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論懷古:內經逐句
- 李國棟
- 13543字
- 2019-11-07 18:33:01
男八女七
帝曰:人年老而無子者,材力盡邪?將天數然也?
岐伯曰:女子七歲,腎氣盛,齒更發長;二七而天癸至,任脈通,太沖脈盛,月事以時下,故有子;三七腎氣平均,故真牙生而長極;四七筋骨堅,發長極,身體盛壯;五七陽明脈衰,面始焦,發始墮;六七三陽脈衰于上,面皆焦,發始白;七七任脈虛,太沖脈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壞而無子也。丈夫八歲,腎氣實,發長齒更;二八腎氣盛,天癸至,精氣溢瀉,陰陽和,故能有子;三八腎氣平均,筋骨勁強,故真牙生而長極;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滿壯;五八腎氣衰,發墮齒槁;六八陽氣衰竭于上,面焦,發鬢頒白;七八肝氣衰,筋不能動,天癸竭,精少,腎臟衰,形體皆極;八八則齒發去。腎者主水,受五藏六府之精而藏之,故五藏盛精乃能瀉。
帝曰:人年老而無子者,材力盡邪?將天數然也?岐伯曰:女子七歲,腎氣盛,齒更發長;二七而天癸至,任脈通,太沖脈盛,月事以時下,故有子
意思我們先簡單地串講一下,黃帝問:“一個人年老的時侯,就不能生育了,年老而無子者。材力盡邪?將天數然也?”是說他的自身的材力用光了嗎?還是說是天數就是這個樣子?我們看岐伯是怎么回答的——岐伯講了女七男八的這么一個數。我們先不要一開始就把自己放到這個最麻煩的問題上,有的人一學這個地方直接就開始問,為什么是七為什么是八?先不要去啃這個最難的部分,就好像你啃骨頭一樣,你肯定先吃肉嘛,沒有人說是把肉去掉,先讓我把這個骨頭啃兩遍!這僅僅是為了顯示自己的牙比較硬嘛,一般的吃法都是先撿軟的吃,學習也應該找容易理解的部分先入手。我們看這里的大概的意思,岐伯是說:女子七歲的時候腎氣開始盛壯,牙齒換了,頭發開始生長得更好了;二七,即第二個七歲的時候,女子天癸至。我們知道壬癸是主水的,水呢都是和腎相關的,所以這個天癸和腎經是相關的;任脈通,任脈在前,督脈在后。人從上到下的正前方,這是任脈;督脈在我們的背后;任脈主陰,督脈主陽。比方說有的人腎陽虛,一摸腰,腰是涼的,那就知道腎陽是虛的。這個太沖脈有很多種解釋說法,倪海廈老師講過這個太沖脈,大概的意思是:這個太沖脈從它的字面意思上講就是往上沖的,那么和什么相關呢?對于女子來講,就與血和乳這兩個是相關的,血上升就會變成乳,乳下去就會變成血。所以這個對于女子而言,一個是乳房,一個是胞宮,這兩個地方比較容易出問題,其實最根本的地方,就在這個太沖脈上。
“月事以時下,故有子,”女子的月事,一般來講大多是二十八天,這個二十八天實際上指的就是月球的運轉周期。一個正常女子的月事周期和這個月相的變化是非常相關的。我們在學《內經》的時候,慢慢就會明白很多的地方都會涉及時間,像這個女子的月事,有的時候周期會變長,有的時候周期會變短,實際上它反映的就是人的氣血的一個變化狀態。至于它是什么規律,大家自己去總結,因為它不是那么簡單。有時候我們學東西必須要把它簡單化,但把它翻過來應用到某一個個體上的時候呢,它又會再次變得復雜,所以你必須不斷地歸納總結之后,再重新把它用回去,這就要活學活用。
三七腎氣平均,故真牙生而長極
到了三七二十一歲的時候,就是我們平常所講的這個女子發育成熟了;而男子“三八腎氣平均,筋骨勁強”,對男的來講,有一個很明顯的特征就是筋和骨。身體每一個關節的運動很多都是靠這個筋的作用,這個筋的承受力非常大,尤其像跟腱這樣的部位,其實就是筋在作用,所以我們身體上能發出大力的部位很多都是靠筋的作用。在筋的外面有一層血。那我們就看到:骨頭外面是筋,筋外面有血來做溝通,血再往外有肉,再往外呢是皮毛。從里往外,骨、筋、血、肉、皮毛,有這么一個層次在,這個是一定要時刻牢記在心的。
四七筋骨堅,發長極,身體盛壯
男子三八就已經筋骨強勁了,而女子“四七筋骨堅,發長極,身體盛壯”,這個筋骨呢,我們剛才講過一個是木,一個是水;頭發長極,這個發長極和什么相關呢?還是和這個腎相關。如果看過《內經圖》,就知道腎精上注于腦,我們的腦是靠腎精來滋養的,腦為髓之海(一般我們常說,膝為筋之海,肝為血之海,腦為髓之海)。如果腎臟出現了問題,到一定程度,就會出現腦萎縮。有的時候,可能在腦上沒有問題,那在更下一個環節,這個骨頭有可能會發生骨質增生,還有這種骨頭的軟呀、脆呀、酥呀這些情況,都屬于在腎的根本上的問題。
