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1.立春——防寒護肝養陽氣

【公歷2月4日或5日】

律回歲晚冰霜少,春到人間草木知。便覺眼前生意滿,東風吹水綠參差。

——宋·張栻《立春偶成》

【節氣釋名】《群芳譜》道:“立,始建也。春氣始而建立也?!绷⒋号c立夏、立秋、立冬一樣,都是反映四季更替的節氣。立春,意味著從這一天起,冬天已經結束,溫暖而充滿生機的春季開始了。

【氣候特點】立春三候為:“一候東風解凍,二候蜇蟲始振,三候魚陟負冰?!碧鞖忾_始回暖,最嚴寒的時期基本過去,人們開始聞到早春的氣息。立春期間,氣溫、日照、降雨開始趨于上升、增多。但這一切對全國大多數地方來說僅僅是春天的前奏,春天的序幕還沒有真正拉開。

【養生旨要】《黃帝內經》曰:“春夏養陽,秋冬養陰。”春季陽氣生發,人體的陽氣也會生發,此時應該順應天地陰陽之氣,通過調攝而宣達陽氣。立春天氣乍暖還寒,人體腠理變得疏松,對寒邪的抵抗力減弱,應注意保暖。

【養生膳食】薯蕷粥、棗泥山藥糕。

【養生功法】閉氣搓手熱,背摩后腎堂。

【節氣艾灸】氣海穴。

春凍未泮寒猶重,益氣涵陽壽而彰

“立”有“開始”的意思,一過立春,就意味著冬季結束,進入了春天。但事實上,大家都能感覺到,這時我國大部分地區,尤其是北方,天氣還是很冷的。在這個“乍暖還寒”的時候,涵養陽氣可以說是健康養生的首要任務。

古人創造了陰陽學說,陰陽雙方對立消長、互根互用,還能相互轉化,這些作用維持著自然界的正常變化。陽氣是一種積極向上的力量,就像是現代城市中發電站提供的電力,如果電力不足,城市就會癱瘓,對于人體來說同樣是這樣,離開陽氣的扶持和養護,也會枯萎。《黃帝內經》講“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意思就是:陽氣是維系生命生生不息的一種元氣,就像天上的太陽一樣,沒有了太陽,萬物無法生存,沒有了陽氣,我們的壽命也難以長久。立春時節,一方面人體內陽氣開始生發,另一方面外界寒氣尚未退去,時而侵襲,就是老百姓常說的“倒春寒”。這時最易損耗陽氣,因而也是最需涵養陽氣的時候。

“春捂”得法最重要,下厚上薄暖兩頭

現在有些年輕人一到立春,馬上脫掉冬裝,換上薄薄的春裝。俗話說“二月休把棉衣撇,三月還有梨花雪”,這個時候最容易受寒了。此時人體陽氣已經開始生發,皮膚肌理也逐漸變得疏松,對寒邪的抵抗能力有所下降,寒邪就會乘虛而入。流行性感冒、急性支氣管炎、肺炎等疾病最容易在這個季節發生。如果能夠做到及時防范,“春捂”得法的話,是會減少發病機會的。

“春捂”得法,有兩個要求:一是要暖“兩頭”,二是要捂下身。

“兩頭”指的就是我們的頭和腳。老人,尤其是頭發稀疏的,千萬不要過早地摘下帽子和圍巾。頭頸部已經習慣了冬日捂著的溫暖,如果在乍暖還寒的時候,突然遠離帽子、圍巾,就特別容易感受風寒,感冒、頭痛、頸椎病、肩周炎都會隨之而來。同樣,腳上也不要過早地換上單鞋,否則寒氣會自下而上、由表及里地侵入體內。

“春捂”重在捂下身。《老老恒言》明確指出“春凍未泮,下體寧過于暖,上體無妨略減”,就是主張在春凍未解的時候,要遵循“下厚上薄”的著衣原則?!般笔恰敖?、散”的意思。古人在長期的生活與勞動實踐中認識到,寒多自下而生。這與現代“人體下部血液循環比上部差,更容易受到風寒侵襲”的說法是一致的?!跋潞裆媳 ?,既養陽又收陰,與自然氣候變化協調一致,可謂是“天人相應”?,F在一些年輕的女士過早地換上單薄的緊身褲、短褲、短裙,這樣很不好。寒風刺骨侵入下身,時間久了就有生病的隱患。而女性所患的諸多婦科病,大多也與感受寒冷有關。所以,在“風度”與“溫度”之間,從健康角度來看,還是選擇后者為好。

