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秋穀梁傳(中華經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譯)
- 徐正英 鄒皓譯注
- 602字
- 2021-03-03 17:26:37
七年
【傳】其不言邾咸丘,何也?疾其以火攻也[116]。
【注釋】
[114]己亥:為該年二月的二十八日。
[115]咸丘:地名,邾邑,在今山東巨野東南,晉杜預注為魯地。
[116]以火攻:《穀梁傳》、《公羊傳》都解“焚咸丘”作火攻之法,楊伯峻《春秋左傳注》認為“焚咸丘”是用火燒法田獵的意思。
【譯文】
【經】桓公七年,春天,二月,己亥(二十八)日,用火攻咸丘。
【傳】經文不說邾國的咸丘,為什么呢?是憎惡魯國用火攻來攻擊咸丘。
【傳】其名,何也?失國也[119]。失國則其以朝言之,何也?嘗以諸侯與之接矣[120]。雖失國,弗損吾異日也。
【注釋】
[117]穀伯綏:穀國國君嬴綏。穀,國名,嬴姓,故城在今湖北谷城西北。伯,谷國國君的爵位。綏,穀國國君的名。
[118]鄧侯吾離:鄧國國君曼吾離。鄧,國名,曼姓,公元前678年為楚所滅,故城在今河南鄧州,也有說在湖北襄陽鄧城。吾離,鄧國國君的名。
[119]失國:指國家被滅。穀國被滅,不見記載,不知何時被哪國所滅。鄧國被滅是在魯莊公十六年,此時鄧尚未滅國,這里對經文的解釋恐怕有誤。據《左傳》:“名,賤之也。”
[120]嘗:曾經。
【譯文】
【經】夏天,穀國國君嬴綏來朝訪。鄧國國君曼吾離來朝訪。
【傳】經文稱呼了名字,為什么呢?他們失去了國家。既然失去了國家,那么經文又用“朝見”來說他們來訪,為什么呢?魯國曾經用諸侯之禮對待他們。即使他們失去了國家,也不能降低魯國接待他們的禮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