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現代農事與節氣
  • 呂厚軍 崔偉 呂波
  • 3630字
  • 2020-01-22 10:16:18

第八章 大豆

下面按節氣介紹大豆種植管理方法與注意事項。

一、小滿

黃河中下游一帶大豆栽培以麥后直播夏大豆栽培為主,春播栽培較少,這里僅以夏播栽培為例。

【品種選擇】可選擇生育期90~110天、抗病抗倒、高產潛力大、適應性強的品種主要有:中黃13、商豆1099、汾豆56、皖豆28、泛豆4號、魯黃1號、商豆6號、鄭9805、周豆19、中黃37、科豆18、齊黃34、冀豆17等。

【整地施肥】小麥收后要及時整地,為大豆早播爭取時間。可旋耕,也可深耕,整地要求達到深、松、細、碎、平,上虛下實,打好畦田。結合耕翻整地,每667米2施優質農家肥1000~2000千克或人造有機肥100~150千克、優質過磷酸鈣40~50千克、鉀肥10~15千克,或45%氮磷鉀平衡復合肥40~50千克。為爭取早播,也可不整地,直接貼茬播種。

二、芒種

【種子處理】在20~30℃條件下曬種2~3天。利用風選和篩選法去掉雜質、雜粒、破粒、小粒、病粒。做好發芽試驗,發芽率要達到95%左右。播前用12.5%咯菌腈乳油(適樂時)10毫升+50%辛硫磷乳油5毫升+鉬酸銨2~3克,或加適量根瘤菌,兌水100克,拌種子2~3千克。

【播種】搶時早播。小麥收獲后及時播種,越早越好,適播期本節氣。土壤水分過大時要延遲播種,墑情不足時要造墑播種,確保一播全苗。

【合理密植】每667米2播種量4~6千克,稀植品種每667米2留苗1.2萬~1.5萬株,密植品種每667米2留苗1.6萬~2.0萬株。也可寬窄行種植,寬行60厘米,窄行20厘米,株距10~15厘米。播深3~3.5厘米,播種過深,易形成弱苗或不出苗。為確保大豆出苗后,苗齊、苗勻、苗壯,也可使用機械條播。

【化學除草】播種后立即噴施苗前化學除草劑。每667米2可用72%都爾乳油100~120毫升或50%乙草胺乳油100~150毫升,兌水50千克均勻噴灑地表。為確保化學除草效果,一定要準量用藥、準量兌水,適時化除,防止重噴、漏噴。

三、夏至

【查苗補種】大豆出苗后立即查苗補種,缺苗時用同品種種子浸種后補種,或結合間苗帶土帶水移栽補苗。斷壟30厘米以上的應補種或補栽,斷壟30厘米以下的可在斷壟兩端留雙株,不再補種。

【間苗定苗】子葉展開時進行間苗,第一片復葉展開時定苗,留苗密度應依品種、地力而定。定苗密度比計劃收獲株數增加5%左右。

【中耕松土】本節氣內中耕1~2次。第一次在間苗定苗后進行,一般中耕深度不超過3厘米;第二次在苗高10厘米左右時進行,中耕深度4~6厘米。

【化學除草】如果播種期沒有使用封閉型除草劑,在大豆出苗后,雜草2~4葉期要及時用觸殺型除草劑進行化學除草。防治禾本科雜草,每667米2可用10.8%高效蓋草能或10.8%精喹禾靈乳油30~50毫升,兌水50千克定向噴霧;防治闊葉類雜草,每667米2可用24%克闊樂乳油10毫升或10%乙羧氟草醚乳油15~25毫升,兌水50千克定向噴霧。如果禾本科雜草、闊葉雜草雙除,每667米2可用10%精喹禾靈乳油20毫升+10%乙羧氟草醚乳油10毫升,或10.8%精喹禾靈乳油20毫升+24%克闊樂乳油10毫升,兌水50千克定向噴霧。

【追施苗肥】對播種前整過地施過底肥的地塊,苗期一般不追肥。對貼茬搶種的夏大豆,如果土壤肥力不足,可在苗期每667米2追施45%氮磷鉀平衡肥40~50千克,或磷酸二銨15~20千克。

