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1.2 甘肅省自然環境特征

1.2.1 地理位置

甘肅省位于祖國地理中心,地處黃河上游,地域遼闊。介于北緯32°11'~42°57'、東經92°13'~108°46'之間,東西蜿蜒1600多公里,縱橫45.37萬平方公里,占全國總面積的4.72%。地貌復雜多樣,北有六盤山、合黎山和龍首山;東為岷山、秦嶺和子午嶺;西接阿爾金山和祁連山;南壤青泥嶺。山地、高原、平川、河谷、沙漠、戈壁,類型齊全,交錯分布,地勢自西南向東北傾斜。

1.2.2 氣候條件

甘肅省位于東部季風區、西北干旱區和青藏高原區,獨特的地理位置,常年干旱少雨,降水極不穩定,且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資源性缺水嚴重。甘肅氣候屬溫帶季風氣候,具有明顯向大陸性氣候過渡的特征。全省干旱缺雨,溫差較大,四季氣候的特點是:冬季雨雪少,寒冷時間長;春季升溫快,冷暖變化大;夏季氣溫高,降水較集中;秋季降溫快,初霜來臨早。年平均氣溫大致為-0.3~14.8℃,略同于華北地區,海拔1500m以下的地方年平均氣溫在8℃以上,海拔2500m以上的年平均低于4℃。最冷的一月平均氣溫從西北往東南由-11.9~3.8℃。全省無霜期一般在48~228天之間。全省各地年降水量在300~860mm,大致從東南向西北遞減,烏鞘嶺以西降水明顯減少,隴南山區和祁連山東段降水偏多。受季風影響,降水多集中在6~8月份,占全年降水量的50%~70%。全省無霜期各地差異較大,隴南河谷地帶一般在280天左右,甘南高原最短。只有140天。全年日照時間在1975~3300h之間。

省內大致可分為8個氣候區:a.隴南南部河谷亞熱帶濕潤區;b.隴南北部暖溫帶濕潤區;c.隴中南部溫帶半濕潤區;d.隴中北部溫帶半干旱區;e.河西北部溫帶干旱區;f.河西西部暖溫帶干旱區;g.河西南部高寒半干旱區;h.甘南高寒濕潤區。

1.2.3 地形山脈

甘肅地貌復雜多樣,山地、高原、平川、河谷、沙漠、戈壁交錯分布,海拔大多在1000m以上,四周為群山峻嶺所環抱,位處高原而且多山,以高原、山地為主,海拔一般在1000m以上,相對海拔高度4600m,在全國僅低于西藏、青海兩省區。甘肅是個多山的省份,最主要的山脈首推祁連山、烏鞘嶺、六盤山,其次諸如阿爾金山、馬鬃山、合黎山、龍首山、西傾山、子午嶺山等,多數山脈屬西北—東南走向。省內的森林資源多集中在這些山區,大多數河流也都從這些山脈形成各自分流的源頭。境內地勢起伏、山嶺連綿、江河奔流,地形相當復雜。全省山地多,平地少,山地和丘陵占總土地面積的78.2%,沙漠、戈壁、高寒石山、裸巖、低洼鹽堿、沼澤等占全省總土地面積的42.05%。全省大致可分為各具特色的6大區域。

(1)隴南山地

這里重巒疊嶂,山高谷深,植被豐厚,到處清流不息。這一區域大致包括渭水以南、臨潭、迭部一線以東的山區,為秦嶺的西延部分。

(2)隴中黃土高原

位于甘肅省中部和東部,東起甘陜省界,西至烏鞘嶺畔。這里曾經孕育了華夏民族的祖先,這里有蒼松翠柏,有潺潺溪流,有豐富的石油、煤炭,也有聞名遐邇的名山大川。

(3)甘南高原

它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東部邊緣一隅,地勢高聳,平均海拔超過3000m,是典型的高原區。

(4)河西走廊

位于祁連山以北,北山以南,東起烏鞘嶺,西至甘新交界,是塊自東向西、由南而北傾斜的狹長地帶。海拔在1000~1500m之間,長約1000余公里,寬由幾公里到百余公里不等。這里地勢平坦,機耕條件好,光熱充足,水資源豐富,是著名的戈壁綠洲,農業發展前景廣闊,是甘肅主要的商品糧基地。

