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周易(中華經(jīng)典藏書·升級版)作者名: 楊天才譯注本章字數(shù): 8811字更新時間: 2021-03-03 17:32:17
乾卦
九四,或躍在淵[11],無咎。
【注釋】
[1]乾:卦名,下上皆為,象征著“天”象的陽剛之氣和剛健之行。古人認為自混沌開明以后,天就以其光明和溫暖普照著大地,它高高在上,周流運轉(zhuǎn),變化無窮,沿著春、夏、秋、冬四季循環(huán)往復(fù),制約、主宰著大自然和人類?!肚坟詾榱呢灾祝畲蟮奶攸c是六爻皆為陽爻,是《周易》中唯一的純陽之卦?!肚坟砸浴疤臁眮碛髦钙鋭偨 ⒄蟮拿赖?,又以“龍”為喻,來宣揚“天”之純陽剛健的精神,解釋天體的運行規(guī)律。這兩種比喻實際上說的是一體一用的關(guān)系,即“天”為《乾》之體,“龍”為《乾》之用。朱熹在《朱子語類》中說:“《易》難看,不比他書,《易》說一個物,非真是一個物,如說‘龍’非真龍。”幾千年來,《乾》卦描述的龍已經(jīng)成為中華民族能屈能伸、靈活變通的心性和乾乾剛健、自強不息的文化符號。實際上,整個《易》這本書都是以象征性的比喻來說明事物的特征和運行規(guī)律的。只是在《乾》卦中,這種特征更為突出、顯著?!肚烽_篇就以“元、亨、利、貞”四種事物發(fā)展的階段性特征高度概括“天”具有開創(chuàng)萬物、并使之亨通吉利、和諧富裕、光大正直的功德。這些“功德”不僅是《乾》道之本,也是萬物之本。以這種根本特征說明人事,則君子之行:或“勿用”;或“乾乾”;或“利見大人”;或亢而“有悔”。但是,作為君子始終如一的精神則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2]元,亨,利,貞:元,開始;亨,亨通;利,和諧;貞,正直。
[3]初九:《周易》六十四卦均由初、二、三、四、五、上,六個爻位組成,此處因爻位處于一卦的開始,所以叫“初”。古人用《周易》占筮時,用“九”代表陽,用“六”代表陰。本爻為陽爻,故稱“初九”。
[4]潛龍:初九以潛伏在水中的龍比喻啟示人們當?shù)赖潞椭腔凵形赐陚浠蛘呶催_到發(fā)揮的時機時,就應(yīng)該像龍一樣潛伏在水中等待時機。
[5]勿用:當龍在深水中潛伏時,因其尚未等到騰飛的時機,故宜于潛伏在下,以等待時機。
[6]田:田地,九二在初之上,已上于“潛”位,故以田地象征。九二以龍來象征“大人”,當龍出現(xiàn)在田野之間時,就如同有道德、有作為的人來到民間,接近民眾,體察民情。
[7]大人:在《易經(jīng)》中,大人是貴族的通稱,在此,是指那些有道德修養(yǎng)并身居高位的人。
[8]君子:是貴族和讀書人的通稱,后來泛指一切有才、有德的人。“君子”,作為中國人文心理象征道德品行的文化符號在殷末周初就已經(jīng)深入人心。后來,“君子”成為儒家文化推崇和追求理想人格的最高境界,深遠而廣泛地影響著中國人的思想、品德、言行等諸多美好的愿望,也成為中國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標準。終日:一整天。乾乾:勤勉而剛健。
[9]夕惕若厲:惕,警惕。若,像……一樣。有的《周易》讀本和有的學者,在“若”后斷句,以“若”語助詞,將“惕若”,解為警惕的樣子。意也通。但是,按《周易》卦爻辭的一般句式,“無咎”作為斷句決疑之辭常常處在句尾。厲,危險。
[10]咎:小的災(zāi)難。
[11]或:疑惑之心。躍:暫時起飛的樣子。淵:深淵,此處指龍之安身之所。
