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四 無爲政治觀

無爲政治觀是莊子自然無爲學説的一個重要方面。莊子認爲:“君子不得已而臨蒞天下,莫若無爲。”(《在宥》)《莊子》中隨處可見對有爲政治的猛烈批判,如:

回聞衛(wèi)君,其年壯,其行獨,輕用其國,而不見其過;輕用民死,死者以國量乎澤,若蕉,民其無如矣。

昔者堯攻叢枝、胥敖,禹攻有扈,國爲虛厲,身爲刑戮,其用兵不止,其求實無已。是皆求名實者也。(《人間世》)

國君“輕用其國”、“輕用民死”給人民帶來沉痛的災難:“死者以國量乎澤,若蕉,民其無如矣”;堯和禹也因爲“用兵不止”、“求實無已”以致“國爲虛厲,身爲刑戮”,這都是由於統(tǒng)治階級的任意妄爲造成的。莊子對有爲政治的批判是歷代進步士人批判腐敗政治的寶貴的思想資源。

傳播老莊無爲政治的黃老之學在漢初曾作爲主流意識形態(tài)出現(xiàn),這自然會影響到桓譚。與莊子無爲政治觀一致,桓譚也認爲治國之術在於無爲。他説:“子貢問蘧伯玉曰:‘子何以治國?’答曰:‘弗治治之。’”(《正經(jīng)》)並以尖鋭的言辭對有爲之政治進行了揭露,如:“然上乃多過差,既欲斥境廣土,又乃貪利,爭物之無益者”、“又歌兒衛(wèi)子夫因幸愛重,乃陰求陳皇后過,惡而廢退之”、“信其巫蠱,多征會邪僻,求不急之方。大起宮室,內竭府庫,外罷天下,百姓之死亡不可勝數(shù)。”(《識通》)桓譚通過“欲”、“貪”、“爭”、“求”、“愛”等詞語的運用,對武帝的好大喜功、貪利、偏私、迷信等行爲給予了無情的揭露和批判,並指出其根本原因就在於個人私欲的膨脹,與上舉莊子對有爲政治的批判有異曲同工之妙。

主站蜘蛛池模板: 鞍山市| 固原市| 青川县| 黔西| 葫芦岛市| 滦南县| 和平区| 浪卡子县| 日喀则市| 郸城县| 泗洪县| 满洲里市| 友谊县| 南投县| 屯昌县| 建昌县| 陆河县| 宁阳县| 盐亭县| 夏邑县| 绥芬河市| 苏尼特左旗| 南汇区| 喀什市| 靖远县| 安达市| 乐山市| 镇雄县| 深州市| 无为县| 鄂州市| 永德县| 五峰| 大宁县| 通许县| 嵊泗县| 勐海县| 乃东县| 甘泉县| 陕西省| 巫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