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5月

5月1日 兩廣護國軍都司令部在廣東肇慶成立,以岑春煊為都司令,梁啟超為都參謀,李根源為副都參謀,章士釗為秘書長。

△ 馮國璋就4月17日所擬“調停大綱八條”,重加參酌,提出解決時局修改辦法八條,通電各省,反對黎元洪繼任總統,主張以袁世凱為過渡總統。

△ 袁世凱特任郭宗熙署理吉林巡按使。

△ 中華革命黨浙江司令長官夏爾嶼由陳其美派赴杭州起事,是晨在杭城站旅館被屈映光逮捕,當日在梅花碑被殺害。

△ 四川廣安、岳池獨立。

△ 北京政府向日本橫濱正金銀行借款10萬日元,用作留日學生學費。

△ 湯薌銘應日本等國領事“特請”,自是日起,相繼在湖南湘潭、益陽、安化、寶慶(今邵陽)、常德、岳陽、平江、澧縣、衡陽、桂陽、沅陵、辰溪、會同、新化等縣成立“華洋訴訟處”。

5月2日 唐紹儀等以22省旅滬公民名義發表宣言,反對馮國璋所提八條解決時局辦法,指斥馮電“庇護帝制罪魁禍首,嫁禍革命黨人”。

△ 袁世凱特任范守佑署理湖北巡按使,原任段書云免職。

5月3日 岑春煊、梁啟超致電黎元洪及南方獨立各省,稱舍袁退位外,更無弭兵之望,黎元洪依法繼任總統,大局即可迎刃而解。

△ 袁世凱特任畢桂芳署督理黑龍江軍務兼巡按使,未到任前由許蘭洲暫行護理。

△ 袁世凱令許蘭洲幫辦黑龍江軍務。

△ 四川將軍陳宧電勸袁世凱退位,并稱“應如何優待條件,宧與各省疆吏,亦必力爭以報”。

△ 湖南中華革命黨人劉重等占領湘鄉,宣布獨立,7日進據新化,旋因安武軍進攻,于9日退據衡山。

△ 湖南保靖(今屬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農民驅逐縣知事,響應反袁護國。

5月4日 居正所部中華革命軍東北軍及夏重民等人率領的加拿大、美國等地華僑“討袁敢死先鋒隊”進攻山東濰縣,同北軍第五師張樹元部展開激戰。

△ 是日,中華革命軍東北軍吳大洲、薄子明部攻占周村,宣布獨立,另立旗號,改稱山東護國軍,吳自任山東護國軍都督。

△ 梁啟超致電國務卿段祺瑞,要求迫袁世凱退位,稱“項城不退,雖公不能挽今日之局”,并稱“能自退,則身名俱泰,最上也”。

△ 梁啟超自肇慶抵香港,擬往上海。經駐港日領事勸阻和撮合,次日赴廣州與龍濟光會商廣東善后等事。

△ 袁世凱特任藍天蔚為達威將軍,蔣作賓為翊威將軍。

5月5日 馮國璋抵蚌埠密晤倪嗣沖。次日馮、倪同赴徐州,與張勛策劃召開南京會議。旋由三人聯名電請袁世凱和未獨立各省派代表赴寧,“開會協議,共圖進止”。

△ 熊克武舊部龍少伯聯絡川軍于四川隆昌獨立。

△ 護國桂軍進入湖南寶慶。次日占據武岡。

△ 上海中華革命黨人在吳淞口圖襲“策電”艦,未成,姜永清等20余人先后被捕。

△ 河北易縣山北社千余人起義,抗阻清丈地畝,反對苛捐雜稅,進攻縣署、經界局。冀中十幾縣奮起響應,其中固安縣斗爭堅持到9月,卒以兵力不敵,被軍警擊散。

5月6日 陸榮廷電告岑春煊,準于7日由南寧督師出發,進攻湖南。陸于是月上旬率廣西護國軍攻入湖南,在衡州(今衡陽)、寶慶一線同北軍周文炳師激戰。6月初,周師以湖南獨立,自行撤離。7月10日,陸由衡州班師回桂。湘南討袁戰事遂告結束。

△ 湖南新化錫礦山工人罷工,并奪取新華昌公司礦警連槍支,宣布工廠獨立,懸掛護國軍旗幟。旋因力量不敵,被駐軍擊敗,大部工人投黨人劉重所部。

△ 護國第二軍總司令李烈鈞率部自廣西百色出發到達南寧。12日抵廣東肇慶。

△ 袁世凱令準福建巡按使許世英辭職,以李厚基兼署福建巡按使。

△ 袁世凱任命王式通為國務院秘書長。

△ 年初,梁士詒、葉恭綽依法使康悌建議,指派梁汝成、李兼善等與法國軍部代表左治·陶履德上校訂立在華招工合同,籌辦惠民公司。是日,梁汝成等就此事呈報外交部立案,并將招工事宜悉歸該公司專辦。

