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胡漢民

周天度

胡漢民,原名衍鴻,字展堂。原籍江西廬陵延福鄉(xiāng)青山村,1879年12月9日(清光緒五年十月二十六日)出生于廣東番禺(今廣州)。父胡文照,做過幾處州縣幕僚,主管刑名。胡漢民幼年從師學習,讀了不少經(jīng)史書籍。后來,父母相繼去世,開始借教書維持生活。二十一歲參加鄉(xiāng)試,中了舉人。

1903年,胡漢民與吳稚暉、鈕永鍵等人東渡日本,入東京弘文學院師范科學習。不久,吳因保送私費陸軍學生事與清公使蔡鈞鬧翻,被日本警察驅(qū)逐出境。胡漢民亦憤而退學回國,先任廣州《嶺海報》總編輯,隨后在廣西梧州中學教書,兼梧州師范講習所所長。1904年冬,他再次赴日本留學,到東京后,入法政大學速成法政科學習。

1905年秋,同盟會成立不久,胡漢民和廖仲愷同時入盟。在入盟前夕,他因?qū)ζ骄貦嗟目谔柋硎緫岩桑J為不宜在這個時候提出,曾與孫中山辯論了一個晚上,經(jīng)孫中山為他詳加剖析,他才勉強同意加入何香凝:《我的回憶》,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全國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辛亥革命回憶錄》(一),中華書局1961年版,第17頁。。入盟后,初任評議部議員,后任書記部書記。11月,《民報》創(chuàng)刊,被推為編輯。他在《民報》上發(fā)表過一些政論文章,宣傳同盟會的革命綱領,與保皇派的《新民叢報》展開論戰(zhàn),起過積極的作用。但也有很大的軟弱性,特別表現(xiàn)在其對待帝國主義的態(tài)度上。1906年4月他寫的《民報之六大主義》一文,在闡述同盟會的政綱時,宣稱革命“不可有妨害外國之舉動”,主張革命后成立的新政府,應當承認帝國主義和清王朝簽訂的不平等條約,“于各國之債權,亦斷許其無損害”《民報》第3期。

1907年春,孫中山被日本政府驅(qū)逐出境。胡漢民隨同孫中山到河內(nèi)設立革命機關,策動兩廣起義。其后,孫中山和黃興在粵、桂、滇邊境地區(qū)發(fā)動多次武裝起義,胡往返于河內(nèi)、香港之間,任籌餉運械等工作。這些起義失敗后,1909年5月,孫中山赴歐洲,委托胡漢民負責南洋黨務。同年10月,同盟會南方支部在香港成立,他任支部長,與黃興、趙聲、倪映典等策劃在廣州新軍中發(fā)動起義。1910年春,新軍起義失敗后,11月,孫中山召集黃興、趙聲、胡漢民等在南洋檳榔嶼召開會議,決定募集巨款,集中全黨人力,在廣州再發(fā)動一次大規(guī)模的武裝起義。隨后,胡漢民往南洋各地籌款。1911年1月,黃興、趙聲到香港設立領導起義的總機關統(tǒng)籌部,他任秘書課課長。4月27日(舊歷三月二十九日),黃興在廣州發(fā)動起義,胡漢民和趙聲、宋教仁等次晨由香港趕到廣州,起義已失敗。他返回香港,后往南洋、西貢等地活動。

武昌起義爆發(fā),11月9日廣東宣布獨立,胡漢民被推為都督。1912年1月中華民國南京臨時政府成立,孫中山就任臨時大總統(tǒng),他任總統(tǒng)府秘書長。在孫中山讓權于袁世凱后,胡漢民于4月回廣州,復任廣東都督。8月,宋教仁將同盟會改組為國民黨,他任廣東支部長。

1913年3月,袁世凱派人刺殺了宋教仁,接著,又向五國銀行團大借款,準備用武力消滅國民黨在南方幾省的實力。胡漢民是反袁的,但主張法律解決,小心翼翼地避免和袁世凱公開對抗。孫中山電促廣東獨立,他“以時機未至拒之”黃遠庸:《遠生遺著》第3卷,商務印書館1926年版,第121頁。。6月14日,袁世凱撤免他廣東都督職務,調(diào)為西藏宣撫使,他復電遵令解職。隨即將權力交與袁世凱任命的粵督陳炯明,悄然離廣州去香港,后到上海。國民黨發(fā)動的“二次革命”失敗后,他和孫中山從上海乘船到臺灣,轉去日本。