[12]飛龍在天:在《周易》中,若陽爻處于第五爻時,則往往以吉利解釋。九五,在爻位上象征著君王,古人以龍比君,九為陽,為高,故以“飛龍在天”象征君王處于大有作為之時。
[13]利見(xiàn):見,出現(xiàn)。九五,本身為九五之尊,所以,宜解為“出現(xiàn)大人”。
[14]亢龍:亢,過分,極度,過高。上九位于乾之極高之處,故曰“亢龍”。
[15]悔:悔恨。天生萬物,有盈有虛,有進有退,一張一弛,文武之道。子曰:“過猶不及?!饼?zhí)幱诟F極過高之處,“知進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喪”,故終有悔恨之事發(fā)生。
[16]用九:《乾》卦特有之爻題。依古筮法,筮遇《乾》卦,六爻皆七,則以卦辭斷事,六爻皆九,則以用九爻辭斷事。用九猶言“通九”,是六爻皆九之意。九,純陽之數(shù),象征著天。
[17]群龍:《乾》卦,六爻皆為純陽,猶群龍相聚?!熬拧睘樘斓?,若六爻皆變,則變?yōu)椤独ぁ坟?,陽剛之性變?yōu)殛幦嶂畱B(tài),故而“無首”,而群龍相聚,是陽中有陽。群龍以其純陽之德,陽剛之性于變中不自居首位,有同和之美,謙讓之德,所以就顯得很吉利。
【譯文】
《乾》卦:乾()下乾(
)上就是《乾》卦象征著天:是萬物的開始,有亨通的力量,能和諧而有利于物,有光明正大的品格。
初九,當巨龍還潛伏在深水之中時,就不應(yīng)該使自己發(fā)揮作用。
九二,當巨龍出現(xiàn)在田野之間時,就有利于去拜見大人。
九三,君子整天勤勉努力,直到夜靜更深時還像遇到危險一樣地保持著警惕性,這樣,就會免于災(zāi)禍。
九四,龍,時而有飛起之狀,時而又伏處在深淵之中,這種情形沒有過錯。
九五,當巨龍在天空自由騰飛時,就有利于出現(xiàn)有道德并居于高位的人。
上九,龍飛至極高之處,就會出現(xiàn)悔恨之事。
用九,群龍相聚而沒有一個以首領(lǐng)自居,吉利。
《彖》曰[18]:大哉乾元[19],萬物資始,乃統(tǒng)天[20]。云行雨施,品物流形[21]。大明終始[22],六位時成[23]。時乘六龍以御天[24]。乾道變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25],乃利貞。首出庶物[26],萬國咸寧[27]。
【注釋】
[18]彖(tuàn):斷定,即斷定一卦之義。
[19]乾元:乾之元氣。元,陽和之氣開始產(chǎn)生。
[20]統(tǒng)天:統(tǒng)屬于天。統(tǒng),繼續(xù),統(tǒng)屬。
[21]品物:各類事物。
[22]大明:指太陽。
[23]六位:一說為六爻之位;一說為天地四時之位。天在上方,地在下方,日出處為東方,日入處為西方,向日處為南方,背日處為北方。
[24]時:時間,名詞用作狀語,這里指“按照時間”。乘:駕駛。
[25]大和:太和,陰陽化合之氣,即太和之氣。
[26]庶物:眾物。庶,眾也。
[27]萬國:天下萬方之地。咸:皆,都。寧:安寧。
【譯文】
《彖傳》說:崇高而偉大的上天??!您是所有事物的統(tǒng)領(lǐng),萬物依賴您的陽氣而生息,世間萬物都統(tǒng)屬于天道。云兒在天空飄蕩,雨水降落在大地,各類事物隨地成形。輝煌溫暖的太陽周而復(fù)始地運轉(zhuǎn),按照上天、下地、東西南北六種位置形成了晝夜變化和春、夏、秋、冬的季節(jié)變化。猶如羲和駕駛著六條龍拉著太陽運轉(zhuǎn)在天空。雖然大自然變化莫測,但是它還是以自己的規(guī)律保持事物的正道本性。保全太和元氣,以利于守持正固。陽氣周流不息,當春天到來時,大地又沐浴在春光里,萬物萌生,天下萬方都和美安泰。