5月7日 護國第一軍總司令蔡鍔與四川將軍陳宧達成協議,繼續停戰一月,自是日起至6月6日止,兩方飭令所部,非奉命令不得前進。

△ 滇、黔、桂、粵四省都督以護國軍軍政府名義公布《軍務院組織條例》,并宣布:為統一對袁軍事和策劃建國方策,特暫設一軍務院,直隸大總統,統籌全國軍事,施行戰時及善后一切政務,俟國務院成立,軍務院即當撤廢。

△ 蔡鍔致電唐繼堯等反對設置軍務院,稱“桂、粵議組政府,推舉首長,實與現勢不協”。同日又發一電,表示:“現接任公所草各宣言書及軍務院條例全文,將大總統之推舉及軍務院之設立,移花接木,聯為一貫,亦尚說得過去?!?/p>

△ 駐滬國會議員256人致電滇、黔、粵、浙,反對停戰,敦促“大舉進攻,掃除兇逆”。

△ 袁世凱令準熊希齡開去參政。

5月8日 滇、黔、桂、粵四省在肇慶成立護國軍軍政府軍務院,以唐繼堯為撫軍長,岑春煊為撫軍副長攝行撫軍長,梁啟超為政務委員長,唐繼堯、劉顯世、陸榮廷、龍濟光、呂公望、岑春煊、梁啟超、蔡鍔、李烈鈞、陳炳焜為撫軍。

△ 護國軍軍政府宣布依法擁戴黎元洪繼任中華民國大總統。

△ 袁世凱令改政事堂為國務院,為國務總匯之所。

5月9日 孫中山在上海發表第二次討袁宣言,主張“尊重約法”,一致討袁。指出此次斗爭“不徒以去袁為畢事”, “袁氏未去,當與國民共任討賊之事;袁氏既去,當與國民共荷監督之責,決不肯使謀危民國者復生于國內”。

△ 黃興由美國抵日本橫濱,電促袁世凱悔罪引退。

△ 護國軍軍務院通告各國公使,以后中央外交事務,一概改由軍務院辦理。

△ 陜南鎮守使陳樹藩在蒲城宣布陜西獨立,自任陜西護國軍總司令。16日率部進據西安。18日就任陜西都督,迫陸建章離省。

5月10日 程潛就任湖南護國軍總司令。

△ 袁世凱裁撤采金局。該局事務,改歸農商部辦理。

△ 湖南革命黨人占領乾城(今乾州鎮),宣布獨立,以張學濟為湘西護國軍總司令。

△ 中華革命軍山東東北軍第三支隊司令呂子人克高密。

5月11日 軍務院發布第一、二號布告,稱“力求于國法不抵觸之范圍內,暫設此機關,以應事實上要求”?!按舜闻e義之真精神,一言以蔽之,曰:擁護國法而已”,號召各省國會議員迅速籌備恢復國會。

△ 孫中山電促滇黔桂浙粵五省都督及各軍司令一致討袁。

△ 撫順東鄉煤礦工人500余名,罷工三日,要求釋放無故被扣押工人。

△ 殖邊銀行上海分行發生擠兌,16日宣告停止營業。

5月12日 梁啟超于肇慶致電馮國璋,堅持袁世凱退位、黎元洪繼任大總統之主張,稱“若退位繼任兩問題相持不決,則恐和平克服,永無其期”。

△ 黃興通電全國,號召各界一致討袁。謂“此次討逆,出于全國人心,本無黨派意見,更無南北區域之可言”,務?!皡f力策進,貫徹主張,速去兇頑,共趨正軌”。

△ 陳宧再電袁世凱,促請即日退位。謂退位為一事,善后為一事,二者不可并為一談,請即日宣布退位。

△ 川軍第二混成旅旅長鐘體道于四川南充宣布獨立,自任川北護國軍總司令,并勸陳宧即日宣布獨立。

△ 國務院下令中國、交通兩銀行暫停兌現;并令各省“派軍警監視”。

△ 中國銀行股東聯合會召集全體股東集議保全上海中國銀行,規定“全行事務悉歸股東聯合會主持,以后政府不得提用款項”。

△ 北京政府與日本大倉洋行簽訂華寧公司庫券合同,借款日金100萬元。以該公司所采江寧鳳凰山鐵礦作擔保。后改以國庫券作擔保。

5月14日 上海中國銀行拒絕執行國務院停兌付現命令,宣布繼續兌現。

△ 天津惠民公司與法國軍部代表簽訂招募華工20萬赴歐參戰合同,并于是日起至次年8月止,相繼在天津、香港、浦口、青島附設招工機構。此后,俄、英兩國亦援例分別在哈爾濱、威海衛等地招送華工。