1914年7月,孫中山在東京成立中華革命黨,繼續(xù)舉起反袁革命斗爭旗幟,胡漢民任政治部長,主編《民國》雜志。1916年4月,他化名陳同榮從日本回到上海,協(xié)助陳其美籌劃反袁活動。袁世凱死后,與廖仲愷往來于京滬間,代表孫中山與黎元洪、段祺瑞進行政治談判,并進行擴充北方黨務及聯(lián)絡原國民黨籍國會議員的工作。1917年9月,孫中山在廣州成立護法軍政府,為大元帥,任胡漢民為交通部長。不久,孫中山為桂系、滇系軍閥和政學系政客所排斥,于1918年5月辭去大元帥,胡漢民隨孫中山離廣東到上海。

五四運動后,新文化運動廣泛開展。1919年8月,在孫中山直接領導下,胡漢民和廖仲愷、朱執(zhí)信、戴季陶等在上海創(chuàng)辦了《星期評論》和《建設》雜志。他寫的文章表示同情和支持學生愛國運動與新文化運動,并對馬克思的學說進行了一定的介紹。1921年5月,孫中山在廣州就任非常大總統(tǒng),胡漢民任總參議,隨同孫中山在兩廣進行活動。

五四運動和1921年中國共產(chǎn)黨的成立,標志中國革命進入一個新的歷史時期,開始了新民主主義革命階段。在新的革命形勢面前,國民黨逐漸分化為左、中、右三派。胡漢民的右派面目很快暴露,隨著革命日益深入發(fā)展而越來越顯著。

1924年1月,孫中山在廣州召開有共產(chǎn)黨人參加的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確定了“聯(lián)俄、聯(lián)共、扶助農(nóng)工”三大政策,發(fā)表宣言,把舊三民主義發(fā)展為新三民主義。胡漢民本來是反對國共合作的,后來也參加了這次代表大會,并被選為中央執(zhí)行委員會委員。大會閉幕后不久,他即向?qū)O中山提議建立民族國際來對抗共產(chǎn)黨和共產(chǎn)國際。同年9月初,孫中山?jīng)Q定出師北伐,率領北伐軍到韶關,由胡漢民留守廣州,代行大元帥職權,兼廣東省長。10月初,廣州發(fā)生商團反革命叛亂,危及廣東革命政府,革命派要求堅決鎮(zhèn)壓,他主張“委曲遷就”,發(fā)還扣留商團的一部分槍械,謀取妥協(xié)解決蔡和森:《廣州反革命之再起》,《向?qū)А返?7期;《答國民黨中央執(zhí)行委員會》,《向?qū)А返?2期。。10月9日,孫中山為處理商團事變,成立革命委員會時,指出胡漢民“長于調(diào)和,不長于徹底解決”,并且說:“今日革命非學俄國不可。而漢民已失去此信仰,當然不應加入,于事乃有濟。”毛思誠輯:《民國十五年以前之蔣介石先生》第8冊,1937年版,第7—8頁。隨后,胡漢民為形勢所迫,不得不同意舉兵鎮(zhèn)壓,但叛亂平定不久,即向商團反革命頭目陳廉伯表示認錯,請陳“釋前怨”《申報》1925年5月4日。,暴露了他的妥協(xié)立場。

1925年3月,孫中山在北京逝世。以胡漢民為首的右派官僚政客認為他們的反共活動從此可以無所顧忌了,六七月間,胡漢民經(jīng)常約集孫科、鄧澤如、鄒魯、林直勉、胡毅生(胡漢民堂弟)、伍朝樞、吳鐵城等在家中聚會,商量反共對策,攻擊堅決同中國共產(chǎn)黨合作的國民黨左派領袖廖仲愷林直勉:《共產(chǎn)黨入寇國民黨后借詞誣陷同志之概述》,《三民主義月刊》第2卷第6期。另見何香凝:《我的回憶》,《辛亥革命回憶錄》(一),第51頁。。他和鄒魯?shù)扰c在上海的國民黨右派謝持、戴季陶等取得聯(lián)系,認定國民黨非清黨(清除共產(chǎn)黨)不可,并秘密商定清黨的步驟。8月10日,他們在一次國民黨中央會議上提出于9月15日召開一屆四中全會來解決清黨問題佚名:《清黨實錄》,第1—2頁。,并分頭通知右派分子齊集于廣州。與此同時,胡毅生、朱卓文等結合粵軍首領許崇智的部屬梁鴻楷、魏邦平等人,與英帝國主義相勾結,接受了香港政府贈送的二百萬元,陰謀發(fā)動反共政變鄧中夏:《中國職工運動簡史》,人民出版社1953年版,第267頁。。8月20日,廖仲愷被暗殺,主謀者朱卓文、胡毅生、林直勉等人的陰謀被揭露,胡漢民因與廖案有重大嫌疑,一度被拘留,后被釋放,在汪精衛(wèi)的支持下,9月間,以“出使蘇俄”為名前往蘇聯(lián)。

