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0到1學創業
- 郭曉宏 段秀紅 陳浩
- 1430字
- 2019-07-10 11:26:22
不斷優化商業模式中的過程
但凡一個企業,要想在市場上生存,就必須有自己的賺錢模式。企業無時無刻不在需要“消費”,對于創業者來說,開公司“不賺錢”,就必然賠錢,至少在賠進去你投入的錢。基于此,每個企業都有自己的商業模式。
我們平時說的企業的“競爭力”,一個重要的構成因素就是商業模式。比如,別的企業投入10萬元可以創造50萬元收益,還獲得了良好的客戶滿意度,企業品牌形象也得以提升,而你的企業雖然從硬性指標上與別的企業一樣,但在其他指標上卻很弱化,那么可以看出你的商業模式要“稍遜風騷”,你的競爭力自然也要弱于別的企業。
企業在運營當中,總是要有一定的步驟,這便構成了商業模式中的過程。在工業生產中,人們常會聚焦于如何優化生產工藝來改進生產,那么在企業運營中,商業模式也需要不斷優化。只有這樣,才能讓企業運營更高效。基于此,我們認為,當你決定成為一個創業者,并且具備了初步的創業想法后,你接下來需要重點考慮的問題,就是如何從邏輯上嚴謹地論證你的商業模式的可行性,以及商業模式是否可以進一步優化。
為了加深對商業模式的認識,我們通過這樣一句話來界定商業模式,從而更好地對它進行剖析與優化:商業模式是企業依托自身的核心能力,有效地實現客戶價值最大化,并持續獲得利潤的整體運營方案。
首先,“客戶價值最大化”是企業制定戰略的出發點,是企業一切經濟活動的指南和動力源泉。這句話有三層含義:一是“客戶”包括消費者、合作伙伴和社會,其中消費者是核心;二是確定消費者,并能洞察消費者內心真實的需求;三是不斷滿足客戶的需求,并能給予客戶超值的服務。其實,企業存在的基礎,就在于為客戶提供相應的使用價值,滿足客戶的需求,我們平時提出的“以客戶為中心”,就是為了不斷提升為客戶提供的價值。
其次,“持續盈利”是企業為實現“客戶價值最大化”的客觀結果,實現“客戶價值最大化”是企業的主觀追求,二者相互聯系、相輔相成、相得益彰。能否“持續贏利”是對企業實現“客戶價值最大化”結果的最直接反映,因此也是檢驗商業模式是否成功的唯一外在標準。的確如此,企業只有更好地服務于客戶,才能不斷地擴大自己的客戶群體,那么自己的市場份額就會更大,盈利的機會就會更多,也就更便于實現“持續盈利”。
再次,“核心能力”是指公司的主要能力,是其他對手很難達到或者無法具備的一種能力。核心能力主要是關乎各種技術和對應組織之間的協調與配合,可以給企業帶來長期競爭優勢和超額利潤。核心能力具有三個主要屬性,即價值性、獨特性和延展性。價值性是指富有戰略價值的核心競爭力,它能為客戶帶來長期的關鍵性利益,為企業創造長期的競爭主動權,為企業創造超過同業平均利潤水平的超額利潤。獨特性,即企業核心競爭力為企業獨自所擁有,并通常難以讓競爭對手模仿和替代。延展性指能有力支持企業向更有生命力的新事業拓展,是一種適應市場不斷變化的能力。
最后,“整體運營方案”是商業模式為企業帶來持續盈利,“實現客戶價值最大化”的最終表現形式,從微觀的角度來看,就是以何種運營模式向客戶傳遞價值,獲取利潤,即包括需求、業務定位、生產與服務模式、營銷模式、收入與成本模式、經營合作關系等。這也是人們通常所說的“商業模式”的主要內容。從宏觀的角度來看,企業成功的商業模式還應包括組織機構、業務流程、管理模式等,它們共同促進企業整體有效地運作。
對于創業者來說,可以通過上述對商業模式各構成因素的不斷優化,來促使商業模式的過程更加高效,這將非常有助于你在創業之旅上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