另外,很多時候,掉頭發也是和這個腎經相關的。上次有人講說他掉頭發,然后灸太溪穴(在我們的踝部后面有一個太溪穴),可以使掉頭發的現象出現緩解,當然前提是說這個掉頭發是由于腎精不足、腎經出了問題的時候。自己的身體呢,最重要的是還要有本錢,很多時候刺激它可以,就好像踩油門,這沒有問題,但前提是你要有油,你要有本錢,你才能把它激發出來;否則,如果涸澤而漁,把它過度開發的話,還不如不去做這個事情,所以要求這個根本。那這里我們又可以講一句《論語》里的:“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其實這一段話講的都是本,講的都是腎。人是以腎為本的,在這個胚胎發育的最初,形成的就是腎臟。之前也講過金、木、水、火、土,最上面是火,最下面是什么呢?是土。土厚德載物,載的是什么呢?載的是金;土生金,那金生什么呢?是水。水又生木,木又生火,而這個水呢,是在正中間。天地人,這個三才當中的人呢,就是以水為主要形式存在的。人的身體里主要構成是有機物,即碳氫化合物,在化學上來講呢,就叫有機體。有機體就是碳氫氧這三種東西組成的,而我們知道水就是氫二氧,所以這是另外講到的根本的問題——腎臟。“身體盛壯”,這個盛壯,其實也是和腎有關系的。
五七陽明脈衰,面始焦,發始墮
上次有一個同學問,我為什么頭發開始掉了?那個時候,我印象當中正好是秋天,秋天的頭發是比較容易掉的。大家可以從現在開始觀察,因為這個觀察的周期比較長,要以年論。你會發現,人的毛發,無論是比較細的發絲還是皮膚上的毛發,都是春天長得比較好。人身上的這個毛發呀,真的很像是大地上的植物、草木一樣。頭發,春天會長出來多一些,明顯一些;到秋天呢,掉頭發掉得會比較多,其實這就像是樹木落葉一樣,不要驚慌。這個時候,可以做一些補償,最好的補償是什么呢?是心里能夠坦然,不要緊張,這就像是樹葉落了,明年還會再長出來一樣。當然如果掉得特別多,那另當別論了,有一個辦法就是適當吃些黑芝麻:把黑芝麻炒熟,然后壓碎或是磨碎,擱一點點鹽,稍微有一點點咸味。為什么要擱這一點點鹽呢?黑色的本來就是屬腎嘛,你再擱一點點鹽,咸是歸腎經的,就像給了熟芝麻一個向導一樣,告訴它不要去別的地方,要去腎那個地方。這是說普通的現象。如果脫發已經比較嚴重了,這可能是另外的問題了,那這個方子不一定會有效。
“五七陽明脈衰,”女子到三十五歲上下時,陽明脈衰弱。陽明脈指的是胃經,講完腎經,這地方又提到胃經。這個陽明脈是人非常重要的一條經脈,在脈法中,如果在寸關尺這里去把人的脈象時,一旦胃氣衰,這人肯定是病了。如果是胃氣不足或是弦脈出現在胃氣這個位置上,那說明是有肝氣(木)去克這個土。人一旦生病,第一個反應就是不想吃東西。不管是什么病,受了內傷也好,染了風寒也好,甚至有的時候受了外傷,人的第一反應就是不想吃東西。反之,如果一個病者胃口開始變好,基本上就表明這個病在好轉了。
陽明脈衰導致的直接后果是影響人的脾胃方面的功能,飲食會受影響;一旦飲食受影響了,那水谷這些精微物質的吸收就會受到影響。胃陽明脈榮于面,如果面部出現問題,很多的時候都是因為這個陽明胃經出了問題。如果陽明脈衰,導致的直接結果就是面始焦,因為胃是吸收水谷精微的,吸收后由脾來做運化,然后輸布到全身各處,包括心、肝、肺這些臟腑。它多余的部分,一定是多余的部分,才會回到這個腎臟,作為積蓄的。就是我們看最后一句話叫作“腎者主水,受五藏六府之精而藏之,故五藏盛乃能瀉。”(這個“故五藏盛乃能瀉”是指的另外一回事,對男的來講,就是指的小便不利,前列腺有問題。五臟如果不盛的話,肯定會出現這個問題,所以很多年紀大的人前列腺就會有問題。西醫會說這是前列腺發炎了,但是從中醫來講,不是說只在那一個地方有問題而是五臟六腑不再像之前的狀態那么好,五臟六腑的精輸送到腎臟的比較少。)倪海廈先生提到這一塊是說小腸的熱動力不足了,那是另外一種解釋。一種是用熱來解釋,一種是用精來解釋,但是都是通的,是一樣的,講的是一回事。因為腎臟的腎精不足,所以會出現發始墮、面始焦的現象。面始焦,用通常的話來說就是“黃臉婆”,就這個意思。如果說一個人三十五歲以后變成了黃臉婆,其實指的就是面始焦、頭發也開始掉了。