1926年4月末,胡漢民從蘇聯(lián)回到廣州。這時的廣州充滿著革命氣氛,他提出“黨外無黨,黨內(nèi)無派”的口號,企圖抵制和對抗革命。由于遭到共產(chǎn)黨人和國民黨左派的反對,胡漢民在廣州待不下去,于5月中旬避往香港,后到上海。1927年春,當北伐戰(zhàn)爭取得偉大勝利,全國工農(nóng)運動猛烈發(fā)展的時刻,蔣介石在帝國主義支持下,發(fā)動了“四一二”政變。蠖屈了一年的胡漢民,看到東山再起的時機已到,趕忙由上海到南京,同蔣介石結合在一起,反共清黨,絞殺革命。4月18日,蔣介石在南京成立與武漢革命政府公開對抗的反對革命的“國民政府”,胡漢民任“國民政府”主席。他上臺后制訂的第一號命令,就是通緝共產(chǎn)黨,并開列了一百九十余人的名單,多是中共的重要領導人和著名活動家。5月5日,他在國民黨中央常委會上提出組織中央清黨委員會,著手清黨。6月20日,他參加了蔣介石和馮玉祥合作的徐州會議。他還擔任南京國民黨中央政治會議主席,中央執(zhí)行委員會常務委員兼宣傳部長,中央軍事委員會常務委員等要職。從“寧漢分裂”到“寧漢合作”,他是南京國民黨反革命活動的主要策劃者之一。他發(fā)表了許多反共、反蘇、反對工農(nóng)運動的文章和演說,打著宣傳三民主義的旗號,實際是對孫中山三大革命政策的新三民主義的徹底背叛。

1928年1月,胡漢民和孫科、伍朝樞到歐洲考察政治。9月回國后,他提出了旨在確立國民黨一黨專政制度,使蔣的南京政府合法化的《訓政大綱》及《國民政府組織法》,10月經(jīng)由國民黨中央常會討論通過公布。《訓政綱領》(通過后改名)規(guī)定“由中國國民黨全國代表大會,代表國民大會,領導國民行使政權。中國國民黨全國代表大會閉會時,以政權付托中國國民黨中央執(zhí)行委員會執(zhí)行之”楊幼炯:《近代中國立法史》,商務印書館1936年版,第354頁。,把國民黨中央作為“中華民國”的最高權力機關。《國民政府組織法》規(guī)定實行五院制。蔣介石于同年10月間“依法”當上了“國民政府”主席,胡漢民任立法院院長。1929年到1930年,他坐鎮(zhèn)南京,幫助蔣介石出謀劃策,先后打敗了桂系、馮玉祥、唐生智、閻錫山等敵對的地方實力派,完成了“統(tǒng)一”。

但是胡漢民和蔣介石的結合,并不能消除他們之間的權力沖突。蔣介石為了加強他個人的獨裁統(tǒng)治,1929年建立了陳果夫、陳立夫為首的CC集團,以控制國民黨中央和地方各級黨部;同時提高黃埔系軍官的地位,以控制軍隊,胡漢民被擺在“尊”而無權的地位,并逐漸被排擠。胡漢民則以國民黨元老自居,高唱“黨權高于一切”,鼓吹“以黨治國”、“以黨治軍”。對蔣、陳侵犯他的權力發(fā)牢騷說:“其實什么機關都可以不要,只存一個海陸空軍司令部便可以了。”胡漢民:《革命過程中之幾件史實》,《三民主義月刊》第2卷第6期。蔣、胡間的權勢之爭,由于制定《訓政時期約法》問題而公開化。1930年,蔣介石決定召開“國民會議”,制定所謂《訓政時期約法》,以便集權于一身,當選為五院院長之上的總統(tǒng)。胡漢民強調(diào)召開國民會議“必須完全遵依總理遺教”胡漢民:《遵依總理遺教開國民會議》,《革命理論與革命工作》第2冊,民智書局1932年版,第758頁。,聲稱“我追隨總理數(shù)十年,總理之重要著作,我亦曾參加若干意見,從未聞總理提及‘國民會議應討論約法’一語”《中央日報》1931年2月25日。,堅決不同意制定“約法”。其目的是反對在五院之上有一個集權的大總統(tǒng),以保持黨權高于政府權的形式,使自己的權位不致受到削弱。蔣、胡的激烈沖突,加上當時省市代表推舉中,支持胡漢民的占了多數(shù),蔣不能容忍,便于1931年2月28日將胡扣留,軟禁于南京湯山。