“夜臥早起”要適宜,“與日俱興”方養陽

立春過后,陽氣漸盛,白天的時間也漸漸拉長。夜為陰,晝為陽,我們要養陽,在起居上還應該做到“夜臥早起”。意思就是要晚點兒睡,早點兒起,這樣可以更多地納取一天當中的陽氣。但這里有一個原則叫“與日俱興”。晚點兒睡,但不能晚過夜里11點,否則易傷肝膽,眼干、眼澀、眼疲勞、精神倦怠等各種疾病都會找上門兒來。經常熬夜的人,沒有一個精神狀態是很好的。早點兒起,也不要凌晨三四點就起來。這時候還屬于夜里,陰氣尚未退去,對養陽沒有什么好處。早上起床前最好看看太陽,什么時候有曙光了,這個時候就應該起床了。人體的陽氣會隨著太陽的升起,在體內慢慢升騰。這就是“與日俱興”的意思。

但有一些中老年朋友,已經養成了三四點醒來后就再也睡不著的習慣,那該怎么辦?建議這些朋友不要急著出門,可以在家里稍微做一點兒家務,比如準備早餐,或者在家里做一些室內活動,從而有一個預熱的過程,這對身體是有益的。

等太陽出來后,就要走出去了,一定要運動運動,“動則升陽”嘛。但還是要注意一下場所的選擇和天氣狀況。現在空氣污染嚴重,生活在郊區、鄉鎮的朋友還好一些,但如果生活在大城市,就不要往車流量大的馬路邊上去了。中醫認為,春天的陽氣在樹林、河流邊尤其旺盛。所以在城市,應盡量去公園鍛煉,那里的樹啊、水啊更多一些,更有利于養陽。如果實在不方便,就在自家的小區里鍛煉也比去大馬路上強。如果趕上霧霾天,就不要出去了,這時的空氣污染很重,應等云開霧散后再去運動。

此外,飲食上要盡量多吃一些具有生發性質的食物,如芽菜、春餅都是立春時節的好食物。但吃這些食物的時候盡量不要往里邊加醋,醋具有收斂性,一邊要生發,一邊又在收斂,養陽效果肯定會受到影響。

俗話說,“一年之計在于春”,如能在立春之際、大自然“發陳”之時,借陽氣上升、人體新陳代謝旺盛之機,合理養生,對全年的健身防病都是十分有利的,甚至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春歸大地“肝”戈起,補脾護肝化玉帛

春歸大地,萬物萌生。對于與大自然密不可分的人來講,體內的肝也開始變得活躍和敏感。在生活中,我們會發現,立春一過,看肝病的人明顯多了起來。的確,病毒性肝炎的流行期大多在春天,很多慢性肝病患者在這個季節都有反應。比如,會為一點兒小事而吵架、發火,投訴事件也變得特別多。說到底,這都是肝火旺、肝氣不舒在作怪。

肝火旺盛易傷身,補脾養肝是要意

傳統養生觀念認為,春應養肝。于是人們紛紛開始補肝,肝病患者補,健康人也補。什么東西能補,就緊著吃什么,其實這里存在一個誤區。

肝病患者以及氣血不足的人確實需要補一補,因為他們的肝很虛弱。但如果是健康人,肝并不虛,那就沒必要補了,補的結果只會適得其反。仔細觀察一下,身邊是不是有這樣一些人?整個春天脾氣暴躁,三句話不對就沖人發火,人際關系突然變得很糟糕,食欲也不怎么好。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就是,春天物氣調達,肝氣旺盛,如果再接二連三地吃點兒補肝的東西,往這火苗兒上添加柴火,火氣自然就更大了。肝克脾,肝火過旺了,必然會傷及脾胃,這也正是食欲減退的原因。不是有很多人一生氣就吃不下東西了嗎?所以,古人言“春不食肝”,就是怕肝火太盛了。

