庫底清理費,防護工程費,環境影響補償費用等。

(2)取得國有土地使用費 包括:土地使用權出讓金、城市建設配套費、拆遷補償與臨時安置補助費等。

①土地使用權出讓金。是指建設工程通過土地使用權出讓方式,取得有限期的土地使用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規定,支付的土地使用權出讓金。

A.明確國家是城市土地的唯一所有者,并分層次、有償、有限期地出讓、轉讓城市土地。第一層次是城市政府將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給用地者,該層次由城市政府壟斷經營。出讓對象可以是有法人資格的企事業單位,也可以是外商。第二層次及以下層次的轉讓則發生在使用者之間。

B.城市土地的出讓和轉讓可采用協議、招標、公開拍賣等方式。

a.協議方式是由用地單位申請,經市政府批準同意后雙方洽談具體地塊及地價。該方式適用于市政工程、公益事業用地以及需要減免地價的機關、部隊用地和需要重點扶持、優先發展的產業用地。

b.招標方式是在規定的期限內,由用地單位以書面形式投標,市政府根據投標報價、所提供的規劃方案以及企業信譽綜合考慮,擇優而取。該方式適用于一般工程建設用地。

c.公開拍賣是指在指定的地點和時間,由申請用地者叫價應價,價高者得。這完全是由市場競爭決定,適用于盈利高的行業用地。

C.在有償出讓和轉讓土地時,政府對地價不作統一規定,但應堅持以下原則。

a.地價對目前的投資環境不產生大的影響。

b.地價與當地的社會經濟承受能力相適應。

c.地價要考慮已投入的土地開發費用、土地市場供求關系、土地用途和使用年限。

D.關于政府有償出讓土地使用權的年限,各地可根據時間、區位等各種條件作不同的規定,一般可在30~99年之間。按照地面附屬建筑物的折舊年限來看,以50年為宜。

E.土地有償出讓和轉讓,土地使用者和所有者要簽約,明確使用者對土地享有的權利和對土地所有者應承擔的義務。

a.有償出讓和轉讓使用權,要向土地受讓者征收契稅。

b.轉讓土地如有增值,要向轉讓者征收土地增值稅。

c.在土地轉讓期間,國家要區別不同地段、不同用途向土地使用者收取土地占用費。

②城市建設配套費。是指因進行城市公共設施的建設而分攤的費用。

③拆遷補償與臨時安置補助費。此項費用由兩部分構成,即拆遷補償費和臨時安置補助費或搬遷補助費。拆遷補償費是指拆遷人對被拆遷人,按照有關規定予以補償所需的費用。拆遷補償的形式可分為產權調換和貨幣補償兩種形式。產權調換的面積按照所拆遷房屋的建筑面積計算;貨幣補償的金額按照被拆遷人或者房屋承租人支付搬遷補助費。在過渡期內,被拆遷人或者房屋承租人自行安排住處的,拆遷人應當支付臨時安置補助費。

2.與項目建設有關的其他費用

根據項目的不同,與項目建設有關的其他費用的構成也不盡相同,一般包括以下各項。在進行工程估算及概算中可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計算。

(1)建設單位管理費 指建設項目從立項、籌建、建設、聯合試運轉、竣工驗收、交付使用及后評估等全過程管理所需的費用。內容包括以下各項。

①建設單位開辦費。指新建項目為保證籌建和建設工作正常進行所需辦公設備、生活家具、用具、交通工具等購置費用。

②建設單位經費。包括工作人員的基本工資、工資性補貼、職工福利費、勞動保護費、勞動保險費、辦公費、差旅交通費、工會經費、職工教育經費、固定資產使用費、工具用具使用費、技術圖書資料費、生產人員招募費、工程招標費、合同契約公證費、工程質量監督檢測費、工程咨詢費、法律顧問費、審計費、業務招待費、排污費、竣工交付使用清理及竣工驗收費、后評估等費用。不包括應計入設備、材料預算價格的建設單位采購及保管設備材料所需的費用。