我們再返回頭來講,可以把這個意思再推進一層。我們剛才講的“五七陽明脈衰”只是說脾胃功能不足了,那么為什么陽明脈衰就會面始焦?為什么會發始墮?尤其是在面始焦這一塊,我們如果非要把“陽明脈衰”和“面始焦”之間的聯系找到的話,它其實指的是氣血。我們平常形容一個年輕的小姑娘臉色好,用的詞是:白里透紅;而所謂的黃臉婆是既沒有這個白也沒有這個紅。白里透紅的“白”其實指的就是氣,如果氣足,皮膚就白嫩;反之,則泛黑,因為皮膚里面有色素的沉著。這個地方,我希望的是大家聽完后呢,能夠對這個“氣血”有個初步概念。你可能會說,找一個能吃能喝的三十五歲的婦女并不難,但是她還是面始焦,如果僅僅是從能不能吃喝這個問題上來看的話,還沒找到問題的本質,它的本質聯系在什么地方呢?就在這氣血上。這個人即便是很能吃很能喝,但你會發現她的身體肥胖起來了,肥胖的原因是什么呢?還是回到了這個陽明脈衰上。因為陽明和太陰,陽明胃經和太陰脾經是互為表里的,陽明脈衰不可能和脾沒有關系;如果陽明脈衰,那也就說明脾有問題;脾有問題,運化就成問題,這個時候吃進去的東西,雖然胃口很大,但是運化不走;運化不走呢,人會發福,就會長胖。假如我們把人的皮膚比喻成一個皮袋子,如果一個人氣血足,那這個皮袋子就不會皺,而是會鼓起來的,很飽滿,單位面積上分布的色素肯定就少,看起來會更白潤些,并且這是白里透紅的那種白,不是那種無生命力的慘白。這煥發出生命力的白,體現在什么地方呢?就在那個白里透出的“紅”上,而這其實就是血。所以說白了,白里透紅就是氣血旺盛的一個表現。相反,這個面始焦,其實就是說,氣也不足,血也不足,那這個時候呢,就會顯得臉色有些發黃。“五七陽明脈衰,面始焦,發始墮”,其實講的是這個意思。
六七三陽脈衰于上,面皆焦,發始白
讀到這里,我們要注意這里面細節的差別:剛才講,五七是陽明脈衰,這只涉及了一個陽脈(三陽脈包括太陽脈、陽明脈、少陽脈),五七只有陽明脈衰,到了六七的時候,少陽、太陽和陽明三陽脈都衰,而且是衰于“上”,有意思吧!他沒講是衰于“下”哦!講的是衰于上,那上下之間哪個是陽,哪個是陰?(提一個問題,上和下哪個算陽?肯定上算陽。)那你就會發現,從五七到六七都講的是陽。現在我們返回頭看一下,“女子七歲,腎氣盛”,這個講的是什么?腎在人體中算什么?屬于“中”,但是偏陰的,對吧?而“二七天癸至”涉及的任脈、太沖講的也是陰,講到“三七腎氣平均”時還是講的陰;到“四七筋骨堅,發長極”的時候,就講到了人的身形。我們再往后看,到了五七后,開始講陽了,先開始講陰生,后來開始講陽衰(陽明脈衰),到了六七之后,三陽脈皆衰,而且是衰于上。剛才我們說過上為陽,衰于上指的就是陽的部分的折損。我們知道,有一句話叫作“折陽壽”,人死了,叫“歸陰”,這個地方,其實也含蓄地告訴了我們生命的本質是什么——生命的本質其實就是和這個“陽”相關的。有一個詞“陰平陽秘”,我們學了很久,但很多人覺得不太好理解,或者換句話說,乾坤兩卦里面的坤卦講“厚德載物”,乾卦講“天行健”,可能也不是特別好理解,基本上來講,就是說陰成形,陰為一個承載的形體,陽足不足是生命力的一個表現。但是生命一定要先讓這個形生出來,有了這個形,然后才能承載這個陽。
到了六七四十二的時候,“三陽脈衰于上”、“面皆焦”,和剛才講的面始焦不一樣,面始焦可能就是臉上開始出現一些色斑,表明氣血不再像以前那么好了;而面皆焦呢,就是整個的氣血水平都下降了一個檔次,頭發從之前的“始墮”,開始進入到了“發始白”。但我們不要太在意這個事情:呀,我的頭發掉好多!我的頭發白了!明白了人生真正的本質含義之后,這些其實都是很正常的。就好像我剛才說的樹葉今年掉,明年還會生;今年砍了這棵樹,森林還在那里,要慢慢地朝著這個方向去弄明白,這才是《黃帝內經》告訴我們的最精華的部分。
七七任脈虛,太沖脈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壞而無子也
這個地方講的任脈虛呢,結合前面內容來看,我們知道其實就是指陰比較虛了;我們剛說過,對于女子來講,太沖脈與女性的乳房和胞宮關系很密切,太沖脈衰少,從女性來講,乳房可能就不像以前那樣堅挺,它會軟下來了,因為這個時候太沖脈的沖力不足了,并且太沖脈衰少之后,會導致天癸竭,地道不通,月事就停了,故形壞而無子也。這個時候所指的形壞是什么形呢?就是指的陰形,能夠厚德載物的這個形壞了;形壞了之后,就沒辦法再去孕育孩子,去完成這個承載的使命了,就沒有生育能力了。
〖名家注解〗
帝曰:人年老而無子者,材力盡耶?將天數然也?