胡漢民被軟禁后,由胡派核心人物古應芬、鄧澤如、林森、蕭佛成等以國民黨中央監(jiān)委名義,于4月末發(fā)表通電,指責蔣介石非法扣留胡漢民,對蔣提出彈劾。接著兩廣實力派陳濟棠、李宗仁、白崇禧等分別通電響應,汪精衛(wèi)、孫科也從香港回到廣州,開展了聯(lián)合反蔣運動。5月27日,他們在廣州組成國民黨中央執(zhí)行委員會非常會議,同時成立“國民政府”,和南京的蔣介石政權相對抗,形成寧、粵分裂的局面。不久,“九一八”事變爆發(fā),全國抗日運動高漲,蔣介石處境不利。在“團結御侮”的壓力下,寧、粵雙方被迫舉行和談。由于廣州方面提出以恢復胡漢民的自由作為寧粵議和的先決條件,蔣介石不得不于10月14日將胡漢民釋放。接著寧粵雙方在上海召開和平統(tǒng)一會議。此后,胡漢民回到廣州,結合兩廣地方勢力,與蔣介石南京政府形成長期對立的局面。

1933年2月,胡漢民在香港創(chuàng)辦了《三民主義月刊》作為自己的喉舌,連續(xù)發(fā)表文章,宣傳他的政見。他在失意之余,也罵蔣介石,認為北伐的結果,“只是以暴易暴,完成了軍閥治權之轉移”;蔣是繼承了北洋軍閥余緒的“新興軍閥”胡漢民:《黨權與軍權之消長及今后的補救》,《三民主義與中國革命》,正中書局1946年版,第33頁。,“南京統(tǒng)治,只是反動的軍閥統(tǒng)治”胡漢民:《辟謬——法西斯蒂與立憲政治之檢討》,《三民主義月刊》第2卷第2期。。他忘了為虎作倀,幫助蔣介石建立新軍閥統(tǒng)治的,正是他自己。

“九一八”事變和上海“一二八”抗戰(zhàn)爆發(fā)后,中日矛盾上升,胡漢民要求對日抗戰(zhàn),對蔣介石的對日不抵抗政策表示不滿。但在反共上面,他和蔣仍然是一致的,甚至認為蔣對共產(chǎn)黨“始終剿辦不力,遂使匪禍蔓延,至于此極”胡漢民:《為蔣日妥協(xié)正告友邦人士》,《三民主義月刊》第1卷第6期。。胡漢民鼓吹抗日“剿共”“并行不悖,以北方的軍隊抗日,以南方的軍隊剿共”胡漢民:《什么是我們的生路》,《三民主義月刊》第1卷第3期。。他依托兩廣軍閥勢力,在所謂“收復失地”和“抗日剿共并重”的欺騙口號之下,和蔣介石對立。胡漢民把他所標榜的抗日、反蔣、反共和三民主義連在一起,稱之為三民主義的連環(huán)性。1934年4月,他在用宋慶齡等人名義公布的《中國人民對日作戰(zhàn)的基本綱領》上簽了名。

1935年6月,胡漢民往德、意等國考察。12月,南京召開國民黨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在蔣介石的示意下,他仍被選為中央執(zhí)行委員。接著國民黨五屆一中全會又推他為中央常務委員會主席。次年1月,他回到廣州。這時日本開始入侵華北,全國民眾和國民黨內(nèi)要求抗日的呼聲高漲,蔣介石為了對付日益嚴重的民族危機,邀胡漢民到南京重新合作。他也正準備進京打算再次和蔣共事周一志:《“非常會議”前后》,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全國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文史資料選輯》第9輯,中華書局1960年版。,未及成行,5月12日在廣州因腦溢血病故。

主站蜘蛛池模板: 简阳市| 望谟县| 定安县| 许昌县| 闻喜县| 德安县| 博湖县| 独山县| 西和县| 永宁县| 农安县| 瑞安市| 丹棱县| 罗源县| 廉江市| 平阴县| 临江市| 恭城| 桓仁| 绥江县| 临安市| 宜州市| 云南省| 张家川| 疏附县| 甘南县| 芦山县| 新化县| 汾阳市| 台中市| 海安县| 旬邑县| 大关县| 民丰县| 吐鲁番市| 天峨县| 盐亭县| 张掖市| 拉萨市| 汝州市| 连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