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胡文虎

陳民

胡文虎,原籍福建永定縣,1882年1月16日(清光緒七年十一月二十七日)胡文虎的出生說法不一。[美]包德華主編:《民國名人傳記辭典》說是“1893年1月16日”(第二卷第177頁);C. M. Turnbull:《新加坡史》也說是1893年(第131頁);Max Peyleberg:《現代中國名人錄》記為“1883年”(1954年版,第94頁);香港《星島日報》1954年9月16日刊登《胡文虎先生生平事略》一文中說是“1882年1月”。“事略”是胡文虎治喪期間發表的,故依此說。生于緬甸仰光。父親胡子欽是僑居緬甸的中醫,在仰光開設永安堂中藥鋪。胡文虎兄弟三人,長兄名文龍,早年夭折,幼弟名文豹。1892年,胡文虎被送回福建老家,接受傳統教育,胡文豹則留在緬甸接受英國教育。四年后,胡文虎重返仰光,隨父學中醫,并協助料理藥鋪店務。1908年,其父病故,胡氏兄弟繼承父業,同心協力,永安堂業務日趨發達。1909年,胡文虎周游了祖國以及日本、暹羅(即今泰國)等地,考察中西藥業。第二年回仰光,擴充為永安堂虎豹行,聘請醫師、藥劑師多人,吸收中國傳統膏丹丸散的優點,制成萬金油、八卦丹、頭痛粉、止痛散、清快水等成藥。不久,虎標萬金油等暢銷緬甸、印度、新加坡、馬來亞各地,胡氏兄弟由此發家致富。

1914年,由于業務發展,胡文虎將永安堂總行遷到新加坡,留胡文豹主持仰光業務。他在新加坡興建新藥廠,并先后在新加坡、馬來亞、香港各地廣設分行。1932年,他又把總行從新加坡遷到香港,并在廣州、汕頭建制藥廠,在廈門、福州、上海、天津、桂林、梧州以及澳門、臺灣、菲律賓、越南、荷屬東印度(即今印度尼西亞)等地設立分行。從此,虎標萬金油等成藥成為中國和東南亞各地老少皆知的藥品,胡家兄弟也成為東南亞華僑中著名的百萬富翁,號稱“萬金油大王”。

胡文虎自稱對政治無興趣,熱心于文化教育和醫藥慈善事業。他除在新加坡捐建十幾所義務學校和中小學外,在國內先后捐助過上海大夏大學、廣東中山大學、嶺南大學、福建學院以及廣州仲愷工業學校、上海兩江女子體育專門學校、汕頭第一中學、回瀾小學、海口瓊崖中學、福建大同中學等院校。在上述院校中,建有諸如“虎豹堂”、“虎豹樓”,“虎豹圖書館”以及“虎豹亭”之類建筑物。抗日戰爭前夕,胡文虎還捐款350萬港幣,準備在中國興建一千所小學。后因戰爭爆發,學校只建了一部分,但他仍將建校余款200萬元港幣存入香港中國銀行,指定為戰后建校之用。他所捐建的醫院,以南京的中央醫院最為著名。他在國內外獨資創辦或捐助的醫院、養老院、孤兒院有四十多所。香港大學也于1951年初設立“胡文虎婦產科病系獎學金”。他晚年在香港做壽時,常常施舍食品、日用品或贈送現金,濟助窮苦老人和孤兒。

早在20世紀初,胡文虎便開始他的辦報活動。1908年,他在仰光集股合辦《仰光日報》。他獨資興辦的第一家報紙,是1929年1月在新加坡發刊的《星洲日報》。兩年之后,他又在廣東汕頭創辦《星華日報》。1935年初,他的第三家報紙《星光日報》在廈門出版。同年底,他在新加坡的中文晚報《星中晚報》也正式發行。他還籌備在廣州創辦一份大型報紙《星粵日報》,并開始修建印刷廠,后因局勢動亂,計劃拖延了下來。1938年8月1日,他在香港的《星島日報》正式出版,聘請金仲華為總編輯。報紙編排新穎,內容充實,是胡文虎“星系”報業中辦得最成功的一份。1941年底太平洋戰爭爆發前夕,他在馬來亞檳榔嶼的《星檳日報》出版,但在緬甸的《星仰日報》和在荷屬東印度的《星巴日報》,則因戰爭爆發半途而廢。1945年抗戰勝利后,他在福州創刊《星閩日報》,在上海籌辦《星滬日報》。1949年3月在香港創辦英文《虎報》(TIGER STANDARD)。第二年,又在泰國創辦《星暹日報》,在新加坡也增刊英文《虎報》。這樣,星系報業便成為華僑界獨一無二的托拉斯,在輿論上具有較大的影響。胡文虎認為辦報與建立學校、創辦醫院,都是直接服務于社會的重要事業。他自稱以商業立場辦報,為民眾作喉舌,自稱“除熱忱愛護國家,希望祖國富強,華僑地位提高外,對政黨政治,素不參加”《星洲日報》1950年4月10日。

抗日戰爭期間,胡文虎曾任國民參政會華僑代表。1941年秋,他到重慶出席參政會議,受到蔣介石的接見。返回香港時,正值太平洋戰爭爆發。日軍占領香港后,胡文虎被軟禁了三天,獲釋后仍留在香港。1943年,胡文虎以港商身份,多次去上海會見南京偽政府的汪精衛;還曾去日本拜會日本首相東條,揚言是向東條陳說日本港督及其財務部長對華僑商人的暴斂《胡先生近年言論錄》,《星島日報》1954年9月6日。。1944年,胡文虎被推選為日本統治下的“香港華人協會”主席。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胡文虎開始全面恢復他的商業活動,但主要精力還是集中在恢復和擴充他的報業托拉斯,戰前所辦各報大多先后恢復出版。他還計劃在北平、漢口、沈陽和臺灣設立報館,并打算恢復戰時被日軍拆毀的廣州印刷廠,但都未能實現。

廣州解放后,1950年當地人民政府接管了胡文虎在廣州的產業。次年7月他發表談話,對人民政府拒絕虎標藥品在國內行銷表示“費解”。星系報紙,尤其是香港的《星島日報》開始激烈反共當時金仲華等已辭職,《星島日報》為反共分子所把持。美聯社曾發電文說:“胡氏所有之報紙其尚未被共黨所封閉者,在東南亞實為反共最有力的報紙。”見《星島日報》1954年8月11日。。1953年,胡文虎訪問臺灣,表示對國民黨蔣介石的支持。

1954年8月,胡文虎因胃病去美國動手術。他在波士頓接見美國《環球報》記者時說:“對共產黨決難妥協,非征服他們,就被他們征服。”《星島日報》1954年9月6日。回香港時途經檀香山,因心臟病發作,于9月4日去世。

主站蜘蛛池模板: 白银市| 建德市| 大田县| 太原市| 兴国县| 南投县| 五河县| 都昌县| 榆林市| 额敏县| 家居| 五大连池市| 尼玛县| 丰宁| 十堰市| 柳州市| 洛阳市| 绥棱县| 梁山县| 永年县| 丹凤县| 稻城县| 绩溪县| 太仆寺旗| 漳浦县| 广宗县| 廊坊市| 华宁县| 黄平县| 天长市| 阿克苏市| 江门市| 喀喇沁旗| 安西县| 临海市| 东兰县| 江阴市| 通山县| 泸西县| 陈巴尔虎旗| 九龙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