王冰曰:材謂材干,可以立身者。
馬蒔曰:“材力”,材干、力量也。“天數”,凡人所稟于天之數也。觀下文所對,則系于材力可知矣。蓋年老則無子,豈盡關于天數也?
張志聰曰:陰陽者,萬物之終始也。此復論男女陰陽氣血有始有終,有盛有衰,各有自然之天數。“材力”,精力也。
高士宗曰:帝既欲壽天下之民,更欲昌天下之后,故問人年老而無子者,自身之材力盡耶?抑將天數拘限而然也?
岐伯曰:女子七歲,腎氣盛,齒更發長。二七而天癸至,任脈通,太沖脈盛,月事以時下,故有子。三七腎氣平均,故真牙生而長極。四七筋骨堅,發長極,身體盛壯。五七陽明脈衰,面始焦,發始墮。六七三陽脈衰于上,面皆焦,發始白。七七任脈虛,太沖脈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壞而無子也。
王冰曰:老陽之數極于九,少陽之數次于七。女子為少陰之氣,故以少陽數偶之,明陰陽氣和,乃能生成其形體,故七歲腎氣盛,齒更發長。癸謂壬癸,北方水干名也。任脈、沖脈,皆奇經脈也。腎氣全盛,沖任流通,經血漸盈,應時而下,天真之氣降,與之從事,故云天癸也。然沖為血海,任主胞胎,二者相資,故能有子。所以謂之月事者,平和之氣常以三旬而一見也。故愆期者謂之有病。○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注本及《太素》《甲乙經》俱作伏沖,下太沖同。真牙,謂牙之最后生者。腎氣平而真牙生者,表牙齒為骨之余也。女子天癸之數,七七而終,年居四七,材力之半,故身體盛壯.長極于斯。陽明之脈氣營于面,故其衰也,發墮面焦。《靈樞經》曰:足陽明之脈,起于鼻,交頞中,下循鼻外,入上齒中,還出俠口環唇,下交承漿,卻循頤后下廉出大迎,循頰車上耳前,過客主人,循發際,至額顱。手陽明之脈,上頸,貫頰,人下齒縫中,還出俠口,故面焦發墮也。
三陽之脈盡上于頭,故三陽衰,則面皆焦,發始白。所以衰者,婦人之生也,有余于氣,不足于血,以其經月數泄脫之故。經水絕止,是為地道不通。沖任衰微,故云形壞無子。
馬蒔曰:此與下節,言男女之年老無子者,由于材力之盡,非皆天數使然,而此一節則先以女言之也。女子先天之氣,方父母交媾之時,陽氣不勝其陰則為女,陰中有陽,其卦象《坎》。(凡醫書謂“陽精先入,陰血后參,橫氣來助,精開裹血,陰內陽外,則成《離》卦而為女”,其義甚渺。大約陽氣不勝其陰氣則為女。按:《悟真篇》等書,稱女子為男子者,正以其外貌雖女,而陰中有陽也。)惟陽精蘊蓄于內,至七歲乃少陽之數,其腎氣始盛。(《仙經》云:“先生左腎則為男,先生右腎則為女。”蓋指始妊時言也,故女子七歲曰腎氣盛,男子八歲曰腎氣實,皆從腎始也。)腎主骨,齒亦屬骨,故齒齔更生,(《家語·本命篇》孔子曰:“女子七月而生齒,七歲而齔,二七十有四歲而化。)發為血余,故發亦漸長。二七則天癸自至,天癸者,陰精也。蓋腎屬水,癸亦屬水,由先天之氣蓄極而生,故陰精為天癸也(按:王冰謂“天癸為月事”者,非。蓋男女之精,皆可以天癸稱,今王注以女子之天癸為血,則男子之天癸亦為血耶?《易》曰:“男女媾精,萬物化生。”故交媾之時各有其精,而行精之際方有其血,未聞交媾之時可以血言。《廣嗣要語》諸書,皆謂“精開裹血,血開裹精”者,亦非。《靈樞·決氣篇》云:“兩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謂精”者是也。但女子之精以二七而至,而其月事亦與此時同候,如下文所云耳。或有男女先二七、二八而精至者,皆斫喪致然,徒取夭耳。)任、沖二脈者,奇經八脈之二也(見《骨空論》)。任主胞胎,沖為血海,今二脈俱通,月事應時而下。月事者,月經也。每月有事,故曰月事,以其有常,故又曰月經。“經”者,常也。(《靈樞·五音五味篇》云:“沖脈任脈,皆起于胞中。”《靈樞·海論》云:“沖脈為血之海。”又云:“為十二經之海。”又曰:“血海有余,則常想其身大,怫然不知其所病;血海不足,亦常想其身小,狹然不知其所病。”按:血海之血,雖曰既行而空,至七日后而漸滿,如月之盈虧相似。