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二、啟蒙教育

宋美齡出生于哪一年?據近年來海內外一些報刊刊載有關宋美齡年齡的考證文章,有三四種說法。一般說她出生于1899年,但未詳月日;臺灣有的報刊說是3月11日,但又未注明年份;汪日章則著文說她出生于1901年;美國著名傳記作家西格雷夫所著《宋氏王朝》一書,通過各種手段,千方百計地覓到宋氏家族的家譜,尤其對主要成員的年譜作了審慎詳實的研究后指出宋美齡是清光緒丁酉年二月十二日,即1897年3月14日出生于上海(70)。這一權威性的結論提出后,許多研究者均以此為定,如臺灣的李桓所著《宋美齡傳》便采用此說(71)。然而,蔣介石親手書寫的《武嶺蔣氏宗譜》卻這樣寫著:“民國十六年繼配宋氏美齡,美國韋爾斯萊大學博士……光緒二十五年己亥二月十二日生日。”光緒二十五年,即1899年,己亥二月十二日,即公歷3月23日。蔣介石所講的“韋爾斯萊大學”應是威斯里安女子學院,宋美齡只獲取該學院的學士學位,從未獲得博士。關于宋美齡的出生年月日,1948年,武嶺蔣氏重修宗譜,蔣介石與毛福梅、宋美齡的關系,以及蔣經國、蔣緯國為何人所生,均成為難題。對于這樁牽涉到蔣介石個人名譽的事,任何人均無法代筆,最后只好由蔣介石親自撰寫。蔣介石作為宋美齡的丈夫,對妻子的年齡恐不會弄錯。而且此事關系到宋美齡在蔣氏家族中的地位,夫妻之間必有商量,宋美齡對蔣介石撰寫有關她的生辰時間決無不知之理。據王舜祁考證,1947年4月2日至11日,蔣介石與宋美齡夫婦回故鄉浙江省奉化縣溪口鎮掃墓,停留十天。他們住在溪口主辦的武嶺學校(蔣任校長、宋任校董),逐日記載了他們的行蹤,現在這本《校刊》還在。其記著:“四月三日,宋夫人四十九歲生日,晚看‘群仙上壽’,古裝話劇。”按照奉化習慣,壽辰按虛齡計年,且以陰歷為準,故那年宋美齡為49虛歲,1947年4月3日,農歷為閏二月十二日。這是宋美齡為自己生日提供的證據,故宋美齡生于1899年農歷二月十二日,即4月3日當無疑問(72)

宋美齡是宋氏家族的幼女。她在濃厚的宗教氛圍與西方生活方式的環境中度過童年。五歲之前,她在家中學習英語,五歲在圣約翰大學少年班注冊入學。這所衛理公會辦的教會學校專門提供給上海上流社會家庭中的女孩就讀。但因為宋美齡太過年幼,無法適應住宿生活,不久即離開學校。宋耀如夫婦只好請人在家教她念書。直到美齡赴美國留學之前,她都是在家接受啟蒙教育。只有在暑假,美齡才能同姐姐藹齡、慶齡,以及她們的小兄弟歡聚在一起。但即使在暑假期間,她們的課業仍然繼續。早上,她們在一位英國女教師家里上英文和拉丁文課。下午,則由從前教過宋耀如的老師,教她們學習古文。吃過中午飯后,她們通常會睡個午覺,但當她們的母親睡著之后,她們就偷偷爬到后院玩耍。美齡非常活潑和歡躍,但相當淘氣,對周圍的一切都興致盎然。

