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驗之五:外購仔豬的挑選及注意事項
選好仔豬是養好育肥豬的基礎和前提。要想挑選長得快、節省料、發病少、效益高的仔豬,須從以下幾個方面參考。
一看精神。健康仔豬眼大有神,動作靈活,行走輕健,精神活潑,眼神明亮,尾巴搖擺自如,叫聲清脆,貪食,好強,常舉尾爭食。如果仔豬動作呆滯,不愿活動,多為病豬或不健康的仔豬,不應選購。
二看糞便。拉糞成團,松軟適中,無黏液。后軀有糞便污染,多為病豬或不健康的仔豬,不應選購。
三看皮膚。皮毛光潔,白豬皮色肉紅,沒有卷毛、散毛、皮垢、眼屎、異味,后軀無糞便污染,無乳頭紅斑、癬斑。如果仔豬動作呆滯、跛行、卷毛、毛亂,有眼屎,多為病豬或不健康的仔豬,不應選購。
四看外觀。體表無外傷或畸形,如有無疝氣。
五看品種。較普遍的是用長白雜交豬,大約克與杜洛克雜交生產三元雜種豬。瘦肉多,生長快,好銷售,是市場的主流品種。
六看體型。一般選購嘴筒寬、口叉深、額部寬、眼睛大、耳郭薄、耳根硬挺、背平寬呈雙脊、體長與體寬比例合理、有伸展感的仔豬,不選“中間大,兩頭小”的短圓仔豬。仔豬應皮薄有彈性,毛稍稀有光澤,身腰長,胸深,臀部寬,四肢粗壯稍高。
七看仔豬疫病。了解清楚仔豬來源場的疫病情況,看是否來自非疫區,這條除了看所選豬場的管理和豬群整體面貌以外,更多的是到最近或者經常購買該場仔豬的養殖場(戶)去了解。
八看免疫記錄。正規的豬場都有免疫記錄,看做了哪方面的免疫,尤其是豬瘟免疫是否做了,如果連豬瘟疫苗都沒防疫,這樣的豬場不可靠,千萬不要買。
注意事項:購買仔豬育肥是飼養者經常遇到的,由于經過抓趕、運輸和環境變化等原因,使仔豬無法適應而處于應激狀態,機體各系統出現相應的紊亂,易誘發高熱、便秘、下痢等疾病。因此,對生長育肥豬盡量從一個豬場購進,并采取綜合的飼養管理措施,以降低發病率,促進其健康生長。主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圈舍準備。在準備購進生長育肥豬前,檢查豬舍及其設備,欄舍地面要及時修補。檢查食槽及飲水器有無損壞。清洗消毒欄舍及食槽,先將欄舍清除干凈,尤其是發生過疫病的欄舍,應進行徹底消毒。消毒可根據病原選用2%燒堿水、2%~10%來蘇爾或10%過氧乙酸等,空置3~7天。
二是了解所購生長育肥豬的基本情況。在購買生長育肥豬時應問清仔豬日齡、免疫情況(已在什么時間用了什么疫苗)、飼喂設施(是水槽還是飲水器)、飼料的種類、飼喂次數及時間等。
三是仔豬進場后,先對仔豬噴灑來蘇爾,這樣有兩個好處:一是豬體表消毒;二是統一仔豬身上氣味,減少分圈后的咬斗。
四是按體重和體況分欄。將體重和體況相當的仔豬分在一個欄里飼養。每欄10頭左右,最多不超過25頭,有條件的可將公母仔豬單獨分圈飼養。
五是喂料方法。飼料要與原來的一樣或相近,最好同時向仔豬提供者直接購買原來吃的飼料喂幾天,逐漸過渡飼料,避免直接改變飼料造成應激。新購仔豬4~5天要限飼,少喂勤添,一晝夜喂6~8次,以后逐漸減少飼喂次數,日投料量控制在原日糧的70%左右,經4~5天限飼后再逐漸增加,直到正常飼喂。
六是做好防病。除了給仔豬創造一個良好的生長環境外,還要在飲水和飼料中添加預防疾病的藥物。買進仔豬第一天,先喂給1次0.1%高錳酸鉀水溶液,或在飲水中添加電解多維,連續3天,以提高其抵抗力。堅持供給充足的清潔飲水。仔豬飼料中添加強力霉素,每日每頭添加0.4~0.8克,防止仔豬下痢。或在每噸飼料中添加80%支原凈125克、10%氟苯尼考600~800克,連用7~10天,可降低呼吸道疾病和大腸炎的發病率。同時,為增強仔豬胃腸適應能力,可在飼料中添加酵母粉或蘇打片。也可在飼料中添加粉碎的大蒜,效果相當好。
七是及時驅蟲。新購的仔豬若無疾病發生,經15~30天單獨飼養后,用鹽酸左旋咪唑片按每5千克體重25~30毫克內服驅蟲。
八是預防免疫。經7~10天的觀察,在確定仔豬一切正常的情況下,可給未預防接種的仔豬進行豬瘟、豬丹毒、豬肺疫、口蹄疫等疫苗免疫。
九是注意購仔季節。春季購買最易飼養,但是要注意這個時節仔豬多,育肥后上市的時候育肥豬也多。春季氣溫逐漸升高,有利于仔豬生長發育,秋季溫度適宜,可利用豐富的飼料,這兩個季節可抓緊時間多養。在選購仔豬時要估算出欄時間,育肥豬體重達90千克后,產熱多,生長相對減慢,應盡量錯開高溫高濕的伏天出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