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間詞話(中華經典藏書·升級版)
- 彭玉平譯注
- 856字
- 2020-12-11 18:45:12
一
詞以境界為最上。有境界則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詞所以獨絕者在此。
【譯文】
境界是對詞體最高的要求。有境界的詞自然會整體上呈現出很高的格調,其中也自然會有很出色的句子。五代和北宋的詞之所以在詞史上具有崇高和無法替代的地位,原因也正在這里。
【評析】
此則在手稿中原居第三十一則,王國維整理手稿擇錄發表時重新調整順序,才將其列為第一則。“境界”是王國維最為馳名的詞學范疇,在王國維的詞學體系中具有核心意義。“境界”二字淵源甚早,而且在王國維之前用以評論詩文也頗多其例,清初劉體仁的《七頌堂詞繹》和清末陳廷焯的《白雨齋詞話》更是以境界來評詞。但在這些詩話詞話著作中,境界的內涵是比較模糊的,而且沒有成為其著述的理論核心,而王國維特別拈出“境界”二字來建立自己的理論體系,并持以進行批評實踐,“境界”的理論內涵和價值才由此而真正得以充分彰顯出來,這是王國維境界說備受稱譽的重要原因所在。
“最上”云云,可見其境界說懸格之高。這也說明王國維從本質上不是寫一部詞學普及或填詞入門類的書,而是帶著指引詞學發展方向的意義在撰述。在王國維看來,境界內涵高格而外有名句,以名句彰顯格調,才當得起“境界”二字。高格是作者人格與作品格調的結合,是從作品整體而言的,而名句則近乎“秀句”之意,但“名句”之“名”不僅表現在文采神妙上,更體現在對“高格”的精準表述上。這種“名句”意識其實是古代賦詩斷章和摘句批評的一種觀念延續。境界說應該是兼含整體和局部兩個方面的。在詞史發展中,王國維把五代與北宋時期作為境界說的最佳體現,所謂“獨絕”包含著難以超越的意思,從王國維后來的論述來看,五代北宋詞自然神妙的藝術才是他最為欣賞的,至于在新的時代之下,如何既保持五代北宋詞的神妙藝術,又能結合時代特點和個人體會,增加宇宙人生之哲思,就是王國維《人間詞話》主要致力的方向了。王國維的境界說也正是他在對五代、北宋詞的涵泳與領會中提煉出來的重要理論,這一理論的“出處”特點,也在某種程度上影響到王國維對詞史發展的整體學術判斷,其得失因此而顯得十分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