美齡對她大姐——藹齡有深厚感情,因為這位大姐對她非常溫和,很體貼和疼愛她,凡事站在美齡一邊,并幫助她對付那些準備欺負她的男孩和女孩。她周身浸透著虛榮,她自恃自己有能力而忘乎所以。她孤芳自傲,無人敢理。她那種我行我素的品格與外表的美麗并不相干。她生性超然脫俗,精力旺盛,即使是小姑娘時,她就高傲,威風凜凜。她崇拜勤奮的大姐藹齡,藹齡讓她干什么她就干什么,藹齡發號施令,處理家務事的時候,美齡總是一旁細心體察,仿佛在作藹齡的藝徒,準備將來取代姐姐的角色(73)。甚至以后連她的婚事也由大姐一手安排。

父親宋耀如很喜愛美齡。他啟發她上進,教育她如何學習和做人。但由于宋耀如對幼女過分嬌慣使她傲氣逼人,缺乏堅強的意志。他希望美齡勤奮學習,取得卓越的成就,有意識地培養她成為雍容優雅和有影響力的人,可是她自恃聰明,學習并不刻苦。她思想活躍,但對問題缺乏潛心思考,思想缺乏深度,對父親、對家庭、對社會發生的一切都缺乏深思熟慮。然而,由于美齡性情活潑,長得俏麗動人,在同人交際時總是比人優勝。

宋美齡很敬愛自己的父親,但從她后來的回憶中則很少看到她談父親對她的影響,反而對母親則有很多的憶述。可見,母親對她的影響比起父親來更直接,也更深刻。

美齡的母親倪珪貞是宋耀如名副其實的賢內助,也是孩子們難得的好母親。倪珪貞善良正直,為兒女們的前途和幸福奉獻出了無私的母愛。孩子們對她愛得很深,她對孩子們的影響也很大。倪珪貞的三個女孩,“慶齡是個富于幻想的漂亮孩子,也許因為她文靜聽話,深得母親的寵愛,老大藹齡是個頑皮的姑娘,她感情奔放,常叫人為她操心”(74)。美齡的年齡最小,加上她那“楚楚動人的外貌更使人喜愛”。她和大姐藹齡相比,不像大姐那樣身材矮胖,相貌比較平淡,像個頑皮的男童。她和二姐慶齡相比,一樣嬌柔,一樣俊俏,從眉毛到眼睛都很相似,唯有她不如二姐慶齡長得耐看,而且她們倆的性格也迥然不同。如果說慶齡比較纖弱、文靜、溫柔的話,那么美齡則像大姐藹齡一樣顯得傲氣逼人,孤芳自賞。

比起對待父親,美齡對母親愛得更加深沉,更加細膩。美齡在家只讀了四年書。四年后恰遇圣公會在上海辦的圣約翰大學少年班招生,美齡決心一試。這次招生考試分別為初試和復試。招生考試時恰好父親不在家。母親對美齡的應考非常支持,應考那天,她還親自陪同美齡去考場。女兒在屋里考試,母親在外面等了兩個小時。按考場規定,初試及格進復試,不及格就被淘汰。張榜復試那天,實在熱鬧。這一天,倪珪貞也領著女兒美齡去了。本來美齡知道母親身體欠佳不讓她去,可是母親執意要去。當她看到“美齡”的名字出現在榜文上時,高興極了,大聲喊道:“美齡,有你的!”因為過于激動,只覺眼睛一黑,便癱倒在地上了。

美齡的媽媽因這場意外的高興誘發了心臟病。

第二天上午,美齡復試的時間,媽媽還躺在醫院急救房里。美齡沒有去復試。可是當媽媽醒來時,得知因自己發病女兒沒有參加復試時,后悔得猛抬起右手向大腿上砸去:“都怪你!都怪你!你這個老不死的東西,毀了女兒的前程!”(75)

母女情長。母親傾心愛撫子女,關心子女的教育、成長和未來的前途。子女則以敬佩的心情去體貼和熱愛自己親愛的母親。由于孩子們接受母親的教養最直接,因而母親的信仰、思想和言行舉止對孩子們的影響最直接、最具體、也最明顯。從宋美齡后來的回憶中得知,母親對她的影響似乎比起父親對她的影響大得多、也深遠得多。

