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驗之三:鴨飼料應具備的特點
(1)配合日糧必須考慮鴨的采食量與飼料體積的關系,從而確定各種飼料在日糧中所占的比例。通常情況下,配合飼料的體積要與家禽消化道的容積相適應,若飼料的體積過大,則能量濃度降低,不僅會導致消化道負擔過重進而影響鴨對飼料的消化,而且能量及營養物質得不到滿足。反之,飼料的體積過小,即使能滿足鴨對養分的需要,但鴨達不到飽感就不能快速生長,影響鴨的生產性能或飼料利用效率。消化道容積因品種、年齡、體重、生產情況不同而差異很大。
(2)安全合法 把安全性放在首位,要考慮到配合飼料的安全性,沒有安全性做前提,就談不上配合飼料的營養性和科學性。飼料必須符合國家法律法規及條例的規定,嚴禁使用發霉、污染和含有毒素的原料,嚴禁使用違禁藥物及激素類藥物。鴨屬雜食動物,食譜比較廣,很少有擇食現象。鴨的味覺不發達,對飼料的適口性要求不高,對異物和食物辨別能力差,常把異物當成飼料吞食,所以必須注意飼料和墊料的衛生,防止發霉變質和異物混入。每次配制飼料量不宜過多,以7~10天吃完為宜,保持飼料新鮮。
(3)要因地制宜選配飼料 盡量利用當地飼料資源,既要考慮營養價值,也要注意價格低廉,以降低成本。
(4)日糧應有相對的穩定性,必須改變時,最好有1周的過渡期。特別在產蛋高峰期更應注意。
(5)配合的日糧要與飼養標準接近,以免引起營養缺乏或過多,造成某些營養缺乏癥的發生或經濟損失。所有家禽都是“依能而食”,飼料的能量水平高時,采食量就少;飼料的能量水平低時,采食量就多。所以,鴨飼料中的蛋白質與能量比例要平衡,否則會使飼料消耗增加。
(6)飼料力求多樣化 不同飼料的營養物質組成是不同的,不同配合日糧的飼料種類要盡可能多一些,以便在營養上互相配合,取長補短。
(7)各種飼料必須充分拌勻,特別是多種維生素、微量元素和藥物等各種添加劑,更要注意拌勻,否則會引起不良后果。
(8)日糧中粗纖維含量不能過高,一般不超過5%,最好在3%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