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白續通典輯本》八卷 附“解題”日本船越泰次編
杜佑《通典》止于唐天寶末,中晚唐典章制度的沿革尚付闕如,因而到北宋時就有續修之舉。《玉海》卷五一載:“咸平三年十月,監修國史李沆請命官續修《通典》。己未,詔翰林承旨宋白、知制誥李宗諤編修,白等又請命舒雅、楊億、李維、石中立、任隨同編修,杜鎬檢討。……四年九月丙戌書成,白等上之,凡二百卷,目錄二卷。”所紀自唐至德初至五代后周顯德末,門類一仍杜佑原錄。但流傳不廣,僅宋、元間胡三省注《通鑒》曾多次引用,明以來即告失傳。日本船越泰次據《通鑒》胡注所引輯成八卷,以《宋白續通典輯本》的書名出版(1985年日本汲古書院版),前七卷都是原書州郡里的有關地理沿革的佚文,第八卷是邊防及其他佚文,附帶還從南宋洪遵《泉志》中輯出四條五代時鑄錢的佚文。這些史料對查考中唐以至五代的地理沿革等仍不無用處。
此外,清乾隆三十二年官修《續通典》,四十八年修成進上,仍續杜佑《通典》,起肅宗至德元年迄明崇禎末年,一百五十卷,體例大體仍《通典》而略有變動。其中唐代部分的史料多本正史、《大唐六典》、《唐會要》、《冊府元龜》、《太平御覽》、《山堂考索》等書,又從唐人文集、《唐文粹》、《文苑英華》、名臣奏議中擇取議論,但皆未注出處,對唐史研究沒有參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