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的遺產
當初,康熙眼見準噶爾坐大之勢不可阻擋,于是選擇拉攏與自己地理位置更為接近的喀爾喀蒙古人,希望借此進一步孤立準噶爾。論起來,準噶爾人也屬于蒙古的一個分支,在成吉思汗時代,他們和喀爾喀人(習慣稱為東蒙古人)并肩作戰,建立了赫赫武功。但在這之后,他們對于這些喀爾喀蒙古人非但沒有兄弟之情,反而是虎視眈眈、步步緊逼。此后,喀爾喀和準噶爾之間頻繁爆發戰爭。康熙二十七年(1688),準噶爾派出三萬大軍入侵東蒙古,逼迫數以萬計的喀爾喀人涌向漠南地區。見此情形,康熙果斷決定為喀爾喀人提供大量食物與住所。不僅如此,康熙還下令為喀爾喀貴族保全了權位,將他們按照滿族建制特點納入八旗體系。此舉極大地安撫了喀爾喀人,也給了他們休養生息的機會,同時他們也不會再像以前那樣懼怕準噶爾人。
當傅爾丹的北路軍遭到滅頂之災后,準噶爾人隨即展開攻擊喀爾喀的計劃。小策零奉策零之命,率軍三萬一路越過阿爾泰地區,向著清軍的要害部位進攻。清軍得到消息,立刻組織軍隊迎戰,但由于兵力處于下風,作戰迅速以失利告終。至此,清軍所倚仗的最后屏障也眼看不保。
正當小策零一路緊逼之時,卻遇到了喀爾喀人的頑強抵抗。面對準噶爾人的入侵,這群成吉思汗的后裔用祖先們最擅長的長途奔襲,重新展示了蒙古人的血性,給了侵略者以慘痛打擊。
當初,小策零率領準噶爾精銳之師一路尋戰未果,便掠走喀爾喀親王策凌的妻兒和牲畜,借以泄憤。策凌聞訊大怒,決心率領喀爾喀人與準噶爾軍決一死戰。由于此前小策零一路沉浸在勝利的喜悅之中,對于喀爾喀人能夠組織如此迅猛的反擊多少有些預料不及。當他們從睡夢中驚醒之時,喀爾喀親王策凌已經率領兩萬大軍忽然殺到。面對從天而降的喀爾喀軍隊,準噶爾軍或是人不及馬,或是馬不及鞍,只能是倉促應戰。策凌指揮大軍一路掩殺,等追至光顯寺(額爾德尼昭)一帶時,兩軍已先后經過十余場激戰,準噶爾軍損失慘重,三萬軍馬在戰爭中消耗殆盡。只見山谷之間,尸橫遍野,河水也為之改變顏色。
看到喀爾喀人勇猛殺敵,原本負責切斷退路的清軍將領馬爾塞并沒有受到絲毫感召。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沒有接到軍機處的出兵命令,還是因為自己畏戰情緒作祟,馬爾塞一直按兵不動,任由小策零從眼皮底下逃脫。
雍正皇帝一直處于緊張和擔心之中,在得到光顯寺大捷的消息之后,難掩喜悅之情。在忙著封賞策凌等功臣的同時,忘記了追究那些敗軍之將,也對無辜受到誣陷的岳鐘琪表現出些許寬容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