建設單位管理費按照單項工程費用之和(包括設備工、器具購置費和建筑安裝工程費用)乘以建設單位管理費率計算。

建設單位管理費率按照建設項目的不同性質、不同規模確定。有的建設項目按照建設工期和規定的金額計算建設單位管理費。

(2)勘察設計費 指為本建設項目提供項目建議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及設計文件等所需費用,內容包括以下各項。

①編制項目建議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及投資估算、工程咨詢、評價以及為編制上述文件所進行勘察、設計、研究試驗等所需費用。

②委托勘察、設計單位進行初步設計、施工圖設計及概預算編制等所需費用。

③在規定范圍內由建設單位自行完成的勘察、設計工作所需費用。

勘察設計費中,項目建議書、可行性研究報告按國家頒布的收費標準計算,設計費按國家頒布的工程設計收費標準計算;勘察費一般民用建筑6層以下的按3~5元/m2計算,高層建筑按8~10元/m2計算,工業建筑按10~12元/m2計算。

(3)研究試驗費 指為建設項目提供和驗證設計參數、數據、資料等所進行的必要的試驗費用以及設計規定在施工中必須進行試驗、驗證所需費用。包括自行或委托其他部門研究試驗所需人工費、材料費、試驗設備及儀器使用費等。這項費用按照設計單位根據本工程項目的需要提出的研究試驗內容和要求計算。

(4)建設單位臨時設施費 指建設期間建設單位所需臨時設施的搭設、維修、攤銷費用或租賃費用。

臨時設施包括臨時宿舍、文化福利及公用事業房屋與構筑物、倉庫、辦公室、加工廠以及規定范圍內的道路、水、電、管線等臨時設施和小型臨時設施。

(5)工程監理費 指依據國家有關機關規定和規程規范要求,工程建設項目法人委托工程監理機構對建設項目全過程實施監理所支付的費用。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建設部關于印發《建設工程監理與相關服務收費管理規定》的通知(發改價格[2007]670號)等文件規定,選擇下列方法進行計算。

實行政府指導價的建設工程施工階段監理收費,其基準價根據《建設工程監理與相關服務收費標準》計算,浮動幅度為上下20%。發包人和監理人應當根據建設項目的實際情況在規定的浮動幅度內協商確定收費額。實行市場調節價的建設工程監理與相關服務收費,由發包人和監理人協商確定收費額。

(6)工程保險費 指建設項目在建設期間根據需要實施工程保險所需的費用。包括以各種建筑工程及其在施工過程中的物料、機器設備為保險標的的建筑工程一切險,以安裝工程中的各種機器、機械設備為保險標的的安裝工程一切險,以及機器損壞保險等。根據不同的工程類別,分別以其建筑、安裝工程費乘以建筑、安裝工程保險費率計算。民用建筑(住宅樓、綜合性大樓、商場、旅館、醫院、學校)占建筑工程費的2‰~4‰;其他建筑(工業廠房、倉庫、道路、碼頭、水壩、隧道、橋梁、管道等)占建筑工程費的3‰~6‰;安裝工程(農業、工業、機械、電子、電器、紡織、礦山、石油、化學及鋼鐵工業、鋼結構橋梁)占建筑工程費的3‰~6‰。

(7)引進技術和進口設備其他費用 包括出國人員費用、國外工程技術人員來華費用、技術引進費、分期或延期付款利息、擔保費以及進口設備檢驗鑒定費。

①出國人員費用。指為引進技術和進口設備派出人員在國外培訓和進行設計聯絡,設備檢驗等的差旅費、制裝費、生活費等。這項費用根據設計規定的出國培訓和工作的人數、時間及派往國家,按財政部、外交部規定的臨時出國人員費用開支標準及中國民用航空公司現行國際航線票價等進行計算,其中使用外匯部分應計算銀行財務費用。

