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浙之濱:浙江大學古籍研究所建所三十周年紀念文集
- 浙江大學古籍研究所
- 960字
- 2021-01-08 15:12:49
一 引言
“對仗成詞”指行文時由於對仗需要而形成一個詞的雛形,並通過反復使用逐漸固化的現(xiàn)象。其主導因素是:詩文作者行文過程中,因對仗需要而主動創(chuàng)作對句。對句裏的某些成分凝結之後,就形成詞語。對仗成詞是伴隨駢文的盛行而發(fā)展起來的。限於關注視角,本文僅以唐代詔敕詞彙爲核心,考察對仗成詞現(xiàn)象。
我們首先以唐代新詞“丹極”、“丕構”[1]爲例探討何爲對仗成詞。
“丹極”本指“紅色棟宇”,後來代指“皇宮”:
(1)第十二子故興王佋,慶襲紫庭,憑華丹極。(《唐大詔令集》卷三二《恭懿太子冊文》)
(2)惟爾隰州刺史上柱國趙王福,摛祥丹極,毓慶玄樞。(《唐大詔令集》卷三七《冊趙王福梁州都督文》)
例(1),“紫庭”與“丹極”對仗,“紫庭”也指“帝王宮殿”。二詞意義相同。例(2),“玄樞”可指“北斗星”,進而代指“皇室宮廷”。“丹極”與“玄樞”對仗,也是指趙王福生於帝王之家,修養(yǎng)德性。
二例中,與“丹極”對仗者,詞義相關,而結構、詞性又相近。丹極、紫庭等都是偏正關係的名詞性結構。紫庭在六朝詩已經成詞,丹極爲與之對仗而構造産生。“紅色棟宇”是宮廷常見之物,文人利用與紫、玄等同樣表示色彩的“丹”搭配“極”而用於對句。由於“丹極”代指皇宮,已非其詞組義,此時“丹極”即凝結成詞。
“丕構”指“帝王之業(yè)”:
(3)眷彼群生,必有司牧。纘承丕構,允屬元良。(《唐大詔令集》卷一《懿宗即位冊文》)
(4)朕嗣守洪名,欽承丕搆。克清多難,奄甸萬方。(《唐大詔令集》卷六《寶應二年上尊號答詔》)
例(3),“丕構”與“元良”對仗。“元良”本指“大善之人”,後又指太子。其義爲唯太子能繼承皇位。例(4),“洪名”對“丕搆”,都是指唐代宗繼承皇位。
從成詞語素看,“丕”所對者多是表示程度的語素,如“元、洪”等,而且所對詞語都是偏正關係。這也屬於文人利用與原有詞的內部成分相對的語素來構造成詞的現(xiàn)象。“元良”等中古時期已經成詞,“丕構”爲與之匹配而産生,也是非常典型的對仗成詞現(xiàn)象。
當然,詞語因對仗目的而産生後,可以不再用於對文。對仗成詞只限定詞語的産生語境,雖然真正的首見用例無法準確界定,但將已知文獻的最早用例作爲成詞語境大致不會差距太大。
了解對仗成詞現(xiàn)象,有助於明晰某些詞語的成詞理據。以下以對仗成詞視角考察詞語理據。在研究成詞理據時,儘量將該詞的早期用例一併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