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三 五官通感對漢語詞彙的影響

那麼“味道”一詞如何同時擁有“口味”、“氣味”、“意味”這三種名詞性義位?這恐怕與五官通感不無關係。

目前學界雖然對“五官”的具體所指説法不一,但大多不離“口”、“鼻”、“耳”、“目”等器官。不論“五官”具體指哪些器官,它們之間必然存在密切的關係,體現在詞彙方面則是與之相關的詞語之間也存在千絲萬縷的關係。房德里耶斯指出:“感官活動的名稱也是容易移動的,表示觸覺與聽覺、嗅覺、味覺的詞常常彼此替代著用。”[12]此外,與五官相關的詞語可以與心發生聯繫。這些都與人的認知有著密切的關係。王雲路指出:“詞語之間聯繫的紐帶、義項之間聯繫的紐帶,就是基於先民對事物本質的認識,對事物之間本質聯繫的認識,以及先人豐富的聯想和推理。”[13]相似的事物之間以及相關的事物之間更加可以體現這方面的特點。回到本文的主要研究對象“味道”,它的三個名詞性義位之間的關係主要是味覺與嗅覺的通感,進而投射到感覺所形成。

在五官當中,口和鼻之間的關係相對更爲密切,它們在對飲食的感知上相互依賴、密不可分。因此體現在詞語方面,它們也可以相互轉化。由於口與鼻對飲食的作用最重要,且二者有相通之處,故導致表示二者的詞語在一定程度上又具有相通性。“味道”由“口味”轉而可以指“氣味”是一種常見的現象,符合人們的普遍認知規律。此外,視覺與聽覺的通感也可以作爲旁證。目和耳的關係相對密切,故有“視聽”連言者。

“五官”又與“心”有著密切的關係。《荀子·天論》云:“耳、目、鼻、口、形,能各有接而不相能也,夫是之謂天官。心居中虛,以治五官,夫是之謂天君。”實際上,“感覺”就是“心”的一種體驗。在通感方面,視覺、聽覺、嗅覺乃至觸覺,反饋給大腦,大腦作出反應。味覺與嗅覺的關係最爲密切。“味道”一詞由“口之味(口味)”、“鼻之味(氣味)”進而到“心之味(意味)”也是一種廣義的通感。味覺、嗅覺與感覺的通感關係如下圖所示:

味覺、嗅覺與感覺通感圖

166-1

在漢語詞義的發展過程中,通感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從味覺、嗅覺映射到感覺,也符合人們由具體到抽象的思維方式。名詞“味道”的義位由“口味”、“氣味”到“意味”體現了在人們認知規律影響下,詞義由具體到抽象的發展過程。

要之,通過五官通感,名詞“味道”由“口味”義引申出“氣味”義,進而在此基礎上又引申出“意味”義。“味道”一詞的産生及發展演變既受到了語言自身規律的制約,也受到了社會、文化以及心理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從動詞“味道”到名詞“味道”,詞彙化程度增強。

作者簡介:楚豔芳,浙江傳媒學院文學院教師

通訊地址:浙江傳媒學院文學院 郵編:310018


[1]在現代漢語方言中,“味道”一詞還有形容詞用法。如柳州方言“味道”作形容詞可以表示“有滋味、有意思、有趣味”,有“很味道”等説法,詳參李榮主編《現代漢語方言大詞典》,江蘇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2207頁。形容詞“味道”僅存在於某些方言,可能是名詞“味道”用法在某些方言的特殊發展,比較少見。

[2]“味道”的“口味”義將在下文專門論述,此不贅。

[3]這一點從《現代漢語詞典》就可以清楚地看出來。

[4]本字作“未”,《説文·未部》:“未,味也,六月滋味也。”《史記·律書》:“未者,言萬物皆成,有滋味也。”後表“滋味”義的“未”加義符“口”作“味”,分化了“未”的職能。

[5]王艾録《複合詞內部形式探索——漢語語詞遊戲規則》,中國言實出版社,2009年,第6頁。

[6]韓康伯注:“道者,何無之稱也,無不通也,無不由也,況之曰道。”

[7]聶石樵《魏晉南北朝文學史》,中華書局,2007年,第14頁。

[8]朱彥《漢語複合詞語義構詞法研究》,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第273頁。

[9]《漢語大詞典》收了“味道”的“情味、意味”這一義項,且排在“滋味”、“氣味”兩個義項之前,首例爲《朱子語類》卷五七:“兩個都是此樣人,故説得合味道。”實際上,“味道”的“情味、意味”義的産生時間是在現代而非南宋,且其來源爲“味道”的“滋味”、“氣味”義。《漢語大詞典》列舉的《朱子語類》卷五七中“味道”並非“情味、意味”義,而是人名。原文爲:“先生甚然之,曰:‘兩個都是此樣人,故説得合。’味道云:‘“舜不告而娶”,蓋不欲“廢人之大倫,以懟父母”耳,如匡章,則其懟也甚矣!’”“味道”用作人名在《朱子語類》中不乏其例,如卷三十一:“味道問:‘“過此,幾非在我者”,疑橫渠止謂始學之要,唯當知內外賓主之辨,此外非所當知。’”又卷三十九:“味道問:‘善人只是好資質,全未曾學。’曰:‘是。’”又卷九十五:“味道問:‘神如此説,心又在那裏?’曰:‘神便在心裏,凝在裏面爲精,發出光彩爲神。精屬陰,神屬陽。説到魂魄鬼神,又是説到大段粗處。’”又卷一百一十四:“仁父味道卻是別,立得一個志趨卻正,下工夫卻易。”可見,《漢語大詞典》由於對《朱子語類》的誤解而導致義項排列的失當。

[10]周薦《漢語詞彙結構論》,上海辭書出版社,2004年,第120—122頁。

[11]董秀芳《詞彙化:漢語雙音詞的衍生和發展》,商務印書館,2011年,第158頁。

[12]〔法〕房德里耶斯著,岑麒祥、葉蜚聲譯《語言》,商務印書館,1992年,第228—229頁。

[13]王雲路《中古漢語詞彙史》,商務印書館,2010年,第661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阿荣旗| 廊坊市| 松江区| 扬州市| 广丰县| 黑河市| 博罗县| 白朗县| 泾源县| 台南县| 且末县| 犍为县| 墨竹工卡县| 宜丰县| 穆棱市| 彰化市| 宝山区| 霍林郭勒市| 宁安市| 拉萨市| 阜南县| 海兴县| 营口市| 砚山县| 吉安市| 左云县| 高雄县| 德惠市| 昭觉县| 弋阳县| 洛隆县| 凤阳县| 平南县| 永昌县| 沐川县| 怀安县| 怀宁县| 石楼县| 汝城县| 新闻| 九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