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6月

6月1日 岑春煊率兩廣軍事將領致電獨立各省,提出解決時局四原則:一、袁世凱不退位,絕無調停可言;二、袁氏退位,恭承繼任黎大總統正式就職;三、在此之前,決不停止軍事進行;四、擁護約法,保障國會。

△ 袁世凱下令宣布中國、交通兩銀行所發行之紙幣,“與現金無異,政府負完全責任”,務當依舊行使,用便流通。

△ 奉天革命黨人楊子元等率眾400余人,在西安縣小孤山起事,楊自稱“東三省護國軍北路司令”,發表討袁檄文。后遭駐軍鎮壓而失敗。

△ 湖南武岡農民暴動,破縣城,釋囚犯,獲勝而歸。

△ 江蘇吳縣各機戶因減少工價,舉行罷工。

6月3日 護國第二軍總司令李烈鈞奉令自肇慶率師北伐,是日發布出師布告稱:“奉軍務院命,誓師援贛”, “只知有法,罔識其他。有蔑法者,視與賊等。”

△ 軍務院通告,戴戡、羅佩金所部軍隊在二師以上,“自應遵依條例為軍務院撫軍”。

△ 袁世凱令加督理山東軍務張懷芝陸軍上將銜。

6月5日 岑春煊致電獨立各省,告以滇桂粵護國聯合軍成立,由滇軍(第二軍)、桂軍(新編第三軍)、肇軍(新編第四軍)、譚(浩明)軍、林(虎)軍、濟軍(第一軍)、潮軍(莫擎宇師)、程(子楷)軍、張(習)軍編成,直屬軍務院,由岑直接指揮,按期分道次第出師北伐。同日,發布《滇桂粵護國聯合軍北伐布告》。

△ 滇桂軍入贛先鋒部隊張開儒、申葆藩、江永隆各率所部由肇慶出發。

6月6日 袁世凱在北京病逝。

△ 段祺瑞公布袁世凱“遺令”,宣布依新約法(即民國三年約法),“以副總統黎元洪代行中華民國大總統職權”。

△ 北京政府特任章宗祥兼署農商總長。

△ 晨,日英法俄意比等六國駐京公使以袁世凱病危,齊集日本使館謀劃對策,決定袁死后由黎元洪繼任大總統。午后1時,六國公使往見段祺瑞,告以上述決定,并要段留任總理,迅發正式通告。

△ 日政府以袁死黎任大總統,急電日置益公使速見黎元洪,要求“采取日中親善政策”,并與南方妥協,消除動亂禍根,恢復國內和平,則日本將給予“直接或間接之援助”。同日,日外務大臣電飭駐上海、南京、廣東、云南等地領事,迅將以上內容通知張繼、馮國璋、岑春煊、唐繼堯等,務請“支持黎元洪,努力收拾時局”。11日又電令日置益會見段祺瑞,轉達上述對華方針。

6月7日 副總統黎元洪繼任大總統。其就職令稱“惟有遵守法律,鞏固共和,期造成法治之國”。同日頌布命令:“所有京外文武官吏仍舊供職。”

△ 梁啟超由上海致電獨立各省,謂“收拾北方,惟段是賴”。宜竭力援助段祺瑞,“毋令勢孤”, “致生惡感”,即對袁世凱亦“不妨表相當之哀悼”。同日,梁并致電段祺瑞稱:“扶危定傾,惟公之責。愿當機立斷,宏濟艱難。”

△ 黃興致函中華革命黨本部負責人謝持,主張從根本上掃除袁世凱余孽,稱:“大憝雖去,余孽猶存,吾人不于此時并智竭力,為根本上之掃除,貽患將無已時。”

△ 陜西都督陳樹藩宣布取消獨立,服從中央。

△ 章太炎作書請見黎元洪,并求解禁。8日章被釋。25日由京赴津轉輪南下,30日抵滬。

6月8日 軍務院撫軍副長、攝行撫軍長岑春煊致電獨立各省,稱“黎大總統出承大位,本國法程序之所當然,決非袁世凱一人之私法所得傅會”; “若依據后起不正之法改為攝權,不僅于義軍信誓有背,而大局或因此別生紛擾”,此為“生死存亡之點,急待磋商”。11日,湯薌銘復電同意電呈黎元洪,請頒令廢止袁擅改之約法。

