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間詞話(中華經典藏書·升級版)
- 彭玉平譯注
- 1166字
- 2020-12-11 18:45:13
五
自然中之物,互相關系,互相限制。然其寫之于文學及美術中也,必遺其關系、限制之處。故雖寫實家,亦理想家也。又雖如何虛構之境,其材料必求之于自然,而其構造,亦必從自然之法則。故雖理想家,亦寫實家也。
【譯文】
自然界中的萬事萬物都互相有著聯系,同時也互相有著制約。但當它們被寫入文學與藝術作品時,一定會將彼此之間的聯系和制約的地方遺棄掉。所以即便是所謂寫實家,也同時是一個理想家。再如無論怎樣虛構出來的情境,它所使用的素材也還是來自于自然,而虛構的時候也一定會遵循自然的規則。所以即便是所謂理想家,其實在一定程度上也還是寫實家。
【評析】
此則在手稿中原居第三十七則,其內容乃是對造境與寫境、理想與寫實一則的補充,故其在《國粹學報》初刊本的順序應該在第三則為宜。這種結構上的不穩定,其實也反映出即使在《人間詞話》正式發表之時,王國維的想法仍在斟酌之中,而且其斟酌留下了明顯的不足。
不過此則與第二則的不同在于:第二則論述的重點是創作特點和創作流派以及兩者的關系,而此則從作者角度來說明寫實家與理想家的不同及其關系。與此前側重對造境和寫境的區別不同,王國維在這一則重點強調兩者的融合與辯證關系。寫實家相當于現實主義詩人,理想家相當于浪漫主義詩人,這是兩種大致的區分。之所以說“大致”,是因為這兩類作者無論其創作手法如何,也無論其所屬流派為何,都離不開“自然中之物”與表述這種自然之物時必須遵循的“自然之法則”。推崇現實主義創作思想的詩人,雖然描寫的是自然中之物,但當詩人以文學的手段表現這種“自然中之物”的時候,其實是按照自己的理念將這種自然之物從紛繁復雜的關系中剝離出來了,這個過程包含著想象和虛構的因素,所以寫實家其實包含著理想家的影子;而理想家雖然將虛構作為基本的創作手段,但所虛構的“材料”及其“構造”都來自于自然,并按照自然的法則虛構著,則理想家何曾稍離過自然?所以理想家必定兼有著寫實家的特性。王國維關于理想與寫實關系的分析,堪稱精辟。
王國維視文學、美術為“完全之美”,即要將文學超越世俗功名關系而成就一種純粹之美。但自然中之物,往往糾葛于種種關系和限制之中,這種糾葛使得物之自體被部分障蔽,而被外物所包圍,所以就不成其為純粹之物。王國維主張當詩人有意將這種自然之物反映到文學之中時,要將這種外綴的種種關系、限制之處去除,從而在文學中展現清澈洞明的境界。王國維的這一觀點其實部分地涉及生活與藝術的關系,他所指稱的自然,包括純粹的自然界和現實社會兩個方面。但平心而論,無論是寫實家還是理想家,其所表現的“自然之物”,都不可能是孑然獨立之物,則從反映“自然”的角度而言,這種被關系和限制包裹著的自然之物,其實是一種更為普遍的“自然之物”,文學的使命應該包含著表現這一類型自然之物的內容的。王國維過于追求文學之純粹,不免限制了他的思想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