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人應知的古代軍事常識
- 趙志超
- 924字
- 2020-12-11 19:18:45
26 什么是“滾木檑石”
“滾木檑石”是我們在小說、曲藝中見得很多的守城武器。幾乎任何一次攻守城戰役,都會提到守城方用滾木檑石砸下,使攻城方傷亡慘重。很多人望文生義,認為“滾木”就是用大木頭從城墻上滾下去,壓死敵人,“檑石”則是守城士兵舉起大石頭砸向敵人。這種誤解集中表現在很多影視作品中。

檑木

車腳檑
滾木也稱“檑木”,或者叫“木檑”。最早的滾木確實是一種大圓木,守城時直接從城頭推下,砸擊敵人。不過這種圓木并不是一次性武器,它上面連著繩索,有的還配有絞車。砸下去之后,城頭的士兵可以用繩索和絞車把圓木收上來,進行下一次攻擊。
滾木對于在城下蜂擁攻城以及攀爬城墻的敵軍,具有很好的攻擊效果。但是古人還是覺得一根光溜溜的木頭殺傷力不夠,于是又給圓木加上鐵釘,做得像狼牙棒一樣。這樣的滾木砸下去,就是血肉橫飛的效果。
滾木的改進并不是到此為止。為了增加滾木的殺傷力,人們還用泥或者燒制的粘土來制作滾木。這樣的滾木(其實已經不是木頭了)密度比木頭更大,砸擊的力量也更強。
還有一種類似于滾木的守城器械,叫做狼牙拍。狼牙拍是用木頭制成的長方形木牌,上面布滿狼牙狀尖釘,四個角用繩索吊起。使用時從城墻拍下,殺死攻城的敵人。

狼牙拍

宋代擂石
檑石也稱“石檑”,就是用來擊殺攻城敵軍的石頭。我們在很多影視劇中都能看到守城士兵高高舉起一塊大石頭,然后奮力向下砸去的鏡頭。其實這樣的鏡頭存在著錯誤。檑石只是一種中等大小的石頭,一般都在十斤以下。這樣小的石頭能有殺傷力嗎?別忘了,守城士兵是站在城墻上面向下扔石頭,而古代大城的城墻基本都有十幾米高,相當于四、五層樓的高度。從這個高度扔下一個西瓜也足以把人打得半死。所以一塊十來斤的石頭從城頭扔下,足以使敵人喪失行動能力了。
守城的時候,也不是不用更大的石頭。但是幾十斤重的石頭大多用來破壞敵人的攻城器械,或者是當作拋石機的彈藥。守城方的資源畢竟有限,所以對付敵軍士兵時,能用小的就不用大的。而且守城士兵的體能也很重要,真要是每一次都舉起幾十斤的大石頭向下砸,那么舉不了幾下就精疲力盡了。
滾木檑石可以稱得上是最原始最簡單的守城武器了,但是越是簡單,生命力反而越旺盛。在古代戰爭中,只要有士兵爬墻這種攻城方式,滾木擂石就永遠有它們的用武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