△ 唐紹儀電請黎元洪遵照《臨時約法》, “迅速召集國會,以決國是”;國會未開前,國務總理暫由段祺瑞代理。

△ 陳宧宣布四川取消獨立,服從中央命令。

△ 梁啟超致電黎元洪,請以明令規復舊約法,克期召集國會,委任段祺瑞組織新閣,懲辦帝制禍首。

△ 梁啟超電告蔡鍔,主張蔡及戴戡、陸榮廷與段祺瑞、馮國璋、王士珍直接會晤,以“解決時局”。

△ 天津各界代表嚴修等電請黎元洪取消中交兩行停止兌現閣令。

6月9日 黎元洪致電湯化龍轉商旅滬國會議員,推舉數人來京會商善后事宜。

△ 孫中山發表規復《臨時約法》宣言,略謂:“文志在共和,始終不貳。曩以袁氏叛亂,故誓為民國剪滅巨兇,今茲障礙既除,我國人當能同德一心,共趨政治之正軌,文亦將盡國民一分子之義務,為獻替之芻蕘。”又謂:今求治無他,一言以蔽之曰,“規復約法,尊重民意機關,則惟一無二之方。”同日并電請黎元洪“規復約法,尊重國會”。

△ 孫中山以“袁死,內外情勢大變”,電令山東居正“按兵勿動”,候商黎元洪解決。10日、13日和26日,復分電廣東、福建、四川朱執信等人照上述電令辦理。

△ 黃興致電黎元洪,主張以明令規復臨時約法,“除去袁氏一切偽造之法律”, “從速召集舊國會,組織內閣,嚴懲帝制禍首”。

△ 張勛邀集出席南京會議部分代表在徐州開會,并提出解決時局“要綱”十條,主要內容為:“尊重優待前清皇室各項條件”;保全袁世凱“家屬生命財產及身后一切榮譽”;催促獨立七省“取消獨立”,否則“仍以武力解決”; “絕對抵制迭次倡亂一般暴烈分子參與政權”。經議決后,即日通電發表,會議結束。

△ 蔡鍔以滇黔護國軍名義通電全國,呼吁各省蠲除成見,擁護中央,于最短期內解決善后諸事。

△ 黎元洪任命田中玉署理察哈爾都統。

△ 黎元洪令暫行委任吉林、黑龍江、安徽、湖北、福建、四川各省巡按使均監督各該省司法行政事務。

△ 龍濟光宣布廣東“即日取消獨立,服從中央命令”。

△ 黎元洪接見外國顧問莫理循、有賀長雄、韋羅貝、精奇等人,莫理循表示希望外國顧問的才能能夠得到發揮。

△ 張作霖向日本朝鮮銀行奉天支店借款日金100萬元。以奉天電燈廠、電話局資產及商埠地產等作擔保。

6月10日 黎元洪下令裁撤陸海軍大元帥統率辦事處,所有原辦事宜,分歸陸軍部、海軍部、參謀本部辦理。

△ 黎元洪任命陳樹藩為漢武將軍督理陜西軍務兼署巡按使。

△ 軍務院撫軍長唐繼堯電請黎元洪恢復民元《臨時約法》,速開國會,補選副總統,組織正式國務院,撤退各路北軍,召集特別軍事會議,解決善后軍事問題,并重申俟正式國務院成立,軍務院即行撤銷。

△ 旅滬國會議員致電黎元洪請明令恢復《臨時約法》及民國二年大總統選舉法,廢除袁世凱“自造新制”。

△ 護國軍駐滬軍事代表鈕永建致電獨立各省,稱“黎大總統雖依法就任,帝制禍首依然盤踞軍政財政”, “此間公議辦法:一、回復舊約法;二、召集參、眾兩院;三、依法組織內閣;四、懲治帝制禍首”,請電軍務院與北京“協議”。