《象》曰[28]:天行健[29],君子以自強不息[30]。“潛龍勿用”,陽在下也[31]?!耙婟堅谔铩保率┢找?。“終日乾乾”[32],反覆道也?!盎蜍S在淵”,進無咎也?!帮w龍在天”,大人造也[33]?!翱糊堄谢凇保豢删靡?。“用九”,天德不可為首也。
【注釋】
[28]象:即形象、象征之意。在《周易》中,象有二義,一是指卦形和卦爻辭,故《系辭傳》曰:“《易》者,象也?!彼稳隧棸彩馈吨芤淄孓o》言:“凡卦辭皆曰象,凡卦畫皆曰象?!倍侵浮妒怼分杏脕黻U釋卦象、爻象象征意義的《象傳》。此處指第二義?!断髠鳌酚钟小洞笙髠鳌贰ⅰ缎∠髠鳌分帧G罢呙控砸粍t,釋上下卦象。后者每卦六則,釋六爻爻象。
[29]行:指天道,在這里指天體運行的規(guī)律。
[30]自強不息:就是指君子效法《乾》卦之“健行”之象,其立身、行事始終保持奮發(fā)圖強的精神。
[31]陽在下:指初九,雖有陽氣,然而陽氣潛伏在下。
[32]乾乾:《說卦傳》曰:“乾,健也?!奔磩偨?。
[33]造:孔穎達曰:“造,為也?!庇凶鳛?。
【譯文】
《象傳》說:天體以勁健剛強的方式運行,君子也應(yīng)當像天體的運行一樣自強不息?!皾摲谒械凝?,暫時不宜施展自己的能力”,這是因為龍屬于陽性之物,潛在水下時,說明陽氣還很微弱。“巨龍出現(xiàn)在田間”,也就是陽氣之德普澤廣施于世間之時;“整日剛強健進”,反復(fù)行其正道而不知疲倦;“或者在深淵中上下騰飛”,前進也不會有災(zāi)害;“巨龍飛騰于天”,這是大人奮發(fā)有為之時;“龍飛得太高則會有悔恨之事發(fā)生”,因為剛強過甚的行為是不能持久的;用九,它在說明天的美德在于不自居首位。
《文言》曰[34]:“元”者,善之長也[35];“亨”者,嘉之會也[36];“利”者,義之和也[37];“貞”者,事之干也[38]。君子體仁足以長人[39];嘉會足以合禮;利物足以和義[40];貞固足以干事[41]。君子行此四德者,故曰“乾:元、亨、利、貞?!?/p>
初九曰“潛龍勿用”,何謂也?子曰:“龍,德而隱者也[42]。不易乎世[43],不成乎名,遁世無悶[44],不見是而無悶。樂則行之,憂則違之,確乎其不可拔[45],‘潛龍’也?!本哦?“見龍在田,利見大人”,何謂也?子曰:“龍德而正中者也[46]。庸言之信[47],庸行之謹,閑邪存其誠[48],善世而不伐[49],德博而化?!兑住吩唬骸婟堅谔?,利見大人’,君德也。”九三曰:“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何謂也?子曰:“君子進德修業(yè)[50]。忠信[51],所以進德也。修辭立其誠[52],所以居業(yè)也[53]。知至至之[54],可與言幾也[55]。知終終之,可與存義也[56]。是故居上位而不驕,在下位而不憂,故乾乾因其時而惕[57],雖危無咎矣。”九四曰“或躍在淵,無咎”,何謂也?子曰:“上下無常[58],非為邪也[59]。進退無恒,非離群也。君子進德修業(yè),欲及時也[60],故無咎。”九五曰“飛龍在天,利見大人”,何謂也?子曰:“同聲相應(yīng),同氣相求[61];水流濕,火就燥[62];云從龍,風從虎;圣人作而萬物睹[63];本乎天者親上,本乎地者親下,則各從其類也?!鄙暇旁弧翱糊堄谢凇?,何謂也?子曰:“貴而無位,高而無民[64],賢人在下位而無輔[65],是以動而‘有悔’也。”
【注釋】
[34]《文言》:又稱《文言傳》,為《十翼》之一。旨在文飾《乾》、《坤》兩卦之言辭。
