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9. 警惕貫徹“圣旨”的貓膩

如果沒有史學的訓練,往往會覺得歷代的“圣旨”是了不得的東西。在法理上,它代表著至高無上的皇帝權力;在意識上,它被渲染涂抹上濃厚的神圣色彩;在組織上,有著保證圣旨得以貫徹的龐大官僚機器;在手段上,執行它就有著最吸引人的激勵誘惑,違抗它就有著最嚴厲的制裁措施。從表面看,圣旨毫無疑問能夠被最無阻攔地貫徹執行。但是且慢,扒拉開史書的縫隙瞅瞅,就有可能發現,即便是圣旨,在貫徹執行中也大有貓膩,每個朝代都有程度不同的“政令不出中南海”現象。道理很簡單,如果皇帝的每道圣旨都被準確無誤地執行了,這個社會早就天下太平了。

一般來說,凡是具有下列情況之一,圣旨就不可能被很好地貫徹:

(1)當事人不知道圣旨的真實意圖;

(2)圣旨同當事人堅守的價值觀念沖突;

(3)當事人缺乏執行圣旨的能力;

(4)當事人缺乏執行圣旨的條件;

(5)執行圣旨會損害當事人的利益;

(6)執行圣旨會引起當事人對未來期望的不利改變;

(7)執行圣旨會傷害當事人的感情;

(8)執行圣旨會破壞現有的穩定或者平衡狀態。

(9)圣旨甲和圣旨乙有沖突,執行甲就肯定對抗乙;

(10)圣旨本來就是做樣子,沒打算被執行。

上面這些還不是全部因素,還可以繼續列下去,但有這些也就足以說明問題了。這些情況出現一兩種,圣旨就開始打折扣;出現三四種,圣旨就走樣變形;出現五六種,圣旨就基本上徹底失效。

況且,執行圣旨不是一個人的事兒,即便沒有上述任何一種障礙因素,貫徹圣旨也需要其他人的支持和配合。例如,某個監察御史有可能真心實意想執行查處某位封疆大吏的旨意,但他的助手得了查處對象的好處,在表面上非常賣力地辦案的同時,不顯山不露水地悄悄“抿掉”了關鍵的辦案線索。反過來,有旨要提拔的清官干吏,卻有可能受到其頂頭上司的阻擾。清朝的康熙皇帝稱贊著名清官陸隴其,執行康熙的愛民圣旨不遺馀力,但由于他不能給上司行賄,所以,考核時他的上司慕天顏表面上順著康熙的意思,極力稱贊陸隴其“操守稱絕一塵”,卻加上一句“才干乃非肆應”,實際則按“才力不及”而降調,后來干脆找個茬把他開銷回家。古代的皇帝又喜歡在官員中搞多方牽制和平衡,這更加大了執行圣旨的掣肘概率。

可見,不執行圣旨的理由有很多,但是,有一個關鍵問題不能回避,就是發出的圣旨不允許不執行。所以,凡是不執行圣旨,基本上不明著對抗。除了個別可以像海瑞那樣讓別人抬著棺材跟在后面去進諫的人之外,幾乎沒有人公開抗旨。他們都會表現出一種認真貫徹的勁頭,而且還要信誓旦旦一定要把圣旨“落到實處”乃至“夯實”圣旨的根基。但細究起來,多數是糊弄型貫徹。

所以,如果較真考察古代的圣旨執行情況,多半不樂觀。名義上執行而實際上對抗或者擱置的貓膩有多種多樣,最常見的有以下幾種:

(1)供奉。把圣旨恭恭敬敬捧得很高,一旦提起就誠惶誠恐,使上面相信已經執行了,實際操作中卻冷處理。

(2)折扣。圣旨說了一石,我就湊上八斗,如果能夠糊弄過去,只有兩三斗也未嘗不可。但對上匯報,則一定要表現出十二斗。

(3)偷梁換柱。圣旨要求的是甲,實際操作的是乙,還要能夠冠冕堂皇把乙說成甲。

(4)形式化。執行圣旨的雷聲震天,氣氛熱烈,標語口號到處貼,大張旗鼓顯神威,就是不下一滴雨,沒有半點真實效果,只留下宣傳圣旨的痕跡作為已經執行的證據。

(5)順桿爬。比圣旨所要求的還要高大完美,在圣旨上層層加碼,但所加之碼不是執行力度,而是在順應圣旨的同時暗中改變了方向。

對此,皇帝也不是完全不知情。但是,多數情況下,為了面子,不得不睜只眼閉只眼。更差勁的皇帝,則看不到貓膩所在,而是沉醉于部下大力貫徹的表象之中沾沾自喜。最后的結果,就是皇帝的根基被慢慢腐蝕挖空,而官僚集團由此坐大。

公司經營中,戰略能否真正實施,領導意圖是否真正貫徹,決策是否真正達到目標,也或多或少存在類似現象。要克服這種執行中的貓膩,有許多辦法,但有一點值得特別注意,就是以“祛魅”方式消除圣旨的神圣光環,由此來防范那些本意是為了強化執行、卻在事實上推動著執行的作假舉措。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新县| 安新县| 贵定县| 科技| 广汉市| 南江县| 常熟市| 健康| 海原县| 曲靖市| 苍南县| 双江| 察雅县| 垦利县| 子洲县| 胶南市| 龙里县| 乡宁县| 沙雅县| 大渡口区| 永定县| 商洛市| 行唐县| 额济纳旗| 浦县| 邹城市| 八宿县| 宕昌县| 永安市| 贺州市| 湖南省| 康马县| 信宜市| 淄博市| 维西| 扎鲁特旗| 河南省| 长岛县| 怀宁县| 随州市| 台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