6月11日 黎元洪電復孫中山9日電,表示請“左提右挈,共濟艱難”。

△ 梁啟超電滇、黔、桂、粵、浙五省,建議由五省提出六項善后辦法:一、復舊約法;二、召集國會;三、懲治禍首;四、南省北軍撤還;五、廢將軍巡按官制,一律改稱都督;六、雙方要人在南京或武昌開善后會議直接晤商。

△ 梁啟超致電蔡鍔,請勿輕許入閣,以督蜀為宜。

△ 旅滬浙省議員電請黎元洪“嚴除偽制,規復臨時約法”。

6月12日 陸榮廷電獨立各省,指出段祺瑞6日通告援引經袁世凱修改之偽約法,倡黎元洪代行總統職權,“顯系包藏禍心”,宜由岑春煊“主稿領銜辟其謬妄”。

△ 中華革命軍東北軍總司令居正電責山東將軍張懷芝違令“進襲臨朐,復窺安邱”,要求“退駐原防,毋啟戰端”。

6月13日 岑春煊、陸榮廷、湯薌銘、陳炳焜致電黎元洪重申四事,力請施行:一、黎大總統為繼任,非代行職權;二、護國軍擁護《臨時約法》,非民國三年約法;三、恢復國會;四、組織新內閣,交由國會同意。

△ 孫中山致電黃興,征詢解決時局意見,謂黎元洪如能恢復臨時約法,召開國會,“當息紛爭,事建設”。次日黃興電復贊同,并望主持一切。

△ 黎元洪任命徐樹錚為國務院秘書長。

6月14日 蔡鍔致電黎元洪,要求恢復臨時約法,召集國會,改組正式內閣;召開軍事會議,懲辦帝制余孽。同日致電張敬堯,稱“獨立各省亟應宣布取消獨立”。

△ 孫中山答上海《民意報》記者徐朗西問,稱:“袁黨依然盤據要津,國會議員尚未正式集會,完全責任內閣又未成立。斯時之民軍,正未能從此息肩而即云國是已大定也。”

6月15日 馮國璋、齊耀琳電請黎元洪恢復《臨時約法》,續行召集國會,速定憲法。

△ 部分旅滬國會議員致電黎元洪,請明白宣告廢除袁世凱“自造新制”,遵守《臨時約法》, “否則從前討逆戰爭將一變而為約法戰爭”。

△ 中華革命軍東北軍總司令居正電請黎元洪嚴電約束張懷芝部,稱張“違命作亂,掠我臨朐,繼陷安邱,屠戮二百余人”。

△ 留日中國學生“學術研究會”所辦《民鐸》雜志,在日本東京創刊。

6月16日 黎元洪下令停戰,所有派出軍隊“克期撤退”。

△ 黃興致電旅滬國會議員,稱:“北京召集各省代表議約法,意在破壞舊約法及國會,請滬同人擇定安全地方早開國會,并速電請獨立各省不派代表。”

6月17日 黎元洪電請孫中山派代表北上赴京籌商善后。23日,孫中山復電,謂已派蕭萱、葉夏聲前往會商。

△ 梁啟超電劉顯世,謂恢復《臨時約法》、召集國會已成“輿論”,萬不可倡議臨時議會說;且獨立各省不可與中央“太取對抗形式”,目前全權總代表不宜選派,善后會議也無召開必要。