春季養肝,其真正意義不在于補肝。對于大多數人而言,肝氣盛、肝火旺以及由此導致的脾胃不適是普遍存在的問題,降肝火、補脾胃才是養肝的要義。就像唐代醫家孫思邈所言:“春七十二日,省酸增甘,以養脾氣?!彼崛敫?,能補肝。春天物氣調達,肝氣旺盛,此時就不要再通過飲食來刺激它了。倒是要適當多吃點兒甜的東西,甘味入脾,能補益因肝盛所傷的脾氣。當脾胃功能強健以后,肝也會得到很好的調理。這就像生長在土壤里的植物一樣,土壤越肥沃,植物生長得才越茂盛。

自制棗泥山藥糕,補中益氣是神品

“民以食為天”,給大家推薦一個咱老百姓都能買得起、吃得起、補脾效果還非常好的食物——山藥。它口味甘甜、性質溫和,《神農本草經》里說能“補中,益氣力,長肌肉”,對于病后虛弱、脾胃功能不好的人來說,是非常好的滋補品。中醫張錫純因脾胃不和鬧肚子,無奈之下用山藥搗泥熬粥喝,結果竟奇跡般地治好了腹瀉,并由此創立了“薯蕷粥”[注]這一名方。

[注]*山藥,也叫薯蕷。

那怎樣吃山藥,才能將補脾效果發揮到極致呢?和大棗搭配著吃,補脾效果會更勝一籌。大家都知道大棗的益脾功效也是很強的,這叫強強聯手。給大家介紹一個《紅樓夢》中的食物,叫棗泥山藥糕。制作方法很簡單:先用清水把大棗洗干凈,去核,上鍋蒸爛后取出,搗成棗泥;然后把棗泥和白砂糖一起放入鍋中翻炒,炒至棗泥不發黏,并且開始泛出香味時,出鍋備用;山藥削皮洗凈后,也像大棗一樣放入鍋中蒸爛,然后取出,搗成面團;用山藥面團包裹棗泥,搓成大小適當的糕點樣即可?;蛘哔I個模具回來,壓實磕出,這樣就顯得更美觀了。

書中說秦可卿那時已經是病入膏肓了,吃了兩塊,卻還能“克化得動”。足以看出它補益脾胃的功效非同一般,對于脾胃虛弱的人絕對是一種難得的美食。

當然還可以用山藥熬粥、做菜吃,但有一點要注意,大便干燥的人要盡量少吃。因為山藥有固澀作用,吃了它之后會加重燥結的癥狀。如果非常想吃的話,就配點兒杏仁,杏仁具有潤燥的效果,這樣也可以取長補短。

簡單至純白米粥,補脾養胃不能忘

說到用飲食來補脾,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東西不得不在這里提一下——粥。我們都有這樣的經驗:無論是什么病人,無論病情如何,無論有什么飲食禁忌,都能喝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粳米粥。這倒不是病人“返璞歸真”了,而是病人大都脾胃虛弱,難以進食其他食物。粳米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氣與味又直接歸脾經和胃經,可以很好地補脾養胃。另外,粥一般都比較清淡,喝完之后會覺得通體舒適、神情安然,因為它又具有降火除煩、清心安神的功效。春天養肝護脾,飲食中又怎么能少得了粥這個重要的角色?

但是好多人喝粥時總覺得味道太淡,愛往粥里加糖。大家都知道,糖吃多了對身體不利,尤其是老年人,會延長食物的消化吸收過程,同時還容易傷腎。“腎主骨”,糖吃多了,牙齒脫落、骨質疏松會加重。那這個味道淡的問題該怎么解決呢?可以往粥里加點兒菜、肉,或者水果,一同來熬煮。這樣不僅味道濃郁了,營養也更加全面豐富了。

小小動作深呼吸,肝氣舒達體安康

除了飲食,我們還可以通過做一些簡單的運動來養肝,這里有一種躺著就可以做的小功法:采取右側臥的姿勢,手臂略抬高于身體10厘米左右,然后緩慢地呼吸;閉上嘴,用鼻孔慢慢深吸氣,直至深吸入腹部,感覺腹部像氣球一樣慢慢脹起;然后用嘴慢慢呼氣,腹部下癟收緊,感覺貼到后腰。連續做半小時。

只要在每天早起、午休、晚上睡前做一做,既不會占用太多的時間,還能讓肝得到很好的休息,同時又有防治肝下垂的功效,一舉三得。不過,做這個功法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全身松弛,精神樂觀;動作也要柔和緩慢;呼氣的時候,使氣呼盡;調息的時候,閉目凝神。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把肝中的邪氣外泄出去,使肝氣得以舒達。