1934年3月,宋美齡在《美國論壇》雜志發表《我的宗教觀》一文,談到父母親對她宗教觀形成的影響時,她作了很多敘述。她說:“我而且多少帶些懷疑心的。我常常想,所謂忠誠、信仰、不朽等等,不免有些近乎理想的。世上所看得見的東西,我才相信,否則我就不相信。別人承認的事情,我未必因而也加以承認。換句話說:適合我父親的宗教,不一定能引動我。那只適口舌,宛如糖衣藥丸的宗教,我并不信仰的。”又說:“我知道我母親的生活,與上帝非常接近。我認識我母親的偉大。我在幼年時,對于母親強迫我的宗教訓練,多少有些不肯受命,但我相信這種訓練,給我的影響很大。那時的家庭祈禱,往往使我厭倦,我就借著口渴為推托,偷偷地溜到外面去,這常常使母親煩惱。那時我也像我的兄弟姐姐一樣,必須常常上教堂去,而冗長的說教,使我覺得非常憎厭,可是今天想起來,這種常上教堂的習慣,養成了我作事的恒心,這真是深可感謝的訓練。”宋美齡稱她母親的個性是嚴厲剛強,而絕對不是優柔善感,說她母親那時對宗教的虔誠是她“幼年生活中最深刻的印象”。“或許有這樣一個母親在我心中和宗教發生了聯系,就使我怎樣也沒有法子把它舍棄了。”(76)1955年,宋美齡為《讀者文摘》撰寫《祈禱的力量》一文,又指出:“我的父母都是虔誠的基督徒。我們自幼便去主日學校和教堂,每日舉行家庭祈禱。我有時因為必須坐著聽冗長無味的講道而反抗,但幸而我在不自覺中吸收了基督教的思想。”“在母親看來,禱告上帝不僅是請求他祝福她的子女,乃是等候他的旨意。對于她,宗教不是單行道。她按照他的箴言生活,公正行事,愛慈悲,謙卑地與他同行。她常向我強調這一點:我們不應當要求上帝做任何可能傷害別人的事。她的去世對于她的子女是極慘重的打擊,可是對于我的打擊也許比較更重,因為我是她最小的女兒,曾十分依靠她而不自知。”(77)

母親對美齡的影響,當然不僅僅是宗教方面的,但不可否認宗教對宋美齡的個性、人生、意志和價值觀都產生深遠的影響。從宋美齡的回憶中,我們可以看到,她的啟蒙教育都是在家庭中得到的,家庭的教育無論條件如何優越都比不上社會正規學校教育更全面、更加實在和符合時代潮流。但由于美齡的聰慧和勤奮,她并不比其他同齡兒童受的教育差,加上宋耀如有明確的培養目標:要美齡學好英語和古文為到美國留學打好基礎和學成回國服務,從這方面看,宋耀如對兒女的期望已達到預期的目的。

父親剛直不阿,熱情愛國,樂做善事,有強烈的事業心;母親深情、善良而又嚴厲。正由于父母為兒女們悉心撫育、積極培養,使美齡及兄姐弟弟都得到新式的、正規的、優等的教育。這對于她們后來成為中國現代政治、經濟和外交舞臺上的活躍人物有很大的關系。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雄县| 康保县| 凤阳县| 阿克陶县| 元阳县| 桃园市| 聊城市| 洱源县| 佛冈县| 行唐县| 峨眉山市| 广安市| 彰武县| 丁青县| 油尖旺区| 太湖县| 姚安县| 镇远县| 乡宁县| 英德市| 乡宁县| 泾阳县| 左权县| 昌宁县| 上犹县| 雅江县| 苏尼特左旗| 遵义市| 长丰县| 庆阳市| 三门县| 伊宁市| 长顺县| 怀化市| 定日县| 东平县| 醴陵市| 赣州市| 泰安市| 平定县| 沙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