②國外工程技術人員來華費用。指為安裝進口設備,引進國外技術等聘用外國工程技術人員進行技術指導工作所發生的費用。包括技術服務費、外國技術人員的在華工資、生活補貼、差旅費、醫藥費、住宿費、交通費、宴請費、參觀游覽等招待費用。這項費用按每人每月費用指標計算。

③技術引進費。指為引進國外先進技術而支付的費用。包括專利費、專有技術費(技術保密費)、國外設計及技術資料費、計算機軟件費等。這項費用根據合同或協議的價格計算。

④分期或延期付款利息。指利用出口信貸引進技術或進口設備采取分期或延期付款的辦法所支付的利息。

⑤擔保費。指國內金融機構為買方出具保函的擔保費。這項費用按有關金融機構規定的擔保費率計算(一般可按承保金額的5‰計算)。

⑥進口設備檢驗鑒定費用。指進口設備按規定付給商品檢驗部門的進口設備檢驗鑒定費。這項費用按進口設備貨價的3‰~5‰計算。

(8)工程承包費 指具有總承包條件的工程公司,對工程建設項目從開始建設至竣工投產全過程的總承包所需的管理費用。具體內容包括組織勘察設計、設備材料采購、非標設備設計制造與銷售、施工招標、發包、工程預決算、項目管理、施工質量監督、隱蔽工程檢查、驗收和試車直至竣工投產的各種管理費用。該費用按國家主管部門或省、自治區、直轄市協調規定的工程總承包費取費標準計算。如無規定時,一般工業建設項目為投資估算的6%~8%,民用建筑(包括住宅建設)和市政項目為4%~6%。不實行工程承包的項目不計算本項費用。

3.與未來企業生產經營有關的其他費用

(1)聯合試運轉費 指新建企業或改擴建企業在工程竣工驗收前,按照設計的生產工藝流程和質量標準對整個企業進行聯合試運轉所發生的費用支出與聯合試運轉期間收入部分的差額部分。聯合試運轉費用一般根據不同性質的項目按需進行試運轉的工藝設備購置費的百分比計算。

(2)生產準備費 指新建企業或新增生產能力的企業,為保證竣工交付使用進行必要的生產準備所發生的費用。費用內容包括以下各項。

①生產人員培訓費,包括自行培訓、委托其他單位培訓的人員的工資、工資性補貼、職工福利費、差旅交通費、學習資料費、學習費、勞動保護費等。

②生產單位提前進廠參加施工、設備安裝、調試等以及熟悉工藝流程及設備性能等人員的工資、工資性補貼、職工福利費、差旅交通費、勞動保護費等。

生產準備費一般根據需要培訓和提前進廠人員的人數及培訓時間,按生產準備費指標進行估算。應該指出,在實際執行中生產準備費是一筆在時間上、人數上、培訓深度上很難劃分的、活口很大的支出,尤其要嚴格掌握。

(3)辦公和生活家具購置費 指為保證新建、改建、擴建項目初期正常生產、使用和管理所必須購置的辦公和生活家具、用具的費用。改、擴建項目所需的辦公和生活用具購置費,應低于新建項目。其范圍包括辦公室、會議室、資料檔案室、閱覽室、文娛室、食堂、浴室、理發室、單身宿舍和設計規定必須建設的托兒所、衛生所、招待所、中小學校等家具用具購置費。這項費用按照設計定員人數乘以綜合指標計算,一般為600~800元/人。

五、預備費、建設期貸款利息和鋪底流動資金

1.預備費

按我國現行規定,預備費包括基本預備費和漲價預備費。

(1)基本預備費 指在初步設計及概算內難以預料的工程費用,費用內容包括以下幾項。

①在批準的初步設計范圍內,技術設計、施工圖設計及施工過程中所增加的工程費用;設計變更、局部地基處理等增加的費用。

②一般自然災害造成的損失和預防自然災害所采取的措施費用。實行工程保險的工程項目費用應適當降低。

③竣工驗收時為鑒定工程質量對隱蔽工程進行必要的挖掘和修復費用。

基本預備費是按設備及工、器具購置費,建筑安裝工程費用和工程建設其他費用三者之和為計取基礎,乘以基本預備費率進行計算。

   (1-53)   

