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4.2 紅茂草植物資源及種子特性研究

4.2.1 材料與方法

(1)材料

紅茂草(禿瘡花)為野外調查對象,分別以2006年5月采集紅茂草種子為發芽實驗材料。

(2)方法

①植物資源與種子特性研究

實地調查紅茂草的生境、生長狀況及資源儲量,同時觀察野生地被植物生長的物候期,待種子成熟時及時采收并做好相關的觀察與記錄。

②發芽方法與數據統計

2006年12月,室內發芽實驗,溫度15~30℃,供試種子放入墊有2層濾紙的培養皿中,每個培養皿100粒種子,每個處理3次重復。每天記錄發芽數,直至不再發芽為止。最后統計初始發芽天數、終止發芽天數、發芽率,以上指標均以3次重復平均值表示。

③種子處理方法

a.種子萌發適溫實驗 取紅茂草種子分別在變溫(每晝夜夜晚設15℃,白天設25℃各12h)和15℃、20℃、25℃、30℃四種恒溫進行比較,確定最適溫度。將放有種子的培養皿置于型號為LRH-250-GS的培養箱中進行發芽實驗,紅茂草30d后統計發芽率。

b.種子發芽需光性實驗 在選擇種子萌發適宜溫度的同時,進行種子發芽需光性實驗。在光照(12h光照、12h黑暗)、黑暗(每天24h用三層黑色塑料薄膜遮光)條件下處理種子,發芽方法及數據統計方法同前。

4.2.2 結果與分析

(1)紅茂草種子特性

野生條件下,紅茂草種子成熟相對整齊,在其細長蒴果由青轉黃時,可以集中采收、晾干備用。

紅茂草種子細小、黑色,千粒重0.2g。

(2)紅茂草種子發芽的適宜條件

由表4-3可以看出,紅茂草種子在供試溫度范圍內均可萌發,但在15℃和30℃條件下,發芽率顯著降低。在20℃、25℃恒溫及變溫條件下,光照條件下的萌發率均高于黑暗,生產中對紅茂草種子進行檢驗時,建議使用20℃或25℃恒溫,每天光照12h的培養條件。另外,據實驗觀察,紅茂草種子萌發進程最為緩慢且無明顯的發芽高峰,進行種子檢驗時,末次計數時間不能小于30d。用種子進行繁殖時,應淺播以滿足種子萌發的需光要求。

表4-3 不同溫度及光照對紅茂草種子發芽的影響

(3)野生地被植物資源概況

紅茂草分布于我國青海、陜西、山西、河南、甘肅等省區,生于路邊、荒地、草坡、農田等處,植株稍松散,3~4月間鮮黃色花開放,花冠直徑達3cm左右,是較好的觀花地被植物。紅茂草根或全草藥用,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殺蟲之效。

4.2.3 結論

紅茂草(禿瘡花)種子發芽遲緩且無明顯發芽高峰,可能是野生植物適應外界環境條件的一個表現,在自然條件下,這一特性可以使種子漸次萌發,有利于植物度過不良的外部生存條件,保持種族的延續與種群的擴大。

目前,部分野生地被植物已有較系統地馴化栽培研究,但多數野生地被植物尚處于自生自滅狀態,在園林綠化中很少被利用。因此,野生植物紅茂草(禿瘡花)具有較大的開發利用空間。

主站蜘蛛池模板: 蒙自县| 台前县| 仁寿县| 策勒县| 赤壁市| 杭锦后旗| 永泰县| 铜陵市| 辉县市| 南开区| 额济纳旗| 山阳县| 吉木乃县| 化隆| 京山县| 上思县| 巴塘县| 五常市| 佛山市| 梨树县| 鲁山县| 泽州县| 中牟县| 革吉县| 慈利县| 道真| 柏乡县| 耿马| 南和县| 孙吴县| 湘潭市| 余干县| 建德市| 扬州市| 新巴尔虎右旗| 高清| 辽源市| 顺平县| 安陆市| 县级市| 息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