[35]善之長:“元”是開初的生長,是生命的開始。長,統(tǒng)率,主導(dǎo)。即主導(dǎo)著一切美好事物。
[36]嘉之會:即美好之聚合。嘉,嘉美。會,會合。
[37]義:宜,適宜。和:相應(yīng)。
[38]干:主干,意指做事的根本。
[39]體(lǚ):踐行。
[40]義:正義,情義,善。
[41]貞固:堅定地守持正義。貞,正,正義,正道。
[42]隱:潛藏,隱居。
[43]不易乎世:不為世俗所改變。易,更改,改變。
[44]遁世無悶:遁,逃避。悶,煩惱,苦悶?!都狻芬捭皆唬骸暗离m不行,達理無悶。”
[45]確乎其不可拔:此言初九雖潛居下位,然陽剛之德與君子之行卻堅定不移。確,堅定。拔,猶言“移”。
[46]正中:《乾》,通體喻龍。然九二失位于下卦之中,故曰“正中”,不曰“中正”。
[47]庸:平常。信:因九二有“正中”之德,故其言真實可信。
[48]閑邪:防止邪惡。閑,防,猶言“防止”。
[49]善世:這里指《乾》之九二能以美德利天下。善,美德。世,世間,天下。不伐:不夸耀自己的好處。伐,夸耀。
[50]進德修業(yè):九三為我們的人生確立了一個君子標準,那就是以“終日乾乾”的精神“進德修業(yè)”和“修辭立誠”。同時指出,“進德”的方法在于講求“忠信”?!靶揶o”的關(guān)鍵在于“立誠”。進德,增進、提高道德修養(yǎng)。修業(yè),修美事業(yè)。
[51]忠信:對朋友忠實不欺,與人言而有信。
[52]修辭:修飾言辭,不妄語,不虛言。
[53]居業(yè):蓄積,累積。
[54]知至:知道事業(yè)所能達到的目標。至,達到。至之:達到某種地步。
[55]幾:事發(fā)前的征兆?!断缔o》曰:“幾者,動之微也,吉兇之先見者也?!?/p>
[56]存義:保持其所適宜的行為。
[57]因其時:意指隨著時間的變化而保持警惕性。因,隨,順。
[58]上下:《集解》引荀爽曰:“進謂居五,退謂居初。”進為上,下為退。常:常規(guī),恒定。
[59]非為邪:非私心邪念之所為。接下句可知,進退之事因時間而定。
[60]及時:趕得上、抓得住時機。
[61]同聲相應(yīng),同氣相求:《乾》通體皆為陽爻,九五為一卦之主與其他各爻有相同屬性,“同聲”“同氣”,“相應(yīng)”“相求”。
[62]就:接近。
[63]圣人作而萬物睹:指圣人創(chuàng)造卦象,使萬物可睹。作,創(chuàng)造。睹,目之所見。
[64]無民:九五為君王之位,上九則太高,已失去君王之位,故高貴太甚則脫離民眾。處高位而“驕”則必有“二失”:其一,脫離群眾,失去民眾的擁護,成為孤家寡人。其二,失去賢人的幫助。
[65]無輔:即上九與九三均為兩陽相對而不相應(yīng)。故君不以臣為臣,臣也不知君在何處。如賢人在下位失意,君王則在朝中無人相助。
【譯文】
《文言》說:開初的生長,是眾善之長;亨通,是美好事物的集合;有利是“義”的和諧體;正直,是做事的根本。君子實踐仁德之本,就足以成為人們的尊長;會聚美好的事物,就符合“禮”;有利于物,有利于人,則足以和諧“正義”,堅守正義、正直的品德就能做成事情。君子就是能夠?qū)嵭羞@四種美德的人,所以說(他們就像)《乾》卦的卦象所蘊含的哲理一樣,具有“元始,亨通,利人,正直”的品德。
