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雪芹生活時代:北京的自然與社會生態(tài)
- 樊志斌
- 27字
- 2020-03-11 14:47:48
滿洲、包衣、旗人、滿族:曹雪芹“身份表述”中的幾個概念
一、引文
曹雪芹的“民族屬性”是一個學界爭執(zhí)已久的問題,也是諸多熱心人士非常關(guān)注的問題。
王鐘翰《滿族簡史》中寫道,曹雪芹是滿族“最著名的文學家”,其1981年《關(guān)于滿族形成中的幾個問題》中,以在旗與否為標準再次強調(diào)曹雪芹理所當然的滿族的正式成員;而1982年李廣柏在《紅樓夢學刊》發(fā)表的《曹雪芹是滿族作家嗎》一文,則認為旗人并不等同于滿人,曹家人,包括曹雪芹自然不能算作滿族
。
王、李二人的觀點代表了現(xiàn)在社會上對曹雪芹民族屬性定位的兩派。總體上分析,滿族學者或滿學研究者多以為,曹雪芹系滿族人(從滿族的形成過程來看);漢族學者或者《紅樓夢》研究者則多認為,曹雪芹為漢族人(從清代帝王對包衣人的態(tài)度和定性來看)。
之所以出現(xiàn)這種分歧,實際上,與兩派學人的立足點相關(guān),認為曹雪芹家族為滿族的研究者往往從滿族的形成過程審視曹家在這一過程中“實際得到的待遇”來看,而認為曹雪芹為漢族的學者則更多的從清代帝王對包衣人的態(tài)度和定性來審視曹家在清代中葉的“制度定性”。
直到今日,曹雪芹的“民族屬性”依然受到人們自覺不自覺的關(guān)注,而滿學研究者以曹雪芹為滿族、《紅樓夢》研究者以曹雪芹為漢族的認識依然普遍存在。如2010年中央民族大學博導趙志忠先生在《社會科學家》雜志第8期上發(fā)表《曹雪芹民族身份辨析》,主張從曹雪芹家族受到的待遇而言,應為滿族。2013年3月28日,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文學研究》編輯部、中國紅樓夢學會、中國藝術(shù)研究院《紅樓夢學刊》雜志社還聯(lián)合舉辦了“《紅樓夢》與滿族歷史文化學術(shù)座談會”,其中也涉及曹雪芹的“民族屬性”問題。
作為中國最偉大的文學家之一,不管屬于哪一個“民族”,曹雪芹都足以令所有國人驕傲。但是,這并不意味著曹雪芹的“民族屬性”這一課題不重要,或者不值得研究,尤其是當涉及《紅樓夢》的閱讀與理解(是否有反滿意識)時,曹雪芹的“民族屬性”的定位就越發(fā)顯得重要。
本文擬根據(jù)17、18世紀女真(清)歷史與制度的沿革情況,對曹雪芹研究中的幾個概念,如女真、滿洲、旗人等詞匯的“特定意義”進行探討,并在此基礎上,結(jié)合中國“民族”理論的引進、滿族的具體成分構(gòu)成,對曹雪芹的“民族屬性”進行討論,以期能夠給曹雪芹一個比較合理“身份定位”。一管之見,求教于方家。