【抗旱防澇】當苗期出現旱情時要及時澆水,遇連陰雨或大暴雨天氣時,要及時排水,防止內澇。

【病蟲害防治】防治地老虎,可將90%晶體敵百蟲50克(或50%辛硫磷乳油75毫升,兌水1~2千克),與炒香的餅粉、麩皮等混拌均勻,制成毒餌誘殺,傍晚用機械或人工撒于豆田壟溝內,每667米2用量3~4千克。防治蚜蟲、薊馬,每667米2可用10%吡蟲啉20克或5%啶蟲脒乳油50克,兌水30千克噴霧。防治紅蜘蛛,每667米2可用25%噠螨靈可濕性粉劑20克或2%阿維菌素乳油50毫升噴霧。防治甜菜夜蛾、棉鈴蟲等,每667米2可用1%甲維鹽乳油30毫升+2%阿維菌素乳油50毫升或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50毫升+50%辛硫磷乳油50毫升,兌水30~40千克噴霧,5天后再噴1次。防治根腐病,每667米2可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0克或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00克+72%霜脲·錳鋅可濕性粉劑70克或甲霜惡霉靈50克,兌水40~50千克噴霧。防治孢囊線蟲病,在選用抗病品種和輪作倒茬的基礎上,每667米2可用3%辛硫磷顆粒劑3~5千克,撒施于大豆行間,然后中耕澆水。防治潛根蠅,當1米2有成蟲0.5~1頭時,立即噴藥防治,每667米2可用50%辛硫磷乳油50~80毫升,兌水30~40千克噴霧。

四、小暑

【中耕培土】大豆分枝后,結合中耕進行培土,培土時要做到地上不壓苗、地下少傷根。

【肥水管理】脫肥地塊,每667米2追施過磷酸鈣15~20千克、尿素10千克左右。一般地塊不追肥,避免徒長。遇嚴重干旱時小水灌溉,或進行噴灌。遇降水多時,及時開溝排水防內澇。

【病蟲害防治】主要防治對象有大豆孢囊線蟲病、金龜甲、豆稈蠅、蚜蟲、甜菜夜蛾等,防治方法可參考“夏至”。

五、大暑

【田間管理】參考“小暑”。

【病蟲害防治】此期病蟲害種類多、危害重,是防治的關鍵階段。主要病蟲害有紫斑病、霜霉病、菌核病、細菌性斑點病、大豆卷葉螟、大豆造橋蟲、豆天蛾等。

防治方法:每667米2可用1%甲維鹽乳油30毫升+1.8%阿維菌素乳油50毫升+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50毫升,兌水50千克均勻噴霧;也可用50%多霉威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50%苯菌靈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或36%甲基硫菌靈懸浮劑500倍液葉面噴施。

六、立秋

【追施花莢肥】一般在大豆初花期,每667米2追施尿素5~10千克,長勢差的提早5~6天追施,長勢旺的推遲7~8天追施。如果土壤供肥力強,植株生長健壯,應少施或不施,以免引起植株瘋長,造成倒伏和花莢脫落。配合追施氮肥,葉面噴施磷、鉀肥和硼、鉬肥,7~10天1次,連噴2次。每次每667米2可用磷酸二氫鉀200克、鉬酸銨25克、硼砂100克(先用少量溫水將鉬酸銨和硼砂溶解),兌水50千克均勻噴施。

【抗旱排漬】大豆花莢期是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最旺盛的時期,是大豆需水最關鍵的時期。如果出現旱情,應及時澆水。灌水方法以小水溝灌為好,根部土壤濕潤即可,切忌大小漫灌,以防根系窒息腐爛,發生倒伏和土壤板結。因大豆耐漬性差,也怕漬害,當大豆開花結莢期雨水過多,應注意及時清溝排水,降低地下水位,防止漬害。

【人工打頂】打頂一般在盛花期或終花期進行(本節氣),摘去主莖頂心2厘米即可。有限結莢習性品種和瘠薄地不宜打頂,以免降低產量。

【化學調控】應用植物生長調節劑,可有效調控株高,預防倒伏,減少花莢脫落和提高產量。大豆生產中常用的化學調控藥物有多效唑、三碘苯甲酸、亞硫酸氫鈉、增產靈等。

(1)多效唑 在大豆始花前5天和始花后5天,葉面噴施多效唑,能顯著控制株高,預防倒伏,增加莢數和粒數,提高粒重。每667米2可用15%多效唑可濕性粉劑50~75克,兌水50千克葉面噴施。