(5)祁連山地

在河西走廊以南,長達1000多公里,大部分海拔在3500m以上,終年積雪,冰川逶迤,是河西走廊的天然固體水庫,植被垂直分布明顯。

(6)河西走廊以北地帶

這塊東西長1000多公里、海拔在1000~3600m的地帶,人們習慣稱之為北山山地。這里地近騰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風急沙大,山巖裸露,荒漠連片,一塊塊山間平原,是難以耕作之地,人煙稀少。

1.2.4 河流湖泊

甘肅湖泊數量少、面積小,水環境主要以河流環境為主要內容,河流分屬黃河、長江、內陸河三大流域9個水系,黃河流域有洮河、湟河、黃河干流、渭河、涇河5個水系:長江流域有嘉江水系;內陸河流域有石羊河、黑河、疏勒河3個水系。從水資源總量看,全省水資源總量為611.79×105m3,內陸河流域76.98×105m3,黃河流域391.81×105m3,長江流域143×105m3。其中,全省多年平均自產地表水資源為299×105m3,多年平均入境地表水資源量304×105m3,地下水資源綜合補給量305.28×105m3,與河川徑流不重復計算量為8.79×105m3。省內高山冰川主要分布在祁連山區,冰川總面積1596.04km2,冰川儲量786.87×105m3,每年補給河西三大流域冰川融化水量約9.5×105m3,占河西河川徑流量72.6×105m3的13.1%。

1.2.5 藥用植物資源

甘肅省素有“千年藥鄉”之稱,藥用植物資源極為豐富。據全國中藥資源普查統計,中國有藥用植物資源11146種,占世界25000種藥用植物的40%以上,而甘肅省是全國中藥材的主要產區之一,現有藥材品種9500多種(包括野生品種),其數量居全國第2位。

1.2.6 隴東南地區自然環境特征及藥用植物資源分布

甘肅省隴東南地區主要包括隴南、天水、平涼、慶陽四市,地處川、陜、甘、寧四省(區)交匯,橫跨長江、黃河兩大流域,地貌北臨黃土溝壑、南接秦巴山區,處于北亞熱濕潤、溫帶濕潤性、暖溫半濕潤、高原濕潤、濕潤半濕潤等多種氣候過渡帶,這里峰巒疊嶂、溝壑縱橫,懸殊的海拔高差使其氣候垂直差異十分明顯,具有“集四季氣候為一時,聚南北生物于一身”之特征。其中的天水地區周邊秦嶺橫亙,形成嘉陵江和渭河兩流域的分水嶺,嶺南屬嘉陵流域的南嶺山地,內有徽成丘陵盆地和西禮黃土丘陵盆地,秦嶺北屬渭河流域,渭河沙谷形成寬窄相間的葫蘆狀谷河,渭河北為黃土梁峁溝壑區,境內最高點漳縣露骨山海拔3491m,最低點徽縣虞關海拔700m,相對差高3241m,地處我國南北氣候的分界線上,由于復雜的地理環境給植物的生長繁衍提供了優良的條件。

甘肅省隴東南地區在不同的垂直高度上分布著大量的褐土與棕壤土,含有豐富的有機質、深厚的腐殖質層和一些灰分元素可滿足藥用植物生長發育需要,使得其中藥用植物品種繁多,藥材資源十分豐富,約有3000種,其中植物藥材近2900種,本區藥用植物資源具有門類較全、分異明顯等特點,其代表道地植物藥材有當歸、黨參、紅芪、杜仲、天麻、附子、獨活、雄黃、大黃、半夏、甘草、柴胡、木蘭、木通、淫羊藿、小茴香、無花果、馬兜鈴、白蘚皮等,在國內外中藥材市場占有重要地位,是我國傳統地道中藥材產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吉林省| 台南市| 合阳县| 舟山市| 海淀区| 台安县| 本溪| 沙坪坝区| 恩平市| 东台市| 玛纳斯县| 什邡市| 夏邑县| 安泽县| 安塞县| 航空| 桓台县| 桦南县| 常德市| 白沙| 开鲁县| 美姑县| 绥江县| 田林县| 宁晋县| 昆山市| 华容县| 涪陵区| 平顺县| 巴青县| 雅江县| 双鸭山市| 安图县| 河北省| 秦皇岛市| 巴里| 海口市| 南陵县| 平南县| 清水河县| 内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