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周易》說略

鄭萬耕

《周易》乃《十三經》之一,并居其首,是中華文化的源頭活水之一。其作為一部古老的典籍,最初是用于算卦的迷信之書,后來隨著對它的解釋,逐漸演變為一部講哲理的書。關于《周易》名稱的意義,有三種解釋:一是所謂“周”是指周朝,“易”為簡易,《周易》即是周代人簡易的算卦之書;二是“周”是周普的意思,“易”為變易、變化之義,《周易》乃探求普遍的變化法則之書;三是“周”即圓,《周易》就是研究循環變易的規律之書。多數學者認為,第一種解釋比較符合原意。漢代人所說的《周易》,包括《易經》和《易傳》兩個部分,傳是對經所做的解釋。

一、《易經》的著作年代和作者

《易經》成于何時,作者何人,迄今仍無定論。《漢書·藝文志》提出“人更三圣,世歷三古”之說,認為伏羲開始畫八卦;周文王演為六十四卦,作卦爻辭;孔子作傳以解經。東漢經師又提出周公旦作爻辭說。宋朝朱熹概括為“人更四圣”說。“五四”運動以后,新史學興起,對傳統說法提出懷疑,認為卦爻辭中講到周文王以后的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足證《易經》成書非出于一時一人之手,因此出現了周初說、西周末說和戰國說。

顧頡剛先生寫有《周易卦爻辭中的故事》一文,第一次從《易經》的卦爻辭中的故事來考證《易經》的著作年代。其中有“康侯用錫馬蕃庶”的故事。顧氏指出,“康侯”即衛康叔,封于衛,乃武王之弟,稱康叔,其事跡在武王之后,故卦辭非文王所作。而《易經》中沒有引用周成王以后的故事,據此,《易經》當成于西周初葉。

郭沫若先生在《青銅時代》一書中,收有《〈周易〉之制作年代》一文,認為《易經》乃戰國初期的作品。其證據是《周易》中有幾個地方提到“中行”。他以為“中行”是人名,指春秋時晉國的荀林父,在與楚國交戰時統帥中軍,又稱“中行桓子”,其子孫以“中行”為氏。據此,認為《易經》不能早于春秋中葉;可能是孔子再傳弟子馯臂子弓所作。其實,這種解釋十分牽強。因為《左傳》莊公二十二年(前672)就講到“周史有以《周易》見陳侯者,陳侯使筮之”的事情。這發生在荀林父做統帥八十多年以前,證明《易經》不是作于戰國乃至春秋中葉,而在春秋初葉就存在了。《周易》中的“中行”二字,舊注解釋為“中道”,是有理由的,并非人名。

李鏡池先生在《周易探源》中,則折中以上兩說,主西周末年說,認為《周易》之編著,出于周王朝的卜史之官,成書于西周晚期。

總起來說,雖然說法不一,但多數學者認為,《周易》的基本素材是西周初年或前期的產物,其成書非一時一人之作,而是陸續形成的作品。我們傾向于周初說。

《易經》是怎樣編成的?可能是當時掌管卜筮的人,于每次占卜之后,將所得的兆象和占斷的詞句記錄下來,到年終,又將積累的筮辭和卜辭加以統計、整理,看其有多少條已經應驗。已經應驗的則篩選出來,作為以后卜筮的參考或依據。經過無數次的篩選、編排和文字加工,最后形成了《易經》。近人認為,《易經》的編纂,出于周朝史官之手,也是可信的。

主站蜘蛛池模板: 科技| 北京市| 方正县| 安远县| 体育| 珲春市| 黑龙江省| 新巴尔虎右旗| 花垣县| 恩平市| 清水县| 裕民县| 肃南| 南部县| 黄骅市| 哈巴河县| 湟源县| 航空| 墨江| 五华县| 云南省| 南昌县| 屏东县| 襄樊市| 卓尼县| 禹州市| 山丹县| 大港区| 西乌珠穆沁旗| 博兴县| 永兴县| 昭苏县| 青浦区| 洞头县| 广州市| 德格县| 绥化市| 潜江市| 土默特右旗| 大连市| 皮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