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節 語言學的研究方向

一、語言學的定義

廣義的語言學包括語文學,研究語言在某一個特定時段下的狀態,叫作“共時語言學”;研究語言隨著時間的前進而產生的發展和演變,叫作“歷時語言學”;發現語言現象背后的一般規律,從而揭示語言發展變化的機制,叫作“理論語言學”;研究如何將語言運用到實際生活的方方面面,叫作“應用語言學”;研究語言系統內部的具體問題,如語音系統、語法范疇、語義系統等,叫作“微觀語言學”;研究如何建構人類語言的系統模型,從而解釋語言的運行機制,叫作“宏觀語言學”。

二、辨別語言學中的一些重要概念

語言學中有一些普遍、常見并容易混淆的概念,對這些概念的區分和辨別有助于加深對語言學這門學科的理解。

(一)描寫與規定

首先,請思考一下下面的例句。

Don't say x.(不要說x)

People don't say x.(人們不說x)

第一句是規定性的命令,第二句是描寫性的陳述,二者的區別就是第一句是規定事物的狀態,第二句是描寫事物的實際狀態。如果說語言學是一門描寫性的科學,那就意味著語言學家努力探索并記錄語言社區成員實際遵循的語言規則,而不試圖給他們強加其他規則或者正確·的規范。現代語言學家之所以如此堅持兩者間的區別,是因為傳統語法過于強調規定性,如“不能使用雙重否定”、“不能使用分裂不定式”等。

在18世紀,歐洲所有主要語言的研究都是規定性的。當時,語法學家努力制訂正確的語言規則,并一勞永逸地解決有爭議的語言用法。對于有些用法,需要達到背誦的程度,或嚴格遵守,或避而不用。語言使用只有正確與錯誤之分。人們現在已經意識到語言在實際中的使用要比規定的“標準”重要得多,不能依據邏輯或者拉丁語法來判斷英語中某些用法是否正確。當然這并不意味著制訂規范不重要,在現代社會,行政和教育對一個國家或地區的主要方言的標準化具有明顯的作用。但是語言學作為一門科學的本質決定了它的主要任務是描寫而不是規定。

(二)共時與歷時

共時描寫把某一固定時間作為它的觀察點,這個固定時間一般是現在。絕大多數語法都是共時的,圖書館書架上任意的一本書,都會標明本書是共時語法。因為語言時時刻刻都在發生著變化,而語法撰寫又是個極其漫長的過程,所以共時性也是虛幻的。然而,這種虛幻的共時對語言學卻非常重要。索緒爾(Ferdinand de Saussure)的歷時語言學研究語言的歷史變化。19世紀時,歷史語言學曾是達爾文主義者關注的焦點,語文學家在對印歐語系的歷史性研究中建立了堅固的傳統,該傳統引發并產生了大量有關歐洲大部分知名語言歷時研究的資料。

(三)語言與言語

語言指說話人的語言能力;言語指語言的實際狀況或話語語料。雖然言語提供即時可用的資料,但語言學家的研究對象卻是每個團體使用的語言,即個人的詞匯、語法和音系等知識,個人憑此使用和理解語言。

如果能夠理解大腦里貯存的詞匯形象,就能夠確認決定語言形成的社會規則。社會是一個裝著特定團體的所有成員的庫房,他們積極地使用語言這個語法系統,這個系統潛存于每個人的大腦中。任何一個人的語言都不完全,完美的語言只存在集體中。在區分語言和言語的同時,也區分了社會的東西和個人的東西以及本質的東西和偶然、次要的東西。

(四)語言能力和語言應用

語言能力指某個語言使用者有關語言規則系統的潛在知識,語言運用指語言在具體語境中的實際運用。語言使用者對語言規則郁有直覺上的把握。也許語言使用者不能明確地說出這些規則,但是他們的語言運用顯示他們在遵循這些規則。例如,你聽到一場激烈的討論之后,想把它記錄下來,你會發現辯論者們不總是遵守語言規則。實際上,即便是成熟的說話人也會說出不合規范和語法的句子。

