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土建工程招投標與預決算(第二版)
- 趙瑩華主編
- 3440字
- 2020-01-22 11:30:37
第1章 工程造價概述
第1節 工程造價的概念、特點
要點
工程造價是指進行一個工程項目的建造所必需花費的全部費用,即從工程項目確定建設意向直到建成、竣工驗收為止的整個建設期間所支出的總費用,這是保證工程項目建造正常進行的必要資金,是建設項目投資中最主要的部分。
本節主要介紹工程造價的概念和特點。
解釋
一、工程造價的概念
工程造價的直意就是工程的建造價格。工程泛指一切建設工程,它的范圍和內涵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工程造價有如下兩種含義。
第一種含義:工程造價是指建設一項工程預期開支或實際開支的全部固定資產投資費用。顯然,這一含義是從投資者——業主的角度來定義的。投資者選定一個投資項目,為了獲得預期的效益,就要通過項目評估進行決策,然后進行設計招標、工程招標,直到竣工驗收等一系列投資管理活動。在投資活動中所支付的全部費用形成了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所有這些開支就構成了工程造價。從這個意義上說,工程造價就是工程投資費用,建設項目工程造價就是建設項目固定資產投資。
第二種含義:工程造價是指工程價格。即為建成一項工程,預計或實際在土地市場、設備市場、技術勞務市場,以及承包市場等交易活動中所形成的建筑安裝工程的價格和建設工程總價格。顯然,工程造價的第二種含義是以商品經濟和市場經濟為前提的。它以工程這種特定的商品形式作為交易對象,通過招投標或其他交易方式,在進行多次預估的基礎上,最終由市場形成的價格。
通常,人們將工程造價的第二種含義認定為工程承發包價格。應該肯定,承發包價格是工程造價中一種重要的,也是最典型的價格形式。它是在建筑市場通過招投標,由需求主體——投資者和供給主體——承包商共同認可的價格。鑒于建筑安裝工程價格在項目固定資產中占有50%~60%的份額,又是工程建設中最活躍的部分,而建筑企業是建設工程的實施者和重要的市場主體,工程承發包價格被界定為工程造價的第二種含義,非常有現實意義。但是,如上所述,這樣界定對工程造價的含義理解較狹窄。
所謂工程造價的兩種含義,是以不同角度把握同一事物的本質。對建設工程的投資者來說,面對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工程造價就是項目投資,是“購買”項目要付出的價格;同時也是投資者在作為市場供給主體時“出售”項目時定價的基礎。對于承包商,供應商和規劃、設計等機構來說,工程造價是作為市場供給主體出售商品和勞務的價格的總和,或是特指范圍的工程造價,如建筑安裝工程造價。
工程造價的兩種含義是對客觀存在的概括。它們既共生于一個統一體,又相互區別。最主要的區別在于需求主體和供給主體在市場追求的經濟利益不同,因此管理的性質和管理目標不同。從管理性質看,前者屬于投資管理范疇,后者屬于價格管理范疇,但二者又互相交叉。從管理目標看,作為項目投資或投資費用,投資者在進行項目決策和項目實施中,首先追求的是決策的正確性。投資是一種為實現預期收益而墊付資金的經濟行為,項目決策是重要一環。項目決策中投資數額的大小、功能和價格(成本)是投資決策最重要的依據。其次,在項目實施中完善項目功能,提高工程質量,降低投資費用,按期或提前交付使用,是投資者始終關注的問題。因此,降低工程造價是投資者始終如一的追求。作為工程價格,承包商所關注的是利潤和高額利潤,為此,他追求的是較高的工程造價。不同的管理目標,反映不同的經濟利益,但都要受那些支配價格運動的經濟規律的影響和調節。它們之間的矛盾是市場的競爭機制和利益風險機制的必然反映。
區別工程造價的兩種含義,其理論意義在于為投資者和以承包商為代表的供應商的市場行為提供理論依據。當政府提出降低工程造價時,是站在投資者的角度充當著市場需求主體的角色;當承包商提出要提高工程造價、提高利潤率,并獲得更多的實際利潤時,他是要實現一個市場供給主體的管理目標。這是市場運行機制的必然。不同的利益主體絕不能混為一談。同時,兩種含義也是對單一計劃經濟理論的一個否定和反思。
二、工程造價的特點