5月15日 南京會議因代表未齊延期舉行,同日,袁世凱電飭馮國璋等,謂“切實討論,隨時與政府會商妥定辦法”。

△ 唐紹儀等13971人聯名致書馮國璋,駁斥其通電所提八項調停辦法,認為“解決時局,于今日惟有袁氏引退,黎副總統依法繼承”。17日又發宣言,揭其“直欲推翻憲法上繼任總統,仍留袁氏以為傀儡,藉便私圖”,必須以武力“掃除國家之障害”。

△ 黃興致電在滬國會議員,望速驅袁,“根據約法,解決一切”。同日電告唐繼堯等,表示愿為反袁斗爭“補助進行一切”。

△ 第五師師長張樹元被迫與中華革命軍東北軍總司令居正簽訂退出濰縣議和條件15款。

△ 居正所部中華革命軍東北軍與山東護國軍吳大洲所部,于是日、25日和6月4日襲擊濟南,卒以兵力不支,均被防軍擊退。

△ 上海匯豐、麥加利等外國銀行決定籌銀200萬元貸與中國銀行,以為兌換鈔票支付存款之準備。

△ 《民彝雜志》在東京創刊。8月12日第二號在上海發行。

5月16日 上??偵虝蛛妵鴦赵?、外交、財政、交通、農商各部及中、交兩行管理處,告以已先將交通(銀行)鈔票定期兌付,請速會商公使團轉懇上海麥加利等添借70萬元,以救危局。

5月17日 外交總長陸徵祥辭職未準,袁世凱令暫給假一月;特任曹汝霖兼署外交總長。

△ 梁啟超離肇慶,20日到上海。

△ 北京政府交通總長曹汝霖與美商裕中公司簽訂建造鐵路合同,議定湖南衡州至廣西南寧、山西豐鎮至甘肅寧夏(即銀川市)、甘肅寧夏至蘭州、廣東瓊州至樂會、浙江杭州至溫州各鐵路,由裕中公司承造。經費由裕中公司借墊,并由該公司發行股票,總數不得逾美金1000萬元。合同簽訂后,承造鐵路起止地點,限于湖南株洲至廣東欽州。

5月18日 南京會議正式開會。與會15省代表,多數贊成袁世凱退位,馮國璋以事關重大,未可冒昧表決,宣告散會。

△ 中華革命黨總務部長陳其美在上海薩坡賽路寓所,被袁世凱派人刺殺。

△ 湖南湘西鎮守使田應韶在鳳凰縣宣布獨立,自任湘西護國軍總司令。

△ 章太炎欲以赴津治病為名逃離北京未果,被袁之暗探擁至巡警總廳。

5月19日 南京會議舉行第二次會,倪嗣沖自蚌埠率三營衛隊參加,倪在會上首先發言,主張不宜變更元首,在倪威脅下,多數代表轉變態度,竟贊成袁暫不退位,會議未達成協議。

△ 黃興致函居正,詢山東戰況,并告陳其美在滬被刺,望暫抑哀情,仗義殺賊,以慰諸先烈之靈。又謂:“中山先生此次宣言,聞國人甚為歡迎。弟意惟赴滬太早,今英士遭難,于進行不無妨礙?!?/p>

△ 湘南鎮守使汪學謙在衡陽宣布獨立。

5月20日 護國軍第一軍總司令蔡鍔電令劉云峰率何海清支隊應陳宧之請赴敘州,以便策應陳宣告獨立。

△ 南京會議舉行第三次會,馮國璋提出“袁總統本應退位,惟宜向國會辭職,本會礙難建議”。旋以此意擬稿通電各省,討論電稿時,又有反對意見,馮決意取消由國會解決之說,代以分電獨立各省,遣派代表前來開會,共商善后之解決,各代表皆表示贊成。

△ 袁世凱特任周自齊署理財政總長。

5月21日 蔡鍔致電羅佩金、陳宧,告以雷、劉兩梯團歸陳宧指揮調遣,以助其獨立。

△ 上海總商會分電北京國務院、江蘇將軍馮國璋,請敦促袁退位。

5月22日 陳宧被迫宣布四川獨立,改任都督,通電宣稱:“自今日始,四川省與袁氏個人斷絕關系,袁氏在任一日,其以政府名義處分川事者,川省皆視為無效。至于地方秩序,宧有守土之責,謹當為國家盡力維持,俟新任大總統選出,即奉土地以聽命,并即解兵柄以歸田。”