然當知血之有余,以十二經皆然,非特血海之滿也,故始得以行耳。又按:肝經有太沖穴,而此篇所指,實指沖脈言,乃《骨空論》所謂“沖脈者,起于氣沖”者是也,不可以其有此“太”字,而遂指為肝經之穴名也。又,常論三才之道,惟陰陽而已。天之陰有余,故月滿而散彩;地之陰有余,故為潮而溢;人之陰有余,故女子有月事之下。至于天地人之陽氣,則何嘗有盈虧哉?由此推之,則陽明勝者,其德永貞;而陰濁勝者,險側百出可知矣。又由是而推之,則中國為主,四夷似廣;君子雖正,小人則多;美事之成,難于歹事。皆可知矣。有斯世斯民之責者,當為之惕然。)精血兼盛如此,其有子也宜矣。
三七腎氣平均,故牙之最后生者名曰真牙,由此而生,且長極矣;
四七,肝主筋,腎主骨者皆堅,發長極,身體壯盛;女子大體有余于陰,不足于陽,故其衰也自足陽明始。蓋以胃為六腑之長,其脈上行于頭,故面焦發墮也;(《靈樞·經脈篇》黃帝曰:胃足陽明之脈,起于鼻之交額中,下循鼻外,入上齒中,還出挾口,環唇,交承漿,卻循頤后廉,出人迎,循頰車,上耳前,過客主人,循發際,至額顱。)
六七,則手之三陽從手走頭,足之三陽從頭走足者,皆衰于上。故面皆焦,發始白;
七七任脈虛,太沖脈衰少。天癸已竭,應前“天癸至”而言。地道不通,“地道”者,《坤》也;“不通”者,月事止也。應前“月事以時下”而言,至是而形體衰壞,不能有子矣。
張志聰曰:“更”,平聲;“長”,上聲。七為少陽之數,女本陰體而得陽數者,陰中有陽也。人之初生,先從腎始,女子七歲,腎氣方盛。腎主骨,齒者,骨之余,故齒更。血乃腎之液。發乃血之余,故發長也。按陰陽之道,孤陽不生,獨陰不長,陰中有陽,陽中有陰,是以天乙生水,地二生火,離為女,坎為男,皆陰陽互換之道,故女得陽數而男得陰數也。“天癸”,天一所生之癸水也。“沖脈、任脈”,奇經脈也。二脈并起于少腹之內胞中,循腹上行,為經血之海,女子主育胞胎。夫月為陰,女為陰。月,一月而一周天,有盈有虧,故女子亦一月而經水應時下泄也。虧即復生,故于初生之時,男女構精,當為有子,虛則易受故也。
“長”,上聲;“腎氣”者,腎臟所生之氣也。氣生于精,故先天癸至而后腎氣平。腎氣足,故真牙生。“真牙”者,盡根牙也。
腎生骨髓,髓生肝,肝生筋,母子之相生也。女子四七,精血盛極之時,是以筋骨堅,發長極也;血氣盛則充膚熱肉,是以身體盛壯。
陽明之脈,榮于面,循發際,故其衰也,面焦發墮。夫氣為陽,血脈為陰,故女子先衰于脈,而男子先衰于氣也。再按足陽明之脈,并沖任挾臍上行,沖任脈虛而陽明脈亦虛矣。
三陽之脈盡上于頭,三陽脈衰,故面皆焦。血脈華于色,血脈衰,故發白也。
“地道”,下部之脈道也。《三部九候論》曰:“下部地,足少陰也。”癸水藏于腎,天癸竭,是足少陰下部之脈道不通,沖任虛,是以形衰而無子也。(眉批:女子從陽,而衰于陰。)
高士宗曰:人之生子,天數固有常期。材力亦有定數,天施地生,在人則男施女生。故先論女子。女子起于七歲者,偶得奇數,陰中有陽也。故女子七歲,腎氣始盛。《五臟生成篇》云:腎之合,骨也,其榮發也。齒者,骨之余,腎氣盛,故齒更發長。天癸者,男精女血,天一所生之癸水也。二七而天癸至,則任脈通,任脈通,則大沖脈盛。《骨空論》云:任脈起于中極之下,上關元。是任脈合少陰也。《陰陽離合論》云:太沖之地,名曰少陰。是太沖亦合少陰也。故任脈通,太沖脈盛,則少陰癸水之月事以時下。月事時下,腎氣勻調,故有子,言有子自二七始也。
平均,平滿均調,無太過,無不及也。腎氣平均,故真牙生而長極,齒根尖深者名牙,牙之最后生者,名真牙。言七歲腎氣始盛,至三七而充足也。
筋骨,肝腎之所主也。堅,固足也。肝腎固足,故發長極,身體盛壯也。言四七,內堅固,外充滿,無以復加也。
陽明之脈,行于面,衰則面始焦。陽明多血多氣,衰則血氣不充溢于毛竅,故發始墜。言四七血氣盛極,至五七而始衰也。
三陽,太陽、陽明、少陽也。三陽之脈,皆起于面,故脈衰于上,始則面始焦者,至此則皆焦矣。始則發始墜者,至此則始白矣。言五七陽明脈衰,至六七而三陽皆衰也。
二七而天癸至,則任脈通,太沖脈盛,至七七而任脈虛,太沖脈衰少,是以天癸竭。天癸之水,行于地中,水竭則地道不通,不通,故有形之經脈敗壞而無子也。此女子天數有常期,而材力有定數者如此。