初九的爻辭說“巨龍潛伏在水中時,就不要發(fā)揮作用”,這說的什么意思呢?孔子說:“這是指有龍一樣的品德而暫時隱居的人,他們不會因世俗的丑惡而改變自己的堅貞品德,也不會因僥幸的成功而揚名于世。他們遁隱而不苦悶;所樂于做的事就去實行,所憂愁的事就避開不去做,具有堅忍不拔的意志?!本哦呢侈o是說:“當巨龍出現(xiàn)在田間時,就利于拜見大人物”,這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說:“有‘龍’一樣品德的人,他也就是立身中正的人。他平常所言必講信用,他的平常之行為也是謹慎的;防止邪惡而內(nèi)心保持真誠,有功于人、有惠于民而從不自我夸耀,其道德溥溥廣大而能感化人心?!吨芤住氛f:‘巨龍出現(xiàn)在田間,就有利于出現(xiàn)大人。’這才是人君之德啊!”九三的爻辭說:“君子整日強健,直到夜間還像是遇到危險一樣保持著警惕性,這樣即使是面臨危險也不會發(fā)生災(zāi)禍”,這是什么意思呢?孔子指出:“也就是說,君子要不斷地增進自己的道德修養(yǎng)、發(fā)展事業(yè)。忠誠待人,言而有信,通過增進道德和修飾自己的言辭的方法樹立誠實可靠的形象,這也是蓄積功業(yè)的方法。知道自己在事業(yè)上所能達到的目標,就去努力去實現(xiàn)它,這樣的人才是可以談?wù)撌挛锇l(fā)展的征兆的人;能預(yù)知自己將有某種結(jié)果,而去努力奮斗得到這種結(jié)果,這樣的人就可以與他共同保持適宜的狀況。因為這樣的人們能身居上位而不驕傲,身處下位而不憂愁,所以能隨著時間的不斷流逝,而始終保持強健和警惕,即使是有危險也不會釀成災(zāi)禍。”九四的爻辭說:“或者飛躍于天;或者下潛于淵;這樣做是沒有災(zāi)禍的?!边@句話是什么意思?孔子說:“這是指君子之行,或上升,或下降,本沒有什么一定不變的道理。因為,這種行為并非出于自私的邪念?;蜻M取,或隱退,本沒有什么常規(guī)可循,這也并非是脫離群眾。君子涵養(yǎng)道德,建功立業(yè),就是要在需要自己的時候,抓住機會,不失時機。這樣,才能盡可能地避免災(zāi)禍。九五爻辭說“巨龍高飛于天,有利于出現(xiàn)大人”,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說:“這是在譬喻相同的聲音是相互感應(yīng)的,同類的氣息是相互吸引的。水向濕處流,火向干燥的地方燒。云隨著龍的吟嘯而涌動,風跟隨著老虎的呼嘯而出現(xiàn);圣人創(chuàng)作卦的目的在于以類比的方式描繪和說明萬物的情理,這樣,萬物就可以欣然呈現(xiàn)在人們的眼前。依附于天的東西本來就親近于天上,依附于地的東西本來就親近于地下,世間萬物都是按照類別而相從相應(yīng)?!鄙暇诺呢侈o說“巨龍飛得太高,就會有悔恨之事發(fā)生”,這句話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說:“這就像一個尊貴的人沒有實際的地位,爬得太高而遠遠脫離了民眾,賢人居于下位,朝中卻無人輔佐君位,所以若要妄動就會發(fā)生悔恨之事?!?/p>
“潛龍勿用”,下也[66]?!耙婟堅谔铩保瑫r舍也[67]?!敖K日乾乾”,行事也[68]?!盎蜍S在淵”,自試也。“飛龍在天”,上治也[69]。“亢龍有悔”,窮之災(zāi)也。乾元“用九”,天下治也[70]。
“潛龍勿用”,陽氣潛藏[71];“見龍在田”,天下文明[72];“終日乾乾”,與時偕行[73];“或躍在淵”,乾道乃革[74];“飛龍在天”,乃位乎天德;“亢龍有悔”,與時偕極;乾元“用九”,乃是天則[75]。
《乾》“元”者,始而亨者也。“利貞”者,性情也[76]。乾始能以美利利天下[77],不言所利,大矣哉!大哉乾乎!剛健中正,純粹精也[78]。六爻發(fā)揮[79],旁通情也[80]。“時乘六龍”[81],以“御天”也?!霸菩杏晔?,天下平也。
【注釋】