△ 程潛等力請蔡鍔督湘,是日蔡以“川情復雜,未能即離,本軍善后事宜亦須親為部署,以全始終”,復電辭謝。

△ 居正再電濟南張懷芝,請歸還臨朐、安丘,以維大局。

△ 俄公使庫朋斯齊卸任歸國。是日,新任公使庫達攝夫向黎元洪呈遞國書。

6月18日 黎元洪致書孫中山,派郭同來謁,“凡軍國大計,統希指陳一切”。

△ 廣東北江戰事爆發。是日,龍濟光密令韶連鎮守使朱福全炮擊韶州城外李烈鈞部,激戰兩日,李部攻占韶州。

△ 旅滬安徽省議員管鵬等以倪嗣沖殺害黨人張友烈等10余人事致電黎元洪,請“迅予解釋”,并電肇慶軍務院,請“電詰北京政府明白解釋”。

6月19日 孫中山再電黎元洪,促規復約法,尊重國會。稱:“約法停廢、國會解散俱系前人越法行為,今日宣言承認遵守,不過以適法之命令,變更不法之命令……愿公無復顧慮”;并對張懷芝違令屠戮臨朐、安邱事,請嚴電懲究。

△ 黎元洪令撤京畿軍政執法處。

△ 駐北京各國公使分別覲見黎元洪祝賀就任大總統。

6月20日 張勛通電反對懲辦帝制禍首,聲稱:“君主民主,主張雖有不同,無非各抒己見,豈能以成敗為衡?”“落井下石,既非大丈夫所為,而止沸揚湯,究與大局何益?”

△ 黃興致電黎元洪,重申恢復舊約法、召開舊國會之必要,謂“凡百建設鴻猷,當以此兩事為最急切”,并派代表李書城入京表達此意。

△ 段芝貴、江朝宗在陸軍第二、三、六、七、八師將校支持下,于北京發起組織“軍人同德會”,主張《臨時約法》恢復后,國會應速定憲法,選舉段祺瑞為正式大總統。

△ 段芝貴奉準辭去督理奉天軍務兼署奉天巡按使等職。

6月21日 黃興函促段祺瑞恢復民元約法,并命李書城代表赴京聯絡。7月4日,段復函稱:“約法國會,已定明令,大局一定,猜議冰釋。”

△ 黎元洪特任龍濟光兼署廣東巡按使;準免稅務處督辦、參政院參政梁士詒本職。

△ 山東將軍張懷芝部炮襲諸城,居正再電責張置停戰令于不顧。

6月22日 段祺瑞通電各省,托辭政府不宜以命令“變更法律”,拒絕恢復《臨時約法》。

△ 黎元洪授黑龍江巡按使朱慶瀾為卓威將軍,次日策令開去原缺,留京供職。

6月23日 日朝鮮總督寺內正毅秘派西原龜三來中國“調查”政情。是日西原抵北京,旋即與日置益等研討對華政策,并同曹汝霖、陸宗輿等人密相往來。7月11日西原離京返日,到達東京后,即向寺內提交“目前對華經濟措施綱要”,主張組織財團,“實行對華實業投資”,提供借款,使北京政府得以整理中央及各省財政和進行幣制改革,發行金本位貨幣,以“促進日中貨幣混合并用”。

△ 孫中山致書段祺瑞,勸其規復約法,尊重國會,“不為莠言所惑,重陷天下于紛糾”。

△ 段祺瑞致電駐滬國會議員,請討論約法問題。駐滬議員復電稱:“臨時約法為民國所由成,議會、總統皆由茲產出,其效力至尊無上。”“今日以命令廢止三年約法,乃使從前違憲之行為歸于無效,更無所謂以命令變更法律。”

△ 國務院秘書長徐樹錚與吳光新等,在國務院召開擁段會議,并要求張勛、倪嗣沖、馮國璋、李純、王占元、張作霖等予以支持。

△ 黎元洪令準署財政總長周自齊辭職,特任陳錦濤為財政總長。

△ 黎元洪令畢桂芳著加將軍銜督理黑龍江軍務,仍兼該省巡按使。

6月24日 黎元洪特任蔡鍔為益武將軍,督理四川軍務兼該省巡按使;任命曹錕會辦四川軍務。

△ 黎元洪電令周駿來京另候任用,所轄軍隊交王陵基接管。同日,任命王陵基為重慶鎮守使。

△ 梁啟超致電唐繼堯、任可澄,稱:“時局變幻不居,雖未能確定何種辦法,要在四省鞏固其團結,蓄力觀變。已進之兵宜勿退,未進者亦不可遽猛進,免授人口實。對此不必多所主張,免資人利用。”

