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華民國史·大事記·第一卷:1905-1915
- 李新總主編 韓信夫 姜克夫主編
- 2174字
- 2021-03-04 18:14:44
9月
9月1日(八月初三日) 胡漢民、廖仲愷在東京由孫中山主盟加入同盟會。
△ 清廷接出使美國大臣梁誠電奏日俄和約成立,即召各王大臣開御前會議,決宜速與日本議訂東三省條約。
△ 清廷諭各省多派學生游學歐美,并令各出使大臣認真監督考察。
9月2日(八月初四日) 直隸總督袁世凱、湖廣總督張之洞奏請立停科舉,推廣學堂。清廷詔準廢科舉,自丙午(1906)為始,所有鄉會試及各省歲科考試一律停止。
△ 晚,署兩廣總督岑春煊命廣州府縣,乘拒約會開會,逮捕其領導人馬達臣、潘明信、夏重民。
9月3日(八月初五日) 宋教仁在東京向黃興辦理《二十世紀之支那》雜志移交手續,孫中山出席監收,并傾談同盟會會務。
△ 浙江京官學生在京師集議,主廢除杭甬鐵路草約,招股自辦。
9月4日(八月初六日) 留日學生會館干事會開會,商議對付日政府取締留學生及《二十世紀之支那》被禁事宜。
9月5日(八月初七日) 山東鄆城縣農民暴動。
△ 浙江湖州(今湖州市吳興區)巢湖幫鹽梟擊敗官軍。
△ 《日俄和約》在美國樸茨茅斯簽訂,規定俄軍撤出東三省,將在南滿之權利轉讓于日本。
△ 駐京日公使內田康哉往謁總理外務部慶親王奕劻,陳述日俄和約成立情形,宣布日本政府將與清政府協商東三省問題。
9月8日(八月初十日) 孫中山派馮自由、李自重二人到香港、廣州、澳門一帶組織同盟分會,并為當地主盟人。
△ 曾鑄致書美商,指責美使脅迫清廷壓迫拒約風潮,要求美國修改條約。
△ 公忠演說會召開“敬釋諭旨大會”,解釋抵制不違諭旨。
△ 上海寰球中國學生會召開大會討論抵制美約問題,主張徹底廢約,并上書外務部,致電美國總統。
9月9日(八月十一日) 江蘇上海縣士紳集議,選舉董事創辦地方自治,為全國首次舉辦地方自治之創例。
△ 張之洞在漢口與香港英政府簽訂《香港政府粵漢鐵路借款合同》,總額110萬英鎊,用于贖回粵漢鐵路。
9月11日(八月十三日) 奉天馬賊齊國泗、金生等月初攻入朝陽,轉攻新丘(今建平縣)。是日大敗,齊等被殺,金等受傷而死。
△ 駐京日、俄公使照會清外務部:日俄和約簽押,兩國準將東三省境內兵隊定期撤退,地方權利交還中國。
9月13日(八月十五日) 上海復旦公學開學,校長馬相伯。
9月15日(八月十七日) 清廷諭開放東三省,著內閣指定地界,多開場埠,推廣通商,并飭地方官舉辦各種實業,以興商務。
△ 清廷諭各省清理礦產,切實探勘,并按兩江集股試辦、禁止私售之辦法,迅即籌辦。
△ 日、俄兩軍簽訂停戰條約,自16日起停止在東三省全部之戰斗。
9月16日(八月十八日) 練兵處、兵部奏準頒行《陸軍軍官軍佐任職等級暨補官體制摘要章程》。
9月17日(八月十九日) 清廷為變法振興,于7月16日特簡載澤、戴鴻慈、端方、徐世昌及紹英為欽差出使各國考察政治大臣,分赴東西洋考求一切政治,是日載澤等五大臣請訓陛辭。
△ 清廷諭開辦熱河圍場屯墾,派袁世凱督辦。
9月18日(八月二十日) 清廷命出使各國大臣會同考察政治載澤等五大臣博采各國政情,悉心考證,以資詳密。
△ 出使美國大臣梁誠謁見美國總統羅斯福,商談美排華法案引起之中國抵制美貨風潮。
9月21日(八月二十三日) 菲律賓華僑、南海馮夏威,為抗議美國華工禁約,7月16日在駐滬美領館前自殺,靈柩南歸。是日,廣東學界在南武公學舉行追悼會。
△ 署兩江總督周馥奏準開設江寧銀行。
9月23日(八月二十五日) 光復會會員徐錫麟創辦之紹興大通師范學堂開學,另一會員陶成章制訂章程,該校旋成為光復會活動據點。
△ 清廷命鐵路督辦大臣盛宣懷收回前與英商所訂《蘇杭甬鐵路草合同》,由浙江紳民自辦。
△ 清廷允戶部奏,永遠停鑄當十大錢。
9月24日(八月二十六日) 清廷出使各國考察政治載澤等五大臣自北京正陽門火車站乘車出洋,革命黨人吳樾攜預制炸彈登車行刺,炸彈遇撞引爆,傷紹英、載澤,吳樾當場死難,五大臣出洋改期。
△ 南京商學各界2000余人舉行第二次抵制美約會議,決定處理違約辦法。
△ 清廷諭令署兩江總督周馥、江蘇巡撫陸元鼎設法贖回寧滬鐵路。
9月25日(八月二十七日) 清廷諭內閣責成步軍統領衙門等嚴拿謀炸五大臣之革命黨人。
△ 清廷命前內閣學士陳寶琛總理福建鐵路事宜。
△ 商部顧問張謇、四品卿銜湯壽潛、候補道許鼎霖等奏準創設上海大達輪步股份有限公司,資本100萬兩。
9月26日(八月二十八日) 北京戶部銀行開市,資本50萬兩,是為清政府試辦國家銀行之始。
9月27日(八月二十九日) 清廷諭令盛宣懷,全浙鐵路由紳自辦,所有前與英商訂之《蘇杭甬鐵路草合同》應迅即撤廢。
△ 外務部與各國駐京公使《改訂修治黃浦河道條款》在北京簽訂。《條款》規定歸中國自辦。
△ 湖廣總督張之洞借英款100萬兩興辦自來水。
9月29日(九月初一日) 抵制美約運動團杭慎修等在北京聯絡宗室、滿、蒙、漢軍與22省代表1500余人致書美公使柔克義,聲明一日不廢苛約,誓一日不用美貨。
△ 江蘇留日學生刊物《醒獅》創刊,同盟會會員高旭等主辦,主要撰稿人尚有柳亞子、朱髯俠、高吹萬等。
△ 出使俄國大臣胡惟德電外務部,嚴防俄國侵略伊犁。
9月30日(九月初二日) 孫中山復函新加坡陳楚楠,告以近日在留日學界組成秘密團體及將赴安南(今越南)西貢籌款事。
△ 商部奏準閩省紳商自辦鐵路,連接贛、浙、粵三省,舉陳寶琛為總辦。
是月 秋瑾在東京加入同盟會,旋被推為同盟會浙江主盟人。
△ 四川留日學生刊物《鵑聲》創刊,同盟會會員鄧絜等主辦,主要撰稿人尚有雷鐵崖、張光厚等。
△ 日本在遼陽設置“關東總督府”,以陸軍大將大島義昌為總督,將南滿置于日軍政管理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