丈夫八歲,腎氣實,發長齒更;二八腎氣盛,天癸至,精氣溢瀉,陰陽和,故能有子
這個時候我們可以稍微講一下這個七和八的問題啦!七是陽,八是陰。女子用了一個陽數是七,男子用了一個陰數是八。男子本來是陽,配了一個陰數,女子本來是陰,配了一個陽數。是不是有點太極圖當中那個陰中有陽、陽中有陰的味道?“丈夫八歲,腎氣實,發長齒更”,我們剛才講到女子七歲的時候腎氣“盛”,丈夫八歲是腎氣“實”,男子到了二八這個時候,腎氣才開始盛,那我們這個地方就可以看到:這個小女孩要比小男孩腎氣盛的時間稍微早一點。這就是我們平常所講的:小女孩會比小男孩稍微早熟一點,就在這個地方。
“天癸至,精氣溢瀉,陰陽和,故能有子;”男子十六歲的時候開始具有生育能力,也會有“精滿則溢”這種情況出現,這個時候就認為他陰陽已經開始和了,就好像男的是陽,女的是陰;但有一個時間段男孩和女孩的性別特征有點非男非女(我們不是講不男不女),這個男女的性征沒有明顯出現的時候,是什么時間段呢?就是這個七以內八以內的時候。這個時候還不能說陰陽和,因為這個時候,小男孩、小女孩在一起你看不出來他們之間特別大的明顯區別。尤其在古代的時候,無論是男孩還是女孩都留長發,所以從頭發上還看不出來什么區別。其他的地方呢,比如聲音呀,喉結呀,這些性征呢也不是特別明顯的,看不太出來。到了這個二八之后,這個男子才算長成了。
三八腎氣平均,筋骨勁強,故真牙生而長極
剛才我們也講過,女子腎氣平均的時間要比男子早一點,但是筋骨強勁的時間,男子是在三八(二十四歲左右),女子筋骨堅是在四七(二十八歲左右),所以女子的“筋骨堅”的時間是會稍微長一些。
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滿壯
這點在女子身上沒有講,沒有講說女子要肌肉滿壯,而在男子,很重要的一個環節就是這個肌肉滿壯。所謂的“脾主肉”這一塊,是一個人的身體是否完全地達到隆盛狀態的一個標志。筋骨隆盛之后體現出來的一定就是“肌肉滿壯”。
五八腎氣衰,發墮齒槁
男子到了四十歲左右的時候,腎氣開始衰竭,“發墮齒槁”,發墮就是我們剛才說過的這個腎的原因,因為腎氣開始衰竭了,而腦為髓之海,腎精上注于腦的力量不足了,那自然就會影響到頭發,所以頭發開始脫落;齒槁呢,就是牙齒也開始出現松動,甚至脫落。為什么會牙齒松動呢?因為這個牙平時也是在不斷地新陳代謝的,“齒為骨之余”,這個時候因為腎氣不如以前了,也意味著骨頭的新陳代謝不足了,供給量變小了,自然而然這個牙就不會再像原來的那個尺寸大小了,所以牙齒與牙齒之間就會出現縫隙,所以這個地方講的“發墮齒槁”其實還是和這個腎氣是相關的。
六八陽氣衰竭于上,面焦,發鬢頒白
到了六八的時候,陽氣衰竭于上,男子比女子來得晚一些,但是很迅猛。所以就有這么一句話叫作“男人四十一朵花,女人四十豆腐渣”,有這么一個比喻。六八陽氣衰竭于上導致的一個結果是面焦,男子臉開始變黃了;另一個結果是發鬢斑白,頭發尤其是兩鬢開始變白,也說明頭發變白是和腎氣有關系的。
七八肝氣衰,筋不能動,天癸竭,精少,腎臟衰,形體皆極
肝氣一衰影響的是什么呢?影響的是肝主的筋,筋不能動。這個時候,動作就開始變得不如之前那么連貫靈活了,但是七八這個歲數也算是挺大的了,“天癸竭,精少,腎臟衰,形體皆極;”到了五十四歲左右的時候,首先表現出來的就是這個動作上的不靈活,然后就是精少。剛才我們講了,五谷精微被五臟六腑吸收后,如果有多余的就會在腎臟被收集,收集了之后就變成人所要用的精,精會化氣;而氣不足,有的時候就是精化不了氣,到了腎臟衰的時候,形體就不再像以前這樣,它就已經變成一種很衰老的狀態了。
八八則齒發去。腎者主水,受五藏六府之精而藏之,故五藏盛乃能瀉。今五藏皆衰,筋骨解墮,天癸盡矣。故發鬢白,身體重,行步不正,而無子耳