[66]下:身處下位。
[67]時舍:一時之居。舍,居。
[68]行事:勤勉做事。
[69]上:通“尚”。崇尚。
[70]天下治:“用九”由極陽轉(zhuǎn)為陰,由剛轉(zhuǎn)柔,故能治天下。
[71]潛藏:時在夏歷之十一月,陽氣還在地中,故曰“潛藏”。
[72]天下文明:九二之爻象征著陽氣已經(jīng)冒出地面,這時草木萌生,萬物欣榮,故曰“天下文明”。天,就是時間,故古人以“天時”名之。就《乾》卦蘊涵的道德觀而言,變則因時而變,化則因時而化。
[73]偕:俱,全。行:運行。
[74]革:變革,即改變。
[75]天則:這里指天體運行的規(guī)律。則,法則。
[76]性:天之本性。情:天之心情。
[77]美利:美好有利。利,指有利,利益。
[78]純粹:不雜不變。米不雜曰“純”,谷不雜曰“粹”。
[79]發(fā)揮:這里指六爻的變化運動。
[80]旁通情:廣通于萬物。旁,廣大。
[81]時乘六龍:以四時之變,六爻之動來駕駛六龍。
【譯文】
“巨龍潛伏于水中,暫時不能施展才能”,說明它的地位處在低下;“巨龍出現(xiàn)在田間”,這時是賢人的暫時的居住之所;“整日強健”,這是君子勉勵做事的精神;“或者騰飛于天,或者深潛于淵”,這是自我試驗,展示自己的才華的時候;“巨龍騰飛于天”,這是說君王在上治理著國家;“巨龍飛得太高,就有悔恨之事”,這說明過極就會有災(zāi)禍;天有元德,天有善德,所以至“用九”則有化剛為柔,由陽變陰,陰陽合和,天下大治。
“潛伏在深淵中的龍,暫時不宜施展才能”,這是因為陽氣還潛藏在地下;“巨龍出現(xiàn)在田野之中”,天下就欣欣向榮,光輝燦爛,一片文明的氣象;“整日地保持強健的精神”,就是為了隨著時光不斷進取;“或騰飛于天,或下潛至深淵”,這是因為天道、陽氣正處在改變之時;“龍在天空中飛行”,這是因為“龍”的德性已經(jīng)上達天位;“龍飛得過高就有悔恨之事發(fā)生”,是因為它與時間一起推進到一個窮極過度之時;乾有出生萬物之德,“用九”象征著大自然的法則。
“《乾》能出生萬物”,就在于它具有創(chuàng)造萬物的美德并使之亨通發(fā)展;“有利于萬物,守正持固”,這是上天的本性、真情。乾一開始就能以美好有利的方法而利天下之萬物,卻不說出它所給予世間的恩惠,這是多么的偉大啊!偉大?。∧鷦偨《姓兇獠浑s,至精至誠;《乾》卦六爻的運動變化,通達于萬物發(fā)展的情理;就像六條巨龍順應(yīng)時序巡視著天空一樣,云兒因此而飄動,雨水因此而下降,給大地萬物帶來安祥和平。
君子以成德為行,日可見之行也。“潛”之為言也[82],隱而未見,行而未成[83],是以君子“弗用”也。君子學以聚之[84],問以辯之[85],寬以居之[86],仁以行之。《易》曰:“見龍在田,利見大人”,君德也。九三重剛而不中[87],上不在天,下不在田[88],故乾乾因其時而惕,雖危無咎矣。九四重剛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中不在人[89],故“或”之?!盎颉敝撸芍?,故“無咎”。夫“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兇[90],先天而天弗違[91],后天而奉天時[92]。天且弗違,而況于人乎?況于鬼神乎?“亢”之為言也,知進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喪[93]。其唯圣人乎!知進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94],其唯圣人乎!
