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五年

【經】五年,春,正月,甲戌、己丑[80],陳侯鮑卒[81]

【傳】鮑卒,何為以二日卒之?《春秋》之義,信以傳信,疑以傳疑。陳侯以甲戌之日出,己丑之日得,不知死之日[82],故舉二日以包也。

【注釋】

[80]甲戌(xū):為上年桓公四年十二月二十一日。己丑:為桓公五年正月六日。兩個不同年份的時間放在一起記事,只能選一個年份。

[81]陳侯鮑:陳國國君,姓媯名鮑,謚桓,即陳桓公。

[82]甲戌之日出,己丑之日得,不知死之日:《左傳》認為是陳桓公死后發了兩次訃告的原因。《公羊傳》則認為陳桓公是甲戌日癲狂出走,己丑日才找到尸體,不知道是哪天逝世的,所以記了兩天。《穀梁傳》的說法同《公羊傳》。ft

【譯文】

【經】桓公五年,春天,正月,甲戌日、己丑日,陳桓公媯鮑去世。

【傳】陳侯媯鮑去世,為什么要用兩個日子來記錄他的去世呢?因為《春秋》記事的原則,確定的說法用來記載可信的事,懷疑的說法用來記載可疑的事。陳侯在甲戌(桓公四年十二月二十一日)這天出走,己丑(桓公五年正月六日)這天被發現已經死了,不知道確切的死亡日期,所以兩個日子都記下來將其死亡日期包含在其中。

【經】夏,齊侯、鄭伯如紀[83]

【注釋】

[83]齊侯、鄭伯:齊僖公、鄭莊公。如:到。紀:姜姓諸侯國,侯爵,在今山東壽光境內。ft

【譯文】

【經】夏天,齊僖公、鄭莊公去了紀國。

【經】天王使任叔之子來聘[84]

【傳】任叔之子者,錄父以使子也。故微其君臣,而著其父子,不正父在子代仕之辭也[85]

【注釋】

[84]天王:周天子,指周桓王姬林。任叔之子:任叔,周王室大夫。任叔之子,任叔的兒子。同隱公三年“武氏子”一樣,在朝中沒有爵位,父親年邁,由子代勞。

[85]代仕:代為擔任職務。ft

【譯文】

【經】周桓王派任叔的兒子作為使者來問候。

【傳】“任叔之子”這個說法,是通過記載父親來表明派的是他兒子。所以這里隱藏君臣關系,顯示父子關系,是認為父親健在而由兒子代勞出使聘問的做法不合正道。

【經】葬陳桓公。

【譯文】

【經】安葬陳桓公。

【經】城祝丘[86]

【注釋】

[86]祝丘:魯邑,故城在今山東臨沂稍東約三十五里處。ft

【譯文】

【經】魯國修筑祝丘的城墻。

【經】秋,蔡人、衛人、陳人從王伐鄭[87]

【傳】舉從者之辭也。其舉從者之辭,何也?為天王諱伐鄭也。鄭,同姓之國也,在乎冀州[88],于是不服[89],為天子病矣[90]

【注釋】

[87]王:周天子,指周桓王姬林。伐鄭:討伐鄭國,春秋期間天子親征只此一役。

[88]冀州:古九州之一,據楊士勛疏:“冀州者,天下之中州,自唐虞及夏殷皆都焉。則冀州是天子之常居,以鄭近王畿,則舉之以為說。”當時鄭國中心在新鄭,地處豫州,與周王室所在的洛陽十分接近,故此處是以“冀州”代指王畿之地,并非是說洛陽在冀州。

[89]于是:于,在。是,這里,代指前面的冀州。

[90]病:侮辱、羞辱的意思。ft

【譯文】

【經】秋天,蔡國、衛國、陳國跟隨周桓王討伐鄭國。

【傳】這是突出跟隨周天子伐鄭的國家的寫法。經文用突出跟隨者的寫法,為什么呢?是為了避諱提到周天子伐鄭的事。鄭國,是和周王室同姓的諸侯國,就在王畿之地附近,在這里卻不服從周天子的統治,因此使周天子感到恥辱。

【經】大雩[91]

【注釋】

[91]大雩(yú):天旱求雨的祭祀。大雩是大旱求大雨的祭祀,國君親臨國都南郊,謝過自責,使童男童女各八人邊舞邊呼雨。ft

【譯文】

【經】舉行大規模求雨儀式。

【經】螽[92]

【傳】螽,蟲災也。甚則月,不甚則時。

【注釋】

[92]螽(zhōng):一種蝗蟲。ft

【譯文】

【經】螽蟲成災。

【傳】螽蟲,是蝗蟲成災。災害嚴重就記載發生的月份,不嚴重就記載發生的季節。

【經】冬,州公如曹[93]

【傳】外相如不書[94],此其書,何也?過我也[95]

【注釋】

[93]州公:州國國君。州,周封國名,姜姓,建都淳于(今山東安丘東北),后為杞所滅。曹:國名,姬姓,周武王封其弟振鐸于丘(今山東定陶),建都于陶,公元前487年為宋所滅。

[94]外:魯國以外的國家。相:相互。如:相互來往。

[95]過:經過。ft

【譯文】

【經】冬天,州國國君到曹國。

【傳】對外國相互來往不記載,這里經文記載了,為什么呢?因為路過魯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尤溪县| 健康| 洪洞县| 德惠市| 木兰县| 阿克陶县| 咸丰县| 怀宁县| 桦南县| 普宁市| 陈巴尔虎旗| 滕州市| 通许县| 武隆县| 德格县| 丰镇市| 乌拉特中旗| 闵行区| 合江县| 康乐县| 镇康县| 中江县| 方城县| 师宗县| 西昌市| 仙游县| 庆阳市| 祁门县| 贵定县| 永兴县| 嘉禾县| 五指山市| 双江| 吉隆县| 和田县| 改则县| 义马市| 岑溪市| 连州市| 卓资县| 宜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