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二 《中興館閣書目》未載《集注》

再來看看《中興館閣書目》對《集注》版本的記載。陳騤雖與朱熹同時,但經過考察不難發現,《中興館閣書目》根本不可能著録朱熹《集注》。

李心傳(1167—1244)《建炎以來朝野雜記》云:

《中興館閣書目》者,孝宗淳熙中所修也。高宗始渡江,書籍散佚。……致是數十年,秘府所藏益充軔。乃命館職爲《書目》,其綱例皆仿《崇文總目》焉,凡七十卷,秘書監領其事,五年六月上之。[13]

王應麟(1223—1296)《玉海》也説:

淳熙四年十月,少監陳騤等言乞編撰書目,五年六月九日上《中興館閣書目》七十卷、《序例》一卷。……閏六月十日,令浙漕司摹板。[14]

可見,《中興館閣書目》成書於孝宗淳熙五年(1178)。既然朱熹《集注》和《辨證》分別成書於寧宗慶元四年(1198)和五年,《中興館閣書目》何以能著録二十年之後的書?

《中興館閣書目》久已散佚,今之傳本爲民國趙士煒的《中興館閣書目輯考》(以下簡稱“《輯考》”),其實是一部輯佚之作,書中朱熹《集注》條目全文如下:

朱熹《楚辭集注》八卷、《辨證》二卷、《後語》六卷。(據《書録解題》補卷數)

原釋:晁補之集《續》、《變》二書各二十卷,熹刊補定著五十二篇,爲《楚辭後語》。(《玉海》五四)

按:《辨證》,《宋志》一卷,今本亦二卷(引者注:當爲“一卷”)。《後語》,《宋志》未著録。[15]

此處《輯考》的輯佚來源是《玉海》。檢《玉海》卷五十四“藝文”之“《楚辭》”條(限於篇幅,部分引文只保留首句,原文空格以“□”符號表示):

《史記》屈原傳:“原名平,……”□《漢·地理志》:“楚屈原被讒,……”□《漢·藝文志》:屈原賦二十五篇,唐勒四篇,宋玉十二篇。□《漢》傳:“淮南王安,……”□朱買臣……。□宣帝召能爲楚辭……□揚雄……□班固……□王逸……□梁竦……□應舉……□《文心雕龍》……□《隋志》楚辭十部二十九卷(王逸至劉杳。宋何偃刪逸《注》十一卷,亡。皇甫遵訓《參解》七卷。又《楚辭音》各二卷。餘見《唐志》)。……□《唐志》集録楚辭類七家七部三十二卷:王逸《注》十六卷(《隋志》十二卷);郭璞《注》十卷(《隋志》三卷);楊穆《九悼》一卷;劉杳《離騷草木蟲魚疏》二卷;孟奧、徐邈、僧道騫《音》各一卷(樂類《離騷譜》一卷)。□《中興書目》楚辭九家九十四卷。□宋朝黃伯思《翼騷》一卷(伯思曰:屈、宋諸騷皆書楚語、作楚聲、紀楚地、名楚物,故謂之《楚辭》)。□洪興祖《補注》十七卷《考異》一卷。□黃銖《協韻》一卷。□朱熹《集注》八卷《辨證》二卷。□晁補之集《續》、《變》二書各二十卷,熹刊補定著五十二篇,爲《楚辭後語》。[16]

“《中興書目》楚辭九家九十四卷”,與後文黃伯思以下家數、卷數顯然不合,而趙士煒卻完全忽視了這一矛盾,直接將黃伯思、洪興祖、黃銖、朱熹“四家三十六卷”視作《中興館閣書目》楚辭類的原文輯入《輯考》中[17]。事實上,《玉海》中“《中興書目》楚辭九家九十四卷”句後有一空格,則“宋朝黃伯思”以下的內容很有可能只是王應麟按照時間順序的補敘,而不是《中興館閣書目》的原文,且“宋朝”原本應作“本朝”,王應麟無稱“宋朝”之理,“宋”字當爲後代刊刻者所挖改。

那麼,《中興館閣書目》究竟著録了哪些楚辭類著作呢?我們知道,《中興館閣書目》是《中興四朝國史·藝文志》編修的基礎,而後者又是《宋志》的重要文獻來源,因此今人完全可以依據《宋志》來反推《中興館閣書目》的著録概況[18]。檢《宋志》,楚辭類共十二家一百零四卷:

《楚辭》十六卷,楚屈原等撰。

《楚辭》十七卷,後漢王逸章句。

晁補之《續楚辭》二十卷,又《變離騷》二十卷。

黃伯思《翼騷》一卷。

洪興祖《補注楚辭》十七卷、《考異》一卷。

周紫芝《竹坡楚辭贅説》一卷。

朱熹《楚辭集注》八卷、《辨證》一卷。

黃銖《楚辭協韻》一卷。

《離騷》一卷,錢杲之集傳。

《中興館閣書目》成於淳熙五年(1178),它能夠著録的楚辭類著作,應是《宋志》中淳熙五年以前的部分,即屈原至周紫芝(1082—1155)共六家九十三卷。考慮到《宋志》是刪併宋代四種官方書目而成,《中興館閣書目》只是其中的一種(因此《宋志》排序顯得十分混亂,如《楚辭協韻》實際是朱熹的作品,是朱熹紹熙元年〔1190〕二月以黃銖〔1131—1199〕之名“刻在漳州”的[19]。錢杲之《離騷集傳》刻於慶元四年前,略早於《集注》[20]。這二部著作應排在周紫芝之後、朱熹之前),而目録卷數的實際演變往往比較複雜,這“六家九十三卷”只能是大概的數字,和《玉海》中的“九家九十四卷”難免有所出入,《玉海》中的“九家”亦或是“六家”形近之訛。

總之,因《中興館閣書目》成書早於《集注》,《玉海》中有關《集注》的記録,不可能來自《中興館閣書目》,並不能作爲《集注》早期傳播源流的依據。趙士煒《輯考》誤輯了此段文字,導致包括《楚辭書目提要》在內的衆多楚辭目録著作都將“《中興館閣書目》”列爲《集注》的後世目録著録項,這顯然是不太妥當的。至於王應麟提到的這部《集注》,是一個有《辨證》而無《後語》的早期版本,實際上正是下文將要考證的嘉定四年楊楫刻本。

主站蜘蛛池模板: 威信县| 务川| 九江市| 泰顺县| 太仓市| 靖安县| 道孚县| 景宁| 武川县| 南靖县| 益阳市| 盐边县| 治县。| 天峨县| 西安市| 比如县| 工布江达县| 镇巴县| 沾益县| 昌宁县| 珠海市| 桓台县| 太和县| 苏尼特右旗| 苏尼特左旗| 廊坊市| 阿图什市| 龙里县| 岳西县| 南开区| 依兰县| 都匀市| 登封市| 崇信县| 东至县| 诸城市| 汕尾市| 大宁县| 卢氏县| 伊通| 凌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