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她說+深呼吸+癌癥·新知+癌癥·真相(套裝共4冊)
- 李治中
- 2357字
- 2019-07-16 17:35:08
哪些食物可能含有雌激素?

前面說了,長期雌激素水平過高可能增加罹患乳腺癌風險,也可能刺激已有乳腺癌細胞的生長。
因此,無論是健康人還是患者,大家都特別關心兩個問題:
1. 什么食物含雌激素多,應該少吃?
2. 什么食物能抑制體內雌激素,應該多吃?
豆漿能不能喝
說起含雌激素的食物,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豆漿。
確實,網上有大量文章說豆漿含有雌激素,因此女性不能多喝。甚至國內一些醫生也推薦乳腺癌患者不喝豆漿,以防萬一。
但這并不是專家的共識。不僅美國根本沒有這個說法,當我咨詢北上廣頂尖三甲腫瘤醫院的醫生時,他們也都表示沒聽說豆漿有問題。所以,這只是個坊間傳言。
那么為什么會有這種傳言出現呢?

豆漿可以放心喝,豆腐可以放心吃
豆制品之所以被人質疑,是因為大豆中含有一種物質叫異黃酮,它的化學結構和人體雌激素接近,因此被稱為植物雌激素。
關鍵問題就是,異黃酮多了會不會起到人體激素的作用,甚至引起乳腺癌或者卵巢癌發生呢?這是個非常好的科學問題。
幸運的是,豆制品作為食物在世界各地都被廣泛食用,所以不止中國人關心,全世界各個地方的人都很關心。因此,有大量研究數據來考察豆制品到底能否導致乳腺癌。
最近有幾位研究者把橫跨幾大洲、幾十個國家、幾十年的研究結論綜合了一下,得出了一致的結論:目前沒有證據顯示大豆制品會導致乳腺癌。
恰恰相反,食用大豆還有可能減少乳腺癌發生,尤其是在東方人和更年期婦女。比如,在日本的一個研究中發現,更年期婦女食用大豆制品(包括豆腐、豆漿等),乳腺癌的風險能減少30%。愛吃豆腐、愛喝豆漿的各位可以松一口氣了。
吃女人豆腐不行,但女人可以多吃豆腐!
含雌激素的補品
到底哪些食物里有雌激素,比較危險呢?
首先大家要明白,直接含大量人類雌激素的食物幾乎不存在,除非你天天吃胎盤。更多的情況是,食物中的某些東西具有類似人體雌激素的活性,或者能增強人體本身雌激素的水平。
目前通過科學研究,被質疑比較多的有蜂王漿、高麗人參、鹿茸等。沒錯,全是所謂的“高端補品”。看來人窮還有防乳腺癌的功能。
先說說蜂王漿。
蜂王漿在我們小時候,曾經流行一時,作為營養補品,人們都喜歡花錢給老人和孩子買。現在蜂王漿沒那么火了,但還是有不少鐵桿粉絲,估計是小時候吃得太多,“蜂王漿是好東西”這個印象已經深深植入腦海中。
但是粉絲們不知道,蜂王漿含有不少具有雌激素活性的物質!
沒吃過蜂王漿的人以為它會像蜂蜜一樣甜,吃過的人才知道味道是酸的。這酸味,來自蜂王漿里的大量脂肪酸。最近有研究發現,蜂王漿里的這些脂肪酸能增加人體雌激素活性!
蜂王漿對女性患癌影響有多大?現在還沒有一個定論。但是在臨床研究里已經觀察到蜂王漿能夠改變女性的更年期癥狀,說明它的影響并非只是杞人憂天。
2013年,重慶市腫瘤醫院就收治過一名7歲的惡性乳腺癌患兒,居然是男童。據家長介紹,孩子從小因為身體不好,有長期服用蜂王漿等補品的歷史。因此乳腺科主任推測,可能和激素過量有關。
這當然更像八卦故事,單單一個病例無法確定真正的原因。但無論如何,真沒必要頂著風險去跟蜜蜂搶這酸酸的東西吃!
高麗人參和雌激素的關系也很有意思。
人參的主要成分叫“人參皂苷”,本身沒有任何雌激素活性。問題出在那些附著在人參上的真菌。真菌代謝的時候,會產生一類化合物,叫霉菌毒素(mycotoxin)。如果人參沒有被清洗干凈,就可能帶上這些霉菌毒素。
霉菌毒素有很多種,功能千差萬別。
研究發現,有些霉菌毒素能增強雌激素功能。還有一些,比如玉米赤霉烯酮,長得本身就極像人體雌激素,能夠直接結合雌激素受體,刺激乳腺癌細胞生長。
除了雌激素功能,另外一些霉菌毒素能誘發細胞基因突變而直接致癌。著名的黃曲霉毒素是肝癌發病誘因之一。它也是一種霉菌毒素。世界衛生組織已經把一些霉菌毒素(包括黃曲霉毒素),列為一類致癌物。
另一個值得一提的,是用來“滋陰”的一些中草藥中也含雌激素活性。
比如,柴胡里的柴胡皂苷D、杜仲里的黃酮類化合物,在體外試驗和動物試驗中都能測到雌激素活性。從這一點上來看,柴胡、杜仲出現在用來調節婦女月經的《益經湯》中還真是有點道理的。
當然,無論療效還是毒性,劑量都是關鍵。無論蜂王漿、高麗參,還是中草藥,并非一點都不能吃,也不是說偶爾吃了就會致癌。只想告訴大家,任何東西,即使高級補品,都有一定風險,不是百利而無一害。大家都別胡亂吃,尤其是長期胡亂吃。
更何況,很多中國的“天然補品”其實一點都不天然。很多商家為了達到效果,壯陽的添加偉哥,滋陰的添加雌激素。關鍵在于,你不知道他加了多少。
所謂,“天然”負責宣傳,“人工”負責療效。一不小心,你就花了冤枉錢。
抑制雌激素的食物
那反過來,有沒有天然抑制雌激素的食材呢?
還真有!
食物的成分如果能抑制正常雌激素在人體內的合成,就可能降低雌激素水平。芳香化酶,就是體內合成雌激素的重要催化酶。事實上,在乳腺癌治療中,經常使用的來曲唑等抗雌激素藥物,實際上就是芳香化酶的抑制劑。
有趣的是,在很多蘑菇里(香菇、雙孢菇、褐菇、小褐菇等),都發現有芳香化酶的抑制物質!
重要的是,蘑菇里的這類抑制物有兩個很好的特性,第一,耐熱;第二,溶于水。這意味著它們能夠經受住烹煮過程的考驗,并在烹煮過程中,容易進入湯水。所以,如果蘑菇煮湯的話,一定要把湯也喝了。
韓國曾有研究發現,飲食中如果有比較多的蘑菇,更年期前患乳腺癌的風險顯著降低(減少了65%~70%)。理論上,卵巢癌也與雌激素有關,因此,適量食用某些蘑菇,也有助于卵巢癌的預防。

適當吃點蘑菇挺好
當然,我一直強調,什么東西,不管多好,也應該適量。蘑菇再好,也別天天當飯吃。
記住,最健康的飲食,永遠都是均衡的簡單飲食!
小結
? 豆漿、豆腐等豆類制品不會增加乳腺癌風險,大家可以放心食用。
? 一些高端補品中可能含有增強雌激素的物質,一定要謹慎。
? 很多蘑菇里都有芳香化酶抑制物,可能調節激素水平,建議適量食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