當然了,要想很好地養肝,需要做的遠不止此。還要保證充足的睡眠,不能熬夜,否則對肝的損害可能非常厲害。酒也是肝的敵人,一定要適可而止,不要靠喝酒來逞英雄。還要經常進行適量的運動,像健走、慢跑、游泳等運動都可以。

總之,如果能積極地養肝護脾,防止肝火上炎,那么你的春天一定是一個能化“肝”戈為玉帛的亮麗春天。

早春梳頭氣血生,美發長壽青春駐

一般人認為,梳頭是女人的事,因為女性需要梳妝打扮,殊不知,梳頭更是一件養生的事情。無論男女,早起梳頭,能有效刺激頭部經穴,幫助陽氣生發,有效改善大腦血液循環,令人神清氣爽。

春晨梳頭二百下,明目祛風亦升陽

《養生論》說:“春三月,每朝梳頭一二百下,壽自高。”在常人看來,將壽高與否跟梳頭扯上直接的關系似乎有點兒玄,但這足以說明春天勤梳頭對養生有著特別的意義。春天是陽氣生發、萬物復蘇的季節,體內的陽氣順應自然也開始生發?!饵S帝內經·素問·脈要精微論》稱:“頭者,精明之府”,頭部不但穴位豐富,而且是人體經絡匯集的重要部位,“五臟六腑之精氣皆上注于頭面”。因此,春天里早起趁著一日中大自然陽氣和體內陽氣開始生發之時,適當梳梳頭,刺激頭部經穴,盡管只是“舉手之勞”,卻能讓體內陽氣生發,令氣血流通,使人神清氣爽。

早春勤梳頭還包括“發宜常梳”這樣一個原則。在我國,梳頭養生法歷史悠久。早在隋朝,醫學家巢元方就明確指出,梳頭有通暢血脈、祛風除濕、使發不白的作用。許多古醫籍中也有梳頭養生的記載,如《圣濟總錄·神仙導引》說:“梳欲得多,多則去風,血液不滯,發根常堅”,《延壽書》則認為“發多梳能明目祛風”。

頭該怎么梳?有什么講究呢?要全頭梳,不論頭中間還是兩側都應該從額頭的發際一直梳到頸部的發根處。每個部位起碼梳50次以上方有功效,上限則以自己感覺舒服為準。時間以早晨最佳,因為早上是人的陽氣生發之時,如果能早晚各1次,效果會更好。梳子最好選用牛角梳、玉梳或者木梳。牛角梳具有清熱涼血的作用,玉梳可以平肝、安神、鎮驚,黃楊木梳則能清熱利濕、止癢去屑。

梳頭洗腳長生事,通流血氣散風濕

有人說:“我不敢梳頭,因為頭發本來就少,還老掉。”還有人說:“我也不敢梳頭,我一梳頭,頭皮屑就跟下雪似的往下掉,沒法梳。”要我說:“越是這樣的人,越得多梳?!币椎舻哪切╊^發,就像植物的枯枝敗葉,必須把它們梳掉,才能讓那些剩下的“精英”充分吸收營養,茁壯成長。頭屑其實是體內濕氣、痰濁所致,如果能堅持經常梳頭,就能把堵塞在毛孔的痰濕梳出來,“雪片”也會落而不生。

梳頭不但可以治療脫發,還能治療白發和頭發無光澤。經常梳頭,可以有效疏通肝腎經絡,肝腎強了,頭發也就濃密起來了。而當頭發濃密起來后,也就證明氣血越來越足,肝腎的功能提高了。

梳頭還能幫助人安然入睡。宋人郭尚賢在其著作《清異錄》中稱道:“梳頭洗腳長生事,臨臥之時小太平?!贝笪暮捞K東坡也同樣喜歡在晚上梳頭,他經?!笆犷^百余梳,散頭臥”,可“熟寢至明”。還留下梳頭詩為證:“羽蟲見月爭翩翻,我亦散發虛明軒;干梳冷快肌骨醒,風露氣入霜蓬根?!苯洺J叩娜?,不妨試一試蘇軾的這一簡單“助眠”法。