(2)增產靈 化學名稱為4-碘苯氧乙酸,它能促進細胞伸長,增長保莢。1克增產靈加水50千克,噴施濃度為20毫克/千克。注意增產靈微溶于水,配制時,應先用少量溫水溶解后再加水,噴后6小時內遇雨應重噴。

(3)亞硫酸氫鈉 是一種光呼吸抑制劑,在大豆上使用可減少光呼吸消耗,減少花莢脫落。在大豆初花期和盛花期各噴1次,每次每667米2用亞硫酸氫鈉10克,兌水50千克,在下午5時后葉面噴施。

(4)三碘苯甲酸 是多效能植物激素,可抑制頂端生長優勢,促進腋芽發育,植株矮化,分枝增多,莖稈粗壯,有利于通風透光和防止倒伏。對旺長大豆在初花期和盛花期各噴1次,可提早成熟5~7天,噴施濃度初花期為100毫克/千克、盛花期為200毫克/千克,噴前先將純品按1∶100的比例溶于酒精中,再加水稀釋到所需濃度,每667米2噴施50千克。

以上幾種植物生長調節劑不可混合噴施,相同效果的嚴禁重噴。

【病蟲害防治】防治紅蜘蛛、蚜蟲、甜菜夜蛾、豆莢螟、豆天蛾、造橋蟲,每667米2可用1%甲維鹽乳油30毫升+1.8%阿維菌素乳油50毫升+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50毫升,兌水50千克均勻噴霧;防治霜霉病、輪紋病、紫斑病和斑疹病等,可用50%多霉威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50%苯菌靈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或36%甲基硫菌靈懸浮劑500倍液葉面噴霧。防治菌核病,每667米2可用40%菌核凈可濕性粉劑50~60克,兌水50千克噴霧。防治細菌性斑點病,可用72%農用鏈霉素可溶性粉劑3000倍液、90%新植霉素可溶性粉劑3000~4000倍液噴霧。

七、處暑

【田間管理】參考“立秋”。

【病蟲害防治】參考“立秋”。

八、白露

【葉面施肥】每667米2用尿素500克、磷酸二氫鉀200克,兌水50千克葉面噴施,7天1次,連噴2次。葉面施肥可結合病蟲害防治進行。

【澆水】要以水攻粒,凡有水澆條件的豆田都應澆鼓粒水。若缺水會使秕莢秕粒增多,百粒重下降。

【除草】在雜草種子未成熟前,人工拔除田間大草。

【病蟲害防治】主要防治對象有大豆食心蟲、豆莢螟等,每667米2可用1%甲維鹽乳油30~40毫升、2.5%敵殺死乳油30~40毫升、25%快殺靈乳油25~30毫升,兌水50千克于傍晚葉面噴灑。

九、秋分

【田間管理】參考“白露”。

【病蟲害防治】收獲前15~20天應停止使用農藥,但當病蟲發生較重時,也應及時用藥防治,控制危害,具體方法參考“白露”。

十、寒露

【收獲】大豆葉片絕大部分轉黃、脫落,莖莢呈黃色或黃褐色,籽粒呈現本品種固有形狀、大小和光澤并與莢殼脫離,部分籽粒干硬,搖動植株有響聲,即為大豆成熟期,應適時收獲。

主站蜘蛛池模板: 监利县| 东港市| 鹤山市| 浦江县| 广饶县| 萨嘎县| 天镇县| 五家渠市| 中西区| 通化县| 高淳县| 辽源市| 满城县| 克拉玛依市| 关岭| 维西| 同德县| 鄂托克前旗| 台州市| 嘉义县| 自贡市| 浠水县| 玉树县| 竹山县| 德惠市| 北京市| 仪陇县| 丰县| 日喀则市| 襄城县| 古浪县| 利津县| 凌云县| 玉龙| 和龙市| 承德县| 固始县| 德格县| 霍林郭勒市| 左贡县| 寻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