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四、茶的色、香、味如何形成——發酵

發酵在一般茶上(排除如普洱茶的后發酵茶)是單純的一種氧化作用,只要將茶青放置于空氣中即可。就茶青的每個細胞而言,要先萎凋才能引起發酵,但就整片葉子而言,是隨細胞的萎凋而逐漸進行的,只是在萎凋的后半段,加強攪拌與將葉子堆厚后會快速地進行。

發酵會對茶青造成下列影響:

茶的發酵只是一種氧化作用,單純放置于空氣中即可

從泡開的茶葉看出發酵愈多顏色愈紅(中間一葉發酵不平均)

1.顏色的改變

未經發酵的茶葉是綠色的,發酵后就會往紅色變,發酵愈多顏色變得愈紅,葉子本身與泡出的茶湯顏色都是一樣。所以我們只要看泡出茶湯的顏色是偏綠還是偏紅,就可以知道該茶發酵的程度。

綠到紅的改變是漸進的,綠中加一點紅就成草綠,再多加一點紅就成金黃,再多發酵一點就成橘紅,最后變成了紅色。這些顏色在不同的茶葉上顯現,龍井、碧螺春等,不論是葉子本身或是泡出的茶湯都顯得比較綠,我們知道那是不發酵;紅茶則顯得很紅,我們知道那是全發酵;這兩類茶的中間還有一種茶,俗稱烏龍茶的,如鐵觀音、武夷巖茶、鳳凰單叢,顏色金黃,如白毫烏龍,顏色橘紅,我們知道那是部分發酵。

從湯色的變化看出發酵愈多顏色愈紅

綠茶

輕發酵烏龍

熟火烏龍

重發酵烏龍

紅茶

2.香氣的改變

未經發酵的茶,是屬菜香型,如綠茶。讓其輕輕發酵,如20%左右,就會變成花香型,如包種茶與清香型鐵觀音。讓其再重一點的發酵,如30%左右,就會變成堅果香型,如武夷巖茶與鳳凰單叢。讓其再重一點的發酵,如60%左右,會變成熟果香型,如白毫烏龍。若讓其全部發酵,則變成糖香型,如紅茶。原屬不發酵茶,但入倉讓其后發酵,這樣的后發酵茶就變成木香型,如普洱茶。

這里所說的發酵百分比是指葉子的紅變程度。各類茶的發酵百分比不是法定的,說綠茶是不發酵,但有些人或有些茶區就是要它發酵一點點,于是多少有了一些花香,所以有人形容某種綠茶帶有某種花香是不足為奇的。有些地區的紅茶會讓發酵有點不足,結果在糖香中顯露了一些熟果香。


3.滋味的改變

發酵愈少的茶愈接近自然植物的風味,發酵愈多,離自然植物的風味愈遠。龍井、清香型鐵觀音等主要欣賞茶的自然風味,但喝紅茶時我們不太會想到它是葉子做成的。

發酵對茶青造成的影響如上所述,剩下的就要看制造者的意圖了。若想制成最接近自然植物的風味,那就不要讓茶青發酵,結果制造出來的茶就是綠色的茶、蔬菜香的茶,也就是市面上所稱呼的綠茶。如果不喜歡它那么綠,而希望起一點變化,那就讓它輕輕地發酵,如20%,結果就會制造出綠中帶黃的茶湯、花香型、還蠻接近自然植物風味的茶,這就是市面上所說的包種茶、清香型鐵觀音之類。如果發酵再重一點呢?如30%左右,那就會變成蜜黃色的茶湯、堅果香、離植物原始風味稍遠的茶,就是市面上所說的熟香型鐵觀音、武夷巖茶、鳳凰單叢之類。如果讓它重重地發酵,如60%左右,那就會是橘紅色的茶湯、熟果香、離植物原始風味頗遠的茶,就是市面上所說的白毫烏龍。如果讓它全部發酵,那就是紅色茶湯、糖香、人工化風味最重的紅茶了。

到了我們所需要的發酵程度后怎么辦呢?殺青,讓發酵固定在那個程度上。

除了上述那種純氧化作用的發酵外,還有一類茶是先不發酵,待殺青后,揉捻,然后入倉堆放或存放,在溫濕度與時間的控制下(可能是數個月,也可能是數十年),為這時的半成品茶造就另外一種方式的發酵。湯色變紅,滋味變得厚重醇和,就是市面上所通稱的普洱茶之類。為有別于上述那種殺青前的發酵,這種殺青后的發酵就被稱為“后發酵”。

普洱茶類的渥堆

主站蜘蛛池模板: 贵德县| 双桥区| 庐江县| 郁南县| 绥化市| 宜宾县| 鄂温| 淮安市| 万山特区| 淮北市| 禹州市| 龙口市| 祁东县| 阿合奇县| 睢宁县| 方城县| 涞水县| 政和县| 宜都市| 襄樊市| 兴宁市| 永平县| 都江堰市| 西宁市| 韶山市| 如东县| 芒康县| 宾川县| 高青县| 富川| 兖州市| 惠来县| 新余市| 时尚| 道孚县| 东港市| 玉溪市| 浮山县| 昌乐县| 英山县| 中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