6月25日 駐滬海軍總司令李鼎新、第一艦隊司令林葆懌、練習艦隊司令曾兆麟聯合發表宣言,加入護國軍,宣稱:“非俟恢復元年約法,國會開會,正式內閣成立后,北京海軍部之命令概不承受。”

△ 陳宧離川赴京,所部退出成都。27日,周駿率部進據,自任都督。

△ 唐紹儀、梁啟超、伍廷芳等聯電駁斥段祺瑞22日電民三約法不可廢除之主張,稱:民三約法“絕對不能認為法律,而此次宣言規復絕對不能認為變更”;并稱國務院為“元年約法之機關,三年約法所未嘗有也。三年約法若為法,元年約法定非法,公所長之院何由成立?”

△ 梁啟超致電劉顯世等,以軍院行將解散,囑嚴拒李鼎新加入撫軍。

6月26日 孫中山以龍濟光“在粵三年,無惡不作”,電請黎元洪明令罷斥。

6月27日 梁啟超致電陸榮廷、陳炳焜速撤軍務院,稱“其時機當在約法既復、國務總理既任命之時,請聯各撫軍一致主張”。

△ 蔡鍔致電獨立各省,贊同推舉梁啟超、唐紹儀為護國軍全權代表,盡速解決“善后一切”, “臨時內閣與軍務院對立,本非所宜”。

△ 中華革命軍東北軍總司令居正致電張懷芝,詰責所部劫掠昌樂,請“嚴行查辦”。

6月28日 旅滬國會議員代表張繼、王正廷、谷鐘秀等六人北上與黎元洪等就商善后。

△ 梁啟超通電獨立各省,稱“軍務院宜亟圖撤廢”。

△ 黎元洪任命徐恩元兼署中國銀行總裁,原任薩福楙免職。

6月29日 黎元洪申令遵行《臨時約法》;續行召集國會,速定憲法;裁撤參政院及平政院所屬之肅政廳;撤銷有關立法院、國民會議各項法令;民國三年5月1日以后所有各項條約繼續有效,其余法令除有明令廢止外,一切仍舊。

△ 黎元洪特任段祺瑞為國務總理。

6月30日 黎元洪令準各部總長辭職,特任國務總理段祺瑞兼任陸軍總長,唐紹儀為外交總長,許世英為內務總長,陳錦濤為財政總長,程璧光為海軍總長,張耀曾為司法總長,孫洪伊為教育總長,張國淦為農商總長,汪大燮為交通總長。唐紹儀未到任以前由陳錦濤兼署理,張耀曾未到任以前由張國淦兼署。

△ 黎元洪令準駐日公使陸宗輿辭職,以章宗祥繼任。

△ 岑春煊宣布接受海軍司令李鼎新為軍務院撫軍。

△ 厚生紗廠在滬建成,穆藕初、薛寶潤創辦,資本120萬兩,紗錠1.6萬枚。

是月 黃興向日本三井洋行訂借日金10萬元,作為討袁軍費。

△ 廣東商辦粵漢鐵路廣州至韶關段通車,長224公里。該段鐵路自1906年動工,工程時興時停,至是始完工。

△ 李樵石、鈴木敬親等在天津創立中和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資本銀100萬元。

主站蜘蛛池模板: 白银市| 郑州市| 鄂托克旗| 富裕县| 湟源县| 海南省| 永昌县| 汉寿县| 武安市| 宣汉县| 安达市| 万载县| 浏阳市| 卢龙县| 漯河市| 太仆寺旗| 镇原县| 确山县| 千阳县| 丰镇市| 姚安县| 濮阳市| 梅河口市| 阜新| 贵州省| 肇州县| 金堂县| 分宜县| 仁寿县| 天祝| 明溪县| 湘乡市| 潼南县| 黔东| 喀喇| 荥经县| 湘乡市| 松溪县| 体育| 鄂伦春自治旗| 郸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