【注釋】
[82]“潛”之為言也:初九陽氣潛伏,“龍”因時而隱;但是,初九之“隱”是通過隱藏的方式來蓄積力量,等待時機。《乾》象的六陽爻同處一卦之中,其吉兇悔咎的意義各不相同。因為《乾》卦的爻位說的其實就是時間。為,動詞,作為。言,講,談?wù)摗?/p>
[83]未成:即事業(yè)、德行尚未達到顯著。
[84]學以聚之:九二爻處上進之位,但仍然在田野之間,尚未啟用,更需要積累自己的知識。
[85]問以辯之:辯,通“辨”。多問才能有辯,故君子之于學,辨而能明。
[86]寬以居之:“寬”應(yīng)解為心寬,非為室“寬”。
[87]重剛而不中:初九、九二均為陽爻,九三又是陽爻,故為“重剛”?!肚废戮哦檎校肚飞暇盼鍨檎?,九三位居三位,故失正中之位。
[88]上不在天,下不在田:指九三既不在九五人君之位,又不在九二田野之位,唯懸于上下進退之間。
[89]中不在人:九四爻上不在君位,下又不在田野之位,中不在人位,故失中正之位。《系辭》曰:“《易》有天道,有地道,有人道,兼三才而兩之。”即指卦之六爻,上、五為“天”,四、三為“人”,二、初為“地”。
[90]鬼神:鬼,隱秘莫測之事。神,精靈幽妙之形。非真指鬼神。
[91]先天:先于天地陰陽化物之前,這里指“道”。古人認為未有天地之前,先有天地之道。圣人能遵循“道”(即客觀規(guī)律),所以“天”也順著他。
[92]后天:指后于天地陰陽化物。奉:遵循。
[93]喪:失去,喪失?!翱骸毕笳髦挛锇l(fā)展到過極的情況,生存與發(fā)展的前提是“欠缺”的狀態(tài)和謙虛的精神。物極必反,“亢極”則喪。
[94]正:中正之位,中正之德。
【譯文】
君子以成就美德作為自己的行為準則,每天都能使自己的道德有所增進,而初九爻“潛”的意思卻是退隱潛伏而不顯現(xiàn),這是因為其德行尚未顯著,所以君子暫時就不去施展才能。君子依靠學習來積累自己的知識,靠多向別人請教提問來辨明是非,靠胸懷寬廣來居于適宜的位置,靠心存仁愛之心來支配自己的行為?!吨芤住氛f“田野之間出現(xiàn)巨龍,就有利于拜見大人”,因為“大人”有君子之德。九三是重陽強剛之位,然而其居位不在正中,上不能通達于天,下不能立身于田間,之所以要強健,就因為自身處在必須保持高度警惕之時,這樣,即使是面臨危險,也沒有災(zāi)禍。九四也是處在多重陽剛之上,也不在正中之位。上不在九五之天位,下不在九二之田野之位,中不在九三人群之位,而且比九三還多了一層,即“中不在人”位。故感到“疑惑”,同時,因為有了“疑而未決”的警惕性,所以,也就沒有災(zāi)禍。九五之爻所稱頌的“大人”,他的心靈能與天地萬物溝通,能像日月的光輝一樣普照大地,治理天下也能順應(yīng)四時之節(jié)序,而且還具有如“鬼神”一樣隱秘幽妙的能力揭示吉兇的預(yù)兆,因為他能行先天之道,故天也不違背他,后于天道而行事,卻能順應(yīng)天時四序。天尚且不違背他,何況人呢?何況鬼神呢?《乾》卦之上九所說的“亢”,是在譬喻某些人只曉得進取而不知道及時地隱退,只知道生存而不知道衰亡,只知道一味地去獲得利益而不知道舍棄一些。要知道這些事情的人,恐怕只有圣人吧!因為圣人深知進取、引退、生存、衰亡之理,并因此不使自己的行為失去正道,這樣明智的人,大概只有圣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