學齡前兒童也知道一些語言規則,除非是一些太細的規則。他們通過語言使用學會了這些規則。兒童的用詞方式表明,他們知道什么是名詞,雖然他們還不知道名詞的定義。一般來說,語言使用者的語言能力和語言運用之間存在差異。語言學家的任務就是從語言運用的語料里找出為語言使用者所掌握的潛在規則系統。

喬姆斯基(Noam Chomsky)認為,語言能力和語言運用之分類似于索緒爾的語言和言語的區分。潛在的語言能力是一個生成過程系統。不是所有的語言學家都贊同喬姆斯基的觀點,即語言學理論主要涉及理想的說話人和聽話人,他們有完美的語言知識,并處在完全同一的語言團體里。海姆斯(Hymes)站在社會文化的立場對語言進行觀察,旨在研究個人和社區說話方式的變化。他指出,語言運用的變化是有規律的。由此可見,語言能力不只是適用于喬姆斯基所說的語法知識,還包括語言運用的語用能力。擴展之后的語言運用也稱為“交際能力”。

三、語言學與其他學科的關系

語言現象十分復雜,語言學家對語言性質的解釋各不相同。隨著語言學家們對語言學研究的深度和廣度不斷增加,語言學已經逐漸跳出了語言的框架,而與其他學科表現出一定的滲透和結合。認知科學、信息科學、教育學和社會科學是和語言學聯系較為緊密的學科。

(一)語言學和認知科學

語言是一種心理符號,因此它與人的心智開發有密切聯系。而認知科學就是研究人腦或心智工作機制的一門新興學科,所以語言其實是認知科學探索的重要’內容。如果不和認知科學相結合,就無法對語言學進行深入研究。因此在20世紀,語言學和認知科學的交叉形成了認知語言學,它認為語言必須從心智層面進行解釋。由此可見,認知語言學的存在是必然而且合理的。

(二)語言學和信息科學

語言是人類的交際工具,它攜帶著諸多信息。而信息科學是研究信息的獲取、傳遞、加工及應用的一門綜合性科學。因此,語言如何傳遞信息、使用不同語言的人們如何進行互動交流、智能化的機器如何與人類溝通、人類如何傳遞有效信息等一系列問題無疑帶給語言學家和信息科學家大量的思考。機器翻譯技術、人工智能技術、語言信息處理技術、網絡與多媒體技術等正成為人們研究的問題。隨著社會文明程度的提高,語言學與信息科學的結合將指日可待。

(三)語言學與教育學

關于語言是如何產生、發展和運行的,語言學界仍存在著不同結論。語言教學工作者一直在思考的問題是:語言教學到底該如何開展?無論是語言的先天主義者還是后天主義者,都不得不承認第一語言和第二語言的學習都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因此,作為語言教學工作者,必須既要了解語言運行的普遍規律,掌握人類發展階段的規律性,才能有的放矢,選擇科學合理的語言教學方法。相應地,也就出現了語言學習理論和教學理論的研究,如外語教學法、二語習得等。

(四)語言學與社會科學

社會科學是對人類社會中各種現象、問題進行研究的一門科學。語言作為交際工具,具有社會屬性。所以,研究語言離不開社會科學的支持。社會科學包含的范圍很廣,有經濟學、法學、倫理學、政治學、歷史學、心理學、教育學、管理學、社會學、新聞學等,因此才有社會語言學、心理語言學的存在。社會語言學是從不同的社會角度去研究語言的運行和應用規律的學科,既要運用社會科學的研究方法,又要運用語言學的研究方法。

主站蜘蛛池模板: 贵定县| 嵊泗县| 丹江口市| 黎平县| 隆回县| 辉南县| 商水县| 汝州市| 奇台县| 淮滨县| 广州市| 钦州市| 芜湖县| 同仁县| 分宜县| 天镇县| 宣汉县| 宝鸡市| 云林县| 晋中市| 郴州市| 永昌县| 大姚县| 涞源县| 含山县| 商南县| 平陆县| 凌源市| 邯郸县| 蚌埠市| 讷河市| 定州市| 丹凤县| 枣强县| 通榆县| 白水县| 纳雍县| 大理市| 绍兴县| 罗山县| 南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