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重編七俠五義傳序

往年,潘鄭盦尚書奉諱家居,與余吳下寓廬相距甚近,時相過從。偶與言及今人學問,遠不如昔,無論所作詩文,即院本、傳奇、平話、小說,凡出于近時者,皆不如乾嘉以前所出者遠甚。尚書云有《三俠五義》一書,雖近時所出,而頗可觀。余攜歸閱之,笑曰:“此《龍圖公案》耳,何足辱鄭盫之一盼乎?”及閱至終篇,見其事跡新奇,筆意酣恣,描寫既細入豪芒,點染又曲中筋節。正如柳麻子說《武松打店》,初到店內無人,驀地一吼,店中空缸空甏皆甕甕有聲。閑中著色,精神百倍。如此筆墨,方許作平話小說,如此平話小說,方算得天地間另是一種筆墨。乃嘆鄭盫尚書欣賞之不虛也。惟其第一回敘述貍貓換太子事,殊涉不經,白家老嫗之談,未足入黃車使者之錄。余因為別撰第一回,援據史傳訂正俗說,改頭換面,耳目一新。又其書每回題“俠義傳卷幾”,而首葉大書“三俠五義”四字,遂共呼此書為“三俠五義”,余不知所謂三俠者何人?書中所載南俠、北俠、丁氏雙俠、小俠艾虎,則已得五俠矣。而黑妖狐智化者,小俠之師也;小諸葛沈仲元者,第一百回中盛稱其從游戲中生出俠義來,然則此兩人非俠而何?即將柳青、陸彬、魯英等概置不數,而已得七俠矣。因改題“七俠五義”,以副其實。至顏昚敏為后半部書中之主,而以“昚敏”二字為名,殊不可解。此人在后半部竟是包孝肅替人,非如牛驢子、苦頭兒、曲先生、米先生諸人,呼牛呼馬無關輕重也。余疑“昚敏”二字,乃“昚敏”之訛。“昚”為古文“慎”字,以“昚敏”為名,取“慎言敏行”之義。簫管中郎衣冠優孟,本無依據,何憚更張?奮筆便改,不必如圣嘆之改《水滸傳》,處處托之古本也。惟其中方言俚字,連篇累牘,頗多疑誤,無可考正,則姑聽之,讀者自能意會耳。

光緒己丑七月既望曲園居士俞樾書

主站蜘蛛池模板: 遂溪县| 白水县| 射阳县| 永宁县| 吴江市| 尚义县| 乐业县| 沐川县| 通山县| 祁东县| 丰县| 静海县| 乌兰察布市| 金乡县| 三明市| 华亭县| 乡城县| 孟州市| 厦门市| 平凉市| 老河口市| 信丰县| 灯塔市| 漳州市| 灌云县| 贺州市| 临夏市| 积石山| 鞍山市| 宜宾县| 饶阳县| 延津县| 揭阳市| 南涧| 盐山县| 定结县| 北安市| 老河口市| 涿鹿县| 东辽县| 嵊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