(1)大額性 能夠發揮投資效用的任一項工程,不但實物形體龐大,而且造價高昂。動輒數百萬、數千萬、數億、十幾億,特大型工程項目的造價可達百億、千億元人民幣。工程造價的大額性使其關系到有關各方面的重大經濟利益,同時也會對宏觀經濟產生重大影響。這就決定了工程造價的特殊地位,也說明了造價管理的重要意義。
(2)個別性、差異性 任何一項工程都有特定的用途、功能、規模。因此,對每一項工程的結構、造型、空間分割、設備配置和內外裝飾都有具體的要求,因而使工程內容和實物形態都具有個別性、差異性。產品的差異性決定了工程造價的個別性差異。同時,每項工程所處地區、地段都不相同,使這一特點得到強化。
(3)動態性 任何一項工程從決策到竣工交付使用都有一個較長的建設期間,而且由于不可控因素的影響,在預計工期內,許多影響工程造價的動態因素,如工程變更,設備材料價格,工資標準以及費率、利率、匯率會發生變化。這種變化必然會影響到造價的變動。因此,工程造價在整個建設期中處于不確定狀態,直至竣工決算后才能最終確定工程的實際造價。
(4)層次性 造價的層次性取決于工程的層次性。一個建設項目往往含有多個能夠獨立發揮設計效能的單項工程(車間、寫字樓、住宅樓等)。一個單項工程又是由能夠各自發揮專業效能的多個單位工程(土建工程、電氣安裝工程等)組成。與此相適應,工程造價有3個層次:建設項目總造價、單項工程造價和單位工程造價。如果專業分工更細,單位工程(如土建工程)的組成部分——分部分項工程也可以成為交換對象,如大型土方工程、基礎工程、裝飾工程等,這樣工程造價的層次就增加分部工程和分項工程而成為5個層次。即使從造價的計算和工程管理的角度看,工程造價的層次性也是非常突出的。
(5)兼容性 工程造價的兼容性首先表現在它具有兩種含義,其次表現在工程造價構成因素的廣泛性和復雜性。在工程造價中,成本因素非常復雜,其中為獲得建設工程用地支出的費用、項目可行性研究和規劃設計費用、與政府一定時期政策(特別是產業政策和稅收政策)相關的費用占有相當的比重。其次,盈利的構成也較為復雜,資金成本較大。
相關知識
工程造價的作用
1.工程造價是項目決策的依據
建設工程投資大、生產和使用周期長等特點決定了項目決策的重要性。工程造價決定著項目的一次投資費用。投資者是否有足夠的財務能力支付這筆費用,是否認為值得支付這項費用,是項目決策中要考慮的主要問題。財務能力是一個獨立的投資主體必須首先解決的問題。如果建設工程的價格超過投資者的支付能力,就會迫使他放棄擬建的項目;如果項目投資的效果達不到預期目標,他也會自動放棄擬建的工程。因此,在項目決策階段,建設工程造價就成為項目財務分析和經濟評價的重要依據。
2.工程造價是制定投資計劃和控制投資的依據
工程造價在控制投資方面的作用非常明顯。工程造價是通過多次性預估,最終通過竣工決算確定下來的。每一次預估的過程就是對造價的控制過程;而每一次估算對下一次估算又都是對造價嚴格的控制,具體講,每一次估算都不能超過前一次估算的一定幅度。這種控制是在投資者財務能力的限度內為取得既定的投資效益所必需的。建設工程造價對投資的控制也表現在利用制定各類定額、標準和參數,對建設工程造價的計算依據進行控制。在市場經濟利益風險機制的作用下,造價對投資控制作用成為投資的內部約束機制。
3.工程造價是籌集建設資金的依據
投資體制的改革和市場經濟的建立,要求項目的投資者必須有很強的籌資能力,以保證工程建設有充足的資金供應。工程造價基本決定了建設資金的需求量,從而為籌集資金提供了比較準確的依據。當建設資金來源于金融機構的貸款時,金融機構在對項目的償貸能力進行評估的基礎上,也需要依據工程造價來確定給予投資者的貸款數額。
4.工程造價是評價投資效果的重要指標
工程造價是一個包含著多層次工程造價的體系,就一個工程項目來說,它既是建設項目的總造價,又包含單項工程的造價和單位工程的造價,同時也包含單位生產能力的造價,或一個平方米建筑面積的造價等等。所有這些使工程造價自身形成了一個指標體系。它能夠為評價投資效果提供出多種評價指標,并能夠形成新的價格信息,為今后類似項目的投資提供參照系。
5.工程造價是合理利益分配和調節產業結構的手段
工程造價的高低,涉及國民經濟各部門和企業間的利益分配。在市場經濟中,工程造價受供求狀況的影響,并在圍繞價值的波動中實現對建設規模、產業結構和利益分配的調節。加上政府正確的宏觀調控和價格政策導向,工程造價在這方面的作用會充分發揮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