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上經

《易》本為象,不是后世理解的書,也沒有文字,只有六十四卦的卦畫。其認知世界的方法主要是以通過演算的方式求得相應的卦畫,然后對未知、未來的事情做一種預測性的判斷。在演算過程中,這種符號體系逐漸融入了人們的思維方式和思想內容并以文字方式系屬在對應的卦象之后,系在卦象下就稱為卦辭,系在爻象后的就稱為爻辭。至漢代,《易》上升到“經”的位置,于是,卦象、卦辭、爻辭三種構成《周易》里“經”。《易》有《易傳(zhuàn)》,傳,指注解“經”書的文字。“傳”有“十翼”之說,即《彖傳》上下篇、《象傳》大小篇、《系辭》上下篇、《文言》、《說卦傳》、《序卦傳》和《雜卦傳》,共七種十篇,故而又謂之“十翼”。翼,就是翼助的意思,“十翼”之于“經”,就是幫助后人認識《易經》的十種注解。漢以后的學者要想真正地讀懂《易經》,理解《易傳》就是不可缺少的門徑。《易傳》諸篇原本單行,不與經文相雜,分卷成冊,后經漢代易學家費直、鄭玄、王弼等注解將《文言》分列于《乾》、《坤》兩卦,又將《彖傳》、《象傳》分列于六十四卦中,其《系辭傳》、《說卦傳》、《序卦傳》、《雜卦傳》綴述于“經”文后。因為這種編排方式便于閱讀、理解《周易》,遂定例通行于世。

《系辭》曰:“《易》有圣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辭,以動者尚其變,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又曰“君子居則觀其象而玩其辭,動則觀其變而玩其占。”今天我們研習《周易》,應主要保持兩種基本心態并堅持六種重要途徑。兩種心態:一是“玩”,“學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要帶著快樂的心情認真用心地琢磨研究。二是要有憂患意識,即在認識并遵循事物規律性的前提之上,要有“趨吉避兇”的觀念。六種重要途徑:首先要明了《周易》文本的體例,即卦象、卦辭、《彖傳》、《象傳》、《文言》(唯《乾》、《坤》兩卦有),《小象傳》(各爻辭之后的《象》曰)。其中的《彖》,“彖者,斷也”,有斷定一卦大義的作用。其次,讀《易》之前,我們要先認真閱讀《易傳》,尤其是《易傳》里的《說卦傳》。其三,我們要理解并掌握本書“前言”介紹的“易例”部分中的易學知識,反復熟練其中的“筮儀解要”。其四,熟悉卦象,以卦象為根本,辨析義理。其五,要提高學易的境界,就應該重視在社會實踐和人生體會中不斷地增強觀察世界的能力。其六,在研習易學的過程中,懷抱一顆“潔凈精微”、“至誠”、“至善”的心靈。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黎川县| 宣威市| 阿巴嘎旗| 芷江| 盈江县| 信阳市| 金溪县| 台湾省| 焦作市| 清苑县| 余庆县| 雷波县| 松原市| 北碚区| 基隆市| 筠连县| 陕西省| 外汇| 富蕴县| 安阳县| 海宁市| 炉霍县| 治多县| 抚顺市| 乐平市| 孙吴县| 二连浩特市| 宝丰县| 四会市| 兴城市| 左贡县| 清河县| 兰西县| 三河市| 德格县| 天长市| 屯留县| 康乐县| 邯郸市| 荣成市| 大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