頭禿了,牙也掉了,這內容非常簡單呀,字面很直白。后面是“腎者主水,受五藏六府之精而藏之,故五藏盛乃能瀉。今五藏皆衰,筋骨解墮,天癸盡矣。故發鬢白,身體重,行步不正,而無子耳”。我們剛才也講過,為什么到了年老的時候男子前列腺會出問題,雖然說的是前列腺,但是中醫始終是用一種系統的方式來看,前列腺這部分也屬于中醫的腎的系統,老年人前列腺的問題從一個側面反映了腎的問題。人之五臟六腑的精都由腎來收藏,只有五臟很好的時候,“五臟盛”,也就是輸入的精足夠多,才有瀉這么一說,所謂“精滿則溢”就是這個道理。但是五臟都衰敗了,自然五臟六腑的精在腎這里收藏的也就少了,于是乎筋骨不再像之前那么強健。所謂解墮就是我們看到的老年人外在的形象是松垮垮的,皮肉筋都出現耷拉下來的情況,而且容易出現骨折、扭傷這些問題,這是講的筋骨解墮;天癸用盡之后,頭發尤其是兩鬢開始發白,身體沉重。其實老年人的身體比年輕人沉重得多,這也是老年人為什么行動遲緩的一個重要原因,我們年輕人要理解這一點,老年人力氣不足的情況下,身體還變得沉重。曾經在日本做過一個實驗,就是用一副類似鎧甲的道具來模仿老年人的身體,當年輕人穿戴上這套道具之后,他們體會到即便是力氣不衰的情況下,關節的摩擦變大,身體的每一個部分都不再那么潤滑的情況下,行動確實很不方便,所以自然行步不正。所以我們在過馬路的時候,尤其是我們開車的時候,如果看到老年人正在過馬路的時候一定要停下來讓老人先過,誰都有老的一天嘛。最后就是當天癸盡之后,老年人的生育能力也就消失了。以上就是我們把黃帝所問的這個人年老而無子的整個問題回答解釋了一遍,同時也從中醫的角度歸納了人在不同年齡上的一個主要的形體特征和氣質變化。
〖名家注解〗
丈夫八歲,腎氣實,發長齒更。二八腎氣盛,天癸至,精氣溢瀉,陰陽和,故能有子。
三八,腎氣平均,筋骨勁強,故真牙生而長極。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滿壯。五八腎氣衰,發墮齒槁。六八陽氣衰竭于上,面焦,發鬢頒白。七八肝氣衰,筋不能動,天癸竭,精少,腎氣衰,形體皆極。八八則齒發去。腎者主水,受五藏六腑之精而藏之,故五藏盛,乃能瀉。今五藏皆衰,筋骨解惰,天癸盡矣,故發鬢白,身體重,行步不正,而無子耳。
王冰曰:老陰之數極于十,少陰之數次于八。男子為少陽之氣,故以少陰數合之。《易系辭》曰:天九地十。則其數也。
男女有陰陽之質不同,天癸則精血之形亦異。陰靜海滿而去血,陽動應合而泄精,二者通和,故能有子。《易系辭》曰:男女構精,萬物化生。此之謂也。
以其好用故爾。
丈夫天癸八八而終,年居四八,亦材之半也。
腎主于骨,齒為骨余。腎氣既衰,精無所養,故令發墮,齒復干枯。
陽氣,亦陽明之氣也。《靈樞經》曰:足陽明之脈,起于鼻,交頞中,下循鼻外,入上齒中,還出俠口環唇,下交承漿,卻循頤后下廉出大迎,循頰車上耳前,過客主人,循發際至額顱。故衰于上,則面焦發鬢白也。
肝氣養筋,肝衰,故筋不能動。腎氣養骨,腎衰故形體疲極。天癸已竭,故精少也。匪惟材力衰謝,固當天數使然。
五藏六府精氣淫溢,而滲灌于腎,腎藏乃受而藏之。何以明之?《靈樞經》曰:五藏主藏精,藏精者,不可傷。由是,則五藏各有精,隨用而灌注于腎。此乃腎為都會關司之所,非腎一藏而獨有精故曰五藏盛乃能瀉也。
所謂物壯則老;謂之天道者也。
馬蒔曰:此則以男言之也。男子先天之氣,方父母交媾之時,陰氣不勝其陽則成男,陽中有陰,其卦象《離》。(凡醫書謂“陰血先至,陽精后沖,縱氣來乘,血開裹精,陰外陽內,則成《坎》卦而為男”,其義亦渺。大約陰氣不勝其陽氣則為男。凡《悟真篇》等書,稱男子為女子者,正以其外貌雖男,而陽中有陰也。)惟陰精蘊蓄于內,至八歲乃少陰之數,其腎氣始實,發長齒更。(《家語》云:“男子八月而生齒,八歲而齔,二八十有六歲而化。”)
二八腎氣已盛,天癸始至。天癸者,陽精也。蓋男女之精,皆主腎水,故皆可稱為天癸也。惟精氣溢瀉,故陰陽之精一和,而遂能有子矣。
五八腎氣始衰,發墮齒槁,男子大體有余于陽,不足于陰,故其衰也,自足少陰始。
六八陽氣衰竭于上,面皆憔,發鬢斑白。(手經三陽,從手走頭,足經三陽,從頭走足,男女皆同)。
七八肝氣已衰,筋不能動,天癸竭,精已少,腎臟衰,形體皆極。