5月23日 居正所部占領濰縣,張樹元率部退走。至此,山東中華革命軍和護國軍已分別攻占鄒平、臨淄、淄川、即墨、高密、安丘、莒縣、諸城、平度、日照、昌樂等10余縣。

△ 中華革命黨總理孫中山致電田桐、居正、朱執信,要求“一切事宜務求與討袁各派協同進行,以收群策群力之效”,并一律沿用五色旗,與云貴討袁軍一致。

△ 孫中山致電兩廣都司令岑春煊,請約束龍濟光部勿復與廣東革命軍生釁,“庶幾同心戮力,共伸天討”。

5月24日 袁世凱令陳宧開缺,迅即進京“籌商善后”。特任重慶鎮守使周駿為崇武將軍,督理四川軍務,曹錕督辦四川防務,張敬堯幫辦四川防務。

△ 袁世凱特任劉體乾署理四川巡按使兼理財政廳事務。原任署四川巡按使黃國瑄、財政廳長馬汝驥開缺,入京另候任用。

△ 袁世凱令內務、財政兩部:暫停近畿清丈及清查田畝各項事宜;各省有奉前令舉辦清丈、清厘田賦者,也一律從緩辦理。

5月25日 蔡鍔致電陸榮廷等,推梁啟超為獨立各省總代表,“借聯聲氣而資統籌”。

△ 中華革命軍東北軍總司令居正發表宣言,稱:“本軍以袁世凱背誓叛國,違法殃民,認為國民公敵,特與西南各省護國軍互相呼應,一致討賊?!薄氨拒娮鹬孛駠昙s法……遵用五色國旗?!?/p>

△ 福建中華革命黨人吳適等攻占連江,宣布獨立。旋因兵力不敵,被駐軍擊敗。

△ 袁世凱親信阮忠樞函告張勛,謂:南京會議必無良好結果,即商請倪嗣沖“迅約各省代表,匯集徐州,結成團體,預備各種抵制寧垣之法”?!敖Y成團體,即可聯盟簽約,推其中一二人為盟長副盟長”, “專以挽留”袁世凱“勿遽退位為惟一之根本主旨”。

△ 張勛不滿南京會議,通電稱袁世凱“萬無退位之理”,如和不成,必出以戰,“勛雖不敏,愿任其難”。

5月27日 張作霖自奉天車站迎接日本關東都督中村歸途中,遭日陸軍預備少尉三村豐持炸彈襲擊,死傷警兵10余人,張幸免。

△ 中華革命黨山東東北軍第二支隊李長樂入諸城,駐日照與莒縣之袁軍沂州防營及安邱袁軍一營來攻,均被擊退。

5月28日 軍務院致電江蘇將軍馮國璋,拒絕調停,謂“非項城退職去國,時局斷無從解決”。

△ 巴布扎布在喀爾喀河阿木古郎吐祭告天地,聚眾發誓討袁,自稱擁戴“大清”,改元“宣統”。

5月29日 袁世凱特頒告令,宣布所謂帝制案始末。

△ 湖南將軍湯薌銘被迫宣布湖南獨立,改稱都督。

5月30日 山東將軍靳云鵬自濟南走避天津,袁世凱特任張懷芝為濟武將軍署督理山東軍務。

△ 梁啟超自滬電肇慶岑春煊等,請辭撫軍、都參謀、政務委員長各職。

△ 馮國璋召集第四次南京會議,并在會上發表講話,稱對張勛主戰,“不敢贊同”, “南省又未一致復電”,建議將會議暫時解散。各省代表多不贊成解散。未幾,張勛復電贊成解散,而南方獨立各省則拒絕與會,馮遂宣告解散南京會議。同時致電北京,陳述三項辦法:“第一,或宣告退位,尚可繼續開議;第二,或另訂辦法,以求轉機;第三,如仍無相當手續,國璋能力只可維持江蘇秩序,不至紊亂,其他未能兼顧?!?/p>

△ 蔚豐厚票號上海分號改組為蔚豐商業銀行上海分行,經理冀壽伯,總行設北京,資本定額300萬元。

5月31日 長春“義成公司”代表周冕與俄采辦處代表達聶爾簽訂招募華工二萬名赴俄合同。

5月下旬 滇桂粵護國聯合軍組成,直隸軍務院,共九個軍,由岑春煊直接指揮。

是月 廖仲愷奉孫中山派到青島,慰問中華革命軍東北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婺源县| 铜陵市| 石狮市| 左云县| 六枝特区| 利津县| 曲松县| 个旧市| 广平县| 广灵县| 韩城市| 古蔺县| 河池市| 洛扎县| 高州市| 韶关市| 庆安县| 朝阳县| 巴彦县| 桦南县| 昭觉县| 安西县| 谢通门县| 宜川县| 余江县| 浦城县| 句容市| 台东市| 鄂伦春自治旗| 从江县| 华蓥市| 介休市| 珲春市| 且末县| 九江市| 余江县| 茶陵县| 泸定县| 台中市| 霍林郭勒市| 宜君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