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16 為什么會有“駟馬難追”的說法

“君子一言,駟馬難追”,這樣的成語已經成為人們日常交往中的常用語了。這個成語的意思是,一句話說出了口,就是四匹馬拉的戰車也追不回來。這就是要告訴人們,說話要算話,不能反悔。

這個成語雖然來源于五代十國時期,但是很顯然,“駟馬”與先秦時期的戰車有關。

秦代駟馬御車

早期的戰車有兩匹馬拉的,也有四匹馬拉的。四匹馬拉的戰車上,中間的兩匹馬通過挽具與車轅相連,稱為“服馬”;兩邊的兩匹馬則用皮帶直接拴上,稱為“驂馬”。四匹馬合稱為“駟”。

為什么一定要用四匹馬拉車呢?少用一些不行嗎?

先秦的戰車基本部件都是木制的,車軸和車輪之間的摩擦力很大,而馬的挽具也比較落后,難以完全發揮出馬的力量。這樣,只有用四匹馬拉車,才能保證速度。早期的戰車對于速度的要求沒有那么高,車上士兵的裝備也相對簡單,所以能用兩匹馬來湊合。等戰爭的強度一上去,兩匹馬就不給力了。

古人也意識到這些問題,所以后期的戰車上面,金屬部件開始增多。車軸和車輪連接的地方,用青銅包裹,這樣可以減小摩擦,提高效率。馬的挽具也不斷地改進,以便更好地利用馬力。不過可惜的是,這些有限的改進,并不能阻止戰車的沒落。

隨著近代工業的進步,畜力以及人力車的效率已經與古代不可同日而語了。由于現代軸承等技術的發明,近現代馬車可以在只用一匹馬的情況下也跑得飛快。而在現代工業體系下制造出來的人力三輪車,以一人駕駛,往往可以運載幾百甚至上千斤的貨物。

古代沒有現代的技術,無法發揮出馬力的極限,所以只有“駟馬”拉車,才能“難追”。要是兩馬或者三馬,車的速度上不去,也就不會“難追”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赞皇县| 洪泽县| 台山市| 陈巴尔虎旗| 望谟县| 平乐县| 巨野县| 新宁县| 金门县| 青冈县| 论坛| 托里县| 墨竹工卡县| 达拉特旗| 井陉县| 仁化县| 鹤壁市| 赤壁市| 临江市| 海晏县| 宁国市| 德保县| 疏附县| 石泉县| 泗洪县| 黎平县| 永宁县| 贵阳市| 台南市| 长岭县| 富裕县| 鄢陵县| 株洲县| 东阿县| 弋阳县| 江陵县| 高要市| 西峡县| 突泉县| 醴陵市| 南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