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篤行鑄魂 京西堡壘:海淀區“五型五好” 基層黨組織特色紀實
- 編寫組
- 1544字
- 2020-03-11 14:46:49
海淀區中關村街道東里南社區黨總支
一、基本情況
中關村街道東里南社區地處中關村街道南部,占地面積0.1215平方千米,共有樓房12棟。社區現有居民1172戶,戶籍人口2427人,常住人口3705人,流動人口近1000人,是一個集文化、生活、商業于一體的開放型老舊社區,具有空巢老人多、出租房屋多、居民需求多、流動人口多、安全隱患多的“五多”特點。東里南社區黨總支部下設2個支部,6個黨小組,現有在冊黨員79人,其中在職黨員24人,支委5人,書記1人,專職副書記1人,社區兩委委員交叉任職1人,平均年齡32歲。
二、特色經驗介紹
近年來,社區黨總支部結合社區特點,聚焦社區群眾需求,充分整合區域資源,著力打造“3個10”服務平臺,不斷提升社區管理和服務水平,在創建文明、和諧、宜居社區上取得顯著成效。
(一)完善“10個服務體系”。社區黨總支按照服務型黨組織建設要求,立足實際,建立健全“十個一”服務體系,即成立一個領導機構、明確一個職責要求、制訂一套工作流程、規范一套服務標準、完善一套獎懲措施、整合一支服務力量、建造一批服務陣地、推出一批特色項目、編織一個服務網絡、形成一種長效機制,形成了以轄區為面、以街道為軸、以社區為點的組織聯建、服務聯辦、制度聯創的“三聯”服務機制。今年以來,東里南社區黨建協調委員會充分利用屬地高校資源優勢,加強與北京大學、林業大學、人民大學、中國青年政治學院等學校的共建溝通協作,組織大學生利用自身特長深入社區開展各類志愿服務活動,擴大社區服務資源,拓展服務領域;與周邊的餐飲、醫療、金融、商業、養老、中介等單位簽訂了共建協議,利用社區“一站式”服務大廳,在居家養老、醫療保險、貧困救助、入學入托等方面為居民提供服務,把服務群眾工作推向規范化、制度化、長效化。
(二)建好“10個服務場所”。社區黨總支部爭取街道投入專項經費,打造了“1+2+3+4”多功能服務揚所,免費為居民開放。即1個社區大講堂、2個咨詢中心(心理健康咨詢中心、便民利民服務中心)、3個活動室(黨員電教室、圖書閱覽室、文體活動室)、4個服務窗口(就業指導窗口、志愿服務窗口、社會福利窗口、計劃生育窗口)。通過把陣地建起來、設備配起來、活動搞起來、功能顯起來,不斷滿足居民多樣化生活需求。為保證服務場所有效運行,社區黨總支注重抓好開源節流,重點保障,做到資金再缺,服務群眾工作的投入不降;用房再緊,服務群眾活動的場所不少;困難再大,服務群眾工作的標準不降。據統計,每年到社區參加活動和接受服務的居民累計達12600余人次。
(三)壯大“10支服務隊伍”。為滿足居民的多樣化需求,社區黨總支組建了一批專業志愿服務隊伍。目前共成立了“10支服務隊”:青年社工服務隊、政策宣傳和法律咨詢服務隊、電腦培訓服務隊、環保服務隊、醫療服務隊、兒童早教服務隊、文體活動服務隊、治安巡邏服務隊、愛老助殘服務隊、手工編織服務隊。目前共有志愿人員343人,開展了十九大精神宣傳、疏解整治志愿行、維穩治安巡邏、社區清潔日、健康衛生知識講座、夕陽紅展演、老黨員先鋒隊服務、社區微和諧等志愿服務活動近1300余次。社區開展的以黨員為主體的“服務連心——鄰里守望”活動,挖掘社區黨員和積極分子出任樓門長,負責本樓棟居民管理和服務,做到“一個黨員一樓棟”,加強了對各戶的精確了解,拓寬了居民交流的渠道,及時解決問題,快速處理矛盾,解決了一些居民的實際困難,也用活動帶動居民參與到社區建設中,社區的每個居民也能感受到“社區志愿者服務就在我身邊”。
三、取得成效
東里南社區黨總支部積極推進社會服務管理創新,實現“小需求不出社區,大需求不遠離社區”的目標,為群眾提供了省時、省心、省錢的服務平臺,社區覆蓋率達到100%,群眾滿意率達到96%。社區居委會2012年被海淀區評為“五個好”基層黨組織,2011年、2013年、2015年、2016年被北京市評為先進居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