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無我之境,人惟于靜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動之靜時得之。故一優美,一宏壯也。

【譯文】

無我之境,詞人只有在靜思默想的狀態中才能獲得;有我之境則是在從激烈到靜思的過程中獲得的。所以無我之境呈現出“優美”的審美特點,而有我之境則呈現出“宏壯”的特點。

【評析】

此則在手稿中原居第三十六則,原與有我之境與無我之境之間隔開兩則,但因為其內容是對有我無我之境的補充,故王國維拈出發表時,將此則置于第四則。

從動靜關系來區別無我之境與有我之境,并將其納入到西方優美、宏壯的風格類型之中,王國維中西融合的美學思想在此則也表現得頗為充分。所謂動、靜,是就觀物時候的感情狀態而言的,“靜”是指感情平和,沒有很大的起伏,此時詩人心境平靜宛如一物;“動”是指感情激烈,不僅指引著觀物者的審美傾向,而且將物性也淹沒在這種激越的情感之中。在靜的觀物狀態下,因為情感的沉淀,我與物之間,沒有明顯的利害沖突,故物與我之間等閑相待,呈現出優美的風格;在動的觀物狀態下,因為情感的激越,我與物之間則具有強烈的利害關系,故物與我之間彼此不相對等,“我”的強勢障蔽了“物”的本性,所以就形成了宏壯的風格。這應該是王國維的基本理路。

但王國維并非簡單化地處理兩種觀物方式。實際上,任何一種境界,當要形成文字予以表達時,都已經部分脫離了當時情景,而或多或少帶有一種“追憶”的性質,而處于創作狀態中的詩人都需要持有一種“虛靜”的心理狀態。換言之,無論表達怎樣的境界,詩人首先必須將自己處于一種靜思狀態,才有可能將所想要表達的內容予以清晰構思,從而予以準確表達。所以,在表現無我之境時,固然是“靜中得之”;表現有我之境時,也同樣要在“靜”中得之。王國維特別說明有我之境是“由動之靜”時得之,就在于強調雖然表達內容、形成境界各有不同,而在創作的虛靜心理機制上,其實是相似的。有我之境也同樣要在動蕩的心理漸趨安靜時,才能再度審視情感的特性,才能將“以我觀物”的過程和心理完整地描述出來。

主站蜘蛛池模板: 城市| 晋江市| 瑞昌市| 滕州市| 永善县| 卓尼县| 蒲城县| 湘乡市| 团风县| 会昌县| 蓝山县| 绿春县| 呈贡县| 囊谦县| 榆林市| 山阳县| 怀集县| 盘锦市| 庆阳市| 砀山县| 奈曼旗| 绥阳县| 中阳县| 聂荣县| 张北县| 都匀市| 清涧县| 静安区| 江油市| 张家川| 岑溪市| 南宫市| 会泽县| 华坪县| 车险| 淳安县| 郯城县| 富源县| 那曲县| 八宿县| 宾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