此外,古人還發現梳頭有諸多益處。南梁醫家陶弘景有“櫛頭理發,欲得過多,通流血氣散風濕也”一說。梳頭不但有助于驅散頭部的風濕病邪,促進頭部氣血循環,對于高血壓、動脈硬化等引起的眩暈癥也有特殊的功效。因為經常梳頭可刺激百會穴、太陽穴和風池穴,起到降血壓的作用,血壓平穩了,眩暈感也會減退。

兩手微屈常櫛發,簡單按摩療效多

如果有的朋友頭發太過稀疏,不適于使用梳子,不妨直接櫛發,就是用手指代替梳子在頭部做梳發按摩。經常櫛發,不僅能防治白發、脫發,祛頭屑,止頭癢,還能防治頭痛、失眠和眼疲勞,對腦卒中所致的偏癱,在恢復期也具有輔助療效。

櫛發的具體方法是雙手十指微屈,自然分開,形似梳子,插入頭發,頭頂或后枕部的頭發由發根向上向外梳理,前面的頭發從前額向后腦梳理。梳時手指要摩擦頭皮,櫛發次數多多益善?!岸噙^一千,少不了數百”。櫛發時要用力均衡,不能有疼痛的感覺,次數多時,頭皮會有微熱感。

別小看梳頭這個動作,靠它就能打通人體的很多經絡,早春若能堅持勤梳頭,則是在一年初始之季給身體大廈打下了堅實的地基。

閉氣搓手摩腎堂,腎虧為盈是良策

如果家有老人,腦海里是否頻頻浮現出他們捶腰拍腿的畫面?腰背疼痛、四肢骨關節疼痛,似乎已經成了老年人的“專利”,在多數人眼里也漸漸成了一件見慣不怪的事情——人老了就這樣。

中醫認為“腎主骨”,大多數老人的腰腿疼痛、骨質疏松,都是腎虛弱、元氣不足所引起的,治療時當以固腎培元為根本。摩腎堂,從名字我們就可以看出它的主要功效是強健五臟之中的“先天之本”——腎。

摩腎堂,出自我國傳統的八段錦,又叫“閉氣搓手熱,背摩后精門”??梢园凑找韵碌墓Ψń榻B來進行練習。

閉氣搓手熱:閉住嘴巴,舌頂上顎,咬住牙齒,深吸一口氣,氣沉丹田,然后開始雙手交替揉搓,使之發熱。搓的時候要注意,不單是搓手掌,還要適當地活動手腕,同時把手背也搓熱。

背摩后精門:雙手握拳,拇指在內,四指握住拇指。這個握法很重要,在中醫養生里叫握固,可以賠補元氣。然后把兩手放到背后,用搓熱的手背來摩精門。一邊摩精門,一邊徐徐從鼻孔呼氣。所謂精門就是中醫里講的腎俞部位,或者叫命門。

一次呼吸摩精門36~120次,并以意念導氣,意氣相隨,達于精門。至于搓多長時間,以搓熱兩腰為度。什么時候練呢?不需要專門的時間,只要用臨睡時或者醒來后的一點兒時間就夠了??梢员P坐在床邊,一邊閉目養神,一邊搓手摩腎。

春季養生,重在涵養陽氣。整個春三月,若能將這個功法堅持做下來,對于腎氣不足引起的腰酸腿痛將會起到非常好的治療作用。當然,作為一種功法,它的適用人群絕不僅限于腰腿疼痛的患者,大部分由腎虛引起的病癥,如尿頻、遺精、痛經等,都可以用它來進行自我調治。即使無病,也可以用它來強身健體。但有一點要注意,高血壓、青光眼、腦動脈硬化以及肝硬化患者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鍛煉此功法。

主站蜘蛛池模板: 蛟河市| 溆浦县| 邓州市| 邓州市| 舞钢市| 色达县| 永宁县| 泰顺县| 黄山市| 桑植县| 犍为县| 漳平市| 昌乐县| 招远市| 莱阳市| 建湖县| 沧州市| 建平县| 通州市| 全椒县| 桂阳县| 囊谦县| 大方县| 绥宁县| 金寨县| 西乡县| 宁海县| 陕西省| 修文县| 遂川县| 南皮县| 桃江县| 志丹县| 崇明县| 安塞县| 襄樊市| 洛川县| 临江市| 黎川县| 乐山市| 巴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