基本預備費率的取值應執行國家及部門的有關規定。

(2)漲價預備費 指建設項目在建設期間內由于價格等變化引起工程造價變化的預測預留費用。費用內容包括:人工、設備、材料、施工機械的價差費,建筑安裝工程費及工程建設其他費用調整,利率、匯率調整等增加的費用。

漲價預備費的測算方法,通常根據國家規定的投資綜合價格指數,按估算年份價格水平的投資額為基數,采用復利方法計算。計算公式為:

   (1-54)   

式中,PF為漲價預備費;n為建設期年份數;It為建設期中第t年的投資計劃額,包括設備及工器具購置費、建筑安裝工程費、工程建設其他費用基本預備費;f為年均投資價格上漲率。

2.建設期貸款利息

為了籌措建設項目資金所發生的各項費用,包括工程建設期間投資貸款利息、企業債券發行費、國外借款手續費和承諾費、匯兌凈損失及調整外匯手續費、金融機構手續費以及為籌措建設資金發生的其他財務費用等,統稱財務費。其中,最主要的是在工程項目建設期投資貸款而產生的利息。

建設期投資貸款利息是指建設項目使用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的貸款,在建設期應歸還借款的利息。建設項目籌建期間借款的利息,按規定可以計入購建資產的價值或開辦費。貸款機構在貸出款項時,一般都是按復利考慮的。作為投資者來說,在項目建設期間,投資項目一般沒有還本付息的資金來源,即使按要求還款,其資金也可能是通過再申請借款來支付。當項目建設期長于一年時,為簡化計算,可假定借款發生當年均在年中支用,按半年計息,年初欠款按全年計息,這樣,建設期投資貸款的利息可按下式計算:

   (1-55)   

式中,qj為建設期第j年應計利息;Pj-1為建設期第(j-1)年末貸款累計金額與利息累計金額之和;Aj為建設期第j年貸款金額;i為年利率。

3.鋪底流動資金

鋪底流動資金是保證項目投產后,能進行正常生產經營所需要的最基本的周轉資金數額,是項目總投資中的一個組成部分。計算公式如下:

鋪底流動資金=流動資金×30%  (1-56)

其中,流動資金是指生產性項目投產后,用于購買原材料、燃料、支付工資福利和其他經費等所需要的周轉資金,它的估算方法包括擴大指標估算法和分項詳細估算法兩種。

(1)擴大指標估算法 該方法是參照同類企業的流動資金占營業收入、經營成本的比例或者是單位產量占用營運資金的數額估算流動資金。計算公式如下:

流動資金額=各種費用基數×相應的流動資金所占比例(或占營運資金的數額)  (1-57)

其中,各種費用基數是指年營業收入,年經營成本或年產量等。

(2)分項詳細估算法 對計算流動資金需要掌握的流動資產和流動負債這兩類因素應分別估算。在可行性研究中,為簡化計算,只對存貨、現金、應收賬款這3項流動資產和應付賬款這項流動負債進行估算。