八八,則精血俱衰,齒發皆去。
今五臟皆衰,筋骨懈惰,天癸盡矣,故發鬢白,身體重,行步不正,而無子耳。然則男女之老而無子者,皆由于材力之盡,非由于天數之適值也。若少而無子者,則謂之天數斯可矣。
張志聰曰:八為少陰之數。男本陽體。而得陰數者。陽中有陰也。
《靈樞經》曰:“沖脈、任脈,皆起于胞中,上循背里,為經絡之海。其浮而外者,循腹右上行,會于咽喉,別而絡唇口。血氣盛則充膚熱肉,血獨盛則淡滲皮膚,生毫毛。今婦人之生,有余于氣,不足于血,以其數脫血也。沖任之脈不榮唇口,故須不生焉。”是則男子之天癸,溢于沖任,充膚熱肉,而生髭須。女子之天癸,溢于沖任,充膚熱肉,為經水下行而妊子也。男子二八,精氣滿溢,陰陽和合,瀉泄其精,故能有子也。
“平”,足也。“均”,和也。“極”,止也。故真牙生,而筋骨所長,以至于極矣。
四居八數之半。是以隆盛之極。
腎為生氣之原,男子衰于氣,故根氣先衰,而發墮齒槁也。(眉批:男子從陰,而衰于陽。)
根氣先衰,而標陽漸竭矣。《平脈篇》曰:“寸口脈緩而遲,緩則陽氣長,其色鮮,其顏光,其聲商,毛發長。”陽氣衰,故顏色焦,而發鬢白也。
肝乃腎之所生,腎氣衰,故漸及于肝矣。肝生筋,肝氣衰,故筋不能運動。腎主骨,筋骨皆衰,故形體疲極也。
虧敗,故筋力消乏,而前陰痿弱也。
數終衰極,是以不惟頒白枯槁,而更脫落矣。此復申明先天之癸水。又藉后天之津液所資益也。腎者主水。言腎臟之主藏精水也。受五臟六腑之精而藏之者。受后天水谷之精也。蓋五味入胃。各歸所喜。津液各走其道。腎為水臟。受五臟之精而藏之。腎之精液。入心化赤而為血。流溢于沖任。為經血之海。養肌肉。生毫毛。所謂流溢于中。布散于外者是也。故曰。天癸者。天乙所生之精也。是以男子天癸至而精氣溢瀉。腎之精。化赤為血。溢于沖任。生髭須。女子天癸至而月事以時下。故精血皆謂之天癸也。再按、經云。榮血之道。內谷為寶。谷入于胃。乃傳之肺。流溢于中。布散于外。專精者行于經隧。常榮無已。
【再按】經云:“榮血之道,內谷為實,谷入于胃,乃傳之肺,流溢于中,布散于外。專精者行于經隧,常榮無已。男子八八,女子七七,天地之數終,而天癸絕,然行于經隧之榮血未竭也。是以老年之人,能飲食而脾胃健者,尚能筋骨堅強,氣血猶盛。此篇論天癸絕而筋骨衰,其后天水谷之精。又不可執一而論也。”【再按】女子過七七而經淋不絕者,此系行于經隧之血反從沖任而下,是以面黃肌瘦,骨憊筋柔,當知經隧之血,行于脈中,沖任之血,兼滲于脈外。
高士宗曰:腎氣實者,言八歲以前,腎氣尚虛,至此始實也。腎合骨,其榮發,故發長齒更。
二八腎氣盛者,言八歲方實,至二八而始盛也。腎氣盛,故天癸至,天癸至,則精氣滿溢而外瀉。男女媾精,故陰陽和而有子。言男子二八,始能有子也。
腎氣平滿均調,則精氣運行,故筋骨勁強,筋骨勁強,故真牙生而長極。言男子三八,而腎氣沖和也。
三八,筋骨勁強,至四八,則有余而隆盛矣。筋骨隆盛于內,則肌肉亦滿壯于外。男子腎氣至四八而內外有余也。
腎氣八歲始實,四八盛極,至五八而始衰。腎氣實,則發長齒更,腎氣衰,則發墜齒槁,自然之理也。
五八衰在下之腎氣,至六八,則在上之陽氣亦衰竭矣。蓋陽氣盛,則其顏光,毛發長。今陽氣衰竭于上,故面焦,發鬢斑白。
肝氣衰者,腎水不生肝木也。肝衰,則血不榮筋,故筋不能動。肝衰則天癸已竭。男子之天癸,精也。天癸竭,則精少,精少,則腎臟衰,腎臟衰,不但衰無形之氣,有形之形體,亦皆竭矣。
五八腎氣始衰,則發墜齒槁。至八八,則齒發離形體而去矣。此男子天數有常期,而材力有定數者如此。
藏,作“臟”,余篇見作“臟”者,俱不釋,如字則釋之。
五“藏”,臟同;六“府”,腑同。余篇“藏”“府”,俱仿此。而“藏”之藏,如字,解墜,同懈惰。先天癸水,借后天水谷以生。故腎者主水。水,癸水也。受五臟六腑水谷所化之精,而藏之于腎。夫六腑之精,歸于五臟,五臟之精,復歸于腎,故必五臟盛,精乃能瀉。今五臟皆衰,筋骨懈惰,而天癸亦盡矣。天癸盡于內,故發鬢白,身體重,行步不正見于外,此其所以無子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