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中國文化與大學生成長
  • 寧波諾丁漢大學·中國文化課教研室 喻立森 華長慧
  • 1335字
  • 2019-11-07 18:34:27

第六章 中國文化的發展與重建

近代以來,中國文化一直在探索如何回應西方文化,如何在新的世界文化格局中建構自己的新文化。按李鴻章的說法,中國文化遇到西方文化是“千年未有之大變局”。隨之而來的問題就是中國文化發展與重建之使命。中國文化發展與重建問題實質上就是在新的時代條件下,在多元化與全球化的新視野下,如何確定自己的文化理想,如何吸收西方文化,如何發揚自身文化,來進行新的文化系統建設的過程。換句話說,在斷裂的時代,如何重建我們的文化;在碎片化時代,如何看清中國的未來。這正是百余年來眾多學者所一直關注的——為今天的中國尋找靈魂。

一個社會在從傳統向現代的轉變過程中,社會的價值方式、生活方式、社會關系體系等會發生一系列的變革。美國社會學家戴維·波普諾認為:“現代化指的是發生在一個傳統的前工業社會向工業化和城市化社會轉化的過程中發生的主要的內部社會變革。”(1)由此可知,一個社會從傳統向現代的轉變過程一般包括兩個層面,一是外在的現代化,二是內在的現代化。外在的現代化主要表現為經濟、政治和社會的現代化。內在的現代化主要表現為社會整體和個人在思想上、觀念上、態度上和價值觀方面的改變。對于后發現代化國家而言,實現內在的現代化通常比外在的現代化更困難。

本章從中國文化的內在需求和外在趨勢兩個維度著手。理論層面探討如何適應中國社會變革,如何在世界中建立中國文化;實踐層面關注中國現代文化的創建,特別是改革開放后,“中國模式”讓世界矚目。基于全球化發展趨勢的影響,中國文化要堅持怎樣的文化發展策略來主動應對外在挑戰已成為迫切的問題。如果說鴉片戰爭之后,中國現代化的第一次浪潮走過一個“器物—制度—文化”的辛路歷程,那么,改革開放后,在中國現代化的第二次浪潮中,中國也越來越意識到只進行經濟體制改革和與之配套的政治體制改革是不夠的,還需要全民族的文化更新。

一個國家和民族的進步與發展,最深層的動力源于這個國家和民族的文化底蘊。中國文化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著中華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豐厚滋養,是中華民族自強不息、團結奮進的重要精神支撐。當今時代,文化越來越成為提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的重要因素,文化軟實力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文化軟實力包含內外兩個方面的內容:

外部的因素包括國家的創造力、思想影響力、觀念文化的親和力以及文化產品傳播能力和輻射能力。對內部來講,文化軟實力包括民族團結精神、核心價值觀的認同、傳統文化的繼承等。(2)

軟實力對內主要表現為民族的創造力、凝聚力,對外則主要表現為國家的競爭力和影響力。大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的群體,是中國文化的承繼者、傳播者、擔當者與堅守者,這是時代賦予大學生的神圣使命,也是不可推卸的社會責任。加強大學生傳統文化教育是大學生文化建設的有機組成部分,大學生文化建設應當深深植根于中國優秀文化的沃土之中,堅持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繼承優秀的傳統文化,吸收借鑒人類文明的有益成果,努力創造中國文化新的輝煌。


(1)[美]戴維·波普諾.社會學(下)[M].劉云德,王戈,譯.陳萬煦,校.沈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87:618.

(2)賴海燕,左樂平.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與中國文化軟實力[J].求實,2010(12):29.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丁青县| 乐亭县| 郴州市| 安塞县| 临猗县| 砀山县| 宣汉县| 东海县| 札达县| 连州市| 高密市| 朔州市| 封丘县| 右玉县| 葫芦岛市| 凤台县| 玉溪市| 康定县| 堆龙德庆县| 安仁县| 临漳县| 吴旗县| 抚宁县| 阳原县| 碌曲县| 景泰县| 丰原市| 张家口市| 萍乡市| 岳西县| 巴中市| 上饶市| 贺州市| 屯留县| 宁阳县| 神木县| 和静县| 林周县| 富锦市| 马关县| 陇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