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歷史遺留的證據作者名: (英)彼得·馬斯特斯本章字數: 1064字更新時間: 2019-11-07 18:24:02
前言

大部分的《圣經》歷史及其背景都可以從大英博物館的藏品中找到直接的佐證。本書考察的是印證《圣經》真實性的展品,可以作為旅游指南使用,也能激發無法親臨展廳的讀者的樂趣。讀者花幾個小時就能參觀一系列精選的展品,這些展品匯集了考古領域最出色的與《圣經》相關的發現。在今日的無神論風氣之下,對于有多少有力的證據證明了《圣經》記載的準確性,大部分人并沒有什么概念。
考察那些可以證明《圣經》歷史準確性的考古發現有許多的益處,因為這些發現能夠確保尋求者更清楚地認識歷史事件,并可以有力地反駁那些冷嘲熱諷的人。
參觀的路線很重要
本書中的參觀路線已經使用了四十多年(其間進行過修訂),使用者包括大型成年人團體、學生、神學生以及其他年輕人。
有些關于《圣經》證據的參觀活動采用了另一種路線,為的是遵循《圣經》歷史次序。這種路線從樓上的吾珥展廳開始,因為吾珥是亞伯拉罕長大的地方。然后進入埃及展廳,其后的參觀也是依此次序。但采取這種路線,在游覽的前半程,游客看到的直接映證《圣經》事件真實性的文物要少得多。只有在后半程,游客有些累了之后,才會看到全部館藏中最令人驚艷的展品。(此外,真要按時間順序參觀的話,恐怕很快就會讓人沮喪,因為展廳的布局不適合這樣的路線。)
本書的參觀路線首先從亞述展廳開始,這里有一些關于《圣經》人物和事件最有力的直接證據。對于有興趣探究《圣經》真偽的人——比如學生,任何博物館都想吸引他們集體來參觀學習,這條路線是最佳的次序。而且,游客也能更有重點地欣賞其他展品。
沿著這條參觀路線看到的第一批文物來自公元前9世紀——亞述和以色列相互交往的時期——所以本書從頭到尾都會提供時間表,以便讀者能有更清晰的視角。
展廳順序
本書的參觀路線將依次經過以下展廳(有的展廳會經過兩次)。
第六展廳 亞述雕塑
第七展廳 尼姆魯德宮殿浮雕
第八展廳 尼姆魯德宮殿浮雕
第十展廳 科爾薩巴德宮殿浮雕和亞述雕塑
第八十八展廳 新約考古
第八十九展廳 亞述藝術
第九展廳 尼尼微宮殿浮雕
第四展廳 埃及雕塑
第五十七展廳 古地中海東部沿岸諸國
第五十六展廳 早期美索不達米亞
第五十五展廳 晚期美索不達米亞

英國外交官奧斯汀·亨利·萊亞德爵士160年前因發掘亞述宮殿的重大成果而成為聲名鵲起的考古學家。他也是出色的畫家,這是他的水彩畫《發掘尼尼微》。
第五十三展廳 古代安納托利亞
第五十二展廳 古代伊朗
第六十五展廳 埃及和非洲
第六十三展廳 埃及喪葬考古
第六十一展廳 了解古埃及文化
第七十展廳 羅馬:城市和帝國
第六十九展廳 古希臘和羅馬的生活
第六十八展廳 錢幣展
第四十九展廳 羅馬治下的不列顛
第四展廳 埃及雕塑
第十八展廳 帕臺農神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