相關知識

世界銀行及國外項目工程造價的構成

世界銀行、國際咨詢工程師聯合會對項目的總建設成本(相當于我國的工程造價)作了統一規定,其詳細內容如下。

1.建設工程項目直接建設成本

建設工程項目直接建設成本指直接用于項目建設的各項費用。包括以下各項。

(1)土地征購費。

(2)場外設施費用。如道路、碼頭、橋梁、機場、輸電線路等設施費用。

(3)場地費用。指用于場地準備、廠區道路、鐵路、圍欄、場內設施等的建設費用。

(4)工藝設備費。指主要設備、輔助設備及零配件的購置費用。

(5)設備安裝費。指設備供應商的監理費用,本國勞務及工資費用,輔助材料、施工設備,消耗品和工具費用以及安裝承包商的管理費和利潤等。

(6)管道系統費用。指與系統的材料及勞務相關的全部費用。

(7)電氣設備費。其內容與第(4)項相似。

(8)電氣安裝費。指設備供應商的監理費用,本國勞務與工資費用,輔助材料、電纜、管道和工具費用,以及安裝承包商的管理費和利潤。

(9)儀器儀表費。指所有自動儀表、控制板、配線和輔助材料的費用以及供應商的監理費,外國或本國勞務及工資費用、承包商的管理費和利潤。

(10)機械的絕緣和油漆費。指與機械及管道的絕緣和油漆相關的全部費用。

(11)工藝建筑費。指原材料、勞務費以及與基礎、建筑結構、屋頂、內外裝修、公共設施有關的全部費用。

(12)服務性建筑費用。其內容與第(11)項相似。

(13)工廠普通公共設施費。包括材料和勞務費以及與供水、燃料供應、通風、蒸汽發生及分配、下水道、污物處理等公共設施有關的費用。

(14)車輛費。指工藝操作必需的機動設備零件費用,包括海運包裝費用以及交貨港的離岸價,但不包括稅金。

(15)其他當地費用。指那些不能歸類于以上任何一個項目,不能計入建設工程項目的間接成本,但在建設期間又是必不可少的費用。如臨時設備、臨時公共設施及場地的維持費,營地設施及其管理、建筑保險和債券、雜項開支等費用。

2.建設工程項目間接建設成本

建設工程項目間接建設成本指雖不直接用于該項目建設,但與項目相關的各種費用。

(1)項目管理費。包括以下幾項。

①總部人員的薪金和福利費,以及用于初步和詳細工程設計、采購、時間和成本控制、行政和其他一般管理人員的費用。

②施工管理現場人員的薪金、福利費和用于施工現場監督、質量保證、現場采購、時間及成本控制、行政及其他施工管理機構的費用。

③零星雜項費用,如返工、旅行、生活津貼、業務支出等。

④各種酬金。

(2)開工試車費。指工廠投料試車必需的勞務和材料費用(項目直接成本包括項目完工后的試車和空運轉費用)。

(3)業主的行政性費用。指業主的項目管理人員支出的費用。

(4)生產前準備費。指前期研究、勘測、建礦、采礦等費用。

(5)運費和保險費。指海運、國內運輸、許可證及傭金、海洋保險、綜合保險等費用。

(6)地方稅。指地方關稅、地方稅及對特殊項目征收的稅金。

3.應急費

應急費指在項目建設中,為了應付建設初期無法明確的子項目或建設過程中可能出現的事先無法預見事件而準備的費用。

(1)未明確項目的準備金。此項準備金用于在估算時不可能明確的潛在項目,包括那些在做成本估算時因為缺乏完整、準確和詳細的資料而不能夠完全預見和不能注明的項目,而且這些項目是必須完成的,或其費用是必定要發生的。它是估算不可缺少的一個組成部分。

(2)不可預見準備金。此項準備金是在未明確項目準備金之外,由于物質、社會和經濟的變化,導致估算增加的情況。此種情況可能發生,也可能不發生。因此,不可預見準備金只是—種儲備,可能動用,也可能不動用。

4.建設成本上升費用

建設成本上升費用指用于補償在項目實際建設過程中,因工資、材料、設備等價格比在項目建設前期估算的價格增高而增加的費用。

主站蜘蛛池模板: 保山市| 孝感市| 绵阳市| 舟曲县| 缙云县| 拜泉县| 苏尼特右旗| 古浪县| 宜兴市| 伊吾县| 忻州市| 濮阳市| 错那县| 班玛县| 新巴尔虎左旗| 滨州市| 荔波县| 北海市| 阿克陶县| 铜鼓县| 安化县| 太康县| 兰坪| 芷江| 嘉兴市| 苏州市| 长寿区| 虞城县| 九龙县| 龙口市| 阿拉善左旗| 濮阳市| 瓦房店市| 宜良县| 平罗县| 通州市| 安福县| 